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很郁悶,因為到了工地才發現自己是多麽的無知,什麽都不懂,尤其是圖紙。只是在學校學了很久什麽都不懂,想想就很自卑。到處都很吵。我很忙,所以我是個閑人。讓我們從頭開始。根據大綱的要求,我今天要去熟悉工地上的各種機械。
當然,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高聳的塔吊,這是工地的標誌。我們工地上有三臺塔式起重機。然後壹進門就能看到鋼筋切斷機、鋼筋彎曲機、切割鋸、刨床、電渣壓力焊機。工人(板工)手裏也有無齒鋸,有的工人還拿著手鋸。
今天劉大爺同意明天先給我們做安全教育,然後我們才能進工地。
2007年7月65438日
今天李哥給我看了施工圖,教我看圖的重要性。“看圖時,要了解結構的柱距和柱網尺寸;柱和梁的截面、高度和跨度;擋土墻和柱軸線之間的尺寸關系;板的厚度和結構標高等。明確柱縱向鋼筋的強度等級、規格、數量和搭接要求;箍筋的規格、間距和強度等級;各柱和立柱配筋量的變化;梁的配筋要求和各層梁、梁的配筋量的變化;板材等的加固要求。了解每層所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以及抗滲、耐腐蝕、防腐等其他特殊要求。圖紙的審核主要是為了防止圖紙的壹些矛盾影響施工,比如建築標高和結構是否有矛盾,管道的安裝是否對結構有影響,圖紙的設計能否實現。我完全不知所措。
七月18
今天大家都來早了,打算接受安全教育。我們來到技術部,由也就是負責安全的劉給我講解,主要講電的危險,吊物的危險,腳底的危險。當然要求我們進入工地要戴安全帽,註意腳底濕滑,註意會見等事項,要求相當詳細。
經過討論,我們幾個人打算先去操作面,我們有壹個總的印象,這有助於我們更有目的地學習。工人不多,但都很忙。我以為他們普遍不願意和我們這些學生說話,是我錯了。他們非常慷慨。只要我有任何問題,他們都會很有興趣回答。第壹次從壹個老鋼鐵工人口中聽到壹個建築工地常用的規範,03G6544。
其實上面的東西我真的看不懂。我打算明天看看圖紙,熟悉壹下圖紙上的內容,以及在實踐中是如何實施的。主要是結構圖。
09年7月65438日
當我向工程師要圖紙時,我發現所有的圖紙都是平面的。雖然它們和書上的壹模壹樣,但我還是看不懂。先說規格。其實說明書不是很厚,但還是很難理解。工程師說我們拿著圖紙去工地,然後就清楚了。我覺得是啊,哪個工程師真大方。到了工地,他拿著圖紙和說明書。看框架梁的配筋,支撐是柱的地方,需要多少附加配筋,第壹排是靜力跨度的三分之壹。第二排是四分之壹。還有加密箍筋的位置和數量等等。對於柱,主要是箍筋的加密。以及與主要受力鋼筋的連接。根據圖紙采用電渣壓力焊,但經協商改為機械連接。采用直螺紋套筒系統。據說可以實現壹級連接,但是我沒見過他們是怎麽連接的,用的什麽工具。明天我們單獨來看看吧。地板的配筋和書上的壹樣,看起來不麻煩,但是地板還沒施工。過幾天施工的時候再來看看吧。
7月20日
進入工地,首先引起我註意的是地板上露出的長約80分鐘的鋼筋網,很明顯是柱中的鋼筋。之前只是學會了彎箍筋和腹筋,從來沒想過它們會怎麽連接。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它是用腳跟對腳跟的鋼絲固定的。正好看到壹個人拿著鋼絲過來綁。突然,他拿起壹根長約30厘米的鋼絲,對折後放在兩根鋼筋的連接處。眨眼間,他用自己自制的小工具(好像是用φ6鋼筋鉗做的),已經紮了十幾個地方。別看這個不起眼的小玩意,比用鉗子擰快很多倍。壹個方便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在工地上發現了很多自制的工具,用起來舒服多了。
7月21日
當被問及直螺紋套筒的連接方式時,徐工說,正在外面做試驗件來看。我出來的時候,看到三個20歲左右的小夥子在做。因為年齡差的不多,方便說壹下。本來是直接從現場截的,但是現場截比較麻煩,也影響施工進度,所以就改成他們了,不過我估計是因為達不到要求吧。有些事情,我發現主管和乙方有* * *見識。他們直接用扣扣機扣鋼筋,並沒有像書上說的那樣先按墩厚問輪機長,告訴我這個不用墩厚就能滿足要求。三個苦力沒有用書上說的扭矩扳手,只是用了壹個普通扳手。他們是這麽說的。壹個體重超過65,438+000斤的人,肯定能達到扭矩要求。我想說的是扭矩大不壹定好,但是總工程師說了,不要和工人爭。我無語了。但是發現做完之後都要做壹個自由落體。原來,如果連接好,會是硬物上的脆響,否則就是悶響,這是壹個簡單的辨別方法。讓我想起了壹句話,工人自有工人的方法。
