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總結

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總結

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總結

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局以張新民為局長、黨委書記為領導班子和全體幹部職工,以構建和諧安陽縣為目標,以擴大就業和兩個確保為重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 加強了自身建設,開展了作風整頓,轉變了工作作風,增強了群眾意識,確保了各項任務和目標的順利完成。 我縣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進壹步發展,兩個確保進壹步鞏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壹步加強。現將我局半年目標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壹、就業和再就業。

我局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和再就業。通過加強再就業培訓,進壹步探索非公有制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新機制,就業總量穩步增長,就業結構進壹步優化,“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機制進壹步完善。特別是4月份新壹屆黨組到來後,針對就業再就業形勢復雜,就業辦情況復雜的情況,大力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我縣就業辦面貌煥然壹新,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截至6月底,全縣新增從業人員6567人,占全年目標的91.2%;下崗職工再就業3572人,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15.2%;其中“4050”人員等困難群體再就業人數為1120人,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01.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新增小額擔保貸款476萬元,完成年度目標的59.5%。

二、社會保障工作

(1)加強企業養老保險征繳,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我局全力以赴加強社會保險費征繳、結算和擴面工作,繼續鞏固養老金支付成果。截至6月底,我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企業有407家,參保總人數達到26709人。繳費職工達到22972人,占參保職工的86%。6-6月新參保65438962人,完成全年擴面目標的65%。6-6月65438,實際征繳養老保險金2439萬元,綜合征繳率105%,完成全市目標任務的62%。全縣參保企業退休人員7461人,6-6月基本養老金2342萬元,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2342萬元。繳費率保持在100%,社會化管理覆蓋率達到100%。

(2)截至6月底,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到3.5萬人,占年度目標的102.9%,失業保險金245萬元,占年度目標的90.7%;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的失業津貼按時全額支付。全供事業單位應當在同級財政預算中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

(3)截至6月底,醫保參保人數達到37673人,占年度擴面任務的99.438+0%。我局加大醫保擴面力度,加快雙定單位聯網,認真落實破產企業困難職工參保措施;嚴格執行醫保基金管理制度,定期核對定點醫院住院病人,防止虛假住院和冒名頂替,確保基金安全運行。

(4)截至6月底,全縣參加工傷保險單位407個,參保人數32983人,完成' 98.5%的目標;1-6月期間,實際工傷保險費81萬元,工傷費用1.5萬元,累計工傷基金結余1.68萬元。

截至6月底,已籌集生育保險金65.438+09.65萬元,支付生育保險金39人,支付生育費用8.27萬元,生育基金累計結余20.47萬元。

三、勞動管理工作依法按時進行。

(1)工傷認定:1-6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13件,作出工傷認定16件,其中包括往年9件。工傷糾紛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應訴案件10件。

(二)勞動仲裁:1-6月,受理勞動仲裁案件21件,結案23件。在已結案的23起案件中,有6起案件是前幾年受理的。接待群眾來信來訪215余件,處理勞動信訪案件12件,結案12件。

(3)積極做好職工退休和職工退休待遇的審批工作。1至6月,330名員工退休,其中103名為特殊崗位退休。

(四)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積極加強執法監察。截至6月底,勞動保障違法案件立案10件,結案10件,結案率100%。其中,追回農民工工資7筆,為28名農民工追回2.8萬元。核實勞動合同4872份,規範了企業用工行為,有效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並認真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勞動合同鑒證工作,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努力。

四、勞務輸出開創新局面

XX年,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總體目標和任務是全年實現轉移27萬人,其中勞務輸出654.38+0.5萬人,本地勞動力轉移654.38+0.2萬人,產生勞務收入8億元以上。截至6月底,全縣轉移勞動力27.3萬人,占全年總目標的1.01%,其中勞動力1.470人,占全市下達任務總量的98%,同比增加1.65438+。就地轉移勞動者654.38+02.6萬人,占年度任務目標的654.38+005%。6個月,勞務輸出收入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7%。我們已經建立並整合了23個海外辦事處,包括今年在上海和山東的兩個新辦事處。我局與勞務輸出基地辦公室加強勞務合作,加強對農民工的管理和跟蹤服務。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加大,上半年培訓各類人才51萬人,同比增長36%。

圍繞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我局進壹步開展了“創勞務輸出品牌,促勞務經濟發展”活動,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如搞好培訓,突出地方特色;建立和完善勞務輸出網絡體系;發展勞動力中介機構,培育市場;加大宣傳力度,扭轉大眾就業觀念;加強培訓提高農民工素質,做好培訓工作,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真正做到領導到位、宣傳到位、工作到位、資金到位。該縣勞務輸出工作運行良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機關建設和研究工作

(壹)為進壹步轉變勞動保障系統工作作風和部門作風,進壹步調動全局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努力打造五型機關,4月25日至5月25日,我局在全系統開展了以“對人民負責,讓群眾滿意”為主題的集中整治活動。整改期間,我局幹部職工進行了深刻的自查自糾,進行了認真整改。通過作風整頓,統壹了幹部職工的整體思想,營造了團結拼搏、幹事創業、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建立了26個系統,鞏固了活動成果。同時,把紀律作風整頓、黨風廉政建設和構建和諧安陽縣結合起來,極大地改善了幹部職工的宗旨和工作作風;加強政務公開,杜絕違法違紀案件;積極做好信訪維穩工作,目前無信訪案件。

