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采購操作程序
采購操作的內容是從收到“請購單案例”開始分發采購案例。采購經理核對請購單內容,查閱“廠家資料”、“采購記錄”等相關資料後,開始詢價,報價後整理報價資料,制定議價方式和各種優惠條件,進行談判,完成後按審批權限提交訂單。詳細的操作程序和要點如下:
□采購操作程序和要點
表1
程序序列的要點
提貨和配送
1.請購單中的欄目是否填寫清楚?
2.根據分布原則分布請購單案例
3.優先發送緊急物品。
4.不能在規定日期完成的,應使用“交貨聯系單”通知申購部門。
5.應首先處理請購單的取消。
詢價價格
1.當交貨日期與要求日期不符時,請聯系申請部門。
2.充分了解申請材料的名稱和規格。
3.應該優先考慮那些緊急或需要日期關閉。
4.詳細說明產品名稱、規格、質量要求、數量、扣除規定以及交付給制造商。
付款日期、地點和方式
5.同壹規格有多少供應商應該詢價?
6.有沒有其他更有利的替代品或交易對手?
7.應提供相同的規格和不同的品牌進行比較。
8.有必要辦理售後服務和保修期嗎?
9.新制造商的產品需要測試和試用嗎?
比較和協商價格
1.供應商的供貨能力是否能按時交貨並確認質量。
2.是可靠的廠家還是直接進口商?
3.其他經銷商的價格更低嗎?
4.成本分析後,設定議價目標。
5.有必要找廠家做型號對比嗎?
6.價格漲跌的因素有哪些?
7.有必要發展其他廠商或者外包嗎?
8.規定數萬元及以上的案件,要向副經理提出議價或設定議價目標。
成核現象
1.請購單應明確說明與制造商商定的采購價格條款。
2.需要超出交易慣例的,應當註明。
3。當在現場選擇更貴的材料時,聯系申購部門解釋原因。
4.按照審批權限,提交審批意見。
訂購和購買
1.需要預付定金,並且內銷和外銷價格需要退還,或者指定金額以上。
如果有附加條件,就應該訂立買賣合同。
2.與制造商確認價格、交貨日期和質量條件。
3.部分交貨人員在請購單上加蓋部分交貨單。
4.采購訂單(通過聯系傳真機)發送給制造商,日期不能按需使用。
聯系申購部門了解交貨情況。
呼叫
1.交貨日期應在交貨日期前重新確認。
2.無法在交貨日期前聯系申購部門並列出交貨日期。
定期控制表內提醒
3.已經超過交貨期還沒到貨的,加緊催貨。
安排付款
1.發票擡頭和內容壹致嗎?
2.發票金額是否與采購申請價格壹致?
3.是否有預付款或臨時貸款要辦理。
4.需要扣錢嗎?
5.需要退稅的請購單應發送至退稅部門。
6.按國內價格采購物資出口,收到退稅協議後才能付款。
程序序列的要點
接收、分發和檢查
接收中
2.根據分配原則指派經理
檢查姓名
檢查規格
檢查數量
6.檢查要求的日期
詢價價格
1.選擇查詢對象和地區。
2.調查
3.整理報價信息
4.確認內容。
尋找交易對手
6.選擇開發對象
7.樣品詢價
8.整理專櫃產品資料,寄樣品。
9.整理測試結果
討價還價、價格比較和展示
1.調查市場情況
2.檢查資本預算
3.選擇談判對象
4.算出底價
5.討論采購條件
6.討價還價(或公開價格比較)
7.填寫最後壹條報價記錄
8.估計海(空)運費。
9.估計保險費
10.檢查付款條件
11.比較交付日期
12.檢查卸載條件
13.估計關稅
14.按審批權限報核。
程序序列的要點
進口、簽證和外匯結算
1.寫壹份進口許可證申請書
2.寫下使用說明
3.準備必要的簽證文件。
4.提出簽證申請
5.簽證項目申請工作
申請表和附件(測量儀器、無線電設備)
組織必要的文件
提案申請
6.申請結匯
7.組織結算文檔
8.檢查簽證結算文件
9.修改進口許可證或信用證的操作
保險和航運服務
1.協議保證利率
2.投保並支付保險費
3.協商特殊船公司和運費。
4.指定航運公司
5.協商集裝箱的使用壽命
6.會計運費
7.支付運費
8.處理散裝材料運輸
裝運
1.催促預定的裝運時間
2.申請“工業用”證書
3.申請分期納稅
4。申請預保險風險和動產抵押
5.監督裝運單據
確認發貨日期
7.安排裝運單據
8.申請管理產品發布證書
9.聯系並安排卸貨
10.確認運輸代理
11.確認公證處(辦公室)
12.合同交貨日期I/L、L/C異常修改
應考慮流程順序
貨物的清關和交付
1.銀行背書
2.處理擔保交付
3.整理報關文件
4.交稅和提貨
5.接收材料
要求賠償
1.檢查材料檢驗報告
2.填寫索賠記錄表
3。向保險公司和船運公司索賠
4.向供應商索賠
5.處理退貨和更換操作。
追蹤
1.催促材料接收
2.控制長期合同的交付
3.控制外包資金
4.整理采購案例
5.計算卸貨的延誤費和獎金。
6.辦理外匯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