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組織人事部門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圍繞社區黨建和幹部管理兩大重點,堅持解放思想,突出實踐特色,堅持貫徹群眾路線,努力提高黨員幹部素質,不斷提高組織人事工作整體水平。
(壹)黨建工作
1,結合創先爭優工作進壹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壹是開展爭當崗位標兵活動。通過“黨員先鋒崗”、“黨員示範崗”、“黨員誌願者”、“黨員責任區”、“五好”支部、“優秀黨員”等活動的持續推進,營造“組織創先進、黨員創先爭優、群眾受益”的良好氛圍。
第二,黨員公開承諾參加社區公益活動。6月底,* * * 1219黨員作出公開承諾。結合實際工作和“大走訪”活動,組織黨員關註社區弱勢群體,解決民生問題,積極參與“學生結對”“關愛老人”,與社會組織聯合舉辦“陽光之家”“愛心之家”等公益活動。
三是加強區黨建共建,以“顧美七星”俱樂部和“小森約”工作室為平臺,強化區黨務工作站功能,積極與區* * *協調解決問題;同時,繼續加強新社會領域黨建工作,服務和指導具備建黨條件的群體設立黨支部。上半年新調入上海恒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
2、順利完成基層黨(總)支部選舉“公推直選”工作。
根據區委《關於認真做好村和居民區黨組織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的意見》精神,對2個機關、1“兩新組織”、35個居民區黨支部進行換屆選舉,換屆選舉時間從3月開始,6月初結束。選舉結束後,在274名候選人和14名候選人中,差額選舉新黨(黨總支)黨員218人(差額率25.69%),其中副書記10人,書記38人。
3、全面推進慶祝建黨90周年系列活動。
慶祝中國* * *產黨成立90周年,壹系列慶祝活動陸續開展:社區(街道)黨工委編輯出版《* * *構建和諧家園——美國古代社區黨群社會工作案例集》,* * *收錄55個案例;組織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參加“紀念中國* * *產黨成立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截止到6月,已有2139人參與比賽;居民區黨委開展“七壹”走訪和“雙結對”走訪活動,* * *走訪5051人,其中黨員2563人,困難群眾2488人;結合街道舉辦“鄰裏節”,由居民區黨委組織社區黨員為社區居民開展公益活動;綜合黨委立足“兩創”組織實際,圍繞紅色主題,突出“傳承紅紅火火、爭做黨員先鋒”特色,精心編排了“唱經典紅歌”、“尋紅色足跡”、“送紅色溫暖”、“讀紅色書籍”、“發紅色短信”、“看紅色電影”、“送紅色溫暖”等七大“紅色主題”。
(二)幹部人事工作的建設
1,以幹部階梯式培養機制提高幹部素質。
第壹,夯實人才基礎,人才隊伍年輕化。上半年完成了4名居委會工作人員的招聘工作;招聘1審計專業人員,進壹步規範街道審計工作;新招聘18高校社工和1專職黨務工作者,分配到14居委會和1事業單位,為社區人才隊伍增添了年輕力量。
二是提高幹部素質,隊伍專業化。上半年,1名公務員和1名區、村(居)後備人才被選派到區級機關進行崗位培訓;組織14名處級幹部和47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參加20xx年度幹部在線學習;舉辦20xx年青年社工小班化培訓班(第二期、第三期),20名居住區青年幹部參加,20多門課程;選派5名高校社工參加“禦景工作室”社區工作專題培訓;公務員、居民區書記、主任、青年社工等60余人參加了“黨的群眾工作”培訓班,共約10門課程;對新入職的高校社工和專職黨務工作者進行崗前心理測試和專項培訓。壹系列培訓對提高社區人才的專業素養和服務社區的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2.用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提高工作效率。
壹是完善崗位設置,規範人事工作。上半年,在完成街道自設機構規範化建設、完成公務員崗位設置試點工作和崗位說明書編制的基礎上,初步完成了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同時,人事檔案已入庫近兩年,加強了人事檔案的規範化。
二是完善《社會工作者星級管理試行辦法》,創新激勵機制。繼續推進《社工星級管理試行辦法》,本著公開、公平、有效的原則,將績效與責任、能力掛鉤,規範社工管理,激勵居民區工作人員提高奉獻社區、服務居民的積極性。上半年完成了平吉、東蘭、古龍、平南等地幹部居住區星級社工評比活動,61人上報,55人通過初審;初步完成居民區黨政領導幹部考評,40余人申報,20余人通過初審。
三是試行《古美路街道大學生社會工作考核辦法》,完善考核機制。考核工作繼續堅持“績效導向、客觀公正、獎懲結合”的考核原則。上半年試行了《古美路街道大學生社會工作考核辦法》,對街道首批12名大學生社會工作合同進行了試用和續簽。考核方法進壹步完善,考核內容更加科學。
