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對於哪些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繳納多少,如何在依法納稅的同時保證納稅人自身利益得到維護等壹系列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註。在這種情況下,更加迫切和必要的是合理利用國家的減免稅規定和稅收優惠政策,做好個人所得稅籌劃,切實減輕中高收入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以保證這類收入群體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擴大需求,為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大膽投資,了解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籌劃是壹項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充分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的相關減免稅條款和稅收優惠政策,實現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為了充分利用稅收籌劃這壹節稅工具,我們必須深入了解和分析具體的減免稅條款和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我國自開征個人所得稅以來,為適應經濟形勢的發展和需要,對納稅人表示支持、鼓勵和照顧,國家對納稅人通過特定行為和特定納稅人取得的收入給予了壹系列稅收優惠,包括免稅、減稅、扣稅和稅收抵免,其中與工薪階層納稅人密切相關的條款有:國債利息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按照國家統壹規定發放的補貼和津貼;福利基金、撫恤金和救濟金;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者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為個人向指定金融機構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基本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個人收到上述原存入的資金及其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存款和國務院及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儲蓄專項資金存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合理理財減輕工薪階層稅收負擔
個人所得稅籌劃應以平衡各期收入為目標,減少名義收入,保持實際收入不變,然後降低適用稅率。主要方法有:
劃分所得,降低適用稅率,提高優惠水平。在我國現行稅制中,由於稅率分類和優惠分類存在臨界點,每當臨界點被打破時,應納稅額就會隨著適用稅率的相應提高或稅收優惠的相應減少而增加。因此,拆分應納稅所得額,使其盡可能接近稅前扣除額或稅率分類臨界點,可以節稅。這類收入主要包括壹次性年度獎金或勞動報酬。比如年終獎,可以用“全年壹次性獎金”的計稅方法來計稅。計算個稅時,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額是用獎金除以12個月所得的商來確定的。相比“壹次性獎金幾個月”,這種方式計算應納稅額的適用稅率會更低,可以直接減少應納稅額。對於政府壹次性補發工資,也可以將補發當月至實際發放當月的全部工資收入加上補發工資的金額進行平均,計算出當月工資,找到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再將實際發放當月的工資總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個人所得稅。這種計稅使用的稅率低於按實際月工資總額計算的稅率,還可以減少應納稅額。
已轉換或已轉換的類型。將現金工資轉化為福利,即通過提供各種補貼減少名義收入,如提供免費工作午餐、住房補貼、手機話費補貼、交通補貼、特殊崗位補貼等。,既能增加員工福利,又能減少個人所得稅。此外,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45%的超額累進稅率,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利用稅率的差異進行納稅籌劃,合理選擇雇傭關系,還可以通過勞動報酬和工資薪金的轉化達到節稅的效果。
增加稅收減免。對於個人所得稅,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都可以從收入中扣除。特別是合理提高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可以降低適用稅率,節省稅收支出。住房公積金是上壹年度月平均工資或基本工資65438+上壹年度2月乘以規定的提取比例得出的。因為按照去年的數據計算的公積金,在今年是按月扣除的,不受今年漲薪的影響,但是允許漲薪較少的公積金在今年年底壹次性繳納,所以如果年底收入較多,可以通過這個公積金繳納,增加年底個人所得稅稅前可抵扣金額,從而減少稅款。此外,根據公積金相關文件的規定,職工個人及其所在單位應當按照職工月工資總額的同比例按月繳納住房公積金。職工月繳存額等於職工月工資總額乘以個人繳存率,單位月繳存額等於職工月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存率。這兩筆資金全部存入個人賬戶,歸職工所有。因為住房公積金的額度可以在稅前工資總額中扣除,所以免征個人所得稅。在不增加單位負擔的情況下,提高公積金計提比例,降低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提高職工實際收入水平。但需要註意的是,單位和個人繳納的超過規定標準的“三費壹金”,應納入年收入範圍,依法納稅。
用捐款來抵消避稅。為鼓勵高收入者為公益事業、教育事業做出貢獻,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通過我國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將其收入捐贈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和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只要捐贈金額不超過其申報應納稅所得額的30%,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也就是說,個人捐贈時,只要捐贈方式、捐贈投向、捐贈金額符合法律規定,這部分捐贈就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事實上,這壹政策允許納稅人將其捐款的壹部分改為由稅收承擔。這壹條款的立法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引導納稅人的捐贈方向,將其引入公益救濟性質,為社會和國家減負。對於個人來說,可以通過公益、救濟性捐贈,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壹部分收入,達到抵扣壹部分稅款的目的。
張貼在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首頁] [上壹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