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請問各位朋友如果去廈門旅遊兩天,應該去哪裏玩,最經濟的吃住方式是什麽?

請問各位朋友如果去廈門旅遊兩天,應該去哪裏玩,最經濟的吃住方式是什麽?

廈門旅遊路線的主要景點如下:

壹、鼓浪嶼

鼓浪嶼,與廈門市相隔500米的鷺江,面積1.77平方公裏,素有“海上花園”之稱。鼓浪嶼古稱圓洲仔,因西南海岸的礁洞受海浪沖擊,發出鼓聲,明代改稱“鼓浪嶼”。島上龍頭山、升旗山和吉姆並列。山巒起伏,碧波白雲綠樹相得益彰,處處給人壹種幹凈寧靜的感覺。島上保存完好,有許多中外各種建築風格的建築,有“世界建築博覽會”的美譽。人口約2萬,居民熱愛音樂,鋼琴擁有密度位居全國前列,因此被譽為琴島。現在,鼓浪嶼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有:日光巖、莘莊花園、港仔後灘、鄭成功紀念館等。每年有數百萬中外遊客來此觀光。

日光巖,又名黃巖,是鼓浪嶼的最高點。山上巨石嶙峋,疊成洞谷。樹木蔥郁,亭臺樓閣成蔭。爬上樓梯,先到了蓮花寺,“壹瓦”巨石嵌在空中,形成壹座寺廟,寺廟旁邊的巨石上刻著“鼓浪洞”和“廬江第壹”;庵後是“廬江龍洞”和“古夏洞”,中間是的領導草堂和水草臺遺址,蔡廷鍇和蔡元培稱贊鄭的詩。登上山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群島盡收眼底。

龍莊花園位於日光巖南麓的海邊。臺灣富商林爾嘉,清光緒二十壹年(1895)隨家人穿越大陸,居住在鼓浪嶼。公園建於1913,為緬懷臺北板橋故裏,以其諧音“藏叔”命名。花園主人的銅像現在矗立在花園裏。整個園區借山藏海,布局巧妙。動中有靜,動中有靜,讓人流連忘返。有任丘亭、四十四橋、疊石、假山、譚玄英、頑石山房,是廈門最著名的園林。左邊是港仔後海灘,沙和水都很幹凈,可以容納數千人遊泳。附近有延平公園,它是為了紀念鄭成功而建造的。其中指的是井泉,俗稱“國姓井”,據說是鄭屯鈞開的井。

二、莘莊花園

龍莊花園

劉莊花園位於鼓浪嶼港仔後面,建於1913。它的主人叫林二家,又名臧大爺,園名就是以他的諧音命名的。

清廷在1894的甲午戰爭中失敗,次年臺灣省被割給日本。林惟元和他的兒子臧不願做亡國奴,遷居鼓浪嶼。後來,臧大爺建了這個園子。

村裏在海邊建了壹座花園,藏海花園裏,山是壹個洞,用石頭來補山,襯托遠處的山和水。建在梯田上的亭臺樓閣,造型各異,小橋低矮,形似遊龍。園中看海,波浪拍岸,柱旁遠眺,山海最佳,有幽洞,花滿小徑,綠樹成蔭,是難得的勝景。

園林建設分為藏海園和山地園兩部分。主要是以園藏海,以園妝海,以海拓園,以石填山,以洞藏天。

進入公園,有壹道橫墻擋住了遊客的視線,把公園裏的大海隱藏起來。

藏海園有五個景點:梅壽堂、任丘亭、呂振亭、四十四橋、照涼亭;布山園還有五個景點,分別是石山房、十二洞天、愛我宿、聽潮樓、小欖亭。後來修建了小田橋、杜悅館、錢波館、惜春館、毛婷館和樊婷館。

“美壽堂”位於庭院右側,寓意祝願長壽。又名“譚”,因臺灣省古稱瀛洲,此意為思念臺灣省。靠海的梅壽堂兩側有曲堤。在春潮期間,妳可以坐在堤上俯身舀水。在月夜,還能領略到“手捧明月”“鏡飛四方”的意境。

任丘亭,因建於農歷元年秋天而得名,落成之日正是楚清下了很久的雨,山川被沖刷的日子。主持人借此機會邀請嘉賓朗誦詩歌,他自己也朗誦了那句話:“橫江鶴去簫,八百年不信抑郁癥。”任丘亭分東西兩拱,壹背臨水。在這裏,妳可以欣賞山嵐的山和海,漂浮的雲,和揚帆的海鷗。

形似鉆石的真理閣,依山傍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這裏,人們各抒己見,各抒己見,可以達到“真誠坦率,胸中無物”的境界。

四十四橋是中國的主要景點,因其主人在44歲時建橋而得名。這座橋下有壹個閘門把海水引入花園,形成大海、外池、內池三個地方,把大海藏起來。由於橋的曲折,淩波躺在海裏,就像遊龍壹樣。橋上有觀魚臺、過月亭、千浪亭、過月亭,並有對聯:“長橋托海三千尺,明月浮空中十二柱”。月夜,坐在亭子裏,看天上明月,靜影沈沈,令人深思,月下濤聲輕如低吟,仿佛在與人交談。這是明月之夜遊泳的最佳地點。

