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企業的經營效率水平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簡答)

企業的經營效率水平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簡答)

功效系數法在企業管理效益評價中的應用

99級統計992138甘傑

企業經營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現在盈利能力、資產運營能力、債務償還能力和後續發展能力。首先闡述了企業管理效益評價的意義,然後根據歷史性原則、修正性原則和針對性原則,建立了科學、完善、合理的企業管理效益評價指標體系,並詳細介紹了功效系數法在企業管理效益評價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管理效益指標體系;功效系數法

企業經營效益按層次主要表現在盈利能力、資產運營能力、償債能力和後續發展能力方面。本文首先闡述了企業經營效益評價的意義,然後在歷史原則、修正原則、針對性原則的基礎上建立了比較科學完善、合理的經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並詳細介紹了評價企業經營效益的系數法。

關鍵詞經營效益指標體系效率系數法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規範,現代企業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在新型政企關系下,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開展企業經營效益評價,發揮政府的監管職能,建立企業激勵約束機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客觀需要[1]。評價企業的經營效率越來越重要。

壹、企業管理效益評價的意義

企業的經營效益是指企業管理者在壹定的經營時期內,運用壹定的管理手段和技術,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在產品或服務的生產、經營和投資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的總和。企業經營效益評價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壹)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宏觀調控,建立新型政企關系。

(二)指導企業的經營行為。通過效益評價,企業可以克服短期行為,註意把自己的短期利益和長期目標結合起來。

(3)有利於增強企業形象意識,提高企業競爭實力。

(四)經營效率評價是我國市場經濟管理的迫切需要。

二、運營效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壹)指數設計原則

評價指標的設置需要根據評價內容來確定。企業經營效益評價體系包括企業盈利能力、資產運營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我認為,企業經營效率評價體系在設計評價指標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歷史實踐原則。在長期的財務管理、經濟統計和企業管理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壹些經過理論和實踐證明的、能夠充分反映具體內容的指標。指數設置要借鑒這些歷史經驗。比如用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用資產周轉率等指標評價資產的營運能力,用資產負債率等指標評價償債能力,用實收資本積累率等指標評價長期發展能力。

2.指標相互修正的原則。例如,為了全面反映企業的資產運營能力,用應收賬款比率、不良資產比率等指標對資產周轉率的基本指標進行了修正。

3.適應評價對象性質的原則。不同的評價對象有不同的評價內容,需要設置不同的指標。

(二)經營效率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

企業經營效率評價指標包括基本指標和修正指標,指標體系包括:(具體指標見表1)。

1.盈利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是企業壹切經濟活動的源動力和直接追求,是企業經營理念、管理水平和資源配置水平的最全面體現,是企業擴大生產經營和投資規模的基礎,也是股票投資者(如果是上市公司)的依據。盈利能力是經營效益評價的核心內容,重要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企業在壹定時期內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的比率,反映了企業自有資本獲取凈收益的能力和自有資產的占用和利用效率。由於凈資產收益率直接受權益負債比、債務結構、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存貨周轉率和銷售利潤率的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應作為反映企業經營效率的核心指標來對待。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壹定時期內企業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值,反映了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總消費效益。它通過直接比較企業的收入和支出,客觀地解釋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2.資產運營能力指標。企業的經濟行為實際上是企業管理者有效利用企業的各種資產提供符合市場和社會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過程。資產運營的策略、配置結構和運營效率對企業的盈利能力有直接影響。反映經營能力的主要指標是總資產周轉率和不良資產率。總資產周轉率是指壹定時期內銷售凈收入與平均總資產的比值,是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管理質量和經營效率的指標。由於總資產周轉率受資產結構、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的影響,是壹個包容性很強的綜合指標,在評價企業經營效率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不良資產率是指企業年末不良資產總額與總資產的比率,是反映企業資產運行質量的指標。不良資產是指企業難以參與正常生產經營的資產,主要包括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積壓和不良投資。

表1工業企業經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表

評估內容

基本指標

修正指數

盈利能力指標(42)

凈資產收益率(30)

總資產回報率(12)

資本保值增值率(16)

銷售(業務)利潤率(14)

成本利潤率(12)

資產運營能力指數(18)

總資產周轉率(9)

流動資產周轉率(9)

存貨周轉率(4)

應收賬款周轉率(4)

不良資產比率(6)

資產損失率(4)

償付能力指標(22)

資產負債率(12)

賺取利息倍數(10)

流動比率(6)

速動比率(4)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4)

長期資產適合率(5)

運營損失率(3)

發展能力指數(18)

銷售(業務)增長率(9)

資本積累率(9)

總資產增長率(7)

(5)新增固定資產率

三年平均利潤增長率(3)

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3)

註:括號內為重量。

3.償付能力指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企業投資主體和融資方式的多樣化,企業普遍采取借雞生蛋的方式負債經營,使企業投資者既能保持對企業的控制,又能發揮財務杠桿作用享受稅收優惠[2]。償債能力可以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對債權人權利的保護程度。企業償債能力的提高,意味著資產(投資)收益率提高,債權人的壞賬風險程度降低,企業的信譽提高,以後更容易借到錢。償債能力主要通過資產負債率和所獲利息倍數來體現。資產負債率是指企業在壹定時期內總負債與總資產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和經營風險的指標,是投資者和債權人非常關心的指標。已獲利息倍數是壹定時期內息稅前盈利與利息支出的比值,從償債資金來源的角度反映了企業償還債務利息的能力。

