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解釋名字中的“寧”?

如何解釋名字中的“寧”?

【編輯此段】壹、原意及解釋:寧)5幅畫

激進:軍情三處的繪畫

書寫:ní ng,níng,zh,筆順:44512五筆代碼:ps psj。

訪問量:531次

相關:查找拼音(寧)相同的漢字,查找部首(米)相同的漢字。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萬、寧

níng

形狀

(這是“萬”。從米安,從心,從菜。意思是住在房子裏,有飯吃,就安心了。後人佯稱“寧”為“萬”,“寧”行,“萬”廢。今天,“寧”字作為“寧”的簡化字。“寧”讀作,是“儲”的本義。本義:和平,安寧)

與本義[「和平」]

艾,安雅。——《說文》。經典都是以寧為原型的。

康寧三天。——《書洪範》

除非妳是和平的。——《考公基子人》

母性是壹種狀態。——《儀式與朝聖》

我想要和平。——《禮記·月令》

雞犬不寧——劉唐宗元的《捕蛇者》

我寧願和妳在壹起。——清源美《祭妹》

還好,我是幸福的。——明宗臣《報劉壹張書》

再比如:不安;紀寧(和平吉祥);休息(平和安靜);和平(寧靜和平);泰寧(和平與安寧);康寧(安寧樂康)

穩定[〖穩定〗如:伊寧(安定統壹);寧之(幸福);寧平(安定和平);寧昌(安定繁榮);寧居(安居);寧陰(安穩富足);寧氣(片刻的安定)

冷靜;安靜[安靜]

固執的是猴性,沒有更好的時機了。-西遊記

我心情煩躁。我叫妳退休,為什麽又來了!-《三國演義》

再比如:鐵凝(合適,合適);顏寧(冷靜;穩定性);寧風俗(使民風寧靜和諧);紀寧(極度安靜);安息吧(和平;冷靜)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níng

移動

已婚婦女回娘家看望父母;它也指外省的親戚[拜訪自己的父母]

母親般的父母。——《詩意周南·葛覃》

再比如:寧省(看望老年親屬);偏愛親戚(外省親戚);寧晉(回李探親)

穩定[穩定]。如:和平的人(安定的人);寧內(定居中國);安心(心態平和,人心安定);平靜自己的心靈;寧家(使家庭穩定);寧亂(平息災難和戰爭);寧勤(安撫父母);寧邊(穩定邊境)

守望著父母的葬禮

前博士生父母雙亡,他被判在寧三年。——《漢書·哀帝》

再比如:服喪後寧願回家;高寧(古代官員請假參加葬禮);寧考(亡父)

心境平和[〖settled down〗如:寧奈(忍耐);寧奈(忍耐);寧馨(安心;耐心);等待(安心等待);葉寧(安心從事自己的工作);伊寧(讓人放心)

回去,回去。

所有為公司工作的人都保證呆在家裏。——《水滸傳》

賈寧(回家)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níng

名字

「別稱南京」,南京的別稱。滬寧線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如:陜甘寧邊區

有寧躍、許商、蘇秦和杜鶴。——韓嘉譯《論秦》

另見nìng。

穩定的

níng jng〖和平〗社會秩序穩定。

當地的寧靜

和平的

寧蒗

〖和平;寧靜;安靜〖日〗平靜;安靜;安靜和無欲無求,不欽佩李蓉。

安靜

保持安靜;和平的

安靜安靜

和平的日子

和平穩定的日子

(指精神狀態)平靜

寧靜平和。

心情好壹點

可愛的孩子

ní ngx和n ' er[praiseforoodchild]的原意是“這樣的孩子”,後來用來贊美孩子或小孩子。

真是個老女人!生個好兒子!——《王金書延川》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我,我,我

nìng

而是;寧願[寧願;寧願]

寧,願其言也。——《說文》

最好不要來。——《詩意瀟雅伐木》

第二個策略是采取否定秦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最好去正規流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不如不如實。——宋司馬光《修身養性》

寧願砍掉我的頭。——邵青·恒昌《清門剩稿》

我寧願讓妳先死。——林青·覺民《與妻子的書》

與其不如別人,不如堅持學習到底。——劉青·凱《壹問壹說》

再比如:寧(寧願);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死不屈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nìng