7月22日
今天來晚了,剛去別人工地澆混凝土。感覺以前見過這壹幕,只是現在距離短了。仔細看。他們屬於混凝土公司,屬於張家口第壹建築公司。以前覺得泵車裏有人在忙,現在他們公司有人在用短程遙控技術,隨時控制混凝土的澆築地點,這樣就不難控制落點了。現在有很多人,包括他們的混凝土公司,施工公司,監理,也在那裏把控質量。有兩個工人也是混凝土公司的。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有經驗,可以很好地保證質量。還有的壹直用振動棒振搗,但從來不碰鋼筋,不碰木板,更有利於質量保證。我發現,混凝土卡車壹輛接壹輛地駛向混凝土。
7月23日
今天下雨,沒有工作,工地上有很多水。估計下午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7月24日
我今天感覺不舒服。我沒有去操作面,去了實驗樓。實驗樓剛開始挖地基。不過,剛下過雨,也沒那麽土。這是壹個大型挖掘機械作業,只是壹臺挖掘機。我回去查看了圖紙。框架結構和基礎布置成梅花形。柱下獨立基礎。但是現在剛開始破土,感覺好像完成不了工作。剛打完樁。
7月25日
今天下午看到了讓我震驚的壹幕。我看到壹個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工人在橫梁上工作時行走。橫梁懸空,呈弧形,是正門前的蔭涼處。我不知道具體該怎麽辦。我當時想問,但是怕分散工人的註意力。周圍沒有工程師問。但我確定這是違法的!
每年都有類似的事故發生,導致人們失去丈夫和兄弟。在壹些人眼裏,他們的生命毫無價值
7月26日
今天路過農民工宿舍,看了壹眼。原來,除了那些工程技術,還有這些有壹技之長,為祖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農民工。但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讓我震驚,裏面的燈光很暗,他們不可能用高亮度的燈,因為現場管理人員不會讓他們用,就算自己出錢,也絕不罷休。他們的衣服掛在裏面,當我往裏看的時候,我聽到了壹個孩子的聲音。到了孩子的年齡,應該在托兒所或者幼兒園,但是這些農民工的孩子不具備這個條件。在工地跑來跑去,都是四川人。真的很難。我覺得這就是中國農民工的代表。
7月27日
今天我註意到剪力墻上每隔壹段距離插了壹根貫穿整面墻的白色塑料管,果然如此
在壹些特定的位置,墻上會嵌入壹塊用黃色膠帶緊緊包裹的發泡膠。這些東西是用來烘幹的。
這是什麽?張經理告訴我:“白色塑料管的作用是使支模時用來夾緊模板的對拉螺栓能夠使用。”
混凝土凝固後可以順利抽出,發泡膠就是給線盒預留的空間。“哦?這不是
和學校鋼筋混凝土實驗中綁在鋼筋上,作為粘貼應變片預留空間的發泡膠是壹樣的。
什麽?“這樣不會影響結構強度嗎?”我問,張經理說:“沒關系,只要不超過20厘米就行。”
方,就不用考慮對結構強度的影響了。
7月28日
今天,當我在技術部無聊地看圖紙時,我問鞏俐,妳在找什麽?鞏俐壞笑著同意了。他打開圖紙讓我們幫他計算壹層的砌築工程量,並告訴我們方法。其實他們早就算計好了,我們只是幫他復合而已。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是說,他怎麽能笑得出來?這個不能像幾何那樣精細的計算,只要大體上沒有大的出入,這些出入在技術丟失的時候會補上。壹上午的努力結果還行,李哥說:行,以後好好幹。
7月29日
今天還是陰天。6號樓的鋼筋已經綁好了。上次沒看到右邊的,這次能看到左邊的。
首先要搭設壹定高度的腳手架,支撐看臺上的斜梁。為了將斜梁固定在適當的位置,應沿著腳手架在不同的高度設置小橫桿。先將架設立桿上部受力鋼筋的兩端放在梁的兩端,再將箍筋放在下部受力鋼筋上。鋼筋在長度方向因自重下沈的部分,要用橫桿切斷,上部鋼筋要放在腳手架上。這樣可以抵抗自重造成的偏斜。下層鋼筋和腰筋用鐵絲固定在箍筋的適當位置。
同時,綁紮前後在下層鋼筋下放置木條,便於下層受力鋼筋在箍筋適當位置綁紮,綁紮後也要拆除木條。
7月30日
我計劃今天參觀建築工地,但是又下雨了。真的很無聊。我無事可做,就看了壹份報紙,記下了有趣的內容。《中國建設報》有壹篇文章說,壹些建築術語在日常生活中被貶損和使用。看完之後,對原意有了正確的理解。現在摘錄如下。
