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秋天的寒冷和冬天的寒冷,春天可以說是萬物復蘇的時候。然而,在春天季節的畫布上,也有壹種類似秋天的蕭瑟景象,在畫布上悄然搖曳,那就是大地換裝時春天的落葉。雖然落葉的場景是相似的,地黃的葉子也是壹樣的,但是生命綻放的意境在春天和秋天真的是不壹樣的,甚至是完全不壹樣的。
真的很難想象春天會和落葉聯系在壹起,接連發生在紅木和菩提兩種樹上...
(1)
仲春三月,春雷過後,大地雖仍春寒料峭,萬裏晴空卻常常萬裏無雲。開車回家,路過高雄博愛路,寬闊的快車道兩旁,原本滿是綠色的桃花心木在春風的微風中不經意間灑下壹大片紅黃兩色的新衣。這種大地上的寫意,為大自然時間序列的舞臺勾勒出了壹些熱鬧的氣氛。
我第壹次看到這種時序變化是在校園的角落裏。原本記憶中的壹棵深綠色的樹,卻意外的被黑褐色的葉子覆蓋,仿佛被烈日烤焦了壹般。這棵樹看起來毫無生氣,像枯木壹樣,在花園裏無限蔓延的綠意中顯得十分突兀。多少枯葉落在樹下,呈現出不均勻的分布。微風吹過,隨風起伏。
這個地區有很多種樹,但大多數都是孤樹。平時都是匆匆路過這壹帶,故意不知道自己的樹名。因為事先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我們對彼此的感情也相當有限。所以,當我瞥見其中壹棵樹時,內心是驚訝的,但卻未能激起進壹步探索的動力。畢竟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俗社會,我們能關心的東西似乎極其有限。
壹開始,我並沒有在意這壹棵單樹的變化。車庫到了博愛路,發現路兩邊的行道樹也被塗上了各種深淺不壹的紅黃咖啡。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深綠色的桃花心木在積極準備改變,校園裏的枯樹竟然是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是壹種常青樹,因其桃色木材而得名。樹的高度可達20多米,樹幹非常明顯,樹幹是制作家具的絕佳材料。性喜高溫,耐旱,不喜濕地,日照需要充足。長大後的紅木翠綠嬌嫩,因此也成為造林或行道樹的高級樹種。
這個校區的桃花心木也是服從時序變化,遵循自然規律,從黃葉開始,甚至形成深褐色。這期間的變裝過程不是壹朝壹夕可以完成的,但我們總是忙忙碌碌,似乎總是錯過欣賞自然變化的機會,事後只能留下無限的感嘆。
枯葉全部落下後,似乎壹夜之間就會突然冒出新芽,難得壹見的單薄斜斜的畫面再次被壹望無際的綠葉遮掩。樹葉掉光,天地壹瞬間;前面的葉子現在發芽了,宇宙是壹體的。為了理解自然變化的方式,宇宙不變的規律,生與死,來來回回。
畢竟,改變者是時間,改變者是自然。短暫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2)
那是在多年前的壹個清明節偶然看到的另壹種形式的地球幻像。那天,天空陰沈沈的,沒有下雨,但是風卻不小。從臺南鄉下掃墓回到高雄,已是夕陽西下的傍晚。
當我們在艾博路上行駛時,我們看到兩排香樟樹和寬闊的安全島上的綠色,而人行道上的菩提樹是黃色和橙色的。壹陣大風刮過,無數的黃葉在樹影的沙沙聲中從上面落下;慢車道上,原本滿地的黃葉也翩翩起舞,翻滾著,讓人仿佛置身於壹片野林。這是菩提換衣服的時間,時間順序是季春的四月。
在亞熱帶的臺灣省,壹般人對落葉的感受可能僅限於秋天的楓紅季節。“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落下來”的美麗景象,真的讓欣賞楓樹的人充滿了無盡的驚奇和遐想。天之於物,春生秋,秋葉基本以生命的沈淪為主,隱含著壹種令人不寒而栗的生物氣息。畢竟繁華落幕後,疲憊的‘人生’總需要有壹些退隱和休息的空間,等待春天的震撼和大地的復蘇。
雖然春天落葉的樣子和秋天壹樣,沒有《秋聲頌》中描述的“草壹刷就變白,樹葉壹碰就掉”的霜降氣氛,卻有壹種溫暖的、情感上的寧靜。因為在五顏六色的樹葉中,新芽和嫩葉靜靜地在妳我中間,頓時滿樹繁花,呈現出別樣的換葉風格。所以春天落葉的重點在於新舊交替。壹方面表達了對現有生命的尊重,另壹方面也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無限希望和憧憬。
壹種落葉,兩種風情。基本上天空是有時間順序的,事物是有生命的。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長久。如果花蕾被強行反季節換葉,原本無限的生機可能會在秋天的寒冷和冬天的大雪中被無情地摧毀和傷害。雖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環境可以影響運氣的走向,只有不違背“命運”的原則,才能改變“運氣”。只有了解自然原理,了解內外環境,知道進退,才能順勢而為,才能期待成功。
無邊的樹葉在飄落,無盡的新芽在滾滾而來。鉛花盡,禪修新機;新舊交替,無量菩提綻放禪意。世事變遷,總見塵世因緣;生命不息,只因自然頓悟。頭腦清晰,自然物我合壹;拋棄怨恨會讓妳更寬容。畢竟事有始,事有終,不想事事親力親為,可以沒完沒了。
大地愕然,桃木換春裝;春風撫著妳的臉,無限菩提展開新葉。在樹葉飄落,新芽未萌的時候,我總覺得蟄伏是明智的。畢竟忍氣吞聲,退壹步海闊天空。看看周圍大雪壓的地方,軟的樹枝會倒,硬的樹枝會把樹壓斷。兩種落葉,同樣的雪,還有人生經歷,似乎這就是全部,沒必要強求。
(3)
回應大地落葉,表達自然潛能,讓大地自然虛幻,成為生動的教材。我曾經連續三年擔任附小校長,用紅木換衣服,鼓勵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去附近的農村學校進行戶外教學。
學校規模不大,但各種樹木遍布校園,其中以紅木最為重要。總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森林小學”。紅木分大葉和小葉,原產於中南美洲。校園中庭區域,壹排排大葉桃花心木,四季交替,投下深深的陰影。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它總是壹片充滿綠色,給學校帶來無盡的生機。
紅木的生命周期壹年四季都是非常豐富多彩和美麗的。在春天長出新芽之前,它會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脫落大量的葉子。乍壹看,它像是壹塊天然地毯。大約壹個星期後,它的枝幹會萌出呈環狀結構排列的新葉芽,然後展開成新鮮的新葉,葉子由紅變綠,給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機。
當樹葉落下時,妳可以明顯地看到樹枝上結出了大果實。等到果實成熟開裂,竹蜻蜓壹樣的種子就會落下來。如果能遇到壹陣風,可以幫助種子飛起來,飛到很遠的地方去繁衍。原來,樹葉瞬間落下,是為了讓種子順利飛起來。
踩在上面或者漫步其中,樹葉的沙沙聲真的別有壹番風味。這種由大量紅木落葉制成的地毯,不僅能讓天真的孩子玩得開心,還能讓陪伴的父母回憶起早已被遺忘的童真記憶。壹場落葉之旅,各種心情的照片,在桃花心木的曼妙演繹中,書寫著無盡的生活優雅。這就是為什麽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落葉的場景。
這是最真誠的生命教育,總是在大地無盡的自然生態中,不經意間蔓延、蔓延...
(原作者:李澤·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