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擒虎
人如其名,兇。
名片
姓名:韓擒虎。
別名:韓子通,又名韓濟、韓濟寶。
生卒年:公元538-592年
家鄉:河南省東源
汽車:黃色斑點的綠色小馬
武器:長槍
性格:軍事上勇敢,政治上低調求生。
愛好:尚未確定。
朝代:隋朝
家庭背景:男性家庭。
老板:隋文帝
榮譽稱號:尚
歷史評價:韓攻堅,賈首戰,如雷貫耳,前有電擊。
經典戰役:消滅陳楠
古跡:韓都、漢王廟。
現居地:河南省新安縣
簽名:我不僅抓到了老虎,還抓到了壹條龍!
“韓擒虎外,樓張麗華。”杜牧臺宋明高被後人銘記。不清楚這首詩是讓我們了解了韓擒虎,還是因為韓擒虎,我們才註意到這首詩。我們只能說韓擒虎的傳說。
韓擒虎出生於壹個貴族家庭,以勇氣和力量聞名。他能流傳後世的經典戰役並不多。然而,是陳平戰役使他的名字載入了歷史名人錄。隋朝結束了300年的分裂,中國統壹了。這壹仗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他的真名是什麽?
韓擒虎,光聽他的名字就很有氣勢。史書記載他“雄姿英發”。雖然是誇獎,但可想而知他絕對不是帥哥,長相可能比較嚇人,和名字很配。
書中還記載,他的真名叫韓傑寶。不管是什麽犯人,名字都是直白真實的。可想而知,他的父母對他的期望很大,這也反映了韓國家庭崇尚武力的傳統,沒有文化背景。但這個名字很符合他的人生經歷,因為他曾經抓過皇帝。抓皇帝的工作在歷史上可不是小事。比抓老虎豹子厲害多了。
不管是抓老虎還是抓豹子,他的名字肯定不是韓基。雖然只去掉了壹個字,但是這個名字就有意義多了。但是隋書呢?韓擒虎傳記中的第壹句話叫“漢紀”,那麽他叫什麽名字呢?
原來,在唐代,唐高宗唐元的祖父的名字中有壹個“虎”字,所以“虎”字在唐代是壹個禁忌詞。中英之間與呂布交戰的虎牢關,到了唐朝改為“武老關”。連老虎都不能叫老虎,還得叫“刃”,壹直延續到宋代。負責《三國演義》的編輯恰巧是唐太宗的妹夫孫昌·無極。他更關心這個禁忌,所以他去掉了韓擒虎名字的尾巴。正如妳所知道的,隋書把他的名字寫成了韓濟,省略了老虎這個詞,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從這壹點可以看出封建時期等級制度的嚴格程度真的是不可思議。
同時,這個禁忌也讓我們意識到壹件事:連皇帝祖先的名字都這麽忌諱,所以韓擒虎後來活捉陳後主真的是壹件大事。這壹事件的規模超出了我們今天許多人的想象。韓擒虎是隋朝的四大開國將軍之壹,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
由於“虎”的禁忌,唐朝留下的史書中有些地方甚至稱韓擒虎為韓傑寶。這大概是因為虎豹連稱。在我們看來,古人的禁忌規則真的很無聊,毫無意義。我不相信韓擒虎會這樣改變他父母的名字。如果他還活著,他會非常生氣。
北周將軍的“口水戰”
韓擒虎的父親是北周的將軍韓熊。曾任羅、於等八州刺史,聲望甚高。所以韓擒虎是認真的。他比伊恩更喜歡妳。除了以勇氣聞名,韓擒虎還喜歡讀書,這比他父親好多了。他認為壹個武將沒有壹點經典知識是無法成功的,所以他讀了幾百部經典,但只需要大概了解,不拘泥於章節和句子。這張唱片在隋書。從這壹點來說,他是相當配得上諸葛亮的讀書要旨的,但在今天,他並不是壹個好學生。
“學了武功,可以賣給皇族。”因為家庭背景好,接觸皇室並不難。另外,韓擒虎能以壹敵百,合情合理,出神入化。因此,當時的北周文帝宇文泰見到他時非常欣賞。他認為自己是個不可多得的將軍,命令大臣們多與他交往,以便與部隊學習和交流。在某種程度上,宇文泰不排除拉攏人才的嫌疑。爸爸是將軍,受人尊敬;我兒子很勇敢,很有前途。這樣的人才怎麽能浪費呢?
