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建)高校傳媒聯盟又稱福建高校傳媒聯盟(簡稱福建校媒聯盟),是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指導,中國青年報社與全國63所重點高校合作創辦的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在福建的分支機構。經過兩年的發展,聯盟在福建省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整合度、公信力和影響力。
聯盟成立於2008年6月5438+2月,由中國青年報福建記者站具體指導,旨在加強本省大學生媒體傳播,實現新聞內容、活動資源、組織渠道的共享。目前,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華僑大學等17高校媒體成為聯盟第三屆主席團單位。
聯盟自成立以來,先後開展了廈門B2C企業SKOMART公司采訪、福建省校媒作家大賽、海西大學學生媒體論壇、季度聯動采訪等系列媒體活動,並積極配合中國青年報、中國高校媒體聯盟組織參與全國大型活動,如校媒記者看兩會、百名大學生探訪徐霞客足跡、湖南衛視五四成人禮、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等。
依托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高校媒體聯盟的廣闊平臺,2010年,福建高校媒體聯盟的6名學生記者也入選報道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成為這兩項國際賽事歷史上首批註冊的高校記者。“福建校媒人”正在成為壹個崇尚真理、敢於表達自我的大學生記者新群體。
第二,職能範圍
福建高校媒體聯盟的職能範圍涉及新聞內容、活動資源、組織渠道三個方面:
新聞內容——以中國青年報、中國學校傳媒網為主要平臺,分享發布優秀稿件;開展校園媒體研討會和業務交流;與新聞單位、學校新聞部門及相關部門合作,對學生記者進行專業培訓;評選表彰優秀校園媒體和學生記者;為社交媒體培養優秀的新聞後備力量。
活動資源-協助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高校媒體聯盟在福建實施和開展各類學校媒體活動。如:與世界對話、未來大講堂、註冊大學生記者評選、校媒記者看兩會、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KAB創業教育項目等活動。
組織渠道——對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全國平臺,與福建省內會員單位溝通;通過互送報紙、代表團互訪、開展實際研究和交流經驗,增進相互了解與合作;組織與省內外高校聯合采訪學習新聞技能;搭建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
三、成立背景
福建高校傳媒聯盟的成立與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誕生密切相關。2008年5月25日,在* * *團中央和教育部的指導下,中國青年報攜手全國63所重點高校,由* * *發起成立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其目的是為高校校園媒體搭建壹個互相交流、欣賞、提高、受益的平臺。我國高校媒體聯盟發展迅速。截至2010年7月27日,已有210所高校加入,理事420人(高校宣傳部長、團委書記)。與聯盟成立同時開通的中國校媒網註冊會員已達500多萬,日PV值達到1995萬。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推出了壹系列高質量的活動。在“與世界對話”活動中,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執行主席、清華大學《清新時報》總編輯李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出席了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G20峰會,並受到主席的親切接見。在“未來大講堂”活動中,楊瀾、余、康輝等知名人士擔任青年導師,為高校社團做免費演講;在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的“註冊大學生記者評選”中,成為國際賽事史上首批註冊大學生記者。
此外,“天翼計劃、大學生就業創業體驗行動”、“校媒記者看兩會”、“校媒記者訪村官”、“挑戰杯聯合報道”、“在成都創業——尋找身邊的創業英雄”、“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知識大講堂”等活動也紛紛亮相。
同時,北京、天津、江蘇、四川、福建、江西、上海、河南、廣東、陜西等地的高校媒體聯盟相繼成立,成為全國高校媒體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高校媒體聯盟於2008年2月誕生,成為第六個區域性聯盟。
如今,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2009年中國高校媒體聯盟年會上,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翟惠生說:“我們的高校能有這樣壹個平臺與媒體結合,這真的是壹種傳播上的創新。”英國外交大臣戴維·米利班德稱贊說:“這些來自中國大學的年輕人是新中國的壹個很好的廣告——他們體現了全球參與和探究的精神。”
以上只是粗略的描述。更多請看百度百科,裏面有最詳細的介紹。/view/513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