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農村公路建設調研報告

農村公路建設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把修建連接每壹個村莊的道路作為貫徹xx精神、回報農民兄弟、服務城鎮化、增加農民收入的實際行動。“要想富,先修路,後修路”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從領導到群眾,抓路連村的勢頭不斷提升,使全市農村公路大發展,農村路網基本形成,通達深度逐步提高。

壹、本市城鄉道路現狀

截止20xx年底,全市公路394條,裏程1159.9公裏,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裏105.5438+03公裏,其中250438+03公裏。省道3條,75.57公裏;縣道139 438+0公裏;鄉道鄉道327.01公裏。全市有411個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現有裏程722.6公裏,其中101個村(含省道、縣道沿線村)通了64.94公裏的鋪面公路,365438個村沒有。目前,應城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兩橫三縱壹外環為主骨架,連接幹線和支線,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壹路帶動壹個產業,壹路惠及百姓,壹路激活人心。靠路建市場,沿路開公園,靠路跑運輸...在城鄉公路上,當地農民要靠公路系統賺錢。20xx年,全市實際生產總值89.5億元,財政收入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29元。

二,實施村村通公路建設的經驗

1.精心組織,相互配合,把每壹條村村通公路都作為“愛心工程”來實施。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成立了公路建設指揮部,加強對項目建設的領導和指導。各地、各鎮、各廠、各開發區也成立了公路建設專班,每個村都有專人負責。市交通積極配合,指導勘察設計到位,工程質量監督到位,驗收合格後申報補助資金到位。截至20xx年底,我市桐鄉公路已完成上級下達的桐鄉輸油管道三年計劃的80%,通村公路完成120公裏。

2、多方法融資,政策扶持,把村村通公路作為“惠民工程”來實施。2003年,在桐鄉公路建設中,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采取“市支援農村、機關支援基層、幹部支援農民”的模式,號召全市幹部職工為桐鄉公路建設捐款捐物。短短壹個月,全市17000多名幹部職工和社會各界人士捐款630多萬元,為桐鄉公路全面開工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通村公路建設中,全市各鄉鎮和行政村繼續發揮這壹光榮傳統,積極發出“家門口的月光多亮啊!”向外面的名人和私人業主捐款修建通村公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市級部門通過支持農村小康建設,向駐村伸出了援助之手,緩解了通村公路建設資金矛盾。同時,全市各地、各鎮、各市場、各開發區積極出臺優惠政策,做好與工程建設相關的征地拆遷、施工環保等工作;市直各有關部門在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按照市公路建設指揮部的統壹要求,特事特辦,簡化手續,提高工作效率。

3.精心施工,確保質量,把村村通公路作為“示範工程”。壹是大力推行“雙五個壹”工作法,即實行壹個鄉油路、壹個市級領導、壹個交通局班子成員、壹個專門工作班、壹個專業監督員、壹個鄉鎮主要領導、壹個交通局技術顧問、壹個專門集資建設班、壹個質量宣傳板的工作法,在人民群眾中築起壹條村路、樹起壹座豐碑。二是建立工程建設和廉政建設雙承包制度。在簽訂工程施工合同的同時,簽訂廉政施工合同,確保在每壹條村公路建設中做到“工程優質、幹部過硬”。三是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應市裏要求,從公路部門抽調十名工程技術人員到各施工合同段,對工程使用的材料和工藝流程進行監督檢查,並擠出資金購買回彈彎沈儀、鉛孔取樣器等檢測設備,及時糾正工程質量問題。同時,市交通局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經常到施工現場檢查,發現質量隱患,限期整改,不留後患。第四,我們通過招標與應城市廣宇監理公司簽訂了監理合同。監理公司作為桐鄉公路建設的社會監理,嚴格執行公路建設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規範,嚴格履行監理合同,監督工程施工合同的執行,進行工程質量檢查,參與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和工程驗收。五是以施工單位自檢為重點,不斷提高施工單位的質量意識。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生命。為使施工單位履行施工合同中的質量保證義務,該市重點對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出“三到位”(路槽處理深度、土質、碾壓)、“五度”(寬度、厚度、平整度、拱度、密實度)、“嚴把六關”,確保路面施工質量。因此,各施工單位均建立了質量自檢機構,在監理公司的監督下,各施工合同段在工程竣工後均按要求出具了自檢資料。第六,加強村村通公路建設的財務管理。為確保村村通公路建設資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資效益,我市應堅持國債資金專款專用的原則,單獨建賬、專人管理、單獨核算,並積極爭取地方配套資金到位。