助理

哎;不要[「可能會有」

子寧願不來。——《詩·鄭風·姬子》

紫凝沒有繼承這種聲音。

什麽樣的王子更願意擁有?——《史記·陳涉世家》

最好有政治和宗教。—《史記·貨殖列傳》

最好不要難過。——南誌《與書》

與其逃避,不如停止。——唐·李·魏超《劉壹傳》

我寧願知道這是骨頭的歸屬。——清源美《祭妹》

再比如:寧曲(是嗎;如何);奇怪的是,最好有比這更多的。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寧,寧

nìng

名字

參見níng

寧願

寧珂

「寧願」;〖更好〗指權衡雙方利弊後選擇壹方。

我寧願* * *帶著它。——《樂府詩·尚墨唱》

我寧願早點出發,也不願遲到。

寧願

寧肯

寧願[寧願]

我寧願自己努力,也不願麻煩別人。

寧可沒有,也不要粗制濫造的東西

女屈女郎

【寧願空缺也不降低標準,只求多壹點】。

寧死不屈

néngsán-béq

「寧死不屈」。

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我將身在火海。

寧願

寧玉庵

「寧願」;更好的]寧願

我寧願吃苦,也不願把工作做好。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Zhu

移動

存儲;積累。這就是“寧”。後來成為“商店”[store]

寧,做事。象形文字。——《說文》。按下,與保存相同。

惠風在陽林,禮泉在陰溝。——《文選·孫綽·遊天臺山》。唐·李善註:“等”與“寧”相同。

九裏。之後簡化為“隊列”和“袖手旁觀而”

天子應該安息。——《禮記·曲禮》

威寧有訴訟法典。——《國語楚語》

君門外有正朝,站在這裏不如見朝。——江永《鄉村黨圖考證》

再比如:廖寧(同朝任職的官僚)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Zhu

名字

古代宮殿的門和屏風之間

最好在門和屏風之間。——《爾雅》。李註:“學校正門有兩個。”孫註:“門內屏風外,可窺朝廷之所立。”

天子應立太平,諸侯東,諸侯西,越國。-禮記

再比如太平位(皇帝看朝時居住的位置)

又見níng;n \\[編輯此段] II .寧寧和二是季承氏的後代

寧和寧作為人們的姓氏,從來都是壹樣的。雖然有人嚴格地把它們分為兩個姓氏,但大多數人都把它們混淆了。寫作時寧與寧不分,即使是最偉大的史書《史記》也不例外。

那麽本質上,他們是兩個不同姓的不同姓,還是壹個完全沒有區別的家族?寧姓讀四聲,寧讀兩聲。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熟悉《姓氏考略》中記載的這段話:“魏康叔後,收糧於寧,以城為姓,望出祁縣。還與、漢和《史記》並稱寧城。”

從這段話看來,寧和寧確實是壹父同母所生,絕對可以混為壹談。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姓寫成“寧”,或者更方便地寫成“寧”。

這個姓,可以兩種寫法,在《姓氏考》中有明確的描述,出自春秋時期的魏國。換句話說,它們起源於兩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家族。他們的祖先康舒是周武王同父異母的兄弟。在當時被立為王子的眾多周文王子孫中,他們是出類拔萃的。周公滅了造反的武庚後,把殷遺民經營得很幸福。後來被侄子周成王提拔為牧羊人,才華異常。

但寧姓和寧氏還有壹個成分,這也是為什麽有學者主張這兩個姓要嚴格區分,不能混淆的原因。據考證,寧氏家族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是著名的秦始皇家族,即古代顓頊嬴姓的後代。這壹點在《姓氏纂修·集九篇》中有記載:“寧氏與秦同姓,曾孫死於寧公,誌書以為是其族。”

這個說法有道理。從表面上看,似乎寧和寧應該是嚴格劃分的。然而,如果我們進壹步追溯,嬴姓的祖先顓頊是周文王,黃帝的曾孫魏康叔的父親,也是黃帝的姬姓後裔。既然姬姓和嬴姓都來源於黃帝,那麽很明顯寧家是同父所生,雖然有兩個水源。所以,寧和寧似乎不必在文字上斤斤計較。

3000年前被普遍認為起源於保家衛國的寧氏家族,在春秋時期表現突出。當時,雨凝和寧啟兩位愛國人士是備受尊敬的偉大歷史人物。

雨凝,著名的魏武子,當時是魏國的壹名醫生。他既聰明又勤奮。魏文分享道的時候,沒什麽可看的。魏成功無道時,不避艱難險阻。他被孔子譽為“有道之國為智,無道之國為愚,其智既通達又愚。”

寧啟是春秋初期的壹位愛國人士。修德是個商人,住在齊國東門外。有壹天,帶頭稱雄諸侯的齊桓公晚上出門,聽到他扣著牛角唱歌。從歌詞中得知他的德行,命管仲以齊國上卿的身份拜見,真是高明。後來又進壹步繼管仲為齊襄,名垂千古。

