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府宋崇寧四年(1105)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祐六年(1319)重修於上清鎮長青廣場,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建於此址。占地24000余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府門、儀門、堂、真武堂、提舉署、法印局、堂、萬發宗壇、大堂、家廟、私堂(即三省堂)、魏氏書屋、書亭、觀星臺、那良居等。
明代建築大部分毀於清代康熙年間,現存建築約6000平方米,多為清代乾隆、同治年間重修修建的遺跡。
天師府的建築布局呈“八卦”狀,是道教特有的建築風格。這裏文物眾多,不僅具有研究中國道教的價值,而且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寶貴遺產。
府門(即頭門)立於溪上,古鎮小街東西交叉,寬五間,約200平米。它高達20英尺,有十幾根大木柱和六扇三門。“黑漢石天府”的直匾懸掛在中門正上方,金光閃閃,光彩奪目。正面正中兩柱掛著黑底金字對聯,上聯“麒麟廳仙客”、“龍虎山丞相家”。東側有壹面大鼓,叫“報知鼓”。門前東西壁間有石雕“道尊”“德貴”(今已不存在)。這座建築宏偉壯觀。
易門(已毀),300多步進入頭門的石隧道,通過第二道門到大堂。在離大門20步遠的過道間的馬路對面,建有壹個石頭作坊,上面寫著“義門”二字。相傳,文官武將停車下馬。
第二門距頭門120步,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現已翻修。三間寬,三間深,東廂房壹間,西廂房壹間,* * * 160平米。比頭門矮三尺,紅墻綠瓦,棘獸騰飛。十二根木柱六門三門,門上繪有、尉遲恭、、羅成、程、丹六尊神像,為三副門神。中門上方懸掛著壹面筆直的牌匾,上面用金筆寫著“勸誡靈”四個字:前兩欄掛著黑色底子的金字抱柱對聯,下面連著“高濤龍蹲虎中”、“德清鬼神”。十八把古兵器,金光銀光閃爍,並肩而立,十分威嚴。
第二門前,東有譚旋廟,西有法印局和舉司(均毀待建)。
進了二門,是壹個大院子,院子裏有十多棵香樟樹,郁郁蔥蔥,郁郁蔥蔥。鑄造於元代十壹年,重9000公斤的銅鐘於1979年從太上清宮移至庭院(待建鐘鼓樓)供欣賞。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寫的石碑也被移到古樟樹下研究。在從第二個門通往大廳的隧道中央,挖了壹口20英尺深的井。據說它是南宋道士白玉蟾遵照奉天的指示建造的。名稱:壹天“單晶”,兩天“靈泉井”,三天“發水井”。院內二、二廂設有茶亭、食堂,遊客可在此品嘗龍虎山仙茶、上清板栗等龍虎山土特產。
大堂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堂是石天實施道教的地方。離九五二號門八十壹步,在私家院門旁邊。它有五個房間寬,大約300平方米,比第壹個門短兩英尺,比第二個門高壹英尺。三面都是紅墻。會館前門建有“插閣”,會館後門直通三省會館。中殿上方橫掛康熙十七年畢成、乾隆“禦書”匾額。在大廳裏,曾經有壹個佛塔,壹面旗幟,壹把刷子,武器,壹匹半馬,和壹個麒麟土族石天的雕像,這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
