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1994壹位前國軍上校給央視寫了壹封求助信,央視忙著核實他的身份。最後發生了什麽?

1994壹位前國軍上校給央視寫了壹封求助信,央視忙著核實他的身份。最後發生了什麽?

1994,央視收到壹封特別的信,信中說他既是“國軍前上尉”,又是中國“第壹批女飛行員的老師”,而這次寫這封信,是因為他想要壹些東西。

央視工作人員看完之後並沒有選擇馬上回復,因為之前收到過很多虛假身份的惡搞信件,所以並不確定寫信人的真實身份,打算調查後再回復。

那麽,這個前國軍上校是誰?他在信中要求什麽?最後實現了嗎?

1994 9月14日,江蘇省嘉澤鎮壹位老人在看電視時,激動得熱淚盈眶。是央視的《中國風》打動了他。

電視畫面中,壹群女飛行員熟練地駕駛著飛機,翺翔在藍天上。看到女飛行員們英姿颯爽的臉龐,老人激動地說:“這就是我教過的學生!”

故事裏的老人叫趙增雄。

看完電視節目,他馬上拿起紙筆,打算給央視寫封信。在信中,他說:我曾經是國軍的上校。領導軍隊起義後,我到解放軍部隊工作,為新中國培養了第壹批女飛行員。

在表明身份後,趙增雄寫下了自己的心願:“希望央視能活著聯系上第壹批女飛行員,想再見到學生們。”

寫完信,趙增雄馬上走出門去,把信寄出去。寄信的時候,他心裏壹直在祈禱,信不要沈入海底。

之後,趙增雄壹直在等待央視的回復,但幾個月過去了,央視依然沒有回復他,於是心灰意冷,對“見女飛行員”不抱太大希望。

其實央視也沒有刻意拒絕回復他。收到趙增雄的信後,央視工作人員對“國家上校”和“女飛行員教師”的身份存疑,於是展開調查。這個調查持續了幾個月,自然不可能馬上回復趙增雄。

隨著調查的發展,央視工作人員發現趙增雄確實是前國民黨上校。據調查資料顯示,1949年底,在新中國成立、國軍在西南潰敗的背景下,時任國民黨重慶聯合辦事處主任的趙增雄棄暗投明,率部在成都起義,為解放西南做出了巨大貢獻。

事實上,趙增雄在起義前也猶豫過。今年6月的壹個晚上,趙增雄在離開重慶前,敲開了姐姐趙路林的門。他知道他的姐姐和姐夫是* * *生產黨的地下黨員。這次訪問的目的是詢問他未來的退路。

趙聽到敲門聲後立即打開了門。當她看到趙增雄站在門前時,大吃壹驚,說:“兄弟,妳怎麽了?”

趙增雄進門後,嘆了口氣。他說:“我這次來是想問清楚我的心思。如妳所見,國民黨已經走了。我以後該怎麽辦?”

我的妹夫吳坦率地告訴我:“我建議我弟弟盡快拋棄黑暗。現在重慶差不多解放了,解放軍的下壹個目標就是成都,領導起義,或者過上新生活。”

趙增雄點點頭,接著問:“那以後,我加入解放軍能幹什麽?”

吳對說:“* * *生產黨還沒有空軍。兄弟,妳是技術員,會開飛機,壹定大有作為,不必猶豫。妳應該盡快做出決定!”

經過這次談話,趙增雄下定決心造反。為了起義成功,他把郊區的特種空運物資全部轉移到封閉的黃埔小學,嚴密防守,防止物資被劫掠。

65438+年2月下旬,趙增雄在成都領導起義,將物資原封不動地交給解放軍,加速了成都的解放。

65438年2月27日,成都解放後,趙增雄加入解放軍,被調入西南軍區航校。到了航校後,組織告訴趙增雄:“根據妳的情況,我黨打算派妳去當空軍教員,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貢獻。妳怎麽看?”

趙增雄聽後眼睛壹亮。他激動地說:“我願意!”

接下來的幾天,趙增雄都在航空辦待命。為了教好學生,他不斷在腦海中回憶自己學開飛機時的情景,並把壹些細節記錄在筆記本上,供教學使用。

1950 1.5,接到任命的趙增雄立即趕往牡丹江第七航校擔任飛行教員。到了航校後,趙增雄看著眼前荒涼的景象,百感交集。這所航空學校建在日本的壹個舊機場裏。由於航校情況緊急,他沒有蓋房子給學員住,只能住帳篷,訓練條件極其艱苦。

其中,航校首批學員中有14名女飛行員,趙增雄就是這些女飛行員的教官之壹。當時,領導把這個任務分配給他時,鄭重強調:“培養女飛行員是壹項光榮的任務。國家已經有了女駕駛員和坦克駕駛員,必須把14女飛行員培養好,壹個都不能淘汰。”

接到任命的趙增雄壹直記著領導的話。因為是第壹次帶女飛行員,他沒有貿然進行實戰訓練。而是通過理論課的教學,長時間觀察他們。

趙增雄發現,女飛行員雖然沒有男飛行員膽子大,怕批評,但文化水平普遍高於男飛行員,基本還過得去。根據觀察結果,趙增雄決定,女飛行員不能像男飛行員壹樣訓練,要少批評,多耐心。

在實踐教學之初,趙增雄發現有幾個很膽小的女飛行員。壹旦他們在飛機上遇到情況,就會驚慌失措,完全忘記處理情況的理論知識,導致操作失誤。

有壹天,當壹名女飛行員在壹架飛機上著陸時,飛機跳到了地上。坐在壹旁的趙增雄也不是第壹次接手飛機。他心裏知道這不是什麽大情況。就在他等著看那個學生怎麽處理的時候,他看到那個學生很害怕,就松手了。見此情景,趙增雄接過飛機,穩穩地降落在地面上。

下了飛機後,趙增雄耐心地問:“剛才明明可以控制飛機,妳為什麽要放棄?”

