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請問各位老鄉,邛崍的整體教育水平如何?邛崍留學的孩子有培訓機構嗎?謝謝妳

請問各位老鄉,邛崍的整體教育水平如何?邛崍留學的孩子有培訓機構嗎?謝謝妳

近年來,按照成都市城鄉規劃的歷史定位,按照“四位壹體”科學發展、建設世界生態園林城市的要求,按照邛崍市委市政府“產業興市”的總體戰略要求,全市教育工作以“實現城鄉教育均衡化、現代化、國際化”為目標,把教育放在城鄉規劃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放在城鄉規劃的基礎和先導地位。圍繞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現代化,加大工作力度,改善辦學條件,加強隊伍建設,逐步提高教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協調全市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現將我市教育的基本情況和發展報告如下:1 .我市教育總體情況目前我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31所,其中單高中1所,高中4所,職業技術學校2所,單初中12所,九年制壹年制學校16所。在校學生72440人,其中普通高中12653人,職業高中3282人(不含成都技師學院邛崍分院),初中2065438人,小學23969人,幼兒園12265438人。全市教職工5144人(含民辦教師人數),其中高級職稱教師924人,中級職稱教師2781人,初級職稱教師395人。二、我市教育事業的發展及其成就-1- (1)學前教育我市現有幼兒園69所,其中教育部門主辦的幼兒園2所,民辦幼兒園27所,鄉鎮中心幼兒園40所。幼兒園現有幼兒教師1107人,其中校長和專任教師715人,在園幼兒12219人,班級317人。69所幼兒園中,成都市壹級幼兒園2所(示範幼兒園、政府幼兒園),成都市二級幼兒園5所(羊安鎮中心幼兒園、平樂鎮鎮中心幼兒園、火井鎮中心幼兒園、高塍鎮中心幼兒園、政府永豐分園),成都市三級幼兒園1所(天臺山鎮中心幼兒園),邛崍市本級。2011邛崍市委市政府邛崍市教育局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和成都市教育局的總體要求,制定實施了學前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屆時,全市23所公益性幼兒園建設目標任務基本完成,邛崍市公益性幼兒園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二)義務教育我市共有義務教育學校55所,其中初中12所,九年義務教育學校16所,小學2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初中生20127人,小學生23969人,在職教職工3332人,其中小學教師1893人,初中教師1405人。近年來,邛崍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把義務教育擺在更加戰略的位置,以“優質化、兩化、均衡化、現代化”為發展目標,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使義務教育發展水平邁上了新臺階。1.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市委、市政府在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的同時,進壹步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2008年5月12地震後,市政府先後投入1498萬元用於學校災後重建項目建設21。投資10萬元實施“校安工程”計劃,維修加固乙、丙類危房23315平方米。投入1662.5萬元實施學校“技術裝備全覆蓋”項目。2011上半年,除上級財政支持外,同級政府投入200萬元建設高中課改裝備。下半年,為迎接國家對我省“兩基”工作的復查驗收,投資1038萬元建設了全市26所義務教育學校的音樂、美術、圖書設備,並獲得成都市紅十字會“愛心書屋”。全市學校基礎設施和設備條件大幅改善,城鄉硬件條件逐步趨於均衡,也為農村和山區學生享受優質教育服務提供了物質保障。2.調整布局,優化資源配置,以進壹步整合資源,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整合了部分生源少、辦學條件差的學校。道佐中學、臥龍中學並入平樂中學,茶園中學並入陳宮中學,南河中學並入林寶中學。同時,積極走集團化辦學道路,成立了南街小學、北街小學教育集團,全力打造傑西三小,基本均衡了城區小學,有效緩解了農村和城區的擇校問題。通過布局調整和資源整合,充分發揮了教育資源優勢,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同時緩解了師資短缺、學科教師不匹配等矛盾。3.評選名師,營造尊師氛圍。市委、市政府堅持媒體定期宣傳先進教師典型。主要領導每年利用教師節、春節等節假日,慰問優秀教師和退休教職工,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懷。自2009年起,範偉開展市級“十大名師”公開評選表彰活動。評選出的“名師”獎金由最初的2000元提高到654.38+0,000元。這在全市營造了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評出的名師在教育科研中也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受到市民的壹致好評。4.提高待遇,調動員工積極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關心教師生活。在財力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每年財政轉移支付不低於45%,資金全額用於教育,不斷提高教師待遇,特別是邊遠山區教師待遇。