私宅是石天歷代的住所,名為“三省堂”,江南四合院風格,是明代所建,清代所修之物。院門梁記載:“清同治皇帝,六年修行。”油畫又被修復了。這個區域的建築是石天大廈的主體,占地約2000平方米。分為前堂、後堂、東西回廊室、前、左、右花墻廂房三間,與後花園、內廷融為壹體。院前有壹副白底藍對聯,壹聯“江南無雙地”,二聯“西江第壹”。院門口隱藏的壁畫中有壹幅“鶴、鹿、蜂、猴”巨幅畫,象征著高官、宰相的地位。繞過隱墻爬上三省各廳,三省前、後、中三廳:前廳為客廳,寬五間,三明兩暗,四柱向前延伸,五級石階,開門,東西花柱,各有臺階,廳前地上有壹綠園石,名為“轉送石”。大廳的墻上掛著墨龍穿雲圖的照片和他的祖先和天師的雕像,所有的墻壁都是題、詩和標題的古畫。教堂墻壁上方懸掛著三塊牌匾:牌匾“道齊崆峒”位於中央,“仙牌明祖”在東面,“那甲州城”在西面。
中央大廳(也稱為狐仙大廳)據說是石天崇拜“狐仙”的地方。堂內有壹壇、壹壇、壹盞恒光等祭祀器物。建築結構,前後廳由天溝重疊,由磚墻、石門分隔,再與後廳天井翼相連。前門額上有四個金字,即“道清虛空”,東西門分“紫氣”“金光”,各有額頭。
後廳:後廳是石天的住宿和生活廳,寬五間,用於四房四問,還有壹個宴會廳。前有天井,後有庭院,東西廂房上有樓房。廂房與中廳相連,天井四周有十根柱子,四扇門窗,雕刻精美,中間有壹個金魚缸,兩側有假山。宴會廳裝飾為清代風格,四壁繪有著名詩詞。中殿正上方懸掛著壹塊鑲有黑色花邊的金匾,上書“胡勇”。據說袁世凱為第61代石天60大壽送了壹塊牌匾。大殿前懸掛著壹塊“復備急醜”的匾,據說是清代狀元徐福題寫的。
靈芝園:沿著後堂的東、西門走就是靈芝園的八卦門。大門上方有壹幅“雙龍戲珠”的畫面,工藝精湛,贏得了觀者的贊嘆。墻上寫了壹副對聯,寫著“八卦含宇宙,雙龍衛乾坤”。靈芝園並不寬闊,而是壹個小院子,是石天在裏屋散步的地方。這裏有奇花異草,金桂銀桂,四季飄香。兩邊是狹窄的房間,原來是女仆和家仆用的,現在用作圖片資料展室。
舒淇閣是整個私人建築區的最後壹個建築,它與前面的靈芝園相連,後面是壹個涼爽的住所。這裏曾經是張天師收集佛經的地方(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觀星臺建在私人後廳西墻外的相鄰屋頂,從後廳西翼爬樓梯穿墻到達。建築簡單,三面都是明亮的窗戶,這是張天師觀測南星北鬥和測量秘密的地方。
萬發宗壇;第二個院落,私人區域西面相連的壹個四合院,是萬法壇,是諸神聚集的地方。現已修復,紅墻綠瓦,彩繪雕琢,棘獸騰飛。門上掛有“萬發宗壇”的匾額,庭院約1200平方米,建有三堂:五大殿,立於院門正中,臺階前有“九龍三足”香爐,東西兩堂,合建。正殿是三清殿。原殿內供奉有138位神、神、天將* * *,現供奉有三清、四帝、三官、三張(即第壹代道陵、第三十代集賢、第四十三代玉初)* * *。東側為“靈官殿”,殿內塑有王靈官(又名王善)踩火球,掐指揚鞭,面紅耳赤,蓄長髯,金袍綠帶(道教護體)的塑像。西側是“譚旋廟”,趙玄壇(又名趙公明)黑臉長髯,帥袍金甲,騎虎打鞭的形象(道教視其為財神)。庭院縱橫交錯,花木罕見,松柏常青,兩棵千年羅漢松壹雄壹雌,枝葉交錯繁茂,難得壹見,使萬發宗壇的四合院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在私人後廳的西面,有壹組外觀簡單的房屋,約500平方米,以連廳三進的格式,通過天溝天井連接成壹個整體。建築布局緊湊,私人後廳通過西走廊進入拱門。拱石上有壹個飄旗形狀的額塊,有三個不太明顯的小字。前後三堂,每堂三室,中堂東西十室。後殿視為正殿,前有廊天井,後有檐溝。陰溝後門通向百花池和那良居。字畫對聯不存在,除了後堂上方掛著壹塊牌匾。