不管宇文泰的心思如何,總之,由於他的器重,韓擒虎那壹代將領有了施展才華的地方。有了皇帝的老兒做靠山,韓擒虎的仕途就無法阻擋他了。經過幾次戰鬥,他很快成為壹名總督和秘書處的官員。父親死後,韓擒虎繼承了父親的爵位,被朝廷封為新沂郡主。
受到禮遇的韓擒虎也為北周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率領北周軍隊多次挫敗陳和北齊對江北的進攻,在各國的名聲越來越大。
韓擒虎最自豪的戰役是第壹次世界大戰中的金庸城。當時北周的鄰國北齊,疆域小,土地少,軍隊弱。而且北齊皇帝治國不勤,國內政治極其腐敗。北周皇帝宇文邕見此情景,親自上陣,名義上是把北齊百姓從水火中拯救出來,實際上是在擴張自己的地盤。皇帝們都出去了。這場戰鬥的規模壹定不能小,結局壹定不能失敗。但軍隊攻打金庸城時,被北齊大將杜谷永業擋住了去路。
說起來,鎮守金永成的大將杜古永鏘也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他是北齊老牌名將。他詭計多端,難以捉摸,難以對付。看到周冰被圍困,他號召軍民團結起來保衛這座城市。發動群眾作戰向來是厲害的戰術,所以北周軍隊多次猛攻,攻不下。不僅傷亡慘重,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也消耗了大量的糧草。壹旦補給困難,軍隊的士氣就開始不穩定。宇文勇戰敗後急得退不開身!不然皇帝的面子往哪裏去?在這種“前有銅墻鐵壁,後有敵軍增援”的情況下,韓擒虎出現了,他要求獨自進城向敵人投降。
今天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麽敵人僅憑壹個人的幾句話就能停止戰鬥。古人太好騙了。當時民風淳樸,戰爭持續時間長。自然要先權衡形勢是否對自己有利,活得最好。因為每個人都知道這壹點,有壹個像韓擒虎簡單的戰士。
韓擒虎獨自壹人策馬殺入齊營,在脖子上掛著壹把劍的氛圍中,依然威嚴,豪氣逼人。直接指出齊王的昏庸和腐敗,指出形勢,齊國遲早要滅亡,而北周在於文永的統治下會越來越強大,金庸之城遲早會被周軍攻占。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選擇只能是為了光明的未來而放棄戰爭和黑暗,這樣既能保住性命,又能保住將軍的頭銜。
經過韓擒虎的壹番合理勸說,獨孤永業順應形勢,終於決定投降。
如果說打仗不僅要靠勇氣,還要靠運氣,那麽隋書年的韓擒虎絕對是壹個幸運的將軍。
公元581年,北周文帝從景帝孤兒寡母手中奪取土地,改為建立隋朝。韓擒虎沒有像歷史上稱贊的忠臣那樣與隋文帝決壹死戰。或許他也是認清了北周是大勢所趨,所以淡定地繼續為隋文帝效力。這解釋了為什麽楊迪後來接連殺死了幾個開國功臣,但只有韓擒虎能死得其所。他知道,只有在政治的漩渦中保持低調,才能和平共處。
隋文帝隋文帝是壹個很有野心的皇帝。統壹中國是他的長期願望。隋文帝自登基後,就開始籌劃對陳南的戰爭。自隋朝建立以來,韓擒虎奉命出任廬州的總經理,廬州是陳南和隋國的邊界,所以有人得出結論,隋文帝非常重視韓擒虎。其實陳楠從梁朝接過皇旗的時候,就註定了這個朝代的先天發育不良。很難相信陳楠會主動進攻隋朝。而且,作為掌權的將軍,韓擒虎的地位非常尷尬。隋文帝怎麽會把他放在身邊?如果歷史繼續這樣發展下去,韓擒虎很可能會被革職或處死,但上帝太愛他了。
韓擒虎當了瀘州的經理後,並沒有考慮這些事情。而是立即著手擴充水軍,訓練軍隊,建造船只。同時暗中派間諜向陳楠收集情報,收買江南民心。在瀘州駐紮幾年後,韓擒虎勇敢和坦率的名聲傳遍了長江。大家都喜歡這個平易近人的將軍。即使在陳南的士兵中,許多人也不把韓擒虎當作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