寧家族的另壹個分支起源於蒙古。元朝時,蒙古將軍正和帖木兒兄弟忙著為南征招兵買馬。因為家在湖南常德,所以幾代都是當官的。元末明初,常德壹家輾轉寧鄉、長沙、湖北孝昌。【編輯本段】三。地名寧夏回族自治區

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就在寧夏生活繁衍。靈武市水洞溝遺址是黃河上遊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春秋戰國時期,是羌、戎、匈奴的聚居地之壹。秦時在此設北帝郡,秦始皇派兵開荒,創造了從黃河灌溉的歷史。漢朝時,秦制被襲,寧夏仍屬北地郡,後屬朔方刺史。407-431,匈奴赫連勃勃建立了以寧夏為中心的大夏政權。唐朝屬關內道管轄,在靈州(今靈武縣)設大都府、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後,唐肅宗在陵州即位。1036年,黨項首領元昊在寧夏建立大夏國,史稱西夏。西夏以興慶府(今銀川市)為都城,後被成吉思汗所滅。元朝在此設置寧夏路,故名寧夏。明改寧夏府,後改寧夏衛,屬陜西局。清代,寧夏府重新建立。民國初年改為碩放路。寧夏省成立於1928。1949年9月3日寧夏解放。1954 10,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省。1958 10 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全稱中的“寧”字為簡稱。

南京

江蘇省南京市簡稱寧。[編輯本段]西寧市其他含“寧”字的地名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意為“西陲太平”,是青藏高原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在古代被稱為“西海之鎖”。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主要工業基地。位於省東部湟水中遊河谷盆地,地理坐標為101° 49 ' 17 ",北緯36° 34 ' 3 "。總面積7665平方公裏,其中市轄區350平方公裏。總人口2127300人,城市化率59.59%。

市人民政府位於城中區南關街,郵政編碼810000。代碼:630100。區號:0971。拼音:西寧

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谷地,海拔2261米。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歷史文化悠久,自然資源獨特,民俗風情多姿多彩。它是青藏高原上壹顆璀璨的明珠。

西寧位於青海東部,黃河支流湟水上遊,群山環繞,三江交匯處,接壤青藏高原東大門。地理坐標為北緯101° 49 ' 17 "。地勢南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東西狹長,形似壹葉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在市區交匯,向東流經市區。

西寧最高海拔4394米,市區海拔2261米。屬於大陸高原半幹旱氣候。其特點是:氣壓低,日照長,雨水少,蒸發量大,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凍結期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西寧,古稱湟中,是壹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西寧曾是西漢大將趙充國的根據地,是絲綢之路青海路的要道,是連接中原和西部邊疆的重鎮,也是歷史上“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今天,西寧是蘭青鐵路的終點,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的起點,仍然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樞紐。

西寧四面環山,氣候宜人,冬天沒有嚴寒,夏天沒有酷暑。屬高原半幹旱氣候,年平均氣溫4.9℃,最高31℃,最低-18℃。年降水量379毫米,夏日微風習習,秋高氣爽。這是壹個天然的避暑勝地。西寧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名勝古跡很多。主要景點有北山寺、東關清真寺、馬步芳公館。湟中縣塔爾寺是藏傳佛教的聖地,著名的青海湖距西寧290公裏。

西寧市區面積350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75平方公裏,人口1萬。是壹個漢族、回族、藏族、蒙古族、滿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數民族占全市總人口的23%。特別是對於回族和藏族人民來說,這是壹個欣賞民族風情的好地方。

南寧市

南寧,簡稱譚,位於中國的南部,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它位於東經107 45′和北緯108 51′和北緯22 12′之間..廣西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是中國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樞紐,是華南經濟圈和西南經濟圈的交匯點。全市面積10029平方公裏,其中城市規劃區面積150平方公裏,現有城市建成區面積70平方公裏,涵蓋五城區、兩縣壹郊區,總人口28100000人,其中壯族人口占63%。

南寧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背靠中國西南。隨著南昆鐵路的開通,南寧將成為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東南亞經濟圈的連接點、中轉站、橋梁和樞紐。“八五”期間,南寧市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17.21%,高於廣西和全國平均增長水平。提前六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躋身全國城市50強。

南寧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績。繼1995獲“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稱號後,又於1993-6544獲中央綜治委“全國雙擁模範城”、“廣西文明城市”稱號。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投資環境逐步改善,南寧成為外商投資的新熱點。1997年實際利用外資達到27100萬美元,比1996年增長13.58%。全市外資企業645家,已有23個國家和地區在南寧投資並發展良好。為進壹步吸引投資,南寧市出臺了壹系列鼓勵海內外投資的優惠政策,並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簡化外商投資手續的南寧外商投資聯合審批辦公室。外地投資者只要提出申請,就可以在聯審辦完成各部門的相關手續,高效快捷。