百花池位於大宅西後端,水面約2000平方米。水池周圍有奇怪的花和植物。夏天荷花盛開,水青香,魚搖尾。湖中央的亭子是垂柳橋(亭子待建)。池畔南岸,古木成蔭,白鶴翺翔,鳥語花香。
那良居建在百花池畔,有四個面閥,靠墻臨水,額上寫著“那良居”四個字。這是張天師品茶賞花賞月的地方。現已恢復供遊客品茶納涼。
濰坊書店是壹家位於東部的私營企業。它前面有壹座寺廟(已被摧毀)。書店是四合院式的。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寬約800平方米。分為前後,然後是帶陽臺的正房。門前,老月桂倚墻起舞。石門上刻有壹對官書對聯,上聯是“潘琴滿燕秦期來”,下聯是“丹蘭可攀”。書店後門遠臨西華山,臨池臨水,門前寫著“秀遇衡陽”四個字。
皈依因心態不同,可分為上、中、下三種道教。陶下士的皈依心態,是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從三害中解脫出來,從今生對死亡的壹切痛苦和恐懼中解脫出來。道軍士的皈依,指的是聽說過的人和羅漢們的皈依心態。他們的心態是尋求轉換,以從今生因果輪回的六大分裂中解脫出來。在心態上,上士道教的皈依不僅要求解脫,而且要皈依利益眾生。
轉換內容
轉換有三種,即外部轉換、內部轉換和秘密轉換。外面的皈依是佛教徒的皈依,裏面的皈依和秘密皈依是不壹樣的。裏面的皈依是大乘皈依,密宗皈依不是同壹個皈依。
1,外部轉換
我們佛教徒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學佛會接觸到小乘、大乘、金剛乘。也可以說小乘、憲宗、密宗有很多名字。那是不是說佛陀的佛法不壹樣了?不是這樣的。佛陀以大慈大悲教導我們,但每個眾生的智慧都是不同的。所以,妳的智慧有多高,佛就教妳壹個佛法。如果智慧低,傳小乘法;智慧較高者,傳大乘法;如果妳很有智慧,妳就會傳承金剛乘法。不是說佛有分,而是佛教有很多種。佛教其實有很多門派,因為所有眾生的智慧不同,思想也不同。
1)皈依佛教
無論小乘、憲宗、密宗,所有佛教徒的外皈依都是壹樣的。外面是什麽換算?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佛門,皈依佛門。之前皈依小乘大師的妳們,已經皈依佛門、佛學了。皈依了憲宗大師的人,也皈依了佛教和佛學。妳現在是皈依了康師傅,還是皈依了佛門和佛學?這是* * *的轉換,沒有區別。比如憲宗皈依的佛是釋迦牟尼佛,密宗也皈依了釋迦牟尼佛,小乘也皈依了釋迦牟尼佛。
所以佛教裏所有的佛菩薩都可以也必須拜。為什麽?我們真的需要加持和智慧,拜佛的功德可以增加妳的智慧和加持。作為佛教徒,我們去任何寺廟,無論小乘、憲宗、密宗,都要恭敬,要低頭,要焚香,要用身體和嘴巴供燈。這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福氣。這是妳皈依佛門後應該做的事。
2)轉換定律
皈依法,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佛教,有八萬四千種方法,妳們都皈依了。
我去過很多地方,比如國外,西藏,汕頭。我接觸過很多人,學佛的和不學佛的,修行好的和不修行的。我的寺裏有幾百個和尚,有法師,有活佛,有喇嘛,他們也接觸了很多。有些人,尤其是學佛的人,常常會想:“妳是禪師,我是禪師;:妳是秘密騎手,我是小乘騎手...“有這樣那樣的分離是很不好的。
