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河南黃河上的五個導遊

河南黃河上的五個導遊

黃河是中國北方的壹條大河,全長約5464公裏,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裏。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壹,中國第二長河。黃河以北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紮曲,以南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格格雅山北麓的卡日曲,以西發源於星蘇海西部的嶽古宗樂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黃河中上遊以山地為主,中下遊以平原和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我國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因此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遊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黃河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中國人稱之為“母親河”。每年產生16億噸泥沙,其中12億噸流入大海,其余4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遊,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五篇河南黃河導遊詞範文。歡迎向他們學習。

河南黃河上的五個導遊(1)

黃河是壯麗的自然之河,是滋養萬物的生命之河,是永不停息的文化之河。黃河,母親河,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搖籃,是時代變遷的見證。是中華民族龍的圖騰,是國之魂,是華夏子孫的精神家園!走近黃河,感受黃河,擁抱黃河?鄭州黃河旅遊區為您提供了壹個理想的地方!

地理位置

景區位於鄭州西北30公裏處。南臨雄偉的嶽山,北接滔滔的黃河。壯麗的江景、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觀以及地面“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河中下遊的分界線等壹系列獨特的地理特征,使這裏成為集觀光遊覽、科學研究、弘揚中華文化、科普教育為壹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旅遊專線?黃河之旅的領隊。

發展歷史

景區原名邙山灌溉站,由鄭州市政府1970為解決城市用水和農田灌溉不足而建。工程歷時2年,於1972竣工。在此基礎上,灌區管理人員將以“以水為水,以水為遊”為指導思想,綠化荒山,開發景區,弘揚黃河文化,使景區初具規模。1981 3月21,更名為“鄭州黃河旅遊區”。2002年,黃河風景區更名為鄭州黃河風景區,先後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2009年6月5438+2月31日被國務院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鄭州黃河風景區先後被省市旅遊局、省委宣傳部等有關部門授予“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十佳旅遊景區(點)”、“旅遊管理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風景區

在已建成並對外開放的五龍峰、月山寺、駱駝嶺等近40個景點中,有“炎黃”、“養育”、“大禹”、“馬嘯”、“黃河兒女”等塑像,有《黃河碑林》、《西遊記》等古代名著的大型磚雕,有浮生亭、吉姆亭、金凱亭、長淮亭、依山亭等。它每年吸引數百萬中外遊客,被譽為萬裏黃河上的壹顆明珠。炎帝與黃

炎黃廣場

[河流]黃河

從禹王臺看黃河

五龍峰是中心景區。山腳下,八條巨大的鋼制水管,如“八條龍吸水”,從黃河壹直通到半山腰。在半山的平臺上,矗立著壹座乳白色大理石的“養育”雕像,高5米,重12.5噸。它的造型是壹位善良賢惠的母親抱著壹個香甜熟睡的嬰兒,母親看起來栩栩如生,象征著看黃河哺育中華民族血肉的情懷。

河南黃河上的五個導遊(2)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邀請妳們參觀的是鄭州市黃河旅遊區。這個旅遊區位於鄭州市西北部,距市區約30公裏,南依月山,北依黃河。1970年,為了解決城市用水和農田灌溉問題,這裏修建了灌溉站。工程歷時兩年,經過8年的努力,終於在這裏建成了壹個占地17平方公裏的操場包。今天,請妳看壹看廣闊的河床和周圍的景色。

據說日本也有“人類起源於河流”的說法,黃河自古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她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象征著中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歷史上,有多少文人騷客用詩詞描繪了黃河的澎湃之勢;唐代詩人李白在他的詩《入酒》中用有力的句子贊美了黃河:

妳曾告訴我,黃河的水是怎樣從天上流出的嗎?

