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壹冊“密度與社會生活”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問題。可以解釋生活中壹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2.理解物質密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
3.理解密度在鑒別物質中的價值。
過程和方法
1.通過課堂實驗和復習生活經驗,了解風形成的原因和水的異常膨脹,從而充分認識物體密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
2.通過計算物質的密度,了解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密度知識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可以促進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緊密結合,使科學技術應用於並服務於社會。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焦點
物體密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通過密度鑒別物質的方法。
困難
解釋生活中與密度相關的現象;密度計算。
教學工具
視頻:風車王國?荷蘭風光鏡頭(包括風車工作的場景);龍卷風的碎片。
教學過程
第壹,新課程的引入
玩風車王國?荷蘭風光和龍卷風發生的場景,組織學生仔細觀看風車工作場景和龍卷風的危害。風車為什麽能轉?龍卷風是如何形成的?
二,新課程教學
1.密度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價值。
學生思考不同密度的物質在社會生活中有什麽用途。
教師引導學生舉例。
老師的指示(1)人們利用風來區分飽滿的種子和幹癟的種子,也就是利用了密度的知識。②在生產中,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制造飛機、航天器時選擇高強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
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制作不同的器皿。
(4)鑒別物質的種類及其純度或濃度,經常運用密度的知識。
教師的知識概括密度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
2.密度和溫度的關系
(1)風的形成
學生觀察龍卷風掛圖。
學生思考風是如何形成的。
老師指出,空氣上升是因為受熱體積膨脹,密度變小。熱空氣上升後,溫度低的冷空氣從各個方向流動,形成風。風能是人類可利用的能源之壹。
(2)水的異常膨脹
(3)水結冰量的變化
學生思考水結冰時體積會發生什麽變化。
老師建議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冰的密度為0.9?103千克/立方米.
老師舉了壹個以水為冷卻劑的汽車的例子。在寒冷的冬天,要把散熱器裏的水排掉,防止水凍住機器。北方冬天,外露的自來水管要用東西包裹,否則會凍裂,造成供水設備損壞。
比如在寒冷的冬天,河水結冰了,但是更深的河底的水卻保持著4℃的水溫,魚依然可以在水中自由遊動。
學生討論水的密度和溫度的關系。
老師總結物質的密度與溫度有關,大部分物質遵循?熱脹冷縮?法律,壹些物質隨之而來?熱縮冷脹?法律。在4℃時,水的體積最小,密度最大。
3.密度和物質識別
老師問兩個形狀相同的立方體。妳知道它們是由什麽材料制成的嗎?
學生回答(1)。如果妳看到它們,妳就會知道它們是由什麽組成的。
(2)通過測量它們的密度,我們可以判斷它們是由什麽材料制成的。
(3)請科學家用先進儀器測量。
老師總結說,在我們現有的條件下,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測量它們的密度,根據密度鑒別出是哪種物質制成的。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例題,掌握通過計算密度鑒別物質的方法和解決物理計算題的標準格式。
老師問,如果妳知道壹個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妳能判斷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嗎?
學生的答案(1)可以計算出壹個物體的密度,並與組成該物體的物質的密度進行比較。如果物體的密度小於物質的密度,它就是空心的,如果兩者的密度相等,它就是實心的。
(2)可以假設物體是固體,可以計算出固體物體的這種物質的質量,並與物體的質量進行比較,也可以得出結論。
(3)可以假設物體是實心的,可以計算出這些已知質量的物質的體積,與物體的體積相比較,也可以得出物體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結論。
老師總結(1)判斷物體是空心還是實心有三種方法:比較密度法、比較體積法、比較質量法。
(2)計算時壹定要先寫公式,再代入數據,數據後寫單位,並且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
三、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所學內容,談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第四,檢測反饋
1.體積為100 cm3的水凝固成冰後,冰的體積()
A.大於100立方厘米b .小於100立方厘米
C.還是100 cm3 d,無法判斷。
回答a
2.有幾堆米,要比較壹下質量。質量好?指水稻空心粒數較少而飽滿粒數較多),下列方法中哪壹種不可行()
A.相同體積,相對質量
B.相同質量,相對體積
c .比較壹定數量粒子的質量
D.比較顆粒大小
答案d
3.質量和體積相等的兩個鐵球和鋁球在下列情況下是不可能的()
A.鐵球是空心的。鋁球是空心的。
C.兩個球都是空的。
答案d
4.中國經典《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用的如意金箍棒,原來是東海之壹?修海神針?。這本書說了什麽?這根棍子有20多英尺長,重13 500斤。。其體積以國際單位計約為0.86立方米。(1千克=0.5千克)
(1)計算如意金箍棒的密度;它究竟是由什麽金屬制成的?
(2)這根金箍棒的大小可以隨意改變。孫悟空用它驅魔的時候,它的體積只有原來的1/20。目前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質是鋨,密度為22.5?103 kg/m3,妳能在地球上找到此時制作金箍棒的材料嗎?