錢波館造型典雅精致,遊人在此可觀潮、聽浪、流連、流連,各盡所能。

招亭,面朝大海,涼風習習,亭形似折扇,更顯清涼。

補山園,寓意山河破碎,急需修復。“十二洞天”是壹個人造的連環洞,像猴子洞壹樣,因為客人找不到出路,所以也被稱為銷魂洞。十二洞,即十二洞,以子、醜、陰命名,...地支的戊和亥。洞穴大小不壹,形態各異,路徑錯落,上下盤旋,曲折迷離。

我也愛我的路,那是林家的院子。以前是用竹柵欄圍起來,種菊花。在欣賞“竹鳥舍自得其樂”的同時,主人對家中的景象頗為自得,故名“我也愛我家魯”。

頑石的山房是師傅學習的地方。他希望通過學習變得聰明和開明,所以他被稱為頑石的山房。

新莊花園總面積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3352平方米,建築面積2451平方米。以有限的面積,營造無限的空間,以小見大,耐人尋味。本來這個院子以安靜為主,在寂靜中很有意思,但眼前卻是海浪拍岸,浪花四濺。濤聲相呼應,形成壹靜壹動,動靜相映,相得益彰,絕配,妙趣橫生。

從美來說,就是“隱”、“借”、“巧”。“藏”就是藏海。進門後左轉,可以看到藍色的大海。44號橋把海水引入花園,把花園變成大海,外池和內池,讓海水不再興風作浪。這就是“躲”的工作。

“借”就是借景、借聲、借意、借影。化他物為己有,以外為內,以日光巖為立面,以南吳泰山為遠景,以海為伏筆,以亭子為近景,構成了壹幅美麗的畫卷。

“巧”的是,四十四橋的淩波就在海上。根據不同地貌的變化,亭子建在山石上,圍合的水池用曲橋相連,宛如遊龍。把小巧精致的花園放大幾倍,真是別出心裁,園中的亭臺樓閣無壹雷同。

三。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紀念館依山傍海,林木蔥郁,花木扶疏。古老的梧桐、芬芳的玉蘭、挺立的棕櫚,樹幹似玉竹,烘托出鄭成功紀念館虔誠肅穆的氣氛。

1962年1月28日,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省300周年之際,這座紀念館開放。整個博物館分為七個部分,展出各類文物、資料、照片、雕塑、模型等300余件,系統展示了鄭成功的生平事跡。

鄭成功的壹生閃耀著不可磨滅的民族主義光芒。他恢復和發展臺灣省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館參觀和瞻仰。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也專程到這裏進行考證和研究。

在紀念館精致的陳列櫃裏,有鄭成功玉帶穿的龍袍碎片、鞋子、郵票等遺物。書畫資料中,有流傳於福建、日本及東南亞的詩詞及其書法,有《與王對弈記》。在研究鄭成功的重要歷史文獻中,有《海上所見所聞》的終本、王虎延平官員楊穎的征兵記錄,以及記載鄭成功治臺功績的《航海記》、《東山官話》等。其中,最終版本的《海上觀察記錄》是極其罕見的文獻抄本。《海上見聞錄》是廈門人阮(汶陽人)所作《鹿島道夢寺》。阮生於明初七年,是在廈創辦的楚弦館館員,對鄭事跡頗為熟悉。《海上所見》的最終版本是1960年在同安縣發現的手稿,共有兩卷。根據卷首作者的序言,《海上見聞錄》為初稿,為未定本。作者在晚年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糾正了初稿中的許多錯誤,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在史料展櫃裏,有《被忽視的臺灣省》壹書的圖片。根據荷蘭學者格特魯德的考證,這本書是荷蘭在臺灣的酋長伊壹寫的,或者至少是他提供了素材,啟發了其他人去寫。壹段殖民者因“失去”臺灣省而被荷蘭當局判處無期徒刑的失敗記錄,成為我們研究鄭成功歷史不可忽視的壹種西方資料。

在莊嚴的展廳裏,人們可以看到鄭成功的全身雕像。將軍身穿戰袍,手握寶劍,昂首而行,令人肅然起敬。在雕像的兩側,陳放置了他當年使用的青銅炮、鐵炮和戰艦的模型。大廳裏矗立著鄭成功的雕像,讓我們仿佛看到他站在大船的指揮臺上,指揮著大船大軍乘風破浪,浩浩蕩蕩東征;看來,中華兒女為了收復祖國的神聖領土,正在奮勇前進...

《漳州軍餉》也是吸引眾多觀眾的珍貴文物之壹。這是壹枚鄭成功鑄造的銀幣。銀幣上的花看起來像壹個奇怪的圖案。據郭沫若同誌考證,是“朱成功”四個字的組合。這壹重要發現使鄭成功鑄造銀幣的歷史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將中國鑄造銀幣的歷史向前推進了近200年。

英雄業績,光明前途。紀念館內設有陳列室,專門陳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名人學者的手書詩詞、題詞、題字,如董、郭沫若、沈鈞儒、黃炎培、陳叔同、謝覺哉、、齊雁鳴、李等人。1978年11月,北京市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團參觀紀念館,並留下題詞:“弘揚保衛祖國、熱愛人民的民族英雄主義”。

第四,廈門大學

廈大由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創建於1921。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壹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中國唯壹壹所位於經濟特區的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水平大學。現任校長是朱崇實教授,黨委書記是王豪傑教授。

85年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國內地位壹流、國際影響廣泛的綜合性大學。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654.38+0.4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有50多名兩院院士在廈大學習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