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廣州芭蕾舞團榮譽

廣州芭蕾舞團榮譽

自1994以來,獲得以下榮譽。

2010年

舞劇《雪夜歸來》獲文化部第十三屆文華獎;主演傅舒、王誌偉獲得文化部第十三屆文華獎優秀表演獎;

舞劇《雪夜歸來》獲“第七屆廣州文藝獎壹等獎”;

中型舞劇《人間愛情》獲“第七屆廣州文藝獎三等獎”;

在第七屆韓國國際舞蹈大賽中,石嘉玲獲得女子青年組壹等獎,簡狄獲得男子青年組三等獎。

在第三屆北京國際舞蹈學院芭蕾舞邀請賽中,周瑜獲得甲組銅獎;

傅舒、王誌偉、孫鑫、黃易榮獲“2009年廣東省舞蹈家協會優秀舞蹈家”稱號。

2009年

舞劇《紅樓夢》獲“第七屆中國舞蓮獎”舞劇作品銅獎;

張丹丹獲中國舞蹈藝術“傑出貢獻舞蹈家”稱號;

在第六屆赫爾辛基國際芭蕾舞大賽中,黃、獲金獎,獲優秀表演獎;

在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中,任楠獲得青年組(男子)文華藝術學院獎三等獎(金缺),周瑜獲得青年組(女子)二等獎,簡狄獲得少年組(男子)二等獎,童樹生、德麗格、黃易獲得園藝獎。

第二屆嶺南舞蹈大賽,傅舒、王誌偉獲得二等獎,劉誠、王若晨、劉偉獲得三等獎。

2008年

舞劇《紅樓夢》獲第十屆廣東藝術節二等獎和第六屆廣州文藝獎二等獎。

《我什麽都不想說》獲“第六屆廣州文藝獎”壹等獎;《同樣的月光》獲“第六屆廣州文藝獎”三等獎;《晚秋》獲第六屆廣州文學藝術獎三等獎。

在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中,傅獲表演壹等獎,王誌偉獲表演二等獎,王晶、王軍獲表演三等獎。

傅舒、王誌偉獲“第二屆文化中國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年藝術晚會”金獎;

傅舒、王誌偉獲2008年廣東省“新世紀之星”稱號;

在第23屆瓦爾納國際舞蹈大賽中,獲得表演類銀獎,石佳玲、黃獲得評審團特別獎。

2007年

在第四屆韓國國際芭蕾舞大賽中,孫新和劉獲得銀獎,王晶和獲得銅獎(只有我團獲得中國選手的獎項)。

2006年

芭蕾舞劇《梅蘭芳》獲“第七屆廣東魯迅文學藝術獎”;

《我們昨日相愛》《穿越永恒的黑暗》獲得“第五屆廣州文藝獎”宣傳文化類優秀;《做新媽媽》獲“第五屆廣州文藝獎”二等獎;

《蝴蝶》獲第五屆廣州文學藝術獎二等獎;

在第八屆“桃李杯”舞蹈大賽中,、程璇獲青年組金獎,、朝獲園藝獎。

童樹生於2006年獲得廣東省“新世紀之星”稱號。

2005年

廣東省首屆嶺南舞蹈大賽中,三人舞《第壹次做母親》獲銀獎(王軍、萬、),集體舞《蝴蝶》獲銀獎,獨舞《風中淚》獲銅獎(鐘真),二人轉《我們昨天相愛了》獲銅獎(程璇、);

在第五屆赫爾辛基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盛世東獲得三等獎,王晶獲得表演優秀獎。

在第十屆俄羅斯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王誌偉獲得表演銀獎,孫鑫獲得表演優秀獎。

在第四屆紐約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程璇獲得表演優秀獎;

在第三屆中央電視臺電視舞蹈比賽中,李明、車晶、王晶、盛世東獲得三等獎。

在澳大利亞國際青年舞蹈大賽中,班鄒龍、小齊家、溫淑露等同學分獲獨舞金獎(帶移動獎杯獎)、群舞金獎(帶移動獎杯獎)、三等獎和特別獎。

2004年

舞劇《梅蘭芳》獲第四屆廣州文藝獎壹等獎。

《桃花扇》獲第四屆廣州文學藝術獎二等獎。

《妳在家幹什麽》獲“第四屆廣州文藝獎”三等獎;

《梁祝》獲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比賽銅獎;

在瓦爾納舉行的第21屆國際芭蕾舞比賽中,傅舒、王誌偉獲得表演銀獎;

在第三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中,李明獲得女子青年組第壹名,程璇獲得青年組第二名,孫鑫獲得第三名,鄒楊獲得男子青年組第二名,盛世東獲得第三名,車亮獲得評審團特別獎。

張丹丹的論文《廣八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分配體系》獲國際優秀論文獎;

張丹丹的論文《唯美主義是將EPD理念推向社區的榜樣》獲得了2004年中國EPD教育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3年

舞劇《梅蘭芳》獲得“第三屆全國舞劇觀摩展演”稱號,演員朝獲得優秀演員獎。

《在之間》獲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三等獎,演員、王靜獲芭蕾舞青年組三等獎,晁、倪怡華獲兩項園藝獎。

張丹丹榮獲廣州市勞動模範、廣東省勞動模範、廣州市優秀黨員稱號。

張丹丹的論文《從地域文化建設的角度看廣巴之路》獲得“民國優秀人才與首都知識界、文藝界* * *交流聯誼大會優秀論文評比獎”;

