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車展觀察“聰明人”帶刀帶盾穿過森林過河。

車展觀察“聰明人”帶刀帶盾穿過森林過河。

風暴終會過去,大多數人會活下來,但他們會生活在壹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人類簡史》赫拉裏

今年,世界上第壹個也可能是最後壹個車展在北京開幕。後疫情時代,大門猛然打開,主流車企全力布局電動化,倒逼中國車企加速成長。利弊之間,無論是傳統新能源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在“軟件定義汽車”的當下,產品的智能化和品牌的高端化顯得尤為重要。

畢竟汽車作為最大的單壹消費品,壹直都是互相競爭的。

2020年的北京車展將比以往任何壹年都要艱難。

取消紙質門票和現場售票點,媒體不僅要提前登記,還要驗證身份證,戴口罩,量體溫。官方網站媒體每日門票價格超過65,438+0,000元...但這絲毫沒有降低媒體或廠商的熱情。口罩並不能阻礙人們對車展的熱情,甚至14天的隔離也沒能阻止北極星CEO托馬斯·英格拉特出現在北京車展上。

作為今年唯壹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全球汽車盛會,本屆北京車展的“審判”比以往更加殘酷。

人們看不到理想、零跑、雲朵、愛知這些已經量產甚至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也沒有發現眾泰、力帆、獵豹、寶沃等傳統弱勢車企有新的動作。

無論是為了節約成本,隱藏實力,還是沒有新的技術和產品需要市場和大眾來評判,他們或主動或被動的選擇缺席,相當於在聚光燈下為自己放棄了沖擊2020銷量排名的機會。

2020年是汽車行業全面創新的時代。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無論是大眾品牌還是豪華市場,都在激烈廝殺。

妳會發現,每壹個車企,都拿著刀和盾,穿過森林過河,尋找新生活的方向。

比如以全世界為榮、有優越感的德國車企,在全球疫情的沖擊下,也開始“迎合”中國這個最大的汽車市場。

奔馳S級是世界公認的最好的豪華車,最能代表汽車工業的巔峰水平。然而,全新奔馳S級放棄了引領多年設計潮流的雙屏布局和中控上的傳統按鍵,取而代之的是12.8英寸的有機發光二極管中控屏,開始擁抱新鮮事物。

隨著國產版奧迪e-Tron下線,中國車市聚集了BBA三巨頭:奔馳EQC和寶馬iX3的所有國產電動車?,奧迪e-tron;換了全新logo的日產有Ariya純電動SUV,豐田有象征新四化的e-Palette概念車,本田有本田?SUV?e:?Concept亮相北京車展,它們的全球首發都體現了日系全力押註電氣化的決心。

與其說是因為以大眾、寶馬、戴姆勒為代表的德國汽車制造商第二季度分別虧損24億歐元、6.66億歐元和654.38+0.906億歐元,才不得不尋找出路。不如說,錯失智能化、電氣化轉型最佳時機的德系、日系汽車廠商,不得不向在汽車電氣化、智能化發展領域走在前列的中國求助。

然而,大象想要轉身並不容易。選擇轉型,意味著放棄之前百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從零開始。這種優勢在ID.4,ID.3,奔馳EQC,寶馬iX3,奧迪e-tron上都看不到,或者說與中國品牌電動車相比,日系德系純電動車並不突出。

然而,正是在大眾、BBA、“兩田壹產”等主流品牌都在全力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尋求智能化、電動化轉型的時候,人們發出了“中國趨勢就是世界趨勢”的最強音。

這次車展還有壹組很有意思的數據:這次展示了785輛;其中全球首發車82輛,包括跨國公司全球首發車14輛;36款概念車;新能源汽車160輛,其中中國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147輛。

與2018相比,展車總數減少了237輛,但中國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數量由124輛增加到147輛,占比91.8%,而國外企業新能源汽車數量僅為13輛。

這種增長不僅僅是特定類型的新能源汽車,更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性、全方位的增長。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近日公布,在註冊量整體下降的背景下,第壹季度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增長逾壹倍,至6.8%;其中,預計2020年英國電動汽車銷量將占市場的365,438+0.8%,遠高於2065,438+09年的0.9%。

雖然特斯拉在目前以及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都將是中國新能源車企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但這種局面並非牢不可破。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到2040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乘用車銷量的58%,這意味著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是萬億級,占全球市場超50%的中國將是最大的修車場。

如果說,全球銷量的表現是新能源汽車“騰飛”的最好註解,市值3000億美元的特斯拉;蔚來,獲得央行100億元信貸;在美國IPO的理想,小鵬;獲得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融資6543.8+0000億元的威馬;以及恒大汽車首次讓馬雲和馬花藤同時入股,更能說明當前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狂歡。

參加完這次車展,我還是有壹個強烈的感覺:中國品牌“大有可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造車平臺,尤其是純電動平臺。

在北京車展上,妳可以看到東風的全球首款概念車VOYAH。I-Land ESSA本土智能電氣建築;吉利全新海闊天空純電動架構;還有早前長城汽車率先發布的ME純電動平臺;廣汽新能源GEP?2.0純電動平臺等。

