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壹提的是,在他13歲的時候,他被送進了當地的感化院,因為他在平安夜用壹把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左輪手槍朝天開槍。在那裏,小號手皮特·戴維斯成為了阿姆斯壯的第壹個小號老師。阿姆斯特朗在感化院壹直呆到18歲,在那裏他度過了職業生涯的最初幾年。
離開感化院後,阿姆斯特朗開始和當時著名的小號手喬·奧利弗壹起加入樂隊。奧利弗壹開始就看中了阿姆斯特朗的才華,帶著阿姆斯特朗加入了他在芝加哥的樂隊。最讓阿姆斯特朗興奮的是進入錄音棚,錄音師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其他樂手後面20米,因為他的音色太有力量了,連奧利弗都蓋過他的聲音。
1925年,阿姆斯特朗在芝加哥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號手之壹。同年開始錄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專輯。在接下來的四年裏,阿姆斯特朗最出名的時候是在熱五和熱七。
錄音記錄。這些唱片標誌著爵士樂從合奏為主向獨奏為主的轉變,具有跨時代的意義。1926年,年僅25歲的阿姆斯特朗已經被視為爵士樂的象征。他的音色、力度、音域、技巧都是無數演奏者羨慕和模仿的。他的即興創作奠定了爵士樂從傳統黑人民歌和戶外行進音樂中分離出來並形成特定風格的基礎。
1926之後,阿姆斯特朗開始擁有自己的樂隊。他來紐約錄制自己的新唱片,同時晚上參加當地的電臺節目,提高了知名度。在1931年,他帶領他的管弦樂隊去了英國和歐洲,在那裏他們的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阿姆斯特朗成為了世界公認的爵士音樂家。
在Swing盛行的年代,阿姆斯特朗的事業還處於巔峰,他甚至還參演了幾部電影。他組織了壹個很大的搖擺樂隊,但是在大樂隊裏,阿姆斯特朗的創造力似乎受到了限制,他的表現遠不如之前那些小樂隊。
1947年,阿姆斯特朗重組了壹個小型爵士樂隊,樂隊中曾經有過傑克·蒂加登、厄爾·海因斯等大師。和這些優秀的爵士樂手壹起,阿姆斯特朗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進行了他的世界巡演。1964年底,他的唱片《妳好Dolly》大獲成功,壹直被視為爵士樂的經典唱片之壹。
毫無疑問,阿姆斯特朗是爵士樂史上最偉大的小號手之壹。在20世紀20年代,沒有多少人能在小號上演奏高音C。阿姆斯特朗在表演中經常輕松地彈奏高音C,有時高音F也會出現在他的表演中,這足以讓他在當時的樂壇開懷大笑。
阿姆斯特朗的表演融合了精湛的技巧、良好的節奏感、精湛的即興創作、迷人的音色和大跨度音域,使他的表演與觀眾有很好的溝通。作為壹個優秀的即興演奏者,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把節奏感和旋律感結合起來,不管這些旋律是即興創作的還是事先創作的。
阿姆斯特朗也是爵士樂歷史上偉大的歌手之壹。他非常重視與觀眾的交流,努力讓觀眾開心,這使他成為喜劇大師。人們對他往往有兩種看法,壹種認為他是藝術家,壹種認為他是娛樂大眾的壹般表演者。持後壹種觀點的人認為,真正的藝術家不以娛樂大眾為目的。但阿姆斯特朗認為,即使壹個人視音樂為生命,也不代表他不應該為大眾表演,不被大眾欣賞。
有人會問為什麽阿姆斯特朗是爵士樂之父?沒有阿姆斯特朗就沒有爵士樂了嗎?當然,爵士樂還是會產生,但是沒有阿姆斯特朗,爵士樂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這樣。
阿姆斯特朗是第壹個被認可的爵士樂音樂家,盡管爵士樂在當時並不被認為是壹種標準音樂。雖然阿姆斯特朗的表演有時略顯誇張,但他對音樂的掌握證明了他的天才。他完美地結合了爵士樂和布魯斯音樂。在阿姆斯特朗之後的爵士音樂家的演奏中,妳可以聽到他們受到阿姆斯特朗的影響。所以大多數爵士樂手都認同阿姆斯特朗是爵士樂的先驅,是爵士樂的先驅之壹。