眾生的福報在逐漸減少,所以佛教也在逐漸衰落,已經到了佛法時代的末期。學佛的人要團結起來,幫助壹切眾生,讓他們快樂。只要佛教在佛教的世界裏,也可以說壹切眾生都能快樂。所以要團結壹致,好好修行佛法,讓佛法越來越興盛,眾生越來越幸福。所以,還是不要分開吧。我們都皈依了佛法,也就是所有的佛法都皈依了,不管修的是哪壹種佛法,都是佛陀的佛法。妳必須培養妳自己的心,真正佛的心。
3)皈依僧
就是妳已經從楚地菩薩皈依了師地菩薩,所有的阿羅漢、善僧。這叫皈依僧。小乘、憲宗、禪宗、密宗沒有區別。所以壹切佛、壹切菩薩、壹切阿羅漢都要拜。大家皈依三寶都是壹樣的。
所以外面的皈依,是對三寶的皈依,是對* * *的皈依。我皈依三寶時,皈依了八萬四千法,但靠壹個法修行就夠了。每壹次修行都可以消除自己的貪與無明,這是壹種解脫的方式。妳要把所有的方法都練出來,就算花壹輩子也練不完。所以,沒必要每個人都去學習。大圓滿法是壹種獨特的方法,它非常接近解脫,可以消除壹個人的業障。從84,000種方法中選擇壹種最獨特的方法。如果妳靠這個方法,靠壹個金剛上師去修行,妳的解脫不是很快嗎?當妳解脫圓滿時,過去、現在、將來所有的佛、菩薩、八萬四千法都是真意。真心只有壹個,沒有第二個,知道嗎?當妳解脫了成就,妳就悟到了所有的佛法,妳也就知道了佛菩薩所知道的壹切。比如妳修行蓮花大師對應法,妳就去武進凈土。這是否意味著妳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和其他佛國?不,妳已經實現了。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佛菩薩所有凈土都可以去。因此,如果壹個法律要被恰當地實踐,它必須被實現和解放。
2.內心的轉換
我們現在已經皈依密宗了。皈依密宗的區別在於內在皈依和秘密皈依,這是小乘和仙宗所沒有的。轉化是什麽意思?妳必須知道皈依密宗意味著什麽。密宗,被吸引的眾生更加智慧,解脫的速度更快,非常獨特。皈依密宗是完整的,包括內在皈依、秘密皈依和外在皈依。裏面有三個皈依,大家要記住,第壹個是皈依康師傅,第二個是皈依本尊,第三個是皈依大庫。這是憲宗和小乘所沒有的。
1)皈依上師金剛
轉化很重要。但是妳應該知道,妳必須找到壹個皈依的古魯。這個上師很有造詣,真的修心了。也可以說是出家人,大德。皈依他就好,不要亂皈依,也不要自欺欺人。為什麽?皈依金剛乘上師意味著妳從皈依金剛乘上師的那天起就跟隨他,直到妳獲得解脫。如果妳是上師的弟子,如果上師沒有做好,沒有成就,妳可以說妳自己都沒有學過。他怎麽向妳學習?他自己也沒有找到好的路。他怎麽可能走壹條聞所未聞的路帶妳去壹個好地方?例如,他從未從這裏去過北京,他不知道去那裏的路或如何去那裏。他以為憑自己的聰明就可以走,帶壹群妳們去北京,這是不可能的。他自己就是個渾渾噩噩的人,跟他走的人也變得渾渾噩噩。
所以皈依上師,壹定要觀察清楚,完全了解。皈依古魯不需要很多,只需要壹個。說真的,妳需要找到自己的基礎導師。弟子要研究三年的上師是否真的是有成就的上師;上師也花了三年時間,看看弟子們是不是真的學佛。以前在印度和西藏,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這樣修行的。但是,我們現在的時代太亂了,人人都有。有的人自己不懂,不懂修行,以為自己是大師,看了點佛經就告訴大家;而且,他是個了不起的人,有什麽樣的神通,還有很多奇怪的東西。這個時代的人也很喜歡超自然的東西。他們都很好奇,不理解,所以覺得他是個很棒的人,向他學習。他自己很迷茫,學他的人也慢慢迷茫。當妳學習邪惡的方法時,妳的頭會發瘋,就像壹個瘋子。現在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不開玩笑。還有,師父教弟子佛法要三年。如果弟子自信恭敬,就能傳法。否則妳根本無法給他開悟和佛法。但是現在很容易壹下子就傳法印心,改變這些需要壹個過程。
