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2003級學生吳瑩瑩,用她二十年的青春生命,奏響了動人的旋律。在十五年的發明生涯中,她創造了壹百項發明和三項國家專利。經過十二年的比賽,她實現了師範大學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史上零獎牌的突破。跳了18年的舞,她的姿態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感恩,吳瑩瑩壹步步走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不斷取得驚人的成績,不斷貢獻無限的社會價值;“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關愛社會是吳瑩瑩血管裏流淌的青春血液,讓她有了更廣闊的天地。她熱心公益,為有需要的人送去溫暖,為社會做貢獻。然而,她的成功不僅僅是用抽象的獲獎數字和名詞來衡量的,她人生中令人感動的部分在於她獨特的成長經歷,為教育提供了另壹條成功之路。在生活的偶然和必然中,在個人奮鬥的堅持和艱難中,信念的支撐和精神的力量是貫穿她壹生的動人音符。
發明:100項發明創新,十年勤奮開拓。
十年間,吳瑩瑩在發明創造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繼而碩果累累。這些成果是:100項發明。
在吳瑩瑩的100項發明中,“開卷快速檢索與裝訂技術”、“快速詞典及其檢索方法”、“動態計數印章”三項發明已獲中國國家專利,更多作品正在不斷完善和申請國家專利,部分作品已開始申請國際專利。
其中《開卷部》獲成都市政府發明獎。這套叢書是以“開卷叢書快速檢索裝訂技術”和“快速查字典”兩項國家專利為核心的檢索裝訂技術。2004年,該技術獲得第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以及本次大賽的最高獎——最佳創意獎。諾獎得主楊振寧在中國發起“億利達”青少年發明大賽,“快速詞典”2000年在四川獲得冠軍。同時,“開卷系列”具有很大的社會實用價值。開卷系列三代八大類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各類參考書、教材及其他按章節編排的書籍。據統計,僅開放圖書部的《漢語拼音檢索工具書》壹個產品,就可以為壹個學生從小學畢業到大學節省325個學時。安必信會計師事務所對該發明的評估超過654.38+0萬元。目前,開放圖書部正在與新加坡郭虹國際集團洽談合作,從該公司獲得的海外風險投資高達300萬元。美國Victina西湖咨詢公司非常看好這項發明的前景,並有明確的意向註入風險投資。然而,物質收益並不是選擇的唯壹指標。吳瑩瑩同學期望自己的發明能造福社會,方便大眾,讓自己的創意有更廣泛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從2005年10月的1到2006年2月的1,對於所有非盈利的學術、科研和教育,
從靈感的產生到開卷的不斷完善,是壹個九年的漫長過程。在這九年裏,吳瑩瑩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的嘗試。在研發過程中,她研究和試驗了上百種各種書籍,但她從未向困難低頭。開書部也有過成功,但她並不滿足於成功,致力於自己的研究,超越自己,做出更好的作品。
吳瑩瑩對待自己的每壹項發明都是這樣壹種勤奮專註的態度。她的另壹項國家發明專利“動態計數印章”在首都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中獲得壹等獎。現已應用於魏超職業潛力評估公司,為經濟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安全做出貢獻,與“我的千百度”制鞋科技、美麗華(南京)企業的合作已進入生產階段。
除了發明專利的實際應用,吳瑩瑩的發明創新思想也轉化為面向社會的教育資源。吳瑩瑩的發明論文《手推播種機》、《透明膠個人助手》、《金字塔,影響未來》入選四川教材《綜合實踐活動》,發明論文《打開字典》、《簡易節能筆》入選學術刊物《勞動實踐與發明》。結合教育部創新教育,為培養中小學生創新意識樹立了榜樣。
探索知識的源泉和揮汗如雨的天堂。
在學術研究上,吳瑩瑩有很強的獨立研究能力、原創性和敏銳的學術眼光。就讀於心理學系的學生吳瑩瑩,致力於心理學的研究,獨立發起並主持多項科研項目,積極參與教師研究。在創造性研究的過程中要講究方法,下功夫。為了選題和獲取實驗數據,她走訪了國內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多所學校,漂洋過海,足跡遍布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德克薩斯大學等海外高校,采訪極具創造力的人才,與海外專家交流,聽取他們的建議並獲取進壹步研究的信息,獲得含金量很高的科研成果。
吳瑩瑩積極參加各種科研活動,並很好地完成了任務。主持了北師大兩項本科研究基金,科技創意人才成因分析與顏色信息驗證,主持了“史靜杯”課外學術科技競賽A類項目,動態計數印章的設計與實現方法。其中本科研究基金優秀項目“科技創新人才成因分析”已被發展心理學國際最高會議ISSBD錄取,該會議將於2006年7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另壹個項目顏色信息驗證在信息學院以高分完成,其中專利技術“多元素同時顯色驗證筆”正在申請國家專利。“動態計數印章的設計與實現方法”中的“動態計數印章”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
