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國務院新頒布的《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借鑒國外先進做法,加快建立我市統壹、規範、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快速發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根據市政府領導安排,5月7日至31日,市人社局組織相關人員和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負責人,對江蘇省鹽城市、浙江省寧波市、安徽省蕪湖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情況進行了學習考察,並對全市部分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研究報告如下:
壹、基本情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幾年吳中緊緊圍繞?實現更高質量和充分就業?總體要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紮實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人力資源服務在促進城鄉就業結構轉型、調節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勞動力供求關系基本平衡,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含勞務派遣機構)70家。其中市區33個,紅寺堡區3個,青銅峽市16,鹽池縣15,同心縣3個。
二、人力資源服務運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市人力資源市場得到了充分發展,人力資源市場服務功能的重要性凸顯,服務領域不斷拓展。
(1)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揮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全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6家,市本級和縣(市、區)全面整合人力資源市場,建立統壹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不斷優化服務內涵,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充分發揮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在人力資源服務市場中的決定性作用。全年舉辦招聘會79場,提供就業崗位46782個,服務人員30757人,占全市75%,幫助實現就業和流動人員7232人,占全市72%以上。
(2)全面發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目前,全市運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64家,年營業收入144858400元,占全市的77%以上。從業人員1279人,職業資格561人,全年服務人員1877人。建立了三個人力資源服務網站和六個人力資源數據庫。勞務派遣用工單位200余家,全年派遣勞動者2萬余人。派遣勞動者主要是農民工、下崗職工、城鎮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等。,主要分布在裝備制造、建築、石化、電信、郵政、金融、交通、物流、餐飲、旅遊、物業、醫院、學校等行業。
三。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通過在寧波等地的學習和考察,開闊了思路,開闊了視野,接受了新思想,探索了新方向。在堅定我們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信心的同時,也看到了我們的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人力資源服務能力薄弱。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難以滿足公眾* * *日益增長的就業需求,經費不足,服務方式單壹。運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服務方式落後,難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二是信息化建設程度不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之間沒有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臺,個別縣(市、區)甚至壹度出現信息孤島現象。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發布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的有效性、準確性和可信度不高;第三,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規模小。目前,我市運營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有64家,數量普遍較少,服務水平較低,專業素質欠缺,服務領域較窄,競爭力較弱,不能滿足當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第四,缺乏政策支持。各級政府未制定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導致人力資源服務市場自我發展,缺乏穩定的市場環境,政策支持有待完善;五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相對分散。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建立國家級、省級、區域性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群,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目前,我市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相對分散,不能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
第四,關於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幾點思考。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打造具有吳中特色的多元化、多層次、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平臺,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
(壹)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按照吸引多元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滿足多層次服務需求、具備專業服務能力、具備市場化發展視野的要求,借鑒?人力資源服務+互聯網?運營模式:集聚人力資源企業,整合人力資源服務現有資源,加強與區外機構合作,延伸服務領域,創新服務項目,開發服務產品,促進人力資源有效開發和優化配置,實現委托求職、崗位招聘、人才獵頭、勞務派遣、職業培訓、創業指導、人才測評、管理咨詢等業務模塊的有機融合。人力資源服務+?生態鏈,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特色品牌。
(2)拓展人力資源產業園的服務功能。發展?人力資源服務+?生態鏈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帶動相關產業,形成產業園區與產業集群的良性互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主要功能是:就業服務——搭建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為各類就業企業和求職者實現就業創業提供優質、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務。集群產業——引進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將園區建設成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集聚區;孵化企業——扶持企業,將園區打造成為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孵化基地,通過政策扶持將企業做大做強;服務人才-設置?人才之家?通過引進人才、提供專家服務、聯網和信息咨詢,為各類企業招才引智提供對接平臺。
(三)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人力資本服務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通過改革創新,構建從政策引導、平臺建設到市場培育、服務保障的多元化市場服務體系。政府部門加大對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投入,每年安排資金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國內外知名專業人力資源公司參與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管理和運營;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業基金,鼓勵創業投資或天使基金等社會資本投資人力資源服務業。采取減免稅、房租補貼、人才引進獎勵、獵聘補貼、品牌獎勵、展位補貼、培訓補貼、高管年薪補貼、知名機構推薦獎勵、小微企業幫扶等政策措施,幫助人力資源企業做大做強;實施小微企業人力資源幫扶計劃,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業優勢,通過政府購買人力資源服務的方式幫助小微企業發展,提高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4)創新工業園區管理運營模式。跟隨?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產業化發展?大意,拿?政府政策支持,企業專業運營?通過政府服務模式,鼓勵從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機構、團體和個人自願組成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運營人力資源產業園,以* * * * *模式在園區實行壹站式服務,實現人力資源、空間和產品服務的享受,為入駐企業提供商務服務、政策咨詢、人事代理、創業孵化、財稅等線上線下人力資源服務。
(5)提高公共人力資源的服務效率。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依托網絡平臺建立吳中招聘網,實現管理咨詢、求職登記、網絡招聘、人才獵頭、勞務派遣、創業輔導、人才培訓、法律援助、政府代理等業務模塊的有機整合。對於雇主和求職者。人力資源服務+?生態鏈,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