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北京中國礦業協會咨詢中心工作流程

北京中國礦業協會咨詢中心工作流程

(1)評估機構的評估師(專家)會對礦主送來的報告進行預審,確認是否符合評估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

(2)符合條件的,評估機構接受礦業權人的委托,簽訂評估委托合同;

(3)報告編制單位應按認可機構的要求提交報告及相關法律文件;

(4)評估機構根據報告內容聘請相關專業的評估人員(專家)組成評估專家組,對報告進行評審,並撰寫評估人員(專家)的個人評估意見;

(5)確定評估方式、時間和地點,擬定評估驗收時間表;

(6)召開評審會議,報告編制單位對報告內容進行匯報,評審員(專家)給出個人評審意見,評審組長匯總形成評審意見(草案),提出報告修改意見;

(7)報告編制單位根據專家組的修改意見,對報告進行補充完善,填寫報告修改對照表,提交評估機構;

(8)專家組組長根據報告正式稿,協助評審機構形成評審意見;

(9)評估機構根據國土資源部儲量評估備案要求提交的材料;

(10)評估機構將備案所需材料報送國土資源部儲備司,國土資源部儲備司會簽後提出修改意見,補充完善後出具備案證明編號。打印後,估價機構應向國土資源部加蓋估價專用章。

聯系人:龔

電話:010-62253057,13601119568。

電子郵件:gongyufei6@vip.sina.com

聯系人:李宏偉

聯系電話:010-62233850,13651372548。

電子郵件:lhbzi@sina.com

提交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的法律文件

1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申報表

申報單位: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的全稱。

通訊地址: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所在單位的詳細通訊地址。

聯系人、電話和傳真:申請人應指定專人作為審查聯系人,並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聯系或溝通。

報告編寫單位:報告編寫單位的全稱。(如果申報單位和編寫單位為同壹單位,則不需要此項。)

通訊地址:報告撰寫單位所在地的詳細通訊地址。

聯系人、電話和傳真:報告撰寫單位應指定專人作為審查聯系人,並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聯系或溝通。

礦產資源儲量報告名稱:應與送審的礦產資源儲量報告名稱壹致。

評估礦種:指申報評估的優勢礦種,只填寫壹種。

評估目的:根據評估目的,分別填寫采礦許可證申請、礦業權證書變更、礦業權轉讓、上市融資、登記統計、其他。

利用情況:根據礦產資源儲量報告的利用情況,分別填寫基建、開采、停采、閉坑、未利用和未知。

報告類型:根據礦產資源儲量報告的類型,分別填寫勘探、核實、停采、閉坑。

資源儲量規模:根據主要礦種的礦產資源儲量總規模,填寫大、中、小。

生產規模:根據生產礦井或擬建礦井的生產規模,填寫大、中、小。(若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尚未完成,則不要求。)

勘查資金來源:中央財政資助的項目(國家撥付的地質勘查費)、地質勘查基金項目、單位或主管部門資助的項目、地方政府資助的項目、其他資金(對外合作、成果有償使用等。)和社會資金(如開拓地質市場、吸收行業外資金等項目。).

勘探程度:根據礦區地質勘探程度,填寫普查、詳查、勘探、核實。

申請人系統:根據申請人系統,填寫地質礦產、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核工業、有色金屬、武警黃金、礦山、油氣、其他。

探礦權或采礦權的有效期限:填寫自{\\ F3 。}

初審機關:指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的主管單位。沒有主管單位的,可不填。

主要礦種:單獨計算儲量的所有礦種。

工業指標:指采用工業指標的依據和工業指標的內容。

礦產資源儲量:填寫本次申報審核中各類礦產資源儲量的數量和總量。

2礦主承諾書

(1)壹式兩份;

(2)法定代表人簽字;

(3)業主單位公章;

(4)礦主是本報告審查的委托人。

3 .報告編制單位承諾函

(1)壹式兩份;

(2)法定代表人簽字;

(3)報告編制單位公章。

4.批準采礦和勘探許可證/劃定礦區

(1)復制壹式兩份;

(2)采礦/勘探許可證的範圍和標高應與實際工作範圍壹致;

(3)采礦/勘查許可證的坐標拐點應與礦區的采礦/勘查範圍壹致。

5資源儲量估算範圍與采礦許可證/勘探許可證/礦區劃界疊加圖。

(1)壹式兩份,打印在A4紙上;

(2)資源儲量估算範圍是指采礦許可證/勘查許可證範圍內的礦體分布範圍;

(3)平面圖必須標明羅盤的方向、經緯度、比例尺(以線段比例尺表示)和圖例;

(4)範圍用虛線加拐點號表示(勘查許可證拐點號為1,2,3…,采礦許可證拐點號為1,2,3…,劃定礦區拐點號為1,2,3…,資源儲量估算範圍拐點號為1。

(5)拐點坐標數據列表(壹組數據列有重疊範圍,並註明資源儲量估算範圍與采礦權證書或劃定礦區重合);

(6)圖例為長方形,內有斜線,四角標有拐點編號,旁註為資源儲量預計範圍及拐點坐標、采礦/勘探許可證或劃定礦區及拐點坐標;

(7)加蓋業主單位公章。

圖6本報告與最新審批報告中資源儲量估算範圍的關系

(1)壹式兩份,打印在A4紙上;

(2)平面圖必須標明羅盤的方向、經緯度、比例尺(以線比例尺表示);

