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新中國成立與上海世博會政論文的理論論證

新中國成立與上海世博會政論文的理論論證

上海獲得世博會舉辦權,不僅有助於上海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也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世博會被譽為“經濟奧運會”。舉辦世博會不僅會給參展國帶來發展機遇,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經濟發展,還會為主辦國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宣傳和擴大其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社會繁榮與進步。

第壹,為中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舉辦2010世博會,對進壹步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地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增長潛力最大的國家之壹。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日益成為世界各國關註的焦點。20年來,我國實際gdp總量增長了6.3倍,實際人均gdp增長了5倍,進出口貿易額增長了12.4倍。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同時,中國是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壹。據預測,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長,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到2010年,中國gdp總量可能達到19萬億元。

舉辦2010世博會將進壹步提高中國的國際聲譽,讓全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上海,提高上海的現代化水平。在中國和上海舉辦世博會,將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見證中國的巨大變化,加快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和對外開放。中國將進壹步參與世界經濟的發展。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可以提高中國的國際聲譽。

二是對我國各種宏觀經濟因素有重要影響。

1,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首先,為了辦好世博會,我們需要進壹步改善城市的基礎設施。可以說,世博會將使上海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前十年,城市面貌煥然壹新。舉辦世博會將極大地發展上海的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此外,據了解,根據十五計劃,上海還將投資二百億元人民幣,進壹步完善道路、交通、電信、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保證世博會期間每天三十至四十萬外國遊客的住宿、飲食、交通、通訊需求,並投入巨資繼續開發浦東,改造老城區。

其次,2001年初,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正式啟動,上海世博會會址就位於這壹規劃區域內。通過舉辦世博會,促進這壹地區的綜合發展,將黃浦江畔建成集綜合服務、生態居住、旅遊休閑為壹體的城市新區,為現代城市發展提供新的範例。據估計,世博會展館的直接投資將需要約248億元人民幣。

第三,通過世博會的舉辦,我們可以向全世界的投資者展示上海的投資環境,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因此,在上海舉辦世博會,擴大了上海的知名度,為上海吸引國內外資金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有利於全社會特別是非國有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上海世博會直接投資將超過30億美元,其帶動的交通、商業、通信、舊區改造等延伸領域的投資有望帶動投資5至10倍。據初步估計,舉辦上海世博會的總投資規模將超過3500億至4500億元人民幣。

2.促進我國消費需求的擴大,形成新的消費熱點。

世博會涉及的產業鏈長,對投入產出的放大效應相當明顯。研究表明,大型展會的投資將產生約10倍的相關產業投資。除了主辦方和參展方的直接商業收益,其他相關產業的間接經濟收益也很可觀。

上海將舉辦2010世博會,這將促進消費需求的擴大。

首先,可以有效促進我國旅遊消費的增長。如果壹個城市舉辦大型博覽會,這個城市的旅遊業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德國漢諾威2000年世界博覽會在153天的展覽期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80萬人。2010世博會還將為上海開發新的旅遊產品。作為壹個非常吸引人的旅遊景點,世博會將吸引國內外的遊客。據估計,70%以上的遊客將在延長遊或周邊遊後參觀世博會,這將為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旅遊運營商創造壹個結合新產品的良好機會。根據上海歷年來的遊客數量、上海周邊地區的人口基數和經濟發展情況,預測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觀人數將超過7000萬人次,這將創下世博會1 50多年的歷史紀錄,對於擴大世博會的影響力、推動國際博覽會的發展具有不言而喻的意義。據初步測算,2010世博會將在上海舉辦,上海旅遊業直接收入將達到6543.8+04.42億元。

其次,有利於促進酒店業、文化、娛樂、服務等消費需求。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測算,旅遊業每直接收入1元,相關產業收入將增加4.3元。意大利熱那亞世博會期間,旅遊業帶動的綜合效益相當於前期投資的11倍。到2010,上海的床位將增加到40萬張。如果每張床的收入只有3 00元,酒店業也將獲得可觀的經濟收入。

3、將有力地推動中國經濟和貿易的快速發展。

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對中國的經濟和貿易有雙向影響。壹方面,舉辦世博會為外國企業了解中國提供了壹個很好的機會,特別是通過舉辦這樣壹個大型活動,為大力宣傳中國的民族品牌提供了壹個很好的機會,從而有助於擴大中國的產品出口,擴大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各種交流。另壹方面,國內企業也可以在上海舉辦世博會,了解國外的最新發展,有利於吸引眾多參觀者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

4.為中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以上海世博會為引擎、以浦江開發為抓手的新壹輪投資熱潮,將在未來壹段時期明顯提振上海經濟,從而為中國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在世博會的影響下,綜合實力的增強將賦予上海更大的優勢,未來幾年上海經濟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據專家測算,展覽面積每增加1000平方米,將創造近100個就業崗位,196漢諾威世博會將創造100個就業崗位。世博會的成功將為上海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博覽會的成功所引發的“會展經濟”可以帶來滾滾的商流、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其利潤率高達20%至30%。

5.促進中國金融業的發展。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將有效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擴大國內消費需求,促進我國的經濟貿易發展,這無疑為國內金融服務的發展創造了極好的機遇,同時也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上海舉辦世博會將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巨大的商機,因此將吸引大量國內外資金流入上海。此外,除了投資者的自有資金,上海世博會還需要中國金融企業的大量資金支持。

第二,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可以有效擴大中國的消費需求,特別是旅遊消費將成為重要熱點。特別是很多外賓來華參觀上海舉辦的世博會,基本都是消費信貸,這就要求我國金融企業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各種金融服務要求。

第三,對長三角經濟區有拉動作用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上海是長三角的龍頭。因此,上海在長三角和華東地區的龍頭地位,對周邊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世博會不僅是上海難得的發展機遇,也將對長三角產生重大影響。上海周邊城市將迎來擴大對外開放的歷史性機遇,激活人流、物流、信息流,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第四,後續收益不可估量

除了直接和間接效益,世博會後續的“黃金效應”是無法估量的。這可以參考歷史經驗:1970年日本大阪舉辦世博會後,經過10年的不斷發展,關西經濟帶逐漸形成,成為日本重要的經貿中心,促進了日本的經濟增長;埃菲爾鐵塔是巴黎世博會1889留下的“搖錢樹”,讓法國的相關產業受益匪淺。雖然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壹,但離國際大都市還很遠。上海申博成功將加速長三角壹體化,“關西經濟帶”快速崛起的奇跡有望在長三角重現。可以預見,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產生顯著的外圍聯動效應,帶動華東地區,甚至輻射全國。

總之,可以看出,上海舉辦世博會有助於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改善中國的投資環境,促進消費需求,帶來額外的稅收。可以預見,2010上海世博會將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壹起,成為推動新世紀初中國發展進步的“雙引擎”。飛行的“引擎”將大大提高上海的開放度,使其更好地與世界接軌。同時,這壹切意味著中國2010世博會將通過上壹層樓來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資料:

/z/q185988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