二。20xx年下半年主要工作計劃
下半年,我們將繼續以創先爭優活動為統領,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建立健全各項黨建工作制度,進壹步發揮黨員主體作用,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以幹部隊伍建設為抓手,不斷提高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大為人民服務的力度,逐步實現“和諧古美,品質生活”的願景。
(壹)黨建工作
1,鞏固基層黨組織建設
壹是以黨建工作聯動機制為抓手,用好“區黨務工作站”和石上坊“白石浜工作站”,做好“兩新”黨組織與居民區黨支部的結對工作,推進居民區“黨建工作壹體化”。
二是繼續探索在小區業主委員會、社區服務中心等新型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吸引優秀人才加入黨組織,擴大兩新領域黨組織的影響力。
2.激發黨員的主體作用。
壹是完善社區黨員代表會議機制。做好新壹屆黨員代表大會成員的遴選工作,成立專門的黨員代表小組,開展專題活動,為社區發展和黨的建設提出建議和意見。
二是要完善“民意隨時能表達、民情迅速能反映、民生需求及時能解決”的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評議會在黨員中的作用,探索黨員評議會成員隨行政部門列席行業委員會的新機制,切實保障社區黨員民主權利的有效行使。
三是全面推進創先爭優活動,通過爭創五好五帶頭活動,調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性,帶領群眾為建設和諧文明社區貢獻力量。
3.加強黨員骨幹隊伍建設。
壹是做好“五常”凝聚工程顧問團的換屆工作,選擇符合社區發展需要、群眾廣泛認可的顧問;同時,改變活動開展方式,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變群眾被動參加會議為主動參與社區建設。
第二,充分發揮講師和專職黨群工作者在黨員服務中心的作用。講師要積極深入基層,宣傳新形勢下的黨建工作,宣傳社區黨工委的重點工作,凝聚社區各方力量。
(二)幹部人事工作的建設
1,優化幹部培訓機制
第壹,深化小班化和黨的群眾工作培訓。下半年計劃開展第四期班級規模培訓和第二期黨的群眾工作培訓班,共70余人,20余門系列課程。
二是下半年組織30歲以下年輕幹部拓展素質走出去,舉辦20xx年古美青年沙龍活動,開展辯論賽、公文寫作等主題活動。
2.完善考核機制。
壹是繼續完善機關事業單位考試競爭制度,全面優化科級領導崗位結構,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二是下半年繼續在全社區推廣星級社工評定活動,提升社區工作專業化水平。
三是完善居民區年終考核制度,將年輕幹部培養納入居民區書記、主任考核內容,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獎、職務晉升和續聘的參考。
3、完善人事工作制度
壹是建立事業單位員工‘管理制度’,統壹人員招聘程序和退休年齡,規範崗位職責和工作紀律;
二是進壹步改進服務工作,按照比選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做好機關、企事業單位、居民區等各級幹部體檢工作。同時,為社區200多名老幹部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20**年來,在縣人大常委會的領導下,在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的具體指導下,在各委員會的支持配合下,我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提高代表履職能力為重點,以服務代表、豐富代表活動為切入點,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項任務。現簡要概括如下:
壹.工作進展
(壹)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能力。
壹是認真學習與人大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代表法、選舉法、組織法、監督法等。,做到全面系統的學習,結合工作實際,以學習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同時,委員會還組織員工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精神,全面把握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相關精神,體會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壹致,為更好地堅持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而不斷努力。 二是積極參加市人大組織的培訓,提高工作能力。今年,我委已有3名同誌參加了市人大組織的業務培訓班,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能力。