(2)精神文明創建生動多彩。我局采取寓教於樂、寓教於樂的形式,經常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了勞動保障系統的形象內涵。如慶祝“五壹”文藝晚會、為殘疾人捐贈愛心、慶祝“七壹”書法比賽、慶祝“七壹”體育比賽、代表安陽縣參加市關工委組織的“慶祝七壹”文藝大獎賽等。增強了我局幹部職工團結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培養了集體主義觀念,增強了我局黨組和廣大幹部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我局各項工作目標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督查和政策研究目標完成情況為:做好上級督查事項的辦理工作,按時辦理和上報。結合我縣勞動保障工作實際,進行了認真的政策調研,完成了6份調研報告。

六、工作中的問題

(壹)再就業資金缺口嚴重,社會就業壓力進壹步擴大,再就業援助工作進展緩慢;大部分下崗職工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弱,難以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公益性崗位開發難度大,再就業難度仍然很大。

(2)多年來問題多、負擔重、力度大,部門協調存在問題。

(3)社會保險擴面難,社會保險費征繳難。主要是壹些私營業主社會保險意識差,無視員工的長遠利益和社會利益,千方百計逃避繳費義務,不給員工繳納保險。許多個體和私營企業仍然處於社會保險之外。舊的國有和集體企業大多處於停辦或半停辦狀態,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和接續存在諸多障礙。

(四)經費不足,工作陷入被動。社保工作復雜,需要現代化管理手段和高科技辦公設備的支持。再加上日益繁重的新業務,辦公經費無法及時到位,成為制約各項工作進壹步開展的瓶頸。如果車輛年久失修,很多在農村的調查和辦案都無法提高效率。

(5)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和企業對員工素質要求的提高,職業培訓任務巨大。

七。工作面

XX年是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第壹年,也是“十壹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上半年,我局努力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但各單位情況不同,離完成年度目標還有壹定差距。在這關鍵時刻,我局將按照中央關於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努力全面完成XX目標,取得大突破。

1.要采取措施,逐步解決部門協調問題和多年遺留問題。

2.進壹步加大就業和再就業力度,確保下崗職工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壹是進壹步完善社區工作平臺建設,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促進“4050”下崗職工再就業;二是完善失業登記和免費就業服務制度;第三,完善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援助制度;第四,建立和完善政府資助的服務和培訓體系;第五,建立和完善就業服務的整體管理體系;六是實現功能多樣化、服務人性化、隊伍專業化、手段信息化,提高就業服務效率和質量,提高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滿意度;七是服務社會,動員社會資源,接受社會監督,把群眾滿意作為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最終標準,實行制度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3.加強社會保險制度建設,不斷完善保險體系。

養老保險要完善非正規就業人員的參保方式,對靈活就業的低收入者實行“低進低出”的政策;對收入不穩定的小時工、階段性員工、季節工、靈活就業人員,有收入時繳費,無收入時間斷繳費,繳費年限合並折算;要完善個人賬戶管理,逐步做實個人賬戶;要準確核定繳費基數,合理控制替代水平;要根據居民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和在崗職工工資增長情況,規範自然增長調整機制;要擴大資金來源,不斷提高財政支出比重;要拓寬融資渠道,鼓勵企業實施補充保險,逐步建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保險、個人儲蓄保險和商業保險四個層次的保險。

醫療保險要完善離退休人員和老紅軍醫療管理辦法,落實和完善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辦法,落實企業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辦法,鼓勵企業開展補充醫療保險,探索建立社會醫療救助制度,鼓勵職工自願參加商業醫療保險,逐步建立社會醫療保險、企業補充保險、商業大病醫療保險、社會醫療救助四個層次的醫療保險。

失業保險應當以個人賬戶為基礎,失業職工的接收和管理應當科學、有序、規範。應與社會就業登記系統相結合,及時準確地接收失業人員,防止和避免騙取失業救濟金。要探索失業救濟與鼓勵創業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失業救濟基金的作用,促進失業人員早日再就業。

工傷保險要進壹步完善與企業工傷事故發生率掛鉤的辦法,探索促進安全生產、預防事故的途徑;要規範工傷管理辦法,確定工傷定點醫院和報銷範圍,有效使用保險基金。女職工生育保險要進壹步探索生育醫療費用報銷管理辦法,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管,依法對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基金征繳、支付、結余、管理和運營進行全過程監管,通過現場監管和非現場監管相結合,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基金安全完整。

4.加強勞務輸出,完善管理服務體系和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強信息網絡和培訓基地建設,開展職業教育,廣泛收集就業信息,拓展勞務輸出渠道,為下崗職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5、繼續實施勞動預備制度,按照“先培訓後就業,先培訓後就業”的要求,對城鄉初中畢業生和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加大職業培訓力度。以就業訓練中心、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短訓班為主渠道,結合初次就業備案、工商營業執照辦理、崗後監管,使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非農村勞動力在就業前接受壹年以上職業技術培訓。

6、加強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培訓。統壹組織和安排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充分發揮就業訓練中心和社會機構的作用,讓每壹個下崗職工都得到再就業培訓。結合再就業安置和《下崗再就業優惠證》發放,優先安排通過培訓取得職業培訓證書和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

7、大力開展勞動保障監察,通過重點監督、檢查、舉報和監察活動,及時發現和糾正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並嚴肅查處違法行為;進壹步加強勞動爭議仲裁,改進辦案手段,增強辦案能力,提高結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