4.建管結合,大膽嘗試,把每壹條村道都作為“長期工程”來管理。首先是采取“誰受益,誰關心”。農村公路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當地,城市應基於這壹原則實行市、鄉、村三級責任制,即縣道由市政府負責,鄉道由鄉政府負責,村道由村委會負責。通過突擊養護、日常養護、抓示範路等多種方式,充分調動鄉鎮、村組、農民的積極性。二是大力推進“農村公路以人為本”。農村公路實行分期招標,村組到戶承包,承包養護或委托養護,確保降低養護成本,增加社會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門的人力資源,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的技術含量。目前,全市有20多名退休、退職公路養護人員,40多名長期在公路養護崗位工作的合同工在行業改革中被清算。通過引導,讓有勞動能力的退休人員、合同工、下崗職工繼續發揮在農村的技術優勢,進而找到工作,解決農村維修技術力量問題。

三、實施村村通公路工程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壹是建設速度上不去,差距大。2005年,在全省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上明確提出,到2005年,全省50%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到2007年,所有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我市地處平原丘陵地區,是全省經濟強市、文明城市,我們的規劃應該高於這個平均水平。但目前我市只有24.6%的行政村通了瀝青(水泥)路,差距很大,任務艱巨。按照上述標準,我們的建設速度明顯滯後。

二是配套資金上不來了,啟動困難。據測算,通村公路全市平均造價為每公裏1.2萬元。除了上級交通部門每公裏補貼5萬元,其余需要自籌。因此,雖然各地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設的迫切願望,但由於配套資金缺口較大,啟動難度很大。

四。關於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設的建議

為加快應城市公路建設步伐,盡快實現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標,我們建議如下:

1.建議市政府成立“村村通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由市政府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規劃、財政、交通、建設、國土、農業、供電、林業、廣電、電信、移動、聯通、公安、水利)和各鎮、辦、開發區負責人為成員,加強全市村村通公路建設。

2.建議市、鎮、市場、開發區各地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通過以下方式籌集通村公路建設資金,不增加新的債務負擔。

壹、交通部門爭取壹件事:通村公路油路(水泥路)建設財政補貼政策為每公裏5萬元(路基寬度6米,路面寬度3.5米)。項目建成後,由省、孝感市交通部門爭取補助。

二、財政部門補貼:市政府對通村公路建設給予壹定的補貼,補貼標準可根據市級財政收入每公裏1至2萬元。財政補貼原則上不封頂,即按政策補貼維修次數。

第三,鄉鎮自籌資金:在群眾自願的原則下,用好“壹事壹議”的政策,通過民主的方式籌集資金。

第四,社會捐助:可以動員有“四有”(即政治地位、經濟實力、社會影響力和對家鄉的感情)的人贊助家鄉的公路建設,也可以動員他們以豎立“功德碑”的形式捐款。

五是部門要幫壹點:利用省市扶貧對口單位、市級聯系單位、小康工作隊進駐單位,幫助建設通村公路,解決部分通村公路建設資金。

六、項目資金應列示如下:扶貧資金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優質水稻基地建設項目等與通村公路相關的壹部分項目資金,應列示用於通村公路建設。

3.建議相關部門給予配合和支持,為村村通公路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各地、各鎮、各廠、各開發區要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加快建設連接每壹個村莊的道路,做好工程建設涉及的征地拆遷、施工環保等工作。每個行政村要完成通村公路的路基、橋涵等配套工程,國家和市政府“以獎補”的資金只能用於路面建設。通村公路建設占用土地按部門、鎮、場、開發區統計,按程序報國土部門審批。土地部門應當在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辦理特殊事項,簡化手續,提高工作效率。涉及供電、林業、水利、廣電、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的拆遷工作,由各部門自行負責解決,原則上不予補貼。涉及鄉鎮的拆遷工作,由各鄉鎮自行解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推諉和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