未來15年,南寧要全面實施“科教興市、農穩市、工業立市、三業富市、依法治市”的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九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15%以上,比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1980增長3倍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4倍以上,比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20100增長2倍以上的目標,把南寧建設成為西南出海通道的樞紐和連接華南、西南的區域性商貿中心。

北寧市

北寧市位於遼寧省西部,醫巫閭山東麓。東鄰沈陽,南接盤錦,北接阜新,是遼河平原的屏障,山海關外的要沖。北寧歷史悠久。歷代皇帝都視其為膏腴之地,並建州設府保衛恭城,號稱“幽州重鎮,冀北嚴邊”。北寧市面積1782平方公裏,轄24個鄉,324個村,總人口53萬。有滿、漢、回等19個民族,其中滿族人口占62.4%。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北鎮滿族自治縣,設立北寧市。

改革開放以來,北寧壹直充滿活力。先後被國家命名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書畫之鄉、基礎教育先進縣、文化先進市、農村電氣化縣、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先進縣。被省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和發展效益農業先進縣。近年來,北寧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實施了102國道北寧段65438+萬畝精細農業發展,加快了以綠楊、中安兩鎮為重點的小城鎮建設,加快了恐龍臺蔬菜示範區、醫巫閭山沿線旅遊區、溝幫子商務區和9個企業集團建設。現在,“兩鎮三區壹線九大組團”建設初具規模,為北寧經濟再次騰飛插上了新的翅膀。

東寧縣

東寧縣是黑龍江省最南端的縣,地理坐標為130 9 '-130 18 ',北緯43° 25 '-44° 48 '。它東面與俄羅斯接壤。它占地7368平方公裏。總人口為265,438+000萬(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東寧鎮。郵政編碼:157200。代碼:231024。區號:0453。拼音:dongingxian。東寧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139公裏,南與吉林省汪清縣、琿春市相鄰。是東北亞國際走廊上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國家壹類陸路口岸。境內總面積7137平方公裏,地貌特征為“九山半水半田”。轄6個鎮,102個行政村,人口210000人。

東寧,因位於寧古塔以東而得名,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南部。東寧縣是魚米之鄉,風景秀麗,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被譽為黑龍江省的“小江南”。地處邊陲的東寧,東與俄羅斯接壤,南與吉林省琿春市接壤,西南與吉林省汪清縣接壤,西部和北部與穆棱縣接壤。西起黃泥河鄉青山林場西端,東至三岔口朝鮮族鄉新立村,寬75.5公裏。南起大肚川鎮三岔河林場南端,北至綏陽鎮申遠山北側,全長156公裏。總面積7529平方公裏,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6%。國境線長179公裏(其中水上邊界99公裏,陸地邊界80公裏)。東寧地勢南北狹長,地貌比例約為:九山半水半田。北部、西部和南部是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區。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貌、土壤、水、熱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和過渡性變化。有海拔1000多米的銅溝嶺,也有海拔不足100米的東寧盆地。縣城最高峰是銅溝嶺頂,海拔1102米。它巍然屹立在綏芬河與綏芬河交匯處的北側,連接著萬綠溝以北的萬達山殘存礦脈,並依托道河東南的險峻山勢,形成了東寧盆地的環形屏障。東寧盆地從西部的東寧縣向東延伸至呼布圖河,是沖積平原。氣候溫和,風景宜人。每當春回大地,周圍的群山依然銀裝素裹的時候,這裏已經是綠柳紡線,杏花盛開的地方了。

中寧縣

中寧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西側。東至利通區和青銅峽市,西至中衛市,南至同心縣,北至內蒙古阿拉善左奇。縣城東西寬約50公裏,南北長約60公裏,總面積3185平方公裏/2841平方公裏(簡稱本)。2002年末,全縣總人口26.0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5438萬+0.00萬,占全縣人口的86.5438萬+0.3%,漢族人口23.64萬,占96.5438萬+0.6%。(註:“2005簡化版”數據為41萬人)。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寧安鎮,郵政編碼:755100。代碼:640521。區號:0955。拼音:中寧縣。中寧縣轄5鎮5鄉:寧安鎮、鳴沙鎮、石空鎮、新堡鎮、恩赫鎮;周塔鄉、白馬鄉、丁於鄉、戰場鄉、喊水鎮;長山頭農場,渠口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