阿姆斯特朗於1971年7月6日去世。他給人們留下了豐富的爵士樂遺產,阿姆斯特朗在市場上有很多匯編。同時,人們可以從以下經典單曲中領略到大師的風采:《西區藍調》、《薩伏依藍調》、《土豆頭藍調》、《天氣鳥》、《我不粗糙》、《Heebie Jeebies》。
提到爵士音樂,人們第壹個想到的人大概是小醜般活潑可愛的小人兒。他是壹個嗓音沙啞的歌手,手裏經常拿著壹把小號。他以新奧爾良爵士樂的風格演奏簡單而富有戲劇性的作品。這個人就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他是爵士樂界的大人物。每壹本關於爵士樂的書都會提到他的名字。他對爵士樂的重要性不亞於古典音樂中的巴赫和搖滾樂中的普雷斯利。當然,阿姆斯特朗的成就遠不是上面簡單的打字描述所能概括的。他是爵士樂歷史上最偉大、最重要的音樂家。他對爵士樂的創新和推廣超過了任何人。毫不誇張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說,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開創了爵士樂的歷史。
從時間上來說,另壹位新奧爾良爵士音樂家西德尼·貝歇耳比阿姆斯特朗出現的更早,但第壹位創紀錄的爵士獨奏者的榮耀無疑屬於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他對石覺音樂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爵士樂從壹種以合奏為主的民間音樂形式變成了壹種強調創造性和即興創作的音樂形式。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這壹轉變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早期的爵士樂演奏中,大多數音樂家都沒有即興創作的概念。就算有即興創作,也是大家壹起完成的。合奏是最重要的演奏方式,和今天的爵士演奏有很大的不同。這主要是當時音樂家的素質造成的。當時的表演者大多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黑人音樂家。他們的音樂素養普遍較低,缺乏樂理知識和正規的演奏訓練,所以他們的音樂發展受到限制。他們的音樂思想往往超出了他們的技巧所能達到的水平。有時候,他們對宗教的熱情,某種程度上超過了對音樂本身的追求。他們對音樂的探索更多的是表達對上帝的威嚴和力量的敬畏。音樂更像是他們信仰的工具,就像印第安人在他們的創造者面前跳舞壹樣。
爵士樂超越了音樂本身,成為黑人表達宗教虔誠的最佳方式。早期的爵士音樂家很難有正規的演出場地。他們經常出沒於壹些低級酒吧或舞廳,甚至低級妓院。這是壹個關於爵士樂壹致性的批判性觀點。更準確地說,爵士樂在當時還不是壹種獨立的音樂形式。不僅缺乏自己的特色,也缺乏優秀的音樂人。
爵士樂需要壹個天才在這壹刻出現,創造爵士樂的歷史,為爵士樂在音樂殿堂贏得壹席之地。重擔落在了壹位來自新奧爾良的黑人音樂家身上。他的名字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是壹個非常幸運的天才。如果早出生20年,他可能會成為壹個出色的民間小號手,壹個街頭樂隊的指揮,缺乏音樂素養和個人聲音,整天為葬禮或宗教儀式演奏。如果他晚出生十五年,或者出生在新奧爾良之外的其他地方,他就會缺少成就他音樂成就的深厚音樂土壤,把他非凡的才華埋沒在南方壹個濕熱的小鎮裏。
在早期的爵士音樂家中,阿姆斯特朗的音樂天賦最為突出,他輕松的演奏風格與20世紀20年代初爵士樂的斷奏風格有了很大的變化。雖然這種改變在今天看來很簡單,但正是這種改變為30年代搖擺時代的到來埋下了伏筆。