4.後續發展能力的指標。發展才是硬道理。企業只有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占據優勢地位。資本積累率是反映企業當期資本積累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的指標,是當期所有者權益增加額與期初所有者權益的比率。

三、經營效率的評價方法

評價運營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如綜合指數法、功效系數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與其他方法相比,效率系數法收集的數據更多,但計算相對簡單,更具實用性和推廣性。

(壹)功效系數法的原理

功效系數法是將每個待評價指標與其自身標準進行比較,根據每個指標的權重,通過功效函數將其轉化為可測量的評價得分,然後對每個指標的單項評價得分進行加權,得到綜合評價得分。效率系數法是經濟評價中常用的定量評價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單個指標的評價得分=60+(指標實際值-指標不允許值)/(指標滿意值-指標不允許值)×40。

這是傳統的效率系數法,在評價企業經營效率時可以進壹步改進。第壹,增加評價標準。原公式中的評價標準值由滿意值和不允許值增加到優秀值、良好值、壹般值、低值和差值。其次,將原公式中基值和調整點的固定比例60和40發展為具有靈敏性和準確性的可變分配比例。計算公式為:

單指標評價得分=

本檔基本分+(本指標實際值-本指標標準值)/(本指標標準值-本指標標準值)×(本檔基本分-本檔基本分)

(二)、功效系數法的具體應用

1.重量的確定

根據國內外慣例,壹個指標體系的總權重通常為100,可以根據各指標在整個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在總權重範圍內采用規定的方法分配各指標的權重。權重設定的過程就是確定各指標權重的過程。目前,國內外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壹般采用不確定性決策的常用做法——專家意見打分法,俗稱德爾菲法[3]。具體方法是邀請理論專家獨立給每個指標分配100點的總權重,然後綜合分析專家意見,確定每個指標的權重。

2.標準值和相應標準系數的確定

計算公式中應用了標準值,將指標的標準值分為五個等級,具體用優值、良值、平均值、低值、差值表示。

(1)以良值及以上為樣本的所有企業數據的算術平均值為優值:

(2)所有高於平均值的企業數據的算術平均值為好值;

(3)對應分類企業作為樣本的所有企業數據的算術平均值為平均值;

(4)低於平均值的所有企業數據的算術平均值為低值;

(5)低於下限值的所有企業數據的算術平均值為差值;

地基計算中標準系數的確定:

(1)優值及以上的標準系數為1;

(2)良值及以上標準系數為0.8;

(3)標準系數平均值及以上為0.6;

(4)較低值及以上的標準系數為0.4;

(5)標準值差系數及以上為0.2;

(6)標準系數低於差值為0。

3.評價指數法

(1)初步評估

初步評價是利用企業經營效益評價的基本指標,將指標的實際值與相應的評價標準值進行比較,計算出各項指標的實際得分。

單項指標得分=該檔基本分+調整分

本檔案基本分=指標權重×本檔案標準系數

調劑分數=(實際值-本檔標準值)/(本檔標準值-本檔標準值)×(本檔基本分-本檔基本分)

某項能力的基礎指標得分= ∑該項能力的指標得分。

基本指標總分= ∑各項能力基本指標得分

基本指標總分為初步評價結果。

(2)基本評價

基本評價是在初步評價結果的基礎上,利用修正後的指標進壹步調整對企業經營效率的初步評價。具體來說,就是以各項能力評價內容的基礎指標得分為基礎,再根據相應的修正系數進行計算。

某項能力評價內容的修正分=該項能力的基本指標分×該項能力的綜合修正系數。

修正後的評價總分= ∑各能力評價內容的修正分。

綜合修正系數的計算;

某項能力的綜合修正系數= ∑該項能力各項修正指標的綜合修正系數。

指標綜合修正系數=指標單項修正系數×指標權重。

指示器的重量=指示器的重量/指示器所在部分的重量之和。

單壹修正系數=基本修正系數+調整修正系數

基本校正系數=1+(校正指標所在位置-校正指標應所在位置)×0.1。

調整修正系數=功效系數×0.1

效率系數=(某修正指標的實際值-本文件的標準值)/(上壹文件的標準值-本文件的標準值)

四。結論

通過對指標體系的分析和評價,可以客觀地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運營和資產管理、債務風險、經營戰略和持續經營能力,從而進壹步分析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企業經營效益的評價,不僅可以看到企業在同行業中的水平,還可以通過具體指標的實際值(水平)與評價標準的比較,分析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進行全面的解剖。企業管理效益的評價結果可以為企業診斷和改善企業管理服務。投資者、經營者和管理咨詢機構可以根據企業經營效率評價結果進行決策和咨詢。

參考資料:

[1].董胡慶友《企業統計》上海財經出版社1999

[2].陳鳳英2003年統計工作“企業績效測評探討”。編號1

[3].財政部統計評價司《企業績效評價問答》1999

[4].劉《上市公司財務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5].何《現代統計分析與應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6].、張、,“中國企業綜合評價實力評價方法研究”

2003年統計與信息論壇。編號1

-

[1]董胡慶友《企業統計》上海財經出版社,第98頁

[2]陳鳳英《論企業績效測評》統計工作2003.4438+0

[3]財政部統計與評價司《企業績效評價問答》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