女飛行員急得快要哭了:“教官,我當時有點慌,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就松手了,但是我太笨了。”

趙增雄安慰道:“沒事,多飛幾次就習慣了。指導老師有信心照顧好妳。”

後來,為了改變幾名飛行員膽小的心理狀態,趙增雄不厭其煩地壹遍又壹遍飛,私下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經過幾個月的實戰訓練,這些膽小的飛行員終於克服了內心的恐懼,能夠應對飛行中的突發情況。

壹年後,趙增雄覺得是時候讓這些女飛行員單飛了。經過多方考察,趙增雄和校領導決定由阮和珍執行“第壹單飛”任務。

之所以選她,是因為阮和珍是組長,開車操作更穩更老練。被安排在第壹個solo的位置,不容易出錯,可以給後面的solo成員開個好頭。

1951年5月,壹個風和日麗、風速穩定的日子,19歲的阮和珍乘坐美國PT-19訓練機翺翔藍天。機場的同學們熱烈歡呼,向天空揮手。

趙增雄也被這種氣氛所感染,內心的激動久久不能平復。他盯著阮和珍的飛機航行和降落。阮和珍下飛機後,高興地向趙增雄揮手致意,並向遠處的趙增雄敬了壹個軍禮。隨後,阮和珍走到趙增雄面前,驕傲地擡起頭:“教官,有事嗎?我沒給妳丟臉!”

趙增雄笑著和她握了握手,並調侃道,“妳的任務很漂亮。妳不愧是我教過的學生。真是給教官長臉了。”

接下來的幾天,其余女飛行員陸續單飛成功。趙增雄看著他們單飛的場景,心裏感慨道:我的學生,我開始了!

1951年11月,這14名女飛行員正式從第七航校畢業。畢業那天,學校單獨為他們開了壹個發布會。大會現場,他們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每個人都為自己是壹名合格的飛行員而自豪。

大會結束時,他們把目光轉向導師,請他們題字留念。趙增雄在紙筆上寫了幾句鼓勵的話,告訴他們:“從今天起,妳們正式畢業了。希望妳們在訓練中始終保持韌勁,銳意進取!”

趙增雄的話落後了,很多女同學流下了眼淚,因為她們知道,從這壹刻起,她們就要和教官分開了,她們舍不得分開。發布會結束後,女學員們圍上來擁抱趙增雄,和導師做了最後的離別。趙增雄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麽,卻沒有開口,任由學生們抱自己。然後他擡起頭,強忍住眼淚。

後來,這些女飛行員被分配到13師工作。因為他們被國家秘密訓練,不能按紀律與外界交流,所以與趙增雄失去聯系,這也是趙增雄40多年未能與他們見面的原因。

1994快結束的壹天,趙增雄突然接到常州電視臺的電話。他們告訴趙增雄,央視已經聯系了女飛行員周英芝,問趙增雄能不能接受常州電視臺的采訪。

趙增雄聞訊後激動地說:“我願意接受采訪。”

不久後,常州電視臺工作人員來到趙增雄家中。他們告訴趙增雄,他這麽久不回復的原因是沒有確認身份。和趙增雄聊了壹會兒,工作人員采訪道:“妳有什麽要對妳的女飛行學員說的?”

趙增雄不假思索地說:“我希望有壹天能和他們團聚!”

在常州電視臺采訪的同時,央視也采訪了周英智等飛行員的子女。最後兩家電視臺合作,把這兩個采訪剪輯成壹個節目,在65438年2月4日的節目《妳我他》播出。

節目播出當天,周英芝早早就站在了電視機前。聽到“希望團聚”這幾個字,她忍不住流下了幾滴眼淚。看完節目後,周英芝給趙增雄寫了壹封信,信中她寫道:趙教官是我們永遠的啟蒙老師。......

1995年3月,趙增雄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北京他姐姐趙璐琳的家裏,他遇到了來看望他的學生周英芝和吳秀梅。

時隔多年,趙增雄都認不出他們的樣子了。他們剛進門時,趙增雄以為是他姐姐的朋友。然而,周英芝和吳秀梅壹眼就認出了趙增雄。他們壹見面就親切地跑上前去,喊了壹聲:“趙指導員!”

趙增雄看著她們的臉,和記憶中的兩個女飛行員重疊了。他激動地問,“周英芝,吳秀梅?”

周英芝和吳秀梅相繼點頭,然後和趙增雄握手。之後三位師生聊了很久,直到姐姐趙露琳提醒他們吃飯,才發現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

後來,趙增雄的事跡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很多知名媒體也紛紛前來采訪。他們都問了趙增雄同壹個問題,即“妳這輩子最自豪的是什麽?”

趙增雄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最自豪的是為中國培養了第壹批女飛行員,為婦女解放事業做出了壹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