1,勾心鬥角。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的阿房宮的宏偉:“回廊背上,房檐飄逸,各持地勢,勾心鬥角。”這裏的“心”是指房子的中心,“鬥”是指組合,“角”是指檐口。字的意思是房屋的屋檐和墻角像鉤子壹樣向著房屋的中心連接在壹起,高高的墻角相互對著,如互相爭鬥,生動地表現了建築結構的交錯呼應,精致別致。現在人們用“勾心鬥角”來形容人們勾心鬥角,互相爭鬥。
7月31日
混凝土又要澆了,工人忙著裝模板,我就問現場的監理覺得怎麽樣,問他們好不好。他說看起來沒什麽技術含量,其實不是這樣的。壹個好的模板工要學三年才差不多。他讓我看壹下施工手冊,看壹下。原來這壹條也有很多內容:是摘抄的。
1.墻、柱模板安裝:
在底座上彈出墻、柱模板的邊線和控制線,然後將模板就位。先臨時固定模板,根據模板控制線調整模板口,做臨時固定。模板加固後,通過支撐吊線調整模板垂直度,最後再加固模板。加固後,第二次檢查其位置和垂直度,確保尺寸準確。
2.梁、板模板安裝:
(1)在墻、柱上彈出標高控制線(50線),根據標高控制線,在墻、柱上彈出梁板模板的下層標高控制線。
(2)梁板模板立柱的安放:梁板模板的立柱嚴格按照設計的間距和位置安裝,並與下層立柱在同壹位置,立柱下墊50厚木板。
(3)梁板起拱:首先根據設計標高調整梁兩端及板四周的支撐高度,然後畫水平線;根據起拱高度(1 ‰ ~ 3 ‰的梁板跨度)和各中間支撐的位置,計算各支撐的起拱高度。最後,調整好各支撐高度後,鋪設梁底模板或樓板主龍骨。
八月1
今天又在澆築混凝土,和我上次看到的差不多。不過昨晚下雨了,路很泥濘,工地上到處都是小水坑。可惜我沒有壹雙雨靴,到處都是泥。但是今天,我還是得到了壹些東西。我看到壹個技術員對壹個工人大喊大叫。原來他在往剛收完面的地板上灑水。為了讓表面看起來更光滑,我沖過去問。原來很容易改變混凝土的含水率,導致樓板強度下降,對工程質量有影響。我原本以為這些比例只能在實驗中使用,但在工地也要註意。
八月二日
今天實驗樓要出發了,我也和他們壹起去了。我在學校學到的還不夠。他們還使用了水平儀和鋼尺。我覺得這很復雜。其實他們操作起來很簡單,主要是先放出地基的外輪廓線,然後用鋼直尺作為標準。在尺子上撒上白灰,這樣白灰在地上就是壹條直線。偶爾用字符串。明天要進行基礎開挖,今天就要做好準備。
八月三日
今天挖掘的時候,我去看了壹下,挖出了好多我以前打的灰土樁頭。以前,我踩它們的時候,它們真的很強壯。沒想到這幾天雨下的很大,這幫家夥保養的這麽好。我回去看了看圖紙。原來,挖完後,地基下還有壹層灰土墊層。工程師說,不知道設計單位是怎麽想的。其實再薄的坐墊,還是需要好的技術。否則,
八月四日
今天老師來檢查我們實習的情況。是個女老師。我帶她去了實驗樓南區,那裏正在進行靜壓樁實驗。它看起來科技含量很高。壹個大的混凝土試塊被壓在樁上。聽老師說,哪個樁頭裝有液壓千斤頂來調節試塊的壓力,壹般分十級加載。通過計算機觀察位移,然後突出顯示實驗結果。這個實驗室做的實驗是相似的。我們去問問那邊的操作人員具體的裝貨情況吧。
八月五日
今天又下雨了,下得很大,只好在會議室學習理論工作。鞏俐給我找了壹本建築手冊,讓我好好看看。砌築時包括找平、放線、砌磚、立樹皮樹桿、吊線、鋪灰、砌磚等。
我在建築課上也學過這些技術。我現在要做的就是仔細看看它們,看看它們和我們書的異同。其中,我覺得臨摹比我們學的更細致。基礎或每層砌築後,檢查砌體的軸線和標高,並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建築底層軸線可根據龍門架板上的定位釘,用麻線鋪設,沿麻線掛下線錘,將墻體中軸線放在基礎面上,根據墻體中軸線彈出縱橫墻邊線,並預定好門洞位置。每層的軸線可以提前量到樓層,或者用線錘吊起來,對準外墻上的墻體。軸線引測是放線的關鍵,必須按圖紙要求的尺寸用鋼卷尺檢查。然後按地板墻中心線,彈出墻邊線,畫出門窗洞口位置。
八月六日
今天能給我壹個大開眼界的機會。在實驗樓裏,由於人手不足,項目部張副經理親自動手挖土回填,這讓我們所有人都很震驚,也嚇壞了任何壹個包工頭。他不敢扣他的錢。當然,我們實習生也拿起鏟子開始工作。沒想到經理還能這樣,呵呵。後來聽到經理說給他點壓力,告訴他不聽。
八月七日
實習快結束了,馬上要開學了。還有很多作業,比如專題報告,實習報告等。是時候把項目的概況寫下來以備後用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