正是這個看似普通的創新,帶領爵士樂走出了探索的黑暗時代。30年前,當幾乎所有的舞廳、酒吧和俱樂部都彌漫著這種具有美國特色的音樂時,人們可能意識不到這是阿姆斯特朗的貢獻。十年前,爵士樂只是下層黑人的專利。十年後,爵士樂已經成為美國公眾最喜愛的音樂形式。雖然最終白人音樂家贏得了美國大眾的心,但正是阿姆斯特朗的努力徹底改變了爵士樂的形象,他的音樂創新使爵士樂成為壹個獨立的音樂類別。阿姆斯特朗憑借自己的力量證明了自己是壹個有天賦的表演者。他向人們表明,同時擁有非凡的技能和對布魯斯的強烈感情並不是不可能的。
在1927到1940這近二十年的時間裏,幾乎每個小號手的演奏都在壹定程度上受到了阿姆斯特朗的影響。由此可見阿姆斯特朗對當代音樂家的影響。
阿姆斯特朗不僅是壹名小號手,還是壹名非常成功的歌手。多少年來,爵士樂愛好者都被他獨特的嗓音迷住了,那種充滿無意義卻有節奏的音節的即興而瘋狂的演唱風格是他的專利。這讓人想起90年代壹些前衛流行歌手的唱法。雖然他們采用了相同形式的表演方法,雖然他們試圖標榜自己的遠見和時尚,但他們只是重復了阿姆斯特朗在本世紀初的演唱風格,他們在表演風格上要遜色很多。
讓人不得不佩服阿姆斯特朗的創新意識。早在20世紀20年代,阿姆斯特朗就首次成功運用了擬聲詞,並最終使其成為爵士樂演唱的壹大特色。他的唱法影響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爵士樂的每壹位歌手。其中包括20世紀40年代的歌曲《王平·克羅斯比》,爵士樂界最具魅力的女歌手比莉·哈樂黛,以及60年來叱咤樂壇的常青樹弗蘭克·辛納屈。
此外,阿姆斯特朗幽默熱情的舞臺表演風格也是爵士樂受到大眾歡迎的主要原因。正是在聽了或看了他的表演後,許多年輕人開始喜歡上了爵士樂。他是各種媒體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爵士音樂家。即使在90年代的今天,阿姆斯特朗的音樂也經常出現在電臺和音樂會節目中。數百萬人通過阿姆斯特朗接觸了爵士樂,也有很多人通過阿姆斯特朗了解並最終喜歡上了爵士樂。因此,當阿姆斯特朗的全球巡演為他贏得了“美國親善大使”的美譽時,沒有人會感到驚訝。
阿姆斯特朗將美國文化推向世界的貢獻不可估量。(請註意!他和拳王阿裏壹樣,是不在美國社會主流的黑人代表。奇怪的是,很少有人預料到阿姆斯特朗早年的豐功偉績。
1901 8月4日,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出生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最貧窮落後的黑人住宅區。他的出生證明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被發現,以至於他的出生日期長期被誤認為1900年7月4日。
生活在貧民窟的阿姆斯特朗從小就喜歡唱歌,但貧窮使他無法學習正規的聲樂,人們也不會想到壹個黑人會成為壹名偉大的歌手。他有時參加青年合唱團的街頭演唱賺點零花錢,有時在教堂合唱團唱歌。對於出身貧寒的阿姆斯特朗來說,唱歌是他童年最快樂的事情。唱歌可以讓他忘記生活中的煩惱,給艱苦的生活增添壹些情趣。
1912的新年前夜,阿姆斯特朗從他的小夥伴那裏得到了壹把手槍。這不是玩具,而是真正的武器。好奇的阿姆斯特朗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他朝天鳴槍,希望送走過去壹年的不幸,迎接新年的到來。但是在寂靜的夜空中,槍聲特別大,不僅嚇壞了周圍的朋友,也驚動了警察。警察不覺得好笑。他們不認為這只是青少年的玩笑。他們註意到阿姆斯特朗的膚色,於是認定這是對社會秩序的威脅和破壞。他們武斷地逮捕了阿姆斯特朗,並以“非法持有槍支”的罪名將他送往“無家可歸兒童之家”。這不是慈善組織,而是對少年犯更“文明”的稱呼。
這壹年,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只有十歲。這次經歷是他人生的轉折點。雖然這不是壹所正式的音樂學院,但卻是來自這裏的爵士樂最偉大的音樂家。在“跨界者之家”的日子裏,阿姆斯特朗學會了吹短號。兩年後,阿姆斯特朗離開了“無家可歸兒童之家”,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在新奧爾良的各種爵士樂隊和銅管樂隊演奏,技術進步很快,顯示出非凡的天賦。當時,最著名的爵士樂演奏家金·奧利弗發現了這位少年的潛在能力,他認定這位少年前途光明。生活中,奧利弗很在乎阿姆斯特朗;在音樂方面給他細心的指導。在他的幫助下,阿姆斯特朗逐漸成長為壹名優秀的小號手。