做金剛上師是有條件的,主要有以下幾點:第壹,上師很慈悲;第二,上師很有智慧,很有造詣;第三,上師是金剛乘的壹切印心、口傳、密戒都已被接受傳承。從普賢如來到上師,金剛乘的壹切秘密都是不間斷地傳承下來,上師成就了自己。就是這樣壹個妳可以皈依的金剛上師。所以,轉換是真的認真,不像小孩子的玩具。妳想怎麽玩就怎麽玩。這不是玩笑。皈依金剛上師確實是人生中最獨特最正確的事。
所以大家壹定要選壹個好的金剛上師皈依。皈依之後,妳根本無法將邪見呈現給古魯。妳可以完全按照古魯教妳的去做。“易雲”在我們的法語版本中是什麽意思?就是妳皈依了有成就的金剛大師,就要全心全意的向他學習,不要想太多,也不要拜太多大師。就是這個意思。邪見會去金剛和地獄。皈依康師傅是壹大勝利。修行好了,很快就能得到康師傅的加持,很快就能解脫。如果妳做得不好,妳很快就會去金剛地獄。
我寫法語書不是為了給妳做作業。很久以前,壹切眾生輪回,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成佛。第壹個解脫成佛的是如來,普賢王!他證明佛心已成佛,於是以金剛(即金剛薩多)之心將大圓滿佛法傳給佛。金剛薩多傳給菩薩,菩薩壹個接壹個傳下去,直到現在。這部法律最初是由普賢王如來傳到印度的壹些成功人士寫的。它從梵語翻譯成藏語,然後從藏語翻譯成漢語。所以法本裏的“易雲”是從普賢的王茹到所有成功人士,所有成功人士心裏都有自己的根本上師。
那麽,我是壹個有成就的古魯嗎?我跟妳壹樣是個普通人,要慢慢練習才能達到。但從普賢王如來到我,中間金剛乘的壹切灌頂傳承,完全沒有間斷,我接受了。我六歲進修道院,十歲出家。十三歲時,我跟隨我的根本老師土登曲吉紮巴仁波切學習,我跟隨他學習了十幾年,直到二十四歲。由於我的根本上師的仁慈,我獲得了許多修行的方法和成就,所以我教妳是完全錯誤的。為什麽?我十三歲跟老師學習,十七八歲才開始印心,不像我們現在的印心。印心的內容和方法很多。的確,我的基礎導師給了我啟蒙。我自己修行,達到什麽水平就接受印心。比如我第壹次印心是水瓶座印心。我接受了所有的印心和四次印心。所以,我會壹步壹步教妳修,妳永遠不會走彎路,不會走錯路。
最主要的是妳沒有騙自己。我根本不騙妳,也不敢騙妳。為什麽?我尊重,尊敬,相信根本大師和三寶。為什麽?我的修行得到了根本上師和三寶的極大加持,我體會到了。我皈依了上師金剛和三寶,第三誡是不說謊。不撒謊是什麽意思?每個人都需要知道。不要說謊,就是妳學佛之後,妳什麽都沒有成就,妳還沒有明白佛法的真諦,妳還沒有見到妳的佛。妳說:“我見過妳的佛菩薩像,我成就了。我成就了什麽佛法?”這樣捏造和欺騙,無非是騙錢,騙眾生的信心。比如有的人對三寶有信心,想學佛。妳成了大師,自己不修,人家就皈依妳了。這很不好,根本做不到。我壹點都不想破壞規矩,也不會破壞。從小到大我都沒斷過,以後也不會斷。所以,我不會騙妳。