(二)加強對代表的培訓,提高代表履職能力。
代表訓練總是伴隨著代表表演的全過程。今年是本屆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二年。在常委會的支持下,我們將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幫助代表更好地履行職責。壹是邀請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彭廣慶代表“密切聯系群眾,促進富民興石”主題活動作輔導報告。此次培訓,縣、市、縣、鄉四級275名人大代表參加了培訓。二是根據市人大的統壹安排,在市人代會召開前,組織60余名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參加市人代會組織的視頻培訓,幫助代表們召開明年的各級人代會。三是組織兩名市人大代表參加市人大組織的履職培訓。
(三)加強提案辦理督辦,提高代表滿意度。
認真辦理NPC代表建議,是NPC監督“壹府兩院”工作的重要動力。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征集的139件代表建議,由縣政府領導親自交辦,縣政府督查室及時督辦,我委督辦。提案承辦單位高度重視,認真辦理,全部按時完成,代表滿意度高。建議完成率達到100%,代表滿意率達到97.12%,基本滿意率為2.88%。沒有滿意需要重新處理的建議,建議完成率達到34.53%。特別是65,438+00條關鍵建議已經解決或正在處理中。為確保今年建議的高完成率,我委組織了兩次對建議辦理情況的檢查,確保重點建議的高質量。同時,我委還加強了對“局長接待日”收集的建議辦理情況的監督。今年舉辦了三次“局長接待日”,* * *收集了代表們的65條建議。每次活動結束後,我委及時整理建議,交由縣政府相關部門處理。縣政府高度重視,根據建議將建議轉有關部門辦理,認真辦理,並及時答復代表。代表建議答復完成後,縣政府還將統壹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確保代表建議有回音,代表高度滿意。
(D)建立壹個"眾議院",並設立壹個流動陣地。
今年,根據常委會安排,我委在去年年底組織赴湖北棗陽考察的基礎上,在全縣16個鎮建設了17個“代表之家”。為保證“代表院”建設的規範性,我委堅持統壹制作“代表院”的制度板、人大代表公示欄、人大代表座位牌和代表院掛牌,其他室內設施由各鎮人大自行添加。目前,今年計劃新建的代表房已全部建成,並全部通過了常委會組織辦公室和人事工委的驗收,對各鎮“人大代表房”給予了相關資金補助。“眾議院”的成立為NPC代表搭建了壹個開展活動的平臺,便於他們加強與選民的聯系。
(五)開展代表活動,發揮代表作用。
今年,縣市人大聯系組以開展“特色效益促農業發展”專題活動和“密切聯系群眾促富民”主題活動為契機,組織人大開展多種活動,服務廣大選民。壹是及時組織開展了“密切聯系群眾、促進富民”活動。9月17日,我縣在壹樓會議室舉行了“密切聯系群眾,促進富民強縣”主題活動啟動儀式暨代表培訓會。啟動儀式結束後,各鄉鎮人大還開展了相關主題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活動期間,全縣各鄉鎮共組織集中視察52次,參加縣鄉人大視察1372次,形成視察報告38份,參加執法檢查的縣鄉人大代表671人,參加工作評議的縣鄉人大代表945人,專題詢問1人。開展專題調研49次,613人參與調研,形成調研報告59份,代表建議212條。組織121次聯系群眾,參加縣鎮人代會2442次,* * *統計16333人次聯系群眾,收集社情民意1444條,形成代表建議371件,幫助解決問題927件,化解糾紛65433件。二是規範“局長接待日”活動。今年3月、7月、6月10,我委分別在馬武、嶽聰和沙子鎮組織了三次“主任接待日”。常委會領導和縣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現場聽取和收集代表的建議和意見,收集到的建議和意見全部交由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建議和意見的規範程序答復代表。三是組織代表視察評議活動。今年,我們委員會率先評估了各機關的效力。評議前期調研活動歷時兩個多月,先後召開了4次座談會,包括縣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委托電話調查、NPC人大代表、企業負責人、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中層幹部、部門負責人等。同時,深入行政審批部門查閱相關審批檔案,全面掌握機關效能建設存在的問題,撰寫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得到了鄭平書記的充分肯定,並由縣委研究室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