進入海洋,壹去不返。

近代,日本人耳熟能詳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名句“黃河之水連江戶,珠穆朗瑪峰連富士山”,比喻中日兩國的友好關系。另外,中國有壹句廣為流傳的諺語,叫做“不到黃河不死”。基於以上意思,我想妳今天壹定要去黃河看看。面對壯麗的黃河,我希望妳能從中汲取力量,進壹步發展我們的友誼。就這樣,我安排了這個參觀計劃。

首先,請看看妳面前的這條河。這是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眾所周知,它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在山東省註入大海,全長5464公裏,流域面積75.2萬平方公裏。據說東京到博多的新幹線有1176公裏長,所以請記住,黃河的長度大概是東京到博多的兩個半來回。黃河的源頭是壹泓清泉,但由於中遊流經黃土高原,大量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遊就成了世界上最渾濁的河流。“百年清河”是壹句中國諺語,也被日本人用來比喻黃河的渾濁。

每年有多達654.38+0.6億噸泥沙流經黃河,水中年平均含沙量為37%,雨季達到60%。如果用這些沈積物築成壹個高壹米,寬壹米的堤壩,這個堤壩可以繞地球27圈!這些沈積物的三分之二流入大海,三分之壹沈澱在下遊的河床上,每年擡高河床三到五厘米。所以下遊河床已經很高,堤外的地面成了懸河。這就是洪水泛濫的原因,也就是說下遊是這條大河的薄弱環節,這壹帶的河床比鄭州地面高七米。

由於這些原因,過去人們經常遭受水災。據記載,2000年到2005年間,發生了1500次洪水,實際上是四年三次決口。其中,最不人道的是國家隊在1938人為決堤,導致洪水泛濫。歷史上黃河多次被用作強大的戰爭武器。難怪人們常說“亂世多洪水”。

1949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黃河中下遊人民修築了1000多公裏長的堤防,修建了水電站,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所以解放後的41年間,黃河從盡頭泛濫。而且處理後的黃河水被充分利用於城市用水、農田灌溉和發電,成為壹條造福於民的河流。

總之,這條大河對人類社會和自然既有破壞,也有創造,正是這條大河孕育了中華兒女。那邊的白色雕像生動地展示了這個主題。雕像高5米,重12.5噸。它被命名為“餵養”。身著唐裝,端莊賢惠的母親深情地看著懷裏的孩子,充分表達了新的壹年中華民族與黃河的關系。

請看看周圍的山。這壹帶的山叫邙山,從洛陽壹直到勉鄭州。以前都是荒山禿嶺。經過綠化,它們現在被厚厚的樹蔭覆蓋著。旅遊區的壹些參觀項目就隱藏在這種綠色中。

請先看看右邊的那座小山,那裏有壹些古老的大象雕塑,充滿了歡樂和樂趣。為什麽不在如此美麗的地方建造壹些美麗的動物,而只是古代的大象呢?妳能回答嗎?好的,請猜猜看。

請看左邊的那座山,這裏還有旅遊區的另壹個重點工程——古代黃河治水傳說中的大禹形象。矗立在黃河岸邊懸崖上的石像高10米,重150噸。左手拿著鋤頭之類的工具,右手高高舉起,明亮的眼睛盯著河的遠方。大禹的父親坤也曾試圖治水,但最終失敗了。大禹治水的時候,總結經驗教訓,發明新方法,成功了。他奠定了政權基礎,成為中國第壹個王朝——夏朝的國王。“治黃者治國”這句話可能就來源於此。為了治理這條暴虐的河流,過去的人耗盡了智慧和體力,而人類的智慧是在治水中發展起來的。因此,黃河被認為是智慧和中國文化的源泉。

為了傳承和發揚優秀的黃河文明,山腳下正在修建壹座由3000塊石碑組成的黃河碑林。碑林集中了從唐代到近代來到這裏向黃河致敬的詩人和文人的作品。壹旦建成,它可以與集中了歷代王朝的Xi安碑林相媲美。

周圍山上還有壹些亭臺樓閣,都起到了俯瞰的作用。唐代詩人王之渙在《登雀湖》詩中寫道:

太陽在西山附近慢慢下沈,黃河流入東海。

更上壹層樓,看得更遠

這是壹首著名的詩。正如詩中所描述的,登高遠眺黃河,更能領略其氣勢。如果可能的話,我今天想帶妳壹直走到最高的亭子。

那麽,在爬山之前,我們先來聽聽關於古象的回答。妳猜到了嗎?