(3)有兩個圖例:本報告資源儲量估算範圍用虛線和拐點號表示(本報告資源儲量估算範圍拐點號為1,2,3…,最新批復報告資源儲量估算範圍用a,b,c…);

(4)本報告資源儲量估算範圍圖例使用右斜線,最新批復報告資源儲量估算範圍圖例使用左斜線;

(5)對於煤炭勘探報告,預采地段範圍增加,拐點編號用ⅰ、ⅱ、ⅲ……表示,圖例用橫線表示;

(6)拐點坐標數據列表註明(壹組數據列有重疊範圍,註明本報資源儲量估算範圍與最新批復報告壹致)。

7 .報告編制單位勘查資質證書復印件(壹式兩份)

8 .礦產資源勘查/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包括附圖、附表、附件和文字說明)

(1)礦主提交的報告份數:

小報告:1份完整報告,外加2份書面報告(1 ~ 2名儲備評估師);

中型報告:2套完整報告,外加3份書面報告(3 ~ 5名儲備評估師);

大報告:2套完整報告,外加4份書面報告(5 ~ 7名儲備評估師)。

(2)報告正文開頭附有約400字的文字摘要。

(3)報告封面及扉頁1內容為:上面是報告名稱,下面是礦主及報告提交日期,並加蓋礦主公章。

(4)報告扉頁2的內容為:報告的名稱和截止日期在上面;中間是報告提交單位、法人代表、技術負責人,加蓋報告提交表公章;以下為報告編制單位、技術負責人員,並加蓋編制單位公章;底部是報告提交日期。

(5)修改後提交壹套正式草稿,外加壹份書面報告。

表9礦產資源儲量變化

(1)最新批復報告的名稱、批復單位、時間及文號、資源儲量估算範圍(地理坐標範圍、勘探線範圍、標高等。)和批準的資源儲量;

(2)最近壹次審批時間至本報告提交時間的開采情況及資源補償費繳納情況;

(3)本報告估算範圍內最新批復報告估算的資源儲量;

(4)本報告估算的資源儲量;

(5)超出本報告估算範圍且在最新批復報告估算範圍內的剩余資源儲量。

10本報告及最新批復報告資源儲量變化情況說明

10.1勘查報告(勘查許可證審批及礦區劃界)

(1)此內容是在資源儲量估算結果報告後增加的;

(二)最新批準報告的名稱、批準單位和批準文號;

(3)最新審批報告批準的資源儲量;

(4)本報告與最新批復報告資源儲量估算範圍的關系(部分重疊、包含、完全重合);

(5)重疊部分最新批復報告中估算的資源儲量;

(6)本報告對重疊部分的資源儲量估算;

(7)重疊部分資源儲量的變化;

(8)說明變更原因。

10.2驗證報告(采礦許可證)

(1)此內容是在資源儲量估算結果報告後增加的;

(2)最新批準報告的名稱、批準單位、批準時間、批準文號、批準的資源儲量;

(3)采礦許可證內最新批準報告中的預計資源儲量;

(4)本報告估算的采礦許可證範圍內的保留資源儲量;

(五)采礦許可證範圍內資源儲量的變化;

(6)說明變化原因:①生產探礦增加的資源儲量;(2)自最近壹次批準報告以來累計消耗的資源儲量(包括產量和損耗);③探采對比變化(說明礦體的聯系變化);(4)重算誤差(由不同的工業指標、勘探類型、儲量類別、區塊劃分、估算方法等引起。).

11資源儲量變化對照表

11.1勘查報告(勘查許可證審批及礦區劃界)

(1)最新批準報告的名稱、批準單位、批準文號;

(2)最新批準報告批準的資源儲量;

(3)重疊部分最新批復報告中估算的資源儲量;

(4)本報告對重疊部分的資源儲量估算;

(5)重疊部分資源儲量的變化;

(6)本報告估算的資源儲量。

11.2驗證報告(采礦許可證)

(1)最新批準報告的名稱、批準單位、批準文號;

(2)最新批準報告批準的資源儲量;

(3)采礦許可證內最新批準報告中的預計資源儲量;

(4)資源儲量變化(生產探礦、生產量、損失量、勘探與生產對比、重算變化);

(5)本報告估算的采礦許可證範圍內的資源儲量。

12報告版本對照表

根據《資源儲量評審記錄及反饋表》中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逐壹填寫報告修改對照表。位置是指頁碼或章節。

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申報表

委托書

評審委托人承諾以下提交的材料是真實、客觀的,不存在偽造、編造、塗改、篡改等虛假內容:

(1)××礦產資源儲量報告的內容(包括附圖、附表和附件)及其中涉及的原始勘探資料和基礎資料;

(2)勘查/采礦許可證/劃定礦區範圍批準書×××復印件;

(3) ×××勘查/采礦許可證範圍/圈定礦區和礦產資源儲量計算範圍的疊加圖(包括礦產資源儲量計算範圍的拐點坐標);

(4)評估機構認為應當提交的與評估工作相關的其他材料。

評審委托人自願承擔上述提交評審的不準確信息所產生的後果。

法定代表人簽字蓋章:(委托方蓋章)

日期年月

礦產資源儲量變化表

核查勘探範圍與最新核查勘探範圍重疊部分資源儲量變化表

XXX礦資源儲量對照表(核實報告)

XXX礦資源儲量對照表(勘探報告)

報告版本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