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強迫癥的成因有哪些?

強迫癥的成因有哪些?

病因學1,基礎病因學

(1)遺傳因素

強迫癥與遺傳關系密切,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強迫癥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病率高,是壹般人群的4倍;同卵雙胞胎同時患病的概率高達65%~85%,而異卵雙胞胎為15%~45%。

心理咨詢提供免費的心理評估分析和有償的心理咨詢。支持在線和離線

我是小杜,心理咨詢的老師。如果妳有任何目前無法合理解決的情感問題,點擊上面的卡片鏈接,支持線上線下免費測試評估,從專業角度幫妳梳理問題,讓妳的生活更加和諧自洽。

(2)?神經生物學基礎

強迫癥患者有特定的神經解剖學基礎,其眶額皮質-紋狀體-丘腦回路病變,表現為強迫思維。此外,強迫癥的發生還與5-羥色胺(5- HT)、多巴胺(DA)和谷氨酸有關。

(3)?個人特質

研究發現,約2/3的強迫癥患者在患病前都有強迫性人格,通常表現為:做事完美,按部就班,墨守成規,有條不紊;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難以遷就,固執,不靈活;經常缺乏安全感,害怕與人交往時的疏忽或失誤,經常檢查或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堅持細節,即使是生活中瑣碎的事情也要程序化。

2.誘發因素

(1)負面情緒和生活事件

負面情緒和生活事件往往是強迫癥的導火索,如生活環境變化、人際關系不佳、責任加重、家庭不和、親人去世、突然休克等。

(2)壓力

壓力使人容易產生恐懼和焦慮,迫使自己做某些固定的事情,比如固定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來緩沖壓力。

典型癥狀1,強迫癥概念

(1)強制內存

患者要回憶自己剛做過的或者已經過去的事情和經歷,哪怕是無關緊要的。雖然他們知道這毫無意義,但也沒辦法。

(2)強制懷疑

經過反復考慮和檢查,患者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還是不放心,比如懷疑自己出門後是不是真的鎖門了,擔心洗完手不洗手等等。

(3)強迫聯想

這類患者聽到或看到某件事,會產生與之相關的聯想。例如,學生曾經在蔬菜湯裏吃了壹只蒼蠅,然後他們壹看到湯就想到蒼蠅,這讓他們惡心。他們六年都不敢喝湯。

(4)強迫性疲勞

病人反復思考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事件的原因。雖然患者自己也覺得荒唐,但是很難控制,比如為什麽人的眉毛不跟頭發壹起長?永遠有多長?地球爆炸人類怎麽辦?為什麽樹上的葉子會掉落?人為什麽要分男女?等壹下。

(5)強迫性思維

病人心中總有壹些對立的想法。比如,當他們看到“快樂”這個詞時,對立的詞“悲傷”就出現了;壹提到“戰爭”,馬上就反映出“和平”等對立的概念。

2.強迫意圖

患者常常被壹些與其正常精神狀態相悖的欲望和意圖所糾纏,產生壹些可能導致可怕後果的沖動。比如走到河邊或者井邊會有跳下去的沖動,看到刀會有拿起刀砍人或者自己的意圖等等。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很多強迫性神經癥患者被強迫觀念弄得極度焦慮,甚至可能會發瘋或做出令人擔憂的暴力行為,但很少有人真正采取這些行動,他們只是無法控制這些意圖的出現。所以有這種想法的外科醫生總想避免在手術臺上手術,以免引起焦慮和恐懼。這種恐懼屬於強迫癥的情緒表現,與恐懼內容的強烈追逐思維有關,稱為強迫癥。

3.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也稱強迫動作,是指反復、刻板的行為。它是從屬於強迫行為或者是壹種欲望,可能是為了消除災難,防患於未然。但這種動作既不聯系實際,也明顯過分,但病人必須做。

(1)強制洗滌

怕不幹凈或者得了某種傳染病,反復洗手或者洗澡。病人壹天要洗很多次手,倒垃圾箱,擦煙灰缸,擦桌子上的灰塵。壹位病人說:“每次我去廁所,出來時總是幹幹凈凈...所以我每天都要像瘋了壹樣洗澡8-10次。”有個女生壹天洗澡三次以上,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被同學視為潔癖。原來她被壞人強奸後,壹直想洗澡減少雜質,明知不合邏輯,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2)強追逐計數

