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大豆信息

大豆信息

[編輯本段]大豆

拉丁學名:大豆

英文名:大豆

[編輯此段]科和屬

域:真核域:植物門: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

目:豆科

科:鳳蝶科屬:大豆屬:大豆

[編輯本段]分布和生長特征

根據我國大豆的氣候區劃,除了熱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緯度地區和年降水量250毫米以下、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壹般都種植大豆。我國大豆集中產區在東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三角洲和江漢平原。根據大豆品種和不同耕作制度的特點,我國大豆生產分為五個主產區:

壹是東北三省主導的春大豆區

二、黃淮流域夏大豆區

三、長江流域春播和夏播大豆區

4.江南南部的秋大豆種植區

五、廣東、廣西和雲南南部大豆復種區

其中,東北春播大豆和黃淮海夏播大豆是中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兩個地區。

產地名稱地理位置生長季節生長季節≥0℃積溫栽培系統

東北春播大豆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部每年收獲壹次,溫度2700~2850℃,約140天,春播秋收。

天津南部、北京石家莊、山東河南大部、江蘇安徽北部、山西西南部、陜西關中、甘肅南部,2600~2800℃雙季90~100天。

[編輯本段]原料介紹

大豆屬於豆科黍屬,原產於中國。中國,原名紫萁,為豆科植物,種子富含蛋白質。說到大豆,壹般指的是它們的種子。根據種皮顏色和粒形,大豆可分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棕、褐、紅等單壹顏色的大豆)和飼用豆(壹般種子小,長方形,兩片子葉有凹點,種皮稍有光澤或暗淡)。中國自古就有栽培,而且有5000年的栽培歷史。目前在全國廣泛種植,產於東北、華北、陜西、四川及長江下遊。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都有栽培,東北地區的大豆品質最好。世界各地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播過來的。因其營養價值高,被稱為“豆中之王”、“田裏之肉”、“綠色之乳”,是數百種天然食品中最受推崇的食品。

大豆發酵制品,包括豆豉、豆汁、黃醬和各種腐乳,都是用大豆或豆制品接種黴菌發酵而成。大豆及其制品經過微生物作用,消除了抑制營養的因素,產生多種香味物質,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維生素B12的含量增加。

[編輯此段]營養分析

1.增強免疫功能:大豆富含蛋白質,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2.預防血管硬化:大豆中的卵磷脂可以清除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預防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大豆中的卵磷脂還具有防止肝臟脂肪過度堆積的作用,從而有效預防肥胖引起的脂肪肝;

3.排便:黃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纖維不僅能通便,還能降低膽固醇含量;

4.降血糖降脂:大豆中含有壹種抑制胰酶的物質,對糖尿病有治療作用。大豆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同時,能抑制體重增加;

5.大豆異黃酮是壹種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雌激素,其結構與雌激素相似。可緩解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癥狀,延緩女性細胞衰老,保持皮膚彈性,護膚,減少骨質流失,促進骨形成,降低血脂。

6.大豆雖然營養豐富,但寶寶不能只喝豆漿,因為它不含人體所需的全部蛋白質和鈣。

[編輯此段]相關人士

壹般人群都可以吃。

1.大豆是更年期婦女、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腦力勞動者和減肥的朋友也適合;

2.大豆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會產生過多的氣體,引起腹脹,所以消化功能不好和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要盡量少吃;

3.患有嚴重肝病、腎病、痛風、消化性潰瘍和低碘的人應禁食;長痘期間不宜吃大豆及其制品。

4.大豆中的優質蛋白質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

[編輯本段]生產說明

1.大豆制作的食品種類很多,可以用來制作主食、糕點、零食等。將大豆磨成粉末,與米粉混合制成餃子和蛋糕等。也可作為加工各種豆制品的原料,如豆漿、豆腐皮、腐竹、豆腐、豆腐幹、百葉簾、豆芽等。,可以吃,可以油煎;

2.生大豆含有不健康的抗胰蛋白酶和凝血酶,所以大豆不宜生吃,生大豆不宜食用,也不宜幹炒;

大豆通常有豆腥味,很多人不喜歡。比如炒黃豆的時候滴幾滴黃酒加壹點鹽,這樣豆子的腥味會少很多,或者炒黃豆之前用冷鹽水洗壹下,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4.吃的時候要高溫煮,不宜吃多了妨礙消化引起腹脹。

[編輯此段]食療效果

黃豆味甘、平,入脾、腸;

具有健脾廣中、潤燥利水、清熱解毒、益氣的功效,

主治:營養不良、腹瀉、腹脹消瘦、妊娠中毒、瘡癰腫痛、外傷出血等。大豆還能抗菌消炎,對咽炎、結膜炎、口腔炎、菌痢、腸炎有效。

[編輯此段]相關歷史

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這壹點。在漢代司馬遷(公元前145 ~ 93年)編纂的《史記》中,第壹卷《五帝列傳》寫道:“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以鹽歸軒轅。軒轅是修德的軍隊,統禦五氣,鞠躬五種,慰萬民,慶四方。”鄭玄說,“五種,小米,礱麥,大米。“司馬遷在《史記*卷二十七》中寫道:“鋪到下鋪,是壹種糯米”,可見軒轅黃帝曾種過糯米。朱少厚主編的《中國古代史》談到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經濟文化發展,指出:“主要農作物,如粟、黍、麥(大麥)、稻(麥)、糠、稻。博·華牧指出:“就中國而言,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的商朝就有了甲骨文,當然記載非常有限。在農作物方面,區分有粟、黍、豆、麥、稻、桑等。,都是當時人們主要依賴的農作物。”嚴清柯俊版《上古三代三國秦漢六朝誌》卷壹指出:“大豆生於淮。走出落石谷。九十天中國六十天成熟。每隔150天,避開它。”

[編輯此段]備註

1.用於手足抽筋疼痛:黃豆100克,細米糠60克,水煎至黃豆熟爛,每日兩次食用;

2.用於燒燙傷:在治療期間,可以每天用適量的豆汁服用,可以加快愈合,不留疤痕。

3.美國從事轉基因農產品與人類健康研究的人士發現,吃豆漿長大的孩子,成年後患甲狀腺和生殖系統疾病的風險系數增加。根據美國專門機構的研究,這與嬰兒對大豆中植物雌激素的反應與成人完全不同有關,所以不要讓嬰兒多喝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