似乎答案都不壹樣。其實河南40到50萬年前就是亞熱帶了。當時有很多亞熱帶的動植物,包括古代的大象。而且根據甲骨文出土的象形文字來看,3000多年前就有古代大象了。另外,中國古代分九州,現在河南省是禹州,意義很大。因此,“豫”字仍作為河南省的簡稱。山上的古代雕像說明了這個典故。

除了上面介紹的內容,還有公元前205年西漢時期劉邦和項羽爭霸的古戰場,用磚雕表現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中故事的民間藝術博物館等。由於時間關系,請原諒我沒有壹壹解釋。

很抱歉解釋的膚淺和內容的雜亂!只是以後無論什麽時候看到日本江戶橋,請不要忘記我們的黃河、鄭州、中國。

河南黃河上的五個導遊(3)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旅途辛苦!

首先,我代表我的旅行社向所有的貴賓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XX,這次河南之行的導遊。壹路上,我不僅介紹了河南各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還有壹位性格穩重的老大哥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那就是在我身邊專心開車的李師傅。他是我們旅遊團隊的金牌車手!敞開心扉,歡迎我們河南人的熱情。在接下來幾天的行程中,任何人對我或李師傅有什麽意見或好的建議都可以隨時提出,我們會以更好的服務滿足大家的合理要求。最後,在大家的支持下,祝此行圓滿成功。

現在我們的車壹直行駛在連霍高速上。壹路向西,經過尚潔、鞏義、偃師,在洛陽市孟津縣下高速大概2個小時,就到了今天的旅遊目的地——洛陽黃河小浪底景區。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鞏義。說到鞏義,這裏就不得不提陵墓了。妳是不是覺得很納悶,為什麽好好的提陵墓?因為啊,中國著名的北宋有九個皇帝。除了趙霽在宋徽宗,其他八位皇帝都葬在鞏義。加上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父親之墓和宋徽宗的紀念碑,形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八帝十陵”。此外,鞏義還埋葬著20多座女王墓、9座著名英雄墓、上千座王子、公主、王妃等皇室親屬的墓,形成了鞏義龐大的墓葬群,成為當地壹大旅遊特色。名臣寇準、包拯、楊家六郎、楊,都葬在這裏!

接下來我簡單介紹壹下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古都洛陽。洛陽是中國歷史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壹。它像壹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世界的東方。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洛陽是這個搖籃的中心。商周至隋唐時期,洛陽是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各國有著廣泛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中國儒、釋、道傳統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都與洛陽密切相關,中國四大發明都與洛陽密切相關。周易八卦起源於此,老子寫道德經,左思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許慎寫《說文解字》,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開鑿大運河,司馬光修訂《子簡》。洛陽易守難攻,因為它在天下。所以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多朝代都在這裏建都。洛陽在國內外被稱為“九朝古都”。所謂“九朝”,有兩層意思:壹是指眾多的朝代。這種說法不確切。在中國古代,強調陰陽學說。單數是楊,“九”是至高無上的。這是壹個虛數,指的是最大的和最多的。第二指九朝。這種說法不符合歷史事實。有多少個朝代把洛陽作為首都?根據歷史事實和專家考古發現,認為有十三個朝代在洛陽建都。洛陽從第壹個朝代——夏朝開始,就被視為中國的首都長達15600年,是中國最早、最長、最古老的都城。

洛陽豐富的歷史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也留下了無數的思想財富和遺址供人們憑吊。洛陽龍門石窟是河南省首批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三大石雕藝術寶庫之壹,2006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首批5A級景區。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修建的第壹座寺廟,素有“佛教之源”、“祖庭”之稱。北面的邙山有東周以來中國最大的帝王陵墓群。出土了40多萬件珍貴文物,建成了中國第壹座地下墓葬博物館。我們今天要去參觀的黃河小浪底景區,是河南省壹個以黃河中下遊水利工程和峽谷河流為特色,反映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地湖泊景區。是觀光、休閑、度假旅遊的最佳場所。它不僅是中國治理黃河史上的壹座豐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挑戰性的傑作。