奧利弗在1918離開新奧爾良時,推薦阿姆斯特朗接替他在長號手基德·奧萊領導的流行樂隊中的位置。四年後,奧利弗邀請阿姆斯特朗來到芝加哥,加入他領導的克裏奧爾爵士樂隊,成為第二名小號手。
從1922到1924,金·奧利弗帶領著當時美國最好的爵士樂隊。這個克裏奧爾爵士樂小組有十名成員。雖然強調的是團體的即興發揮,但也給獨奏留了壹些余地。奧利弗·金是壹名優秀的小號手。雖然他沒有直接影響阿姆斯特朗的演奏風格,但他激發了阿姆斯特朗的潛力。正是這支優秀樂隊的良好音樂環境成就了阿姆斯特朗。沒過多久,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阿姆斯特朗在演奏水平上超過了奧利弗。幸運的是,這支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樂隊,在1923錄制了四張唱片的41首音樂,讓我們享受到了今天兩位大師的精彩合作。
後來,在鋼琴家李·哈登(阿姆斯特朗四位妻子中的第二位)的建議下,阿姆斯特朗離開了克裏奧爾爵士樂隊。他的新選擇是紐約的Fleche Gandlin樂隊。甘德林是爵士樂發展早期的壹位重要指揮家。當時,他領導的大樂隊被壹致公認為爵士樂壇最好的樂隊。即便如此,他們仍然不知道如何演奏節奏感強的爵士樂,如何演奏即興獨奏,如何演奏布魯斯音樂。當時紐約的音樂家總體水平遠不如芝加哥。阿姆斯特朗的到來無疑給紐約的爵士樂註入了壹劑興奮劑。他高超的演奏技巧鼓舞了這些壹直自我感覺良好的紐約音樂家,他們驚訝地發現世界上還有如此優秀的演奏家。
在阿姆斯特朗的鼓勵下,他們的潛力被開發,靈感的火花在阿姆斯特朗的沖擊下迸發。亨德森樂隊成員的技巧突飛猛進,很快就把紐約的其他樂隊遠遠甩在了後面。正是在這個時候,人們第壹次感受到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對爵士樂的影響。他仿佛是推動爵士樂進化的催化劑,他的出現讓爵士樂煥然壹新。
在亨德森的大樂隊演奏時,阿姆斯特朗經常參加藍調歌手的演出,他為當時的藍調歌手伴奏。當時最著名的藍調女歌手貝西·史密斯和瑪麗亞·蕾妮與他同臺演出。布魯斯強烈而富有感情的表演極大地影響了阿姆斯特朗,這為他的演奏風格增添了壹個重要元素——布魯斯的情緒。這種情緒讓爵士樂在簡單的技巧中加入了更多的想法。音樂的感染力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
阿姆斯特朗善於博采眾長,他在克拉倫斯·威廉姆斯的《藍色五重奏》和悉尼·貝歇耳樂隊的演奏經歷為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從65438到0925,羽翼豐滿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決定離開紐約,回到芝加哥自己創業。他將不再是其他高手的配角,而是永遠成為主角。
從1925到1927,阿姆斯特朗的經典作品壹部接壹部。著名的“前五名”和“前十名”系列錄音就是這壹時期的優秀作品。他的演奏夥伴包括短演奏員約翰尼·多茲、長號手基德·奧萊、鋼琴家李·阿姆斯特朗(他的妻子)和班卓琴手漢尼·塞恩塞爾。這個時期是新奧爾良爵士樂的巔峰時期,有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爵士樂在新奧爾良衰落的重要原因,正是因為在樂隊的演奏中過分強調了阿姆斯特朗作為獨奏者的地位。
1927年,阿姆斯特朗從吹短號改為吹音色差不多的小號。他在《角斬蘇》中的表現讓吹小號的同事們大吃壹驚。他們驚嘆自己又多了壹個強大的對手,風格和手法都遠遠領先於時代。《土豆頭》和《把壹個濕潤的女孩抱在妳的高頭上》中結構嚴謹、震撼人心的獨奏曲奠定了阿姆斯特朗作為二十世紀最佳小號獨奏者的地位。
