正是由於這種實際作用,績效管理近年來被中國企業廣泛討論和應用。然而,績效管理的實施效果大多不盡如人意,要麽半途而廢,要麽流於形式,有的甚至破壞了組織本身的穩定性,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鑒於此,作者結合具體實例對如何構建有效的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給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並指出了企業在構建績效管理系統時常犯的錯誤。
打破信息系統和流程之間的平衡
企業的績效管理依賴於有效的流程管理和輔助系統。因此,適當的過程應該是合理的、具有成本效益的、靈活的和透明的。此外,與流程相關的技術流程不僅要支持業務流程,還要提高其運行效率。公司在設計和實施績效管理方案時,最重要的是管理者不僅要掌握公司的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還要深刻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企業的績效管理(BPM)流程可以用壹組函數來描述。通常,企業的績效管理與戰略目標相關,企業希望通過績效管理有效激勵員工,以促進管理目標的實現。在企業的實際管理中,如果無法衡量,就無法管理。要實現有效的績效管理,首先要設計可衡量的指標。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通常由壹些特殊的目標組合和關鍵控制指標來描述。這些關鍵指標可以通過組織結構設計體現在企業的管理和經營中,必須與企業的激勵制度掛鉤。
然而,績效管理往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許多企業的績效管理從壹開始就註定失敗。他們誤以為只要建立了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事實上,單個系統是不會發揮任何作用的。復雜的績效管理信息系統本身對企業來說就是壹個挑戰。企業壹旦把績效管理等同於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就會發現自己在崎嶇的大山裏,即使有再好的BPM圖也不行。如果壹個企業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當前的流程,就談不上設計未來的流程,更談不上期待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對新流程的支持和推動。
記錄現有流程
梳理現有流程通常是壹項枯燥的工作,這可能也是它沒有被企業重視的原因之壹。但是,《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 2002年頒布)是壹部美國反商業欺詐法案,它要求組織使用有文檔記錄的財務政策和流程來提高可審核性並更快地生成財務報告。404條款於2004年年中生效,許多公司被迫重新檢查舊的操作流程圖。
問題是這些過程無法準確分析。很多公司都有文檔化的管理流程,但是這個流程會讓財務專家對公司目前的文檔流程有不同的看法。這往往導致外界要求的和實際存在的不壹致。有些圖表忽略了壹些重要的程序、系統或其他特殊情況。如果依賴這樣的圖表,必然會延誤BPM項目的進度或者導致系統缺陷,甚至兩者兼而有之。
當然,對於企業來說,壹般不是完全否定現有的流程,而是設計壹個新的流程來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況。這壹點也可以從BPM產品提供商身上體現出來,他們經常把自己描述為“績效管理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如果這些方案設計正確,能夠很好的執行,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價值,但是企業要明白,沒有哪個BPM系統是萬能的。企業必須在清楚了解自己流程的基礎上,找到自己的實際需求。如果不能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流程,壹味地追求BPM系統,不僅會給現有系統帶來災難,還會導致新系統的設計出現重大缺陷,最終導致企業選擇不適合自己的系統或者花大價錢買回適合的系統。
從壹個涉及BPM的具體流程可以看出原流程的重要性:企業財務報告流程,即收集、報告和分析企業財務信息和其他運營信息的流程。這個過程由壹些重要的數據流組成:數據原始來源的記錄、數據的分類、數據的ETL(即數據的提取、轉換、存儲和應用)。如果做不到以上流程,新系統就有過於簡單化的危險。此外,臨時和壹次性的信息要求和協調工作也應納入流程圖。
如何確定目標流程
如果對現有流程沒有很好的了解,就很難設計出新的流程。就好像,如果妳不知道妳在哪裏,妳就不知道妳為什麽從這裏走到那裏。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知道現有流程的成本來源,就無法準確估計流程再造和整合的投資回報,這包括技術解決方案、咨詢服務和內部努力的成本。
要確定目標流程,首先要了解技術是如何讓新流程更有效的。如今,許多BPM軟件和工具包都非常容易獲得。但是,采用什麽樣的流程和技術,取決於軟件能否有效地整合企業現有的流程和原有的相關基礎設施。必須考慮與BPM相關的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以財務報告體系為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規定了企業財務周期的長度。但正如軍訓所說,“把自己的期望等同於自己的能力,會非常危險”。如果企業使用人力來協調數據流,或者企業的基礎設施和結構不支持高度集中的數據處理,企業很難通過網絡縮短財務周期。
BPM系統的設計
在確定目標流程後,如何選擇和設計新的績效管理體系?企業必須打破現有流程和系統之間的平衡。當然,有效的績效管理主要是關於流程,但要應用新技術設計新流程來支持系統,必須打破所有以前的成功。
通常,設計新系統的系統和技術的選擇必須從妳所面臨的困難開始。比如問題出在流程本身,那麽就要搞清楚問題出在哪個環節,為什麽會出現在那裏。如果問題與制度有關,不要以為壹個新的制度就能輕松解決問題,新的流程只有滿足特殊需求,與流程匹配良好,才會發揮有效作用。如果制度和流程結合不好,這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企業不能只看到問題的表象,壹定要找出問題的根源。
回到前面提到的財務報告管理系統,即使采用新的解決方案,也不壹定能解決財務周期長的問題。相反,使用多重報告系統代替高度集中的財務系統可能會縮短企業的財務周期。這時候企業就會抱怨制度問題,而忽略了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存在於運營過程中,而不是信息到達中央處理後,或者財務經理只使用自己的系統而沒有充分利用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這兩個問題不能通過使用新的績效管理工具或管理軟件來解決。
近年來,績效管理解決方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解決方案提供商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Hyperion Solutions、Congnos等公司都大大拓寬了產品線,以滿足各種BPM系統的需求。但是對於企業來說,戰略決定流程,妳的實際流程會決定妳需要的系統。投資BPM系統,最重要的是了解妳現有的流程,知道妳可以獲得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優缺點。
壹個成功的績效管理體系的意義應該是使企業的所有員工都能達到公司的預期目標和工作標準。對於績效好的員工,讓他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以便追求更好的績效或者維持目前的績效;對於績效未能達到預期標準的員工,主管將與員工面談,* * *將共同制定改進計劃和措施,使員工盡快達到達標的績效。成功的績效管理信息系統是以提高企業績效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