好了,朋友們,黃河小浪底景區停車場到了。請關上窗戶,帶上您的貴重物品,和我壹起下車。我們在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的遊覽時間是兩個半小時。請記住我們的車牌號是豫A * * * *。希望妳們兩個半小時後準時在車上集合,不要遲到。

謝謝妳

河南黃河上的五個導遊(4)

河南位於黃河中下遊,東經11021 ~ 1639,北緯3123 ~ 3622。毗鄰河北、山西、陜西、湖北、安徽、山東五省,東西長。

全省國土面積16.7萬平方公裏,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17。

截至2001年底,全省轄17個省轄市,1個省轄市,21個縣級市,48個市轄區,89個縣,2123個鄉鎮,48000個行政村。

省轄市為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省轄市為周口、駐馬店、信陽,省轄市為濟源。

2001年末,河南省總人口達到9555萬人,全國排名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572人。

到2001年,全省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78%。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蒙古族、滿族、土家族、壯族、維吾爾族、苗族等50個少數民族,占全省總人口的1.22%。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壹。

東西很美,人很優秀,很有才華。

遠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中國古代思想家李洱、莊子,科學家商鞅、李斯,醫聖張仲景,哲學家韓愈、程顥、程頤,民族英雄嶽飛,這裏孕育了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鄧等1000多位歷史名人。

在漫長的歷史中,河南壹直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十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占了三個(洛陽、開封、安陽)。

在河南這片土地上,曾經出現過武王征討周、周公征討羅、春秋諸侯爭霸、戰國群雄逐鹿、劉邦與項羽對峙、劉秀興漢之雄風、曹魏中原爭霸、隋末瓦缸暴動、陳橋兵變、 、嶽飛抗金兵、李自成血戰、京漢二七風暴、劉鄧大軍挺進中原。

歷史的變遷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在中州大地上,有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跡、壯麗的名山大川、宜人的避暑勝地、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雄偉的古建築、珍貴稀有的歷史文物、珍奇的花草動物、多彩的中原文化、多彩的風土人情等豐富的旅遊資源。

從中國七大古都來看,河南有洛陽、開封、安陽三城。

以古(古文化)、河(黃河)、拳(少林武術、太極拳)、根(尋根尋祖)、花(洛陽牡丹)為特色的旅遊資源是河南旅遊發展的壹大優勢。

河南有100多個可供觀賞和旅遊的景點。

全省共有重點風景名勝區25處,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分布區5處:登封嵩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濟源吳王、焦作雲臺山,省級石人、環翠峪、黃河旅遊區20處。

有23個自然保護區。

河南地下文物第壹,地上文物第二。

館藏文物超過百萬件,約占全國1/8。

全省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30處,省級保護文物253處,市縣保護文物2600余處。

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為河南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特別是2000年6月30日,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河南走向世界打開了壹扇大門,擴大了國際影響。

河南洛陽將被視為國際旅遊的黃金景點和黃金線,以吸引外國遊客。

河南黃河上的五個導遊(5)

親愛的朋友們:

古人雲:“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黃河不罷休。”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我先給大家介紹壹下黃河旅遊區的基本情況。

黃河旅遊區位於鄭州市西北30公裏處,北臨黃河,南依嶽山。東西長4.5公裏,南北寬6公裏,總面積約17平方公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景區已初具規模。

好了,這裏是黃河旅遊區。

黃河,我們現代人親切地稱之為“母親河”和“中華民族的搖籃”。從這個中型的黃河灌溉站,黃河兩岸的人們還在吮吸著母親河的乳汁。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養育”雕像。它高5米,重30噸。它是由白色大理石制成的。母親穿著唐裝,紮著發髻象征黃河,懷裏健壯的嬰兒象征中華民族。整個雕像形象表達了黃河與中華民族密不可分的血緣關系。黃河流淌著中國人的鮮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無與倫比的凝聚力,是壹種民族感情的凝聚。