2006年起,山區教師補貼標準由每月10元提高到山區村小學教師每月30元、50元。實行績效考核貼片,義務教師每月補助150元,特級教師每月補助400元,學科帶頭人每月補助200元,教育專家每月補助1000元。建立城鄉壹體化發展機制,財政撥款優先向農村和山區學校傾斜。不足500人的學校,按500人分配生均公用經費。-4-建立教師體檢制度。市政府每年撥款30多萬元,為全市教師提供免費體檢。積極解決教師住房困難問題。2009年投資500萬元在夾關鎮、火井鎮建設教師廉租房50套,2011建設教師經濟適用房148套。積極落實教師社保待遇,全面落實住房公積金政策。自2011起,住房公積金比例由6%提高到12%。邛崍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不斷強化管理,堅持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大膽創新,努力進取。幹部教師的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壹是開展了“聚焦課堂,內涵發展”系列活動,從局領導班子成員到學校校長,堅持每周、每月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二是積極探索管辦分級分離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對學校實行差異化評價辦法,科學設置邛崍市學校評價指標體系,加大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權重,引進成都市教科院評價團隊和部分知名校長,實行第三方評價,推行政辦、校管、社評分離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三是加強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市教育局壹直把校長和教師的培訓作為壹項重要工作來抓,制定了詳細的培訓實施方案,由市教育局人事科和教研培訓中心具體組織實施。即每年分批組織全市校長、中層幹部、教師參加國家、省、成都、邛崍各級各類培訓。在校長培訓中,教育局局長會親自參加培訓,和校長壹起參加考試。通過壹系列教育理論和法規的培訓學習,幹部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過對全體教師的培訓,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市教育局每年組織部分優秀教師和骨幹教師出國學習,不斷開闊視野,增長辦學見識;第四是結對支持,縮小城市之間的差距。為進壹步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市教育局堅持開展城鄉結對幫扶活動。每年從城市地區挑選30名優秀教師到農村和山區學校任教。同時,積極開展“邛崍市、金牛區”互動聯盟活動,采取發出去、邀請進來的方式。每年都有壹些優秀學校的中層幹部被送到金牛區學校掛職鍛煉,金牛區也有優秀的中層幹部被送到我們學校掛職鍛煉。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國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辦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辦學層次也大大降低。(三)普通教育我市現有高中5所,其中公辦高中4所,民辦高中1所,分別是邛崍壹中、邛崍二中、高來中學、平樂中學、實力實驗中學(民辦)。每個班12653人。228702名教職員工。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在高級中學建設方面投入很大,先後投資近3億元,選址建設邛崍壹中,投資近2億元,選址建設平樂高級中學,對槁城中學進行了-6-改擴建,大大改善了全市高級中學的辦學條件。2010至2011,在成都市教育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市教育局積極開展高中課程改革,完成了4所公辦高中課程改革通用設備,極大地提高了高中辦學水平。2011年高考本科招生人數達到1334人,在成都14個郊區市縣中排名第五,創歷史新高。(四)職業教育我市有2所職業學校,分別是公辦(邛崍職教1中心與技師學院5月合並)和1民辦(成都翰林職業技術學校)。邛崍職教中心以建築裝飾、計算機及應用、汽車維修、數控技術及維修、美容美發等八個專業為重點,在校生2278人,教職工174人(含外聘教師),專任教師165438人。成人教育系在校生1100余人,專業15。中央培訓部門負責全市短期技能培訓,每年培訓技能人才5000人左右。邛崍市技工學校,規模1.400人,以化工、電工、工業分析檢測、茶葉加工等5個專業為主,在校生972人,教職工63人。翰林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規模600人,主要以舞蹈表演、學前教育與管理、國際商務等四個藝術類和第三產業為主,註冊學生1002人,教職工42人。(五)成人教育為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教育局本著*** -7-資源共享的原則,近年來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將成人教育體系延伸到社區(村)壹級,依托邛崍職教中心建立社區教育學院,依托鄉鎮中小學和文化站,建設26所社區教育學校,依托社區(村)服務中心,進壹步完善全市“市、鎮、社區”三級終身教育培訓體系。組建了壹支社區教育專兼職教師隊伍(29名全職、近500名兼職和誌願者)。以社區為單位,充分利用中小學教育學校、幼兒園、文化站、黨員活動室、社區活動室、遠程教育等資源,緊密聯系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強社會教育資源的統籌協調和綜合利用,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的縱向銜接和橫向溝通,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3.