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信息技術教師如何走出“打雜”的困境

信息技術教師如何走出“打雜”的困境

在各大信息技術教育論壇上,很多信息技術老師都會抱怨學校對這門學科不重視,導致信息技術老師無法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只能做電工、修理工、打字員、課件等雜務。還有很多老師希望信息技術能納入高考,認為可以提升自己的價值。的確,信息技術老師整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有的老師幹脆走出校園,成為IT人?面對目前的困境,教師該如何面對?以下建議可能會讓妳思考。

第壹招:我是專業人士,不可小覷。

成為“打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成為“專精”的信息教育人才是人們關註妳的必要條件。壹個IT精英不壹定是教育信息化的精英,教育信息化的“精英”首先應該是專業的。

在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包括三個方面:從用信息化服務學生的角度提升專業發展,即從信息技術教學的角度改進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改變以前講授計算機操作的觀念,註重教學過程和方法,註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對此,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洞察信息社會的本質特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彌補和完善自身學科知識結構的不足。

從學科信息化的服務中提升專業發展:即從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中提升信息化教學的設計和指導能力。目前信息技術教師只能為學科教師進行課程整合提供低級的技術操作幫助,還沒有達到指導和設計的高度。在這種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要想得到其他學科教師的認可和尊重,就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能夠為其他學科規劃和設計各種高質量的信息化教學。

從服務學校信息化方面促進專業發展:即從系統決策能力的角度,提高學校信息化發展的設計和規劃能力。學校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為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進壹步培養自身的信息系統規劃能力和管理能力,協助學校領導對學校的信息化發展進行規劃。

第二招:有創意,所以我不可替代。

隨著學校信息化的進壹步提高,很多普通教師都可以獨立完成課件制作這樣的“高難度”活動。現在,技術成了次要因素,創意才是最值得稱贊的。更令人擔憂的是,信息技術教學充滿了隨意性和無序性,以至於有人認為信息技術教師只需要管理好設備就可以了。

我認為信息技術教師要想找到自己的價值取向,應該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壹個是個人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的壹個特點是知識更新快,需要提前學習壹些新技能,這是“吃飯”的基本功。

二是對信息技術課程的理解。我們應該深入理解和思考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而不是局限於它的內容安排。內容只是壹個載體,承載著學生希望獲得的信息素養、情感體驗、探究習慣甚至審美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努力發掘、拓展和豐富信息技術課程的內涵,而不是僅僅把它理解為“技術”課程。我想,作為壹名有所追求的信息技術教師,我應該盡我所能,給大家上壹堂有組織、有意義、有意思的信息技術課,重拾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尊嚴。

三是預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首先,將智能機器人項目引入信息技術課程。這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新領域,信息技術教師將有廣闊的天地進行研究和探索。其次,要促進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但這種整合並不能完全取代那些屬於信息技術範疇的內容的學習,信息技術教師作為重要的指導者仍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後,要重視社區信息化。信息技術教育將不僅限於學校,還將延伸到社區和家庭。屆時,信息技術教師將為網絡資源建設、網絡社團活動組織(包括信息技術教育)和網絡運行維護做出努力。

“信息技術老師,妳會下崗嗎?”這是很多老師都不知道的。“我第壹次在網站上看到這樣的帖子時,很多老師都不願意。事實上,當學校需要的信息技術越來越不‘神秘’,越來越被普通教師掌握的時候,ICT教師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妳如何讓自己的工作變得不可替代,妳如何讓自己的存在變得有價值?”壹位信息技術老師說。

第三招:有企業就沒有危機。

我是壹名校長,我可以結合我們學校的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是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初三以後每周壹次的信息技術課將被語文、數學等學科的整合課程所取代。在不久的將來,所有年級都將取消專門的信息技術課程,取而代之的是每周壹次在網絡課堂上講授語文、數學、常識等至少壹門學科。互聯網和電腦已經真正成為教學和學習的工具。我們的老師和學生表達了強烈的呼籲,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開始實踐。

如果說課程整合是壹種趨勢,那麽,我們的信息技術老師,妳具備應有的綜合素質嗎?能順利轉崗嗎?我認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有強烈的危機感,及時調整自己的職業走向,經常參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和研究,甚至主動投身於其他學科,積極嘗試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這樣才有可能化被動為主動,繼續成為新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先行者,成為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心中的燈塔。我始終相信,壹個有事業心的老師是不會被裁掉的,壹個壹直學習、思考、研究、實踐的老師是不會被裁掉的。除了忙,還需要向前看。

第四招:有多個角色,就有多個價值觀。

第壹,好老師。做壹名好老師是對每個老師的基本要求,也是每個老師的共同心願。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掌握豐富的學科知識、嫻熟的使用技巧和精湛的課堂教學藝術,才能讓學生在您的課堂上享受,在您的教學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對信息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好夥伴。現代教育提倡每個教師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然而,由於我國教師的專業培訓相對落後,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和如何使用信息技術不太了解,有些甚至根本不懂。信息技術教師在這方面是有福氣的。他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同事做壹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比如幫忙做壹些課件和培訓,讓妳的同事在自己的幫助下逐漸掌握信息技術。

第三,師傅。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做電腦維護、打字員的現象很普遍,這是信息技術普及過程中的必然現象。隨著信息技術被更多的老師掌握,相信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但在這個初級階段,信息技術教師有義務承擔這些任務。此外,信息技術教師應重視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社會和服務功能,將課堂教學與學校的中心活動結合起來。

第五招:面對現實,積極主動。

很多信息技術老師抱怨的原因是工作太復雜太多。目前各校適合計算機教師的崗位有教師、網絡管理、課件制作等電教工作。有些老師會盡力承擔學校布置的工作。其實大家在工作之初就應該和校領導溝通,明確自己和其他老師的分工。

如果妳是老師,妳要上好課,帶領學生計算機競賽,自己寫教學論文,這些都夠妳做的了。如果想成為壹名網絡管理員,至少要熟悉網絡管理的基礎知識,掌握壹門網絡編程語言如ASP、ASP.NET、PHP、JSP等。,並在自己的學校網站上做實驗並投入運營。想做課件制作的電教老師,就去練習FALSH,AUTHWARE等軟件。不是每年都有國家級和省級的教師自制課件評比活動嗎?其實還是壹句話,面對現實,積極主動!

第六招:做學者型老師

除了教學,我還承擔學校信息技術教研室教研員的工作,負責全校信息技術的教學研究和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而這也正是我這幾年壹直在關註和研究的。作為壹名信息技術教師,我認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致力於研究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的特點。不能把信息技術學科和其他基礎學科混為壹談,也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為了編寫校本課程標準和實驗區的教材,我對國家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進行了詳細的學習,學習了10多次,每次都有壹些新的體會和想法。我也在這方面做了壹些嘗試和研究,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有所了解。

學校的信息化工作任重道遠。很多領導觀念不夠新,對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了解不多。他們花了精力和財力去搭建硬件環境,卻不知道這些硬件的維護工作和消耗,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會做出什麽效果。所以我個人認為學校領導要不斷加強認識,信息技術老師也要做好和領導的溝通,這樣信息技術老師腳下的路才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