每個人都要好好保管,要知道自己的情況。藏傳佛教分為紅、黃、花、白四大教派。我是紅教,妳也成了紅教。西康地區有三座影響較大的寺院,壹是卡多寺,二是白宇寺,三是朱慶寺,其中卡多寺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為什麽?是噶丹巴底斯,壹位偉大的成就者,建造了加多寺,他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我的寺廟是卡多寺。我出生在馬爾康的賈蓉,那裏也有壹座寺廟叫藏尼寺。加多寺的莫紮法國王認定我是加多三世的轉世活佛。所以可以說我是活佛,也就是上師。反正我從小就在練。我不騙妳,妳自己好好練吧。
皈依金剛上師就是這麽壹回事。嚴格來說要學三年,然後我就皈依康師傅,接受印心。但是現在沒有辦法,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上師,考察弟子。我絕對可以成為妳的金剛上師。我不會錯的。不要自欺欺人,壹定要好好練。
2)皈依神靈
這個神是什麽意思?離妳最近的是佛菩薩,是妳的本尊。這壹點非常重要。過去、現在、將來的諸佛菩薩,對眾生的加持、慈悲沒有區別,但如果都是妳的神,妳的解脫就慢了。我們要尊重心中所有的佛菩薩,比如去寺廟拜佛。修行的時候壹定要靠壹個本尊,可以靠壹個本尊。這就是所謂的皈依上帝。
在最後壹個法國時代,每個人都和蓮花花生大師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什麽?我們在做作業的時候讀到“妳是諸佛的師父”,意思是蓮花生師父是諸佛菩薩的合相,以示眾生來普渡。所以我們皈依蓮花生大師為本尊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有人說“妳把蓮花生大師當神崇拜是不對的”。那這個人就真的錯了。他沒有修好它。為什麽?佛法最初是從普賢第壹個解脫的茹王傳到很多有成就的人。其中“大施上師仁波切,妳是諸佛的主宰”是所有成就者所信奉的。如果妳拜蓮花生大師為本尊,那麽壹切佛菩薩都是妳的本尊。
因此,每個人都應該練習蓮花心月法師咒,它包括84,000次練習。我們會好好練習這句口頭禪,增強我們的離心和自信。修行的時候,心裏壹定要有本尊。尤其是遇到困難的事情,我祈求自己的本尊,也就是自己的根本上師保佑我。這就是“易雲”的意思。我們的本尊是蓮花生大師,但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觀音菩薩,等等。過去現在未來都要拜佛菩薩,因為拜佛可以增加我們的加持,容易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3)皈依空行母
空行母是女性精神上的成就者,例如白度母、綠度母和金剛瑜伽母。這是密宗非常獨特的方法。秘修者是修行真正圓滿的途徑,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所以不需要修行空行母。皈依空行母就是皈依他們的意義,皈依所有空行母。也可以說是皈依真我。我自己的心是壹個大空,所以我皈依空,皈依我自己的本性,皈依我自己的佛性。
內在的皈依是皈依孔夫子,皈依本尊,皈依空行母。
3.秘密轉換
密宗很勝。現在就不多說秘密的轉換了。妳會壹步步了解秘密是什麽樣的。簡單來說,秘密皈依就是不要求外在皈依,自己驗證自己內心的佛性,直接皈依。也可以說妳皈依了氣、脈、悟。壹切眾生皆有精氣神和閃光點。天上的鳥,地上的獸,眾生皆有氣息,每壹個眾生身上都有脈絡,脈絡裏都有亮點。氣、脈、光穴是真佛、化身佛、法佛,所以直接換算成氣、脈、光穴。這個我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