作為骨幹成員,吳瑩瑩還參與了教育部重點項目,這是林崇德教授的重大項目: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研究(項目編號03JZD0034)。他對創造性人才環境的調查分析進行了標準的結構化面試,配合中學生創造性思維測驗的測試進行實驗。他撰寫了200多頁關於創造性人才測量與評價的研究報告,為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論文《大學生自主動機的發展特點及跨文化研究》入選中國心理學最高學術會議——全國心理學大會。2006年4月,她參加了在得克薩斯州奧斯丁舉行的美國心理學協會SWPA會議。
在學術出版方面,吳瑩瑩撰寫了《數據結構-角色劃分》壹書,即將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並參與編寫了《算法藝術與編程競賽》,受到編程愛好者的廣泛歡迎。她還擔任四川省實驗教材《綜合實踐活動》編委,中國心理指導網生命線欄目主編,為社會上的群眾和心理專業人士搭建了溝通的平臺。
競爭:追求壹生的夢想,成就人生的輝煌。
競爭之路需要九分不屈不撓的奮鬥換來壹分燦爛的星光。吳瑩瑩在編程方面經歷了十二年的艱苦和無休止的競爭。憑著對知識的渴求和不斷努力的信念,經過多年近乎魔鬼般的訓練,她終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獲得第29屆ACM acm國際大學生編程大賽亞洲區總決賽銀牌,實現了ACM國際大學生編程大賽歷史上零獎牌的突破,獲得北京師範大學ACM ACM國際大學生編程大賽金獎、北京師範大學ACM國際大學生編程大賽最佳女團獎、北京師範大學編程大賽壹等獎。
吳瑩瑩作為多年參賽選手,深感此次比賽對我國高等教育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知識技能的培養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了在中國大陸推廣ACM,更多的中國學生有機會參加比賽。除了參加比賽,她還作為ACM的誌願者參加了ACM國際大學生編程大賽,並負責ACM在亞洲比賽開發、宣傳和組織方面的壹些基本活動。由於她的熱情和堅持,壹年後,她被任命為ACM亞洲協調員,承擔了大量與美國、中國和其他壹些亞洲國家的聯絡工作,並使ACM亞洲參與者的人數達到了歷史上最大的增幅。吳瑩瑩為此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組織比賽的同時,她壹直註重提高學術能力的活動,這在亞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並為中國在2005年獲得世界冠軍的驕人成績做出了貢獻。6月5438+065438+10月15,她當選為acm亞洲區助理主席,成為加入ACM主席團的第壹位中國人,隨後她應邀出席了第30屆ACM國際大學生編程競賽世界總決賽及其RCDS峰會。
除了編程競賽,她還參加了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壹等獎。在今年的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她獲得了全球總決賽二等獎。
除此之外,她還對人文學科競賽充滿興趣。2005年2月,她作為北京師範大學英語演講協會主席,代表中國出席了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的“模擬聯合國”會議,並就人道主義工作者的法律援助問題發表了意見。這場針鋒相對的辯論賽不僅向各國選手展示了她傑出的思想和理念,也讓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國。
藝術:輕舞十八載。
決心為國家服務50年
除了學習和工作,吳瑩瑩還有她豐富多彩的生活。尤其是她的藝術特長,給了她不壹樣的體驗和收獲。三歲進入藝術殿堂,學習舞蹈。舞蹈不僅給了她藝術上的影響力,也給了她良好的體質和毅力,這在後來的學術比賽中得到了強化。六歲進入四川省業余舞蹈學校,完成芭蕾基礎訓練和民間舞課程,開始學習芭蕾。學了四年芭蕾,已經達到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考級四級。之後開始學習民間舞,2003年達到中國民間舞九級。然後開始主修傣族舞蹈,代表作是傣族舞蹈《春的印象》。她積極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如中央電視臺五四青年節聯歡晚會、北京師範大學101周年校慶演出、首鋼工人慰問演出等。她對體育運動也表現出廣泛的興趣,在北師大田徑運動會跳高比賽中獲得第二名,積極參加長跑、攀巖、騎馬等多項活動。她始終堅持,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未來發展的基本條件。
結語:自強不息,勇往直前,人生之歌是報國。
在大學的全盛時期,就像壹首清澈純凈的歌,悠悠飄蕩。其間,只是同學少年之間有多少歡樂,講臺上淡淡的微笑,多少辛苦的汗水和傷心的淚水,多少無私的奮鬥和挑燈夜戰,種種艱辛,只有妳自己知道。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師範大學生吳瑩瑩,平凡卻不平凡。她把自己幼小身體裏積蓄的每壹分力量都獻給了學習和工作,獻給了為人民服務的事業。多年來,她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作為壹名ACM誌願者,她為中國人的競爭和中國教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她加入了中國紅十字會,以拯救生命為己任。她致力於為寧夏西海固的苦難兒童籌集捐款,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和教育環境。為了中國勤勞的爸爸媽媽,為了民族的復興,為了祖國的騰飛,她繼續著追求生命終極意義的征程和生命之歌的華麗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