阿姆斯特朗作為歌手,也是非常成功的。在《HEEBIES JEEBIES》這首歌中,他首次展現了自己獨特的歌聲和高超的唱功,他的擬聲詞唱法也因此風靡壹時。
從65438年到0928年,阿姆斯特朗在錄音棚組建了壹個全新的樂隊,就是著名的薩瓦舞廳五重奏。這支樂隊的特點是,長號和短號不再是樂隊的主要音源,只是用來為音樂增色,樂隊強調小號和鋼琴的互動表演。這種變化是爵士樂的又壹創新。爵士樂脫離了早期簡單銅管樂器相對單調的形式,鋼琴的突出地位極大地豐富了爵士樂的表現力。著名鋼琴家Earl Haines的加入使這壹變化成為可能。壹首《西區布魯斯》以其開場小號華彩樂段而引人註目,包括阿姆斯特朗本人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這是爵士樂歷史上最偉大的單曲之壹。《天氣鳥》是阿姆斯特朗和海恩斯的經典二重唱,從中觀眾可以發現他們成功地利用了每壹次表演的機會。
路易同時期的作品《聖詹姆斯的弱點》和《海港街上的布魯斯》都是經典版本,不遜於日後任何著名版本。阿姆斯特朗的樂隊有壹個非常顯著的特點:“熱五重奏”和“熱七重奏”樂隊只在不缺成員的時候公開演出,樂隊的每個成員都不可或缺。他們完美和諧的結合是樂隊成功的秘訣。雄心勃勃的阿姆斯特朗不會把自己局限在錄音棚或樂池裏。他熱情、機智、幽默,更喜歡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在芝加哥,他在壹個由厄斯金·泰特和卡羅爾·迪金森領導的大樂隊中演奏。他無疑是大樂隊中的重要人物,更多的演出為他的舞臺表演增加了實踐機會,他也迅速成為吸引觀眾的表演天才。人們喜歡他精彩的表演,他獨特的演唱風格和他在舞臺上幽默的表演。
從1929開始,阿姆斯特朗在他參加的各類大樂隊中成為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他獨特的角色引起了人們對那個時代超流行標準歌曲的關註,比如因阿姆斯特朗的演唱而成為流行經典的單曲《除了愛,我能給妳壹切》。阿姆斯特朗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才華和遠見,以及粉絲的信任和支持,將大量作品推向了經典的高度。隨著這些作品的成功,阿姆斯特朗確立了自己爵士音樂大師的地位,在隨後的十年裏,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阿姆斯特朗從1932到1934兩次訪問歐洲。在舊世界,他也受到熱烈歡迎。雖然大蕭條沈重打擊了美國爵士樂,但在大洋彼岸的歐洲,人們對爵士樂的熱情卻與日俱增,阿姆斯特朗為爵士樂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與此同時,日益繁榮的電影業吸引了阿姆斯特朗的註意力,他開始在銀幕上展示自己的表演天賦。因為膚色的原因,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阿姆斯特朗在影片中只能扮演壹個小角色。然而,這絲毫沒有影響阿姆斯特朗的天賦。他以自己的魅力脫穎而出,讓他扮演的每壹個小角色都活靈活現。
從此,阿姆斯特朗開始將搖擺樂風格引入大樂隊的演奏中。雖然只是作為他演唱和小號獨奏的背景音樂,但這種變化很快成為爵士樂的潮流。後來的評論家壹致認為,他的最高表現是1928和海恩斯的二重唱。從1935到1944,他為德米唱片公司錄制的音樂充滿了商業氣息,新穎的曲調極受歡迎。阿姆斯特朗像壹個魔術師,給每張唱片和每首單曲增添了魔力。四十出頭,他達到了事業的巔峰。
然而,到了20世紀40年代中期,人們感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正逐漸脫離自己的風格。他似乎失去了全盛時期的感覺,作為樂隊的地位開始下降。他的獨奏和小醜般的幽默聲音與他年輕的、更流行風格的伴奏相比並不那麽和諧。甚至有人說阿姆斯特朗老了。阿姆斯特朗用自己的力量捍衛了自己的地位。他和壹些有經驗的音樂家參加了好萊塢電影《新奧爾良》的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人們重新發現了電影中阿姆斯特朗幽默可愛的形象。