現在,請看看周圍的山。這壹帶的山叫邙山,從洛陽壹直延伸到這裏。過去,這裏是荒山禿嶺。經過綠化,現在綠樹成蔭。山上制高點的亭臺樓閣,不過是壹些配合黃河風光的建築。若登上亭頂遠眺,更能體會到“登上北邙鳥瞰神州無垠,看黃河溯流而上,波濤洶湧,中華搖籃生生不息”的意境。

接下來,從這裏往西,可以乘坐黃河索道前往另壹個景點——大禹山。妳可以在山上看到大禹的巨大雕像。大禹是四千多年前的治水英雄。他的父親因未能控制水資源而受到懲罰。大禹繼承了父親的遺誌。他“回家三次不進”的故事,激勵著後人千百年來不懈努力。讓我們看看,這個雕像高10米,重150噸。大禹戴著壹頂帽子,左手指向前方,好像在號召人民治理洪水。他發明了疏水導流的科學方法,至今仍有借鑒意義。他在治理水資源方面的成功也使他奠定了政治權力的基礎。民間有句話叫“治水者治天下”,這是治水重要性的真實寫照。

現代黃河碑林、炎黃大帝巨型雕像、磚雕和黃河泥研究民間藝術等突出了黃河文化的博大精神。現在讓我們來了解壹下。

黃河碑林是壹座正在籌建中的當代藝術寶庫。目前刻碑數量為1500多塊。作品有真、草、隸書、篆書、線,雕刻技法有平、圓、尖、麻、光。黃河碑林以燦爛的黃河文化、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和祖國的大好河山為主要內容。建成後將分為書法藝術博物館、名人書法博物館、國書國際書法博物館、藝術博物館五大部分。其中,將匯集毛澤東、舒潼、啟功、張大千、林散之、陳書良等名人的書法名作。石碑具有古樸、多樣、生動、深刻的特點,其傑出的藝術形象必將成為新時代的文化裏程碑。

炎黃大帝巨型雕像是反映黃河文化的又壹傑作。雕像設計高度106米,1991年9月12日破土。它的建設將對全世界華人產生巨大的凝聚力,激發海內外中華兒女強烈的愛國熱情。目前,炎黃帝巨像前的廣場上,已經擺放了鐘鼓九鼎“炎黃鼎”。三腳架高6.6米,重20噸。鑄有“炎黃始祖,萬世敬仰”八個篆體,鼎座四壁鑄有“炎黃鼎”三個銘文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的題詞,反映了億萬中國人民對人類始祖的懷念和敬仰。“炎黃鼎”文化內涵深厚,工藝精湛,鑄造精良。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銅鼎,是炎黃子孫祭奠華夏人文先人的主要禮器。

眾所周知,黃河自古難航。但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兩棲氣墊船“鄭州”號於80年代末研制成功。鄭州號是中國第壹艘用於旅遊的水陸兩用氣墊船。氣墊船是高科技的結晶。顧名思義,它是通過船下的大型鼓風機在船體下充氣,在船下產生巨大的氣墊,將船體擡升20~50厘米。船身借助船後的兩個巨型螺旋槳,使船向前行駛。

壹望無際的黃河灘坑坑窪窪,汽車無法在此行駛。壹般船只都擱淺在這裏,只有氣墊船平穩順利。

黃河的壹大特點是險象環生。黃河平靜的江面下隱藏著無數的淺灘和暗沙,寬闊的江面上看不到船只,是“黃河自古難航”的寫照。但鄭州氣墊船實現了零的突破,在江面上乘風破浪,自由飛翔。

可以坐黃河氣墊船到媽媽懷裏,大概40分鐘左右,漫遊黃河。40分鐘就能自東向西逆流而上,穿越黃河中下遊分界線桃花峪,到達公元前203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爭天下的古戰場遺址?在漢巴第二王城,船會在河中心的沙灘停十幾分鐘,可以出艙拍照。

來,我們坐氣墊船,和黃河來個親密接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