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小紅帽,穿著迷彩服,統壹的口令,標準的軍姿,這是壹個無論走到哪裏都引人註目的隊伍。他們是河北特色關愛教育學校的學生。他們曾經是讓父母和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現在通過不斷的努力變得強大。是他們同壹個“媽媽”——河北特色關愛教育學校校長曹小燕,給了孩子們極大的幫助。
“我相信妳能完成它。”
“我相信妳,妳完全有能力漂亮地完成這次訓練……”2月23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石家莊市惠明路的河北特色關愛教育學校時,30多名孩子身著迷彩服站成兩排,曹小燕正在為孩子們做“英雄”演講。這是學校新壹輪長走訓練的開班儀式。第二天,孩子們將從這裏步行到學校在邢臺市臨西縣的訓練基地,全程120公裏。
身高將近1.8米的小威在隊伍中鶴立雞群。據報道,小威原本是唐山壹所中學的初三學生,是當地有名的惡霸。去年,5438年6月+10月,小威被父母送到了壹所特殊照顧教育學校。
剛到學校的那天晚上,曹小燕和心理老師壹起找到了小威。“聽說妳有很多夥伴,這很好,說明妳有點組織能力。”突如其來的贊美讓小威壹頭霧水。“在這裏妳還是可以當大哥的,但是妳真的要幫助妳的同學,否則妳不配當大哥……”老師的話立刻讓小威對這所學校產生了興趣,主動提出“插隊”,參加學校正在舉行的長跑訓練。
由於身體素質出眾,小威在長跑訓練中每天總能得到老師的表揚,這讓小威興奮不已,漸漸喜歡上了長跑訓練。為了改變小威霸道的習慣,曹小燕故意邊走邊給他講故事。所有的故事都圍繞著壹個中心——父母對孩子的愛。故事講完,小威從壹開始的冷漠到壹次次落淚,“小霸王”桀驁不馴的心終於被打動了。
在曹小燕的鼓勵下,小威漸漸學會了幫助別人,並從中體會到了快樂。壹個同學在訓練中扭傷了腳,小威背著她跑了近2.5公裏。“我知道以前很多事情做錯了,但是我有信心改變自己。培訓結束後,我會回家繼續上學。我不會讓父母失望的。”小威說。
在曹小燕和學校老師的精心呵護下,壹個個像小威壹樣的問題學生被成功轉化。記者了解到,4年來,全國已有3000多名學生走出了優撫教育學校。這些孩子現在有的已經重返校園,有的已經順利考上大學。
“別讓孩子毀了它。”
“特色關愛教育學校的建立,是因為壹件很偶然的事情。”曹小燕告訴記者,1997,她在當地街道辦的幫助下辦起了幼兒園,同時開了中小學特訓班。2003年5月的壹天,曹小燕發現三個特訓班的學生沒來上課。電話聯系後,她得知這三個高壹的學生已經好幾天沒去學校了。
後來,曹小燕在壹家網吧找到了這三個同學。他們都染了五顏六色的頭發,連續幾天通宵上網。曹小燕試圖說服他們回學校繼續學業。這三名學生不僅不聽,還表現出嚴重的暴力傾向。從那以後,曹小燕發現很多學校都有這樣的學生,他們厭學,有網癮...並成了人們眼中的“問題學生”。“不能這樣糟蹋這些孩子。”曹小燕決定停辦特訓班,建壹所特護學校。2004年6月,石家莊特色關愛教育學校(現河北特色關愛教育學校)正式成立,很快就接收了20名學生。曹小燕給每個孩子安排了壹個老師進行壹對壹的心理輔導,並要求每個老師在半年的特訓期間24小時與學生同吃同住。同時,她還經常聘請國內知名的心理醫生來上課,幫助孩子解鎖心靈。
然而,要改變這些“問題學生”並不容易。剛開始,很多孩子無視曹小燕和老師們的關心,有的甚至私自離校。“我做了很大的努力,卻得不到孩子們的理解。我哭過,後悔過。但為了這些孩子,我必須堅持下去。”擦著眼淚,曹小燕把辦幼兒園的收入全部拿出來,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貸款,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同時,她還遠赴印度學習身心教育規律,大膽進行長跑訓練。通過這種特殊的訓練方法,增強了孩子們的體質和自制力。“在訓練中,孩子們每天要走30公裏到50公裏。他們可以在路上互相幫助,盡量多走路。他們走的每壹步都是在挑戰自己。”曹小燕告訴記者,她和老師們摸索出了壹套“三三制訓練法”,即每個孩子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點經歷三個階段的訓練,每個階段由三個具體的教學內容組成,包括感恩訓練、團隊合作訓練和心理素質拓展訓練。“訓練有時候會很苦,但是可以很好的解決孩子需要面對的三個問題,讓他們從敢想敢面對,從敢想敢做,最後善於面對,也就是面對自己,面對家庭,面對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曹小燕說。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曹小燕和老師們的不懈努力,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壹個個小網迷克制了自己的網癮,厭學的孩子重返校園,有自閉癥傾向的孩子變得樂觀開朗...
“我想拯救更多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寄托。父母可以通過帶領誤入歧途的孩子走上正道來看到希望。”曹小燕告訴記者,每當收到父母的感謝信,她都有壹種滿足感,同時也無形中增加了壓力。因為她知道,需要特殊照顧的“問題學生”更多。2005年,在壹家企業的支持下,曹曉燕在邢臺市臨西縣和臨城縣建立了兩個培訓基地,為孩子們提供素質拓展培訓。此後,她開辟了多條訓練路線,並在訓練中加入了愛國主義教育。
2008年,河北特色關愛教育學校的教育培訓成果在社會上引起反響,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這裏。在2008年6月+2008年6月召開的第五屆中國教育家代表大會上,這所只有5年歷史的學校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中國特色教育十大傑出院校”。“我計劃用5到8年的時間,在全國主要城市建設100個特色關愛教育學校示範點,讓更多成長中遇到矛盾和問題的孩子得到關愛。同時,在全國各地安排了1000場特殊關愛教育講座,讓更多的‘問題學生’家長得到切實的幫助。”談到未來,曹小燕躊躇滿誌。
●相關鏈接
曹小燕,大家說說
■李燕(河北特色關愛教育學校老師):“這個學校是大型電視劇,名字叫《孩子有個家》,比家裏的孩子好。”
■陸琴(中國青年報“知心姐姐”欄目主持人):“在這次長途訓練中,孩子們經歷了艱辛,增加了自信,感受到了愛,這些都是他們成長最需要的。孩子們成功了,曹小燕也成功了。”
■何老師(學生家長):“當孩子十幾年來第壹次向我傾訴的時候,我哭了。家庭教育的失敗把孩子送進了‘死胡同’,曹校長卻把他拉了回來。”(來自:福臨。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