答案(1)金箍棒的質量是m=13 500 kg =6 750 kg。
金箍棒的密度?===7.85?103 kg/m3,可能是鐵做的。
(2)此時體積V'=V=0.043 m3,質量不變。金箍棒的密度是多少?===157?103 kg/m3,因為157?103千克/立方米& gt22.5?103 kg/m3,所以地球上沒有這種物質。
社會生活教學設計的密度與教學目標
壹.知識和技能
1.了解密度與溫度的關系,解釋與社會生活相關的簡單密度問題;
2.通過密度知識識別物質;
3.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流程和方法
1.通過實驗探索活動得出結論:壹定質量的氣體溫度較高,密度較低;溫度低時,密度變大;
2.學會把密度作為鑒別物質的重要屬性。
第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將密度知識與社會生活充分對接。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了解密度與溫度的關系,解釋與社會生活相關的簡單密度問題;
2.利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介紹新課]
情況導入:
密度是物質的基本屬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價值。比如密度的知識可以用來鑒別壹枚戒指是不是純金的。在野外勘探時,勘探隊可以通過收集樣品密度等信息來確定礦床類型及其經濟價值。在農業生產中,鹽水可以用來選種等。我們知道這些都是基於不同物質的密度壹般不壹樣的特性。下面來欣賞幾組圖片(多媒體播放):
圖1:環圖2:礦石圖3:鹽水選擇
導讀: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選種的問題是用密度的知識來解決的。妳知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用密度做什麽嗎?
學生思考並回答。
[推廣新課程]
師:從剛才的討論可以看出,密度的知識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那麽壹切物體的密度是不是都是不變的呢?密度和溫度有關系嗎?
1.密度和溫度
播放視頻:龍卷風
圖4:視頻截圖——龍卷風
啟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風和龍卷風的形成與我們所學的密度知識有關嗎?
學生們正在談論它。
演示實驗1:在室溫下吹兩個氣球。把它們分別放在壹堆冰和酒精燈的火焰附近。
觀察思考:過了壹會兒,妳發現了什麽?為什麽?
老師分析:放在冰上的氣球變小,氣球掉落;放在酒精燈火焰附近的氣球變大了,氣球上升了。實驗表明氣體受熱時會膨脹。因為密度,壹定質量的氣體,其體積膨脹後,密度減小。
演示實驗二:根據課本圖紙11.5-1做壹個紙風車。如果風車放在點燃的酒精燈附近,它就能轉動。
觀察並思考:妳知道是什麽驅動了風車嗎?
學生分析。
結論:壹定質量的氣體由於體積膨脹,密度變小。
[思考和討論]
1.生活中的風是怎麽形成的?
學生分析。
總結:生活中的風就是空氣受熱時,體積膨脹,密度減小,上升。熱空氣上升後,溫度低的冷空氣從各個方向流動形成風。
2.日常生活中氣體、液體、固體的密度受溫度影響嗎?
學生分析。
總結:氣體受溫度影響較大,固體和液體受影響較小。
老師:在我國北方,冬天保護水管非常重要。如果防護不好,水管裏的水會結冰,不僅影響正常的生活用水,還會凍住水管,造成供水設備損壞。那麽,自來水管為什麽會凍裂呢?
學生們正在談論它。
啟示: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遵循什麽?熱脹冷縮?法律,但也有物質是壹樣的?熱縮冷脹?。
介紹水的特性。
引導學生推斷為什麽水結冰時會變大。
解決問題:為什麽冬天水管容易凍裂?
教學指導:啟發學生跟著自來水管走?熱脹冷縮?法律,當水結冰時,遵守它?熱縮冷脹?從這兩個方面,分析回答。)
啟示:冬天水的異常膨脹對生物有什麽意義?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2.密度和物質識別
思考和討論
提個問題:如何辨別戒指是純金的?
引導學生思考:從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種物質的密度是壹定的,不同物質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測量戒指的密度,與密度表中黃金的密度進行對比,就可以鑒別出戒指是否是純金的。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測量圓環的密度?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總結:測完環的密度後,與密度表中黃金的密度進行比較。測量環的密度時,可以用天平測量質量,用量筒測量體積,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密度。
引導學生思考:量筒測量的環質量準確嗎?那麽測得的年輪密度準確嗎?
學生討論並回答。
(課件顯示示例)
例:濱州中學運動會金牌質量45.39g,體積5.1cm3。是純金的嗎?如果不是純金的,那是什麽材質的?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說明:教育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學以致用)
讓兩個學生在黑板上計算,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完成後,老師點評,註意學生解題格式的規範性。
師:和上面的問題壹樣,我們也可以利用密度知識鑒別牛奶和酒的好壞,在地質勘探中鑒別礦物。另外,我們還可以用密度知識來鑒別體育課上用的鉛球是不是純鉛做的。
讓學生學會如何通過計算鑒別物質。計算密度時,如果單位是g/cm3,可以換算成?/m3,然後根據密度表就可以確定物質的種類。
總結:從前面的密度表可以看出,有些不同物質的密度是相同的。比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體,密度都是0.8?103?/m3。通過判斷它們的氣味,可以在知道其密度的基礎上區分酒精和煤油。可以看出,密度這壹重要屬性是可以用來鑒別物質的,但要準確鑒別物質往往要用很多方法。
(教學說明:教師可以使用?中國古代的金銀鑒定技術?擴大學生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