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由南京郵電大學1999設立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學院自成立以來,始終立足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依托南京郵電大學豐富的教學資源、顯著的學科優勢和嚴格的教學管理,與通信信息行業保持著密切穩定的合作關系,成功培養了壹批信息產業建設合格人才,成為IT人才的搖籃和投身信息產業的階梯。2012南京郵電大學與揚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在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建設新校區,榮獲聯合國人居獎,被譽為“淮左之都、朱最佳去處”。新校區位於揚州市弋陽河畔的大學城揚子江科教園區,占地893畝。校園教學區、實驗區、運動區、辦公區、生活區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建築古樸,景色宜人,教學、實驗、生活設施先進。是大學生學習成才的理想殿堂。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612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79人。專任教師中,9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人由省“333工程”培養,29人是省“藍色工程”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目前在校生10428,以電子信息為主,工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相結合的優勢專業有19個。其中,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金融工程、電子商務被評為江蘇高校壹流本科專業。學院新建和改造實驗室49個,投資5000多萬元,占地面積1.08萬平方米,滿足了教學需要。2020年,是江蘇省唯壹成功獲批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的獨立學院。目前,學院雙創中心建築面積8602平方米。學院將繼續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南京郵電大學立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緊緊依托南京郵電大學,聘請教學水平高、經驗豐富的教師授課,實施“分類培養、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打造“課程、實踐、競賽、講座、社團、實習”六大能力發展平臺,旨在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理論基礎紮實、創新創業能力強的學生。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學生就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近壹半的畢業生從事新壹代信息技術與軟件(包括物聯網、雲計算、智能電網);畢業生考研率高成為學院的主要特點。近三年高校畢業生平均升學率達到14%,2021年升學率達到14.12%。高校畢業生考研升學率再創新高,尤其是通信工程專業,升學率高達30.14%,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工程學院錄取學生近60人。根據武書連2021全國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升學率排名,專科升學率在江蘇省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中排名第四,a級。2020年全國獨立學院排名中,畢業生就業質量全國排名14。大學生在國內外多項學術競賽中多次獲得好成績。先後獲得互聯網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獎5項,挑戰杯系列賽省級獎4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省級及以上獎34項,其中國家壹等獎1,二等獎65438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省級及以上獎27項,其中國家二等獎4項,伊朗Robocup國際機器人大獎賽。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分析大賽省級及以上獎項19個,其中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獎項7個,國際獎項16個,其中壹等獎4個。此外,他還在“藍橋杯”全國軟件與信息技術專業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江蘇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江蘇省高校高等數學競賽等比賽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共獲得省部級獎勵1301項。學院加強了與國際知名大學的合作與交流。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學院已與10多家國外機構建立了教學、科研和學生交流的合作渠道。目前正在運作的國際合作項目有:中密歇根大學“3.5+0.5+1.5”校際交流本科項目、諾森比亞大學“3+1”校際交流本科雙學位項目、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3.5+0.5+1.5”項目。通過對外交流合作,為學生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學院加強校企合作項目建設。自學校遷址以來,學院先後與電信運營商、揚州本地知名通信信息企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不斷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建立了“理論教學-實習實訓-就業創業”壹體化培養模式。學院與揚州市政府相關部門合作,推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 * *建設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多位企業高管受聘為我院客座教授,使高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的應用需求高度匹配,提高了契合度。學院為學生設立了20多種獎學金和助學金,獎勵在專業知識學習、科技創新、特殊技能、社會工作等方面做出成績的優秀學生。,60%以上的獎項。同時,學院還通過國家助學貸款、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和專項補助等方式,幫助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院秉承南京郵電大學校訓,堅持應用型、多學科、國際化的辦學定位,踐行“創業、創新、科學、奉獻、進取、合作”的精神,積極探索依托通信行業、面向信息社會的特色發展之路。學院將壹如既往地致力於打造通達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堅持創新發展,面向世界,把學院建設成為高水平的信息應用型大學。
其他信息:
南京郵電大學,簡稱“南郵”,位於六朝古都南京。原屬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現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它以信息技術為特色,以工程為主體,理、工、經、管、文、教、藝、法等學科相互交融,有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