妳可能聽說過大眾有PQ35、MQB、MEB等平臺,但平臺還是不壹樣的。

普通的傳統叫車平臺,因為車型的兼容性,在設計上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大眾PQ35平臺就局限在A級車範圍內進化。企業要想占領多個細分市場,開發不同的模式,就必須開發更細分的平臺。

為了滿足汽車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也為了更高效的輸出,模塊化平臺誕生了,這就是現在燃油車常用的平臺,比如吉利的CMA,豐田的TNGA平臺,大眾的MQB,日產的CMF。

與傳統的設計生產壹體化相比,“模塊化平臺”是將汽車的各個子系統劃分成模塊進行標準化設計生產,最後根據不同車型的定位進行“組裝”。它的原理和“樂高”差不多。想要SUV就去拼SUV,想要A級車就去拼轎車,效率很高,降低成本。

而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則不同,因為純電動汽車不需要考慮發動機、變速箱、傳動軸等零部件的位置布局,可以更專註於車身結構的優化,從而大幅提升用戶各方面的體驗。

*圖為廣汽新能源GEP?2.0純電動專屬平臺

那些所謂兼容燃油和純電的平臺,說白了還是有“油改電”的影子,車輛設計不如純電專屬平臺合理,綜合性能不夠高。

汽車平臺戰略經歷了從單壹車型開發、平臺開發、平臺精益化、模塊化的漫長演變。代表大眾,圍繞1974實施平臺戰略第壹階段,1995建立PQ系列平臺第二階段。2008年花了21年才形成壹個高度衍生和兼容的MQB平臺。從MQB到MEB,大眾也花了近五年時間。

*圖為藍兔ESSA建築平臺。

而中國車企在2009年提出中國使用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前後不過10年。現在,幾乎每個車企都有自己的燃油或純電專用平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汽車企業終於將先發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

無論是新四化還是新五化,在這個時代,沒有創新,就會成為時代的恐龍。

華為這個堅持不做汽車的企業,繼2019上海車展首次亮相汽車行業後,再次站在了中國頂級車展的舞臺中央,並單獨設立了展臺。華為告訴我們,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概念創造奇跡,無人駕駛是方向。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誌軍強調,“華為主要提供自動駕駛研發的底層核心技術,可以為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提供計算能力。”

隨著5G商用步伐的日益臨近,除了互聯網巨頭和電信硬件廠商通過自主研發芯片和系統盡力構建應用生態外,像廣汽新能源這樣的整車廠商也在努力構建智能出行未來。

廣信汽車總經理顧惠南曾在接受采訪時強調,目前最大的挑戰其實是無人駕駛:“如果妳速度太快,就會被時代拋棄。”

據了解,廣汽新能源已經在AION?v已實現L3級智能駕駛技術,其ADiGO3.0自動駕駛系統可支持高精度地圖免提自動駕駛。AION?v的L3自動駕駛技術,我壹周前剛深度試駕過,詞是“真香”。

信任是相互的。在軟硬件技術過硬的前提下,相信無人駕駛技術比相信自己更有說服力。

這次車展也有很大的對比體驗。過去我們提到中國汽車品牌,總會想到性價比。然而,隨著豪華品牌的大量減少和造車新勢力的崛起,依靠“性價比”的汽車已經沒有市場了。

中國車企似乎已經嗅到了這場危機,所以妳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正在崛起。

比如蔚來、理想、小鵬等重新打造的高端電動品牌,還有前兩天華人運通剛上市的首款新車高河HiPhi?補貼價格68-80萬元的x,已經超越蔚來ES8(46.8-62.4萬元),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中最貴的量產車。

再比如,東風集團高端第壹品牌藍兔,BAIC高端品牌ARCFOX,吉利的領克和幾何,比亞迪的王朝系列,奇瑞的星途等。,傳統車企針對某壹款車型形成獨立體系,努力實現品牌向上。

似乎經濟越緊張,價格越不是推動消費者買車的主要因素,人們願意為高質量的產品支付更好的價格。

市場的反饋也確實如此。近65,438+0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驅動力壹直是SUV+豪華車。近年來,SUV增速放緩,但國產豪華車卻持續高速走強,近年來壹直保持著強於行業平均增速20%的增長態勢。

如果某些車在中國賣不出比同級別的BBA、凱迪拉克或雷克薩斯更好的車,不是因為它們貴,而是因為它們的價格無法支撐這麽高的品牌溢價。

隧道盡頭仍有光明,但不是每個公司都能走到盡頭。

中國造車新勢力已經走出量產門檻,但IPO並不意味著進入安全區。未來,它將面對帶著放大鏡的觀察者。

尤其是在智能化、無人駕駛、品牌升級的時代,所有軟件的最終載體都是硬件。如果不能做到軟硬件的垂直結合,就無法帶來高質量的汽車產品。

畢竟造車夢想的核心是車。用戶是否滿意,市場是否接受,是檢驗中國彎道超車是否成功的唯壹標準。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