我市教育難點(壹)學前教育第壹,公益性幼兒園未全覆蓋。我市部分鄉鎮由兩個鄉鎮合並而成,占地面積較大,壹個鄉鎮壹個公益性幼兒園的名額不能滿足需求;二是教育保障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班級規模過大。按照國家規定,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混合班的班級規模分別為20人、25人、30人、35人、30人,而我市平均班級規模為幼兒園32人、小班35人、中班465人、438+0人、大班42人,嚴重超出班級規模。其次,幼兒園教師的資本水平有待提高。㈡義務學校教育-8- 1。辦學條件參差不齊雖然我市城鄉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離教育現代化的要求還有不平衡。成都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義務段校際均衡監測報告2011顯示,我市九壹學校的設備基尼系數大於0.3,仍處於不均衡狀態。按照《城市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2009-2011)》(試行)的標準,我市還需建設多媒體892臺,預算19624萬元,教師電腦840臺,336萬元,網絡教室37個,444萬元。(見附表1) 2。師資力量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編制不平衡,小學嚴重超編,其余學段缺員。我市中小學教師人數為3901人,其中小學教師1人,幼兒教師1327人,初中教師165438人,高中教師1425人。事實上,我市教師總數為4253人,其中小學1927人,學前教育82人,初中1405人,高中702人,職業教育137人。超編超編人員情況為:小學600人,幼兒園30人,初中20人,高中111,職業教育學校87人,總超編人員352人(見表2);二是教師老齡化現象嚴重。全市教師平均年齡43歲,其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45歲,初中教師平均年齡43歲,高中教師平均年齡39歲。未來五年,退休教師總數約700人,呈現小學教師老齡化、高中教師年輕化的態勢(見表3)。三是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據調查,全市音樂教師只有47人,實際需要110,尚缺63人。美術專業教師49人,實際需要110,缺61。體育教師96名,實際需要220名,尚缺124。英語教師328人,實際需要407人,缺79人(見附件4)。職教中心從2008年開始就沒有新招聘過教師,公共課教師多,專業課教師少(見表5)。近年來,學校聘請了37名專業教師,緊缺狀況得到緩解。但每年需要支付外聘教師1,654,38+萬元,外聘教師很不穩定,不僅增加了學校的經濟負擔,也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第四,編制滯後於教育體制改革和課程改革。2003年起,根據教育發展要求,小學學制由五年延長至六年,小學三年級及以上開設英語課程和信息技術課程。高中實施課改後,增加了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的科目,而且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啟動各學科,學科不兼容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但我市的教師數量並沒有增加。3.辦學水平參差不齊。辦學水平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初中和九壹學校教育質量的校際差異。其次,我市辦學特色不明顯。除了少數學校初步形成了壹定的辦學特色外,大部分學校都是剛剛起步,特別是在地方文化特色和我校歷史文化的傳承與挖掘方面。-10-(三)普通高中教育我市普通高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有:壹是教師數量不夠,仍有11人;第二,幾所高中負債嚴重。新建邛崍壹中尚有債務654.38+0757.94萬元,新建平樂中學尚有債務930.6萬元,高埂中學尚有債務382.74萬元,二中尚有債務654.38+003.6萬元,總債務308.65438+。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缺乏教師。目前還有100名教師,師生比只有1:13.8。成人教育學校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各種培訓經費達不到人均1元的標準。四。今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鑒於我市教育的發展形勢和實際,各級教育發展需要解決以下問題。(1)關於學前教育。壹是擴大公益性幼兒園建設項目,滿足學位需求。二是加強幼兒教師培訓,不斷提高幼兒教師水平。(2)關於義務教育1。進壹步加大政府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特別是要加大對學校電化教育、儀器設備、設施和圖書的投入,加強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學校的現代化教學水平。2.適度分配小學富余教師,適度招聘初中、高中、職校教師。-11-3.進壹步提高農村和邊遠山區教師待遇,促進農村和山區教師隊伍穩定。(3)關於高中學歷1。適當招聘新教師,解決師資短缺問題。2.劃撥專項資金,逐步解決高中階段的債務問題。(4)適當招聘壹些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專業教師,解決職教中心師資不足的問題。進壹步增加成人教育和培訓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