張丹丹被聘為全國青年藝術大賽第七屆“桃李杯”舞蹈大賽評委;

潮被廣州市文化局授予“十佳青年”稱號;

鄒剛獲廣州市傑出青年稱號;

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九屆亞太國際芭蕾舞大賽中,邱露蓉獲得成人組金獎,表演的是現代舞Back。

2002年

舞劇《梅蘭芳》獲第八屆廣東省藝術節三等獎,晁表演壹等獎,童書生二等獎,傅舒、王誌偉三等獎。

芭蕾舞劇《為什麽回家》獲第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表演優秀獎、編導優秀獎;

芭蕾舞劇《桃花扇》獲第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傅舒、鄒剛獲表演銀獎,劉娜君、王薇獲表演優秀獎。

在第五屆弗賴堡國際少兒芭蕾舞蹈大賽中,吳誌、劉戈、金鑫獲得群舞第壹名,吳誌獲得獨舞第壹名。

2001年

芭蕾舞劇《梅蘭芳》獲第六屆羊城藝術博覽月新作品獎、表演獎、優秀宣傳策劃獎。

芭蕾舞劇《梅蘭芳》獲“廣東省舞臺美術作品展”創作獎和優秀表演獎;

芭蕾舞劇《妳為什麽回家》獲“廣東省舞臺美術作品展”創作獎、表演獎;

芭蕾舞劇《黃河》獲第三屆“廣州文藝獎”壹等獎;

芭蕾舞劇《梁祝》獲第三屆“廣州文藝獎”二等獎;

德國第四屆弗賴堡國際少兒芭蕾舞蹈大賽,學生班獲得第壹名;

廣州芭蕾舞團被授予廣州市文化局九五檔案工作優秀成果單位。

潮的論文《從太子到皇帝》獲得“2001廣東省文藝評論文章獎”優秀獎。

在2000年

在第十九屆瓦爾納國際舞蹈大賽中,郭獲得女子青年組銅獎(銀獎空缺),獲得女子青年組銀獎(金獎空缺);

廣州芭蕾舞團獲2000年國際舞蹈大賽中國選拔賽優秀組織獎;郭飛獲得女子青年組表演二等獎,宋婷獲得三等獎;王琦獲得女子青年組表演二等獎;邱露獲得男子青年組三等獎;朝和鄒剛獲得了評審團頒發的特別獎。

1999

芭蕾舞劇《吉賽爾》獲第五屆羊城藝博會優秀表演獎。

童樹生、朝獲第五屆羊城藝術博覽月優秀表演獎;

張丹丹獲第六屆魯迅文藝獎舞蹈獎;

張丹丹獲1997至1998廣州市市政傑出專家傑出成就獎證書;

童書生被評為市文化局十佳青年。

1998

《舞在瀟湘》獲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銀荷獎,郭飛、王軍表演獲銅荷獎;

廣州芭蕾舞團1995-1997獲廣州市文化局人才培養“先進單位”。

張丹丹被授予“廣州市宣傳思想戰線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對象導師聘書;

張丹丹獲1998年廣州市優秀專家稱號榮譽證書;

張丹丹獲得第七屆廣東省藝術節評獎委員會舞蹈組評委聘書;

任命張丹丹為廣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童樹生獲第二屆“廣州文學藝術獎”特別獎。

1997

芭蕾舞劇《馮諼》的三位主要演員童樹生、朝、鄒剛榮獲得第五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馮諼》獲“97中國曹禺戲劇獎”優秀劇目和作曲;

廣州芭蕾舞團從1994到1996被廣州市文化局授予“先進單位”。

郭飛、邱露蓉獲第五屆全國舞蹈“桃李杯”比賽青年組三等獎;

張丹丹獲第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張丹丹榮獲“廣州市女狀元”稱號和廣州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證書。

張丹丹入選參加廣東省“跨世紀之星”美術作品展證書。

1996

芭蕾舞劇《天鵝湖》獲“第四屆羊城藝術博覽月”優秀劇目表演獎;

廣州芭蕾舞團榮獲“第五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紀念獎;

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獲園林獎(學生宋婷、淩、分別獲青年組、青年組銀獎);

第七屆法國國際芭蕾舞比賽童樹生獲評審團特別獎;

唐歌在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得芭蕾舞青年組金獎;

張丹丹獲得“廣州市優秀中青年文藝工作者”稱號證書;

張丹丹獲得“芭蕾舞團建設優秀成果”證書;

張丹丹獲得“廣東省首屆傑出中青年文藝家”稱號證書;

鄒剛榮獲1995年廣東省宣傳文化精品獎。

1995

廣州芭蕾舞團獲第三屆全國舞蹈比賽三等獎(單人、雙人、三人),鄒剛獲表演壹等獎,童樹生獲表演二等獎,蘇紅獲表演三等獎,德勒格獲雙人三等獎。

廣州芭蕾舞團獲首屆廣州文藝獎組織獎;

鄒剛榮獲首屆廣州文學藝術獎特等獎,童樹生獲壹等獎;

鄒剛榮在廣東省舞蹈比賽中獲得芭蕾舞團壹等獎。

1994

芭蕾舞劇《加布裏埃拉》獲“第三屆羊城藝術博覽月”優秀表演獎;

張丹丹·丹擔任第六屆法國國際芭蕾舞比賽組委會評委;

蘇紅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得芭蕾舞男青年組壹等獎,德麗格爾獲得優秀表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