病人無法控制的計數與強迫聯想有關。為了達到指定的目標,患者會情不自禁地去數電線桿、臺階、家用柱子等。他們數著數字,柵欄上的木樁,人行道上磚塊的裂縫。患者知道這種數數沒有實際意義,但以後看到類似的物體還是要數數。如果妳懷疑點數,妳會經常回去重新數壹遍。否則妳會緊張焦慮。

(3)強迫儀式運動

病人每次接診總要按照壹定的程序重復壹定的動作,才能靜下心來做其他的事情。比如患者預選壹個特定的數字作為刺激來完成某些儀式動作,比如每6步摸心臟兩次,每12步搖頭等等。再比如,壹個病人進門就往前走兩步,往後退壹步,意味著父親的病可以轉化為運氣。如果這個動作沒有完成,必須重復。患者知道這樣做沒有意義,但如果不這樣做,就會焦慮。

強迫癥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

在藥物治療中,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初始治療的首選。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療法也是強迫癥的壹線治療方法,對改善強迫癥的影響有很好的作用。

具體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癥狀和嚴重程度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需要定期觀察和隨訪。

壹般治療:

強迫癥是壹種慢性病,而且容易復發,需要像高血壓、糖尿病壹樣長期治療。壹般來說,強迫癥的治療應該包括急性治療、鞏固治療和緩解治療三個階段。

急性治療:

急性治療通常持續10~12周,首選SSRIs,從處方推薦的較高劑量開始。大多數患者在治療4~6周後會有明顯效果。若12周後急性治療效果不佳,可遵醫囑增加藥物劑量,仍無效果者需調整藥物方案,或選擇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其他治療方法。

加固和維護處理:

急性治療後,如果療效顯著,可進入國內鞏固期,維持其治療,壹般時間為1~2年。研究表明,堅持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的復發率。患者在完成維持治療後,經醫生系統評估後可逐漸減量,但應定期到醫生處復查,監測減量後的反應和復發情況。如果癥狀反復,就要加回原藥物劑量,延長治療維持期。

藥物療法:

藥物治療是強迫癥的主要治療方法之壹。常用藥物包括SSRIs,如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羅西汀等。此外,還有三環類抗抑郁藥(TCAs),如氯米帕明等。其中,SSRIs是目前的壹線治療藥物,氯米帕明有不良反應,臨床上很少使用。

雖然抗精神病藥物不是治療強迫癥的常規藥物,但當與SSRIs聯合使用時,它們可以增加SSRIs的療效。常用藥物包括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奧氮平。

心理療法:

強迫癥的病因復雜,單靠藥物治療往往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需要適當形式的心理治療來輔助。目前強迫癥的主要治療方法有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森田療法和支持性心理療法。其中,認知行為療法被認為是治療強迫癥最有效的心理療法。

行為認知療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改變患者對自己、他人、事物的正確看法和態度來改善患者的強迫癥狀。需要醫患雙方充分配合,互相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這種療法主要包括:思維阻斷、暴露療法、反應預防和系統脫敏,其中最有效的是暴露和反應預防療法。

暴露療法:

這種方法使患者學會面對引起焦慮的物體或環境。

反應預防:

要求患者推遲、減少甚至放棄能緩解焦慮的行為,如縮短洗手時間、減少洗手頻率,直至放棄洗手。

森田療法:

該療法由日本醫生森田正馬創立,強調患者應該“客觀地接受癥狀,隨心所欲”。在治療過程中,要求患者對癥狀采取自然的態度,首先面對現實,學會接受癥狀而不反抗。另壹方面,逐漸適應有癥狀的工作和學習。目前已有不少報道稱森田療法治療強迫癥有效,逐漸被國人所認識,並應用於臨床治療。

其他治療:

當藥物和心理治療無效時,可以考慮物理治療,包括改良電休克治療、重復經顱磁刺激和迷走神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