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秉承“技術”、“法律”、“商業”的發展理念,幫助企業構建以知識產權創造為基礎,以知識產權運用為目的,以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為保障的知識產權戰略流通體系,培養知識產權復合型人才,引導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從而提高創新成果的產權化和產業化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研究院以“基地、智庫、搖籃、品牌”為方針,旨在研究國內外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經驗教訓,建設國內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基地;提供國際知識產權戰略決策咨詢服務,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智庫;提供知識產權培訓和人才培養服務,成為培養知識產權復合型人才的搖籃;聚集國內外知識產權優勢資源,打造全球知名的知識產權戰略服務品牌。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2008年,中國頒布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旨在通過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中關村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結構完善的區域創新體系,於2009年獲批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中關村必須肩負起推動國家知識產權發展的歷史使命。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關村已經形成了集軟件、集成電路、計算機及網絡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能源環保、新材料等為壹體的優勢產業集群。,創造了超級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計算機芯片、移動通信標準等壹大批國內外領先技術。但中關村從未孵化出蘋果、高通、三星、索尼等擁有核心知識產權,始終占據行業領先地位的國際巨頭。主要原因是中關村企業雖然擁有壹流的技術,但未能將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和商業運作緊密結合,在將技術成果轉化為專利等核心競爭要素方面,在知識產權的商業運作方面,在制定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戰略方面,與世界巨頭仍有較大差距。因此,建立壹個精通知識產權戰略、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培養懂技術、懂法律、熟悉知識產權商業運作的復合型人才的研究機構,對中關村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基於上述考慮,馬壹德、邱良輝、黃騰三位國內知識產權專家成立了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希望以研究院為平臺提供服務,為中關村建設國家創新示範區、培養本土化國際商務人才貢獻力量。
在籌建過程中,研究院得到了科技部、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關村管委會等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65 438+00 9月底,北京市民政局以“先行先試”的形式正式批準成立研究院。研究院壹經成立,即受中關村管委會委派,對中關村科技園區123“1000工程”企業進行全面的知識產權調查,成為中關村乃至全國知識產權戰略研究與實踐領域最先進、最強大的力量。聯合國內外知識產權政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中介機構、企業等組織構建培訓鏈,根據普通工作人員、業務人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知識產權培訓和人才培養服務。
研究實施知識產權工程師培訓認證制度,幫助企業建立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培養壹批精通技術、法律、企業經營的世界壹流勞動者。編輯知識產權戰略指南,創建知識產權戰略公益網站,提供國內外知識產權戰略最新發展動態。
研究建立知識產權信息系統,包括知識產權檢索、知識產權統計分析與預警、知識產權評估與交易、* * *享有與推廣服務管理五大應用功能,提供全面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