1947在阿姆斯特朗城音樂廳與小樂隊同臺演出,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阿姆斯特朗順應時代潮流,解散了大樂隊,組建了著名的“全明星”樂隊。樂隊的前六名成員包括長號手傑克·蒂加登和單簧管手巴尼·比加德。不久後,鋼琴家厄爾·海恩斯加入了樂隊,樂隊迅速走紅。樂隊群星璀璨,光芒四射,不亞於時尚的流行爵士樂隊。
“全明星”樂隊在演奏迪克西蘭爵士樂和搖擺樂經典曲目的同時,還演奏了喜劇曲目,收到了良好的舞臺效果。阿姆斯特朗開始制定巡演日程,不停的演出讓他應接不暇。不出所料,經過多年的巡回演出,評論家們已經厭倦了昔日的阿姆斯特朗。他們認為阿姆斯特朗老了,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風格。他不可能像年輕壹代那樣創造出任何新的樂理和新的音樂風格。他只是在重復他過去的成功,年輕壹代的爵士樂聽眾對他不再感興趣。
如果這是白人批評家種族主義的片面觀點,那麽黑人民權組織的批評就有些不公平了。他們視阿姆斯特朗為湯姆叔叔般的人物(註:美國女作家斯托夫人於1852年出版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主角是壹位辭職的黑人代表)。這些都是客觀事實。但是,壹個確定的事實不容忽視:阿姆斯特朗經常站出來。最著名的壹次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南方校園運動中,阿姆斯特朗不顧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威脅,勇敢地在公開場合宣布支持南方黑人的鬥爭。這種勇氣絕不是膽小的“湯姆叔叔”。在阿姆斯特朗活潑無憂無慮的外表下隱藏著力量和勇氣。他不同於激進的黑人音樂家。在自己的音樂實踐中,他傳播的不是對立與仇恨,而是友善與和解。在這方面,他做的工作比任何人都多。他用自己的音樂讓白人和黑人坐在同壹個看臺上。也許他們不會伸出和解之手。阿姆斯特朗的音樂在他們的心靈之間架起了壹座橋梁。
阿姆斯特朗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徹底打破了刻板印象的束縛,全世界的觀眾都喜愛他歡快的歌聲和鼓舞人心的小號演奏。在演出中,他考慮最多的不是付出多少,名氣有多高,而是他最在乎的是值得花錢去看演出的人。阿姆斯特朗高度的敬業精神無可挑剔,堪稱當代每壹位音樂家的楷模。
四十多歲以後,阿姆斯特朗的音樂並沒有太大的進步,但同時期的約翰尼·霍奇斯和特羅尼·蒙克也是如此。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阿姆斯特朗的天賦。
20世紀50年代,厄爾·海恩斯離開了全明星樂隊。Teagarden和Bigard也分別被Trumi Young和Edmund Hall取代。阿姆斯特朗偶爾參加壹個大樂隊的錄制,或者與埃拉·菲茨傑拉德壹起表演。他發現自己的人氣還在上升,粉絲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相反,隨著新壹代的成長,他的音樂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聽眾。《越橘山》、《麥克刀》、《妳好,多莉》等流行歌曲就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作品。
1971阿姆斯特朗於7月6日辭世,沒有壹個爵士音樂家能像他壹樣家喻戶曉。沒有人像他壹樣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在過去的三十年裏,他的作品被重印了幾次。這使得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這個爵士樂界最偉大的名字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