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初探?

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初探?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進壹步深化和加入WTO,建築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競爭的加劇必然導致低價中標現象的普遍存在,建築企業的生存環境將越來越嚴峻。不管妳喜不喜歡,控制項目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必然成為項目經理的重中之重。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項目經理不再是計劃經濟中的“自給自足”,而是不得不與各方面的“利益相關者”進行經濟往來,市場環境瞬息萬變,項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特別是工程造價、工期、質量以及項目建設中諸多不確定因素的交互影響等。對於項目成本經理來說,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無法實時掌握項目部準確的成本信息等。這些都強烈呼喚工程造價管理的“信息化”。

那麽什麽是項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呢?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是指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整合項目部現有的生產、管理、技術、機械、財務、管理等資源,及時為項目經理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信息,使項目部能夠快速應對施工環境的變化。其實質是強化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體來說,就是將計算機系統與項目部的現場成本管理模式相結合,形成統壹的管理平臺,在此平臺上流轉和生成各業務部門的業務文件和報表,並實時采集和生成成本數據信息,從而為資源配置提供支持,目的是在保證工期和質量的前提下,使項目成本最小化。

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目前,我國建築企業在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積累了壹些經驗,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既有建築企業的問題,也有軟件公司的問題。

對於施工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項目經理的認識,這涉及到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從很多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踐來看,項目經理尤其是“壹把手”的支持往往對信息化的成功實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有人稱之為“壹把手工程”。主要問題是壹些項目經理還停留在“老套路”上,沒有意識到信息化是大勢所趨,支持態度不堅定。當然,也有壹些項目經理的認識誤區問題。他們認為既然是“信息化”,那就給各個部門配電腦,連局域網,實現電腦辦公自動化,買幾套軟件,以為這就是“信息化”。其實這只是信息化的壹個架子,與信息化的要求相差甚遠,因為他們並沒有整合項目部的所有資源,形成統壹的管理和運營平臺,各部門各行其是,形成了“信息孤島”。

此外,工程造價管理的信息化不僅在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引入了信息技術,也引入了新的管理模式,必然帶來管理的變革,也必然會給舊的習慣和模式帶來“沖擊”。比如,項目部的工作人員習慣了手工操作,現在卻要求他們在電腦上完成所有這些工作,這會對人員的習慣造成“沖擊”;成本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各部門“協同工作”,上壹個流程的文件編制往往是下壹個流程文件編制的基礎。信息系統嚴密的邏輯關系會“沖擊”管理者以往工作的隨意性;計算機信息管理必然會“增刪”原有的管理流程,對管理者造成“沖擊”等。在壹個相對封閉、管理薄弱、技術低下的行業,他們能接受這些“沖擊”對項目部的影響嗎?會因為這個而“休克”嗎?

對於軟件公司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開發的項目成本管理軟件產品是否適用,是否真正給施工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由於建設項目成本管理的特點——實時性、動態性和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給軟件產品的研發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軟件公司的R&D人員能否與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人員進行深入細致的交流,尤其是針對“隱性”和“習慣”方面

其次,建築企業的普遍情況是其他部門(機械、材料、生產等)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除了技術和管理部門的人員(主要是大中專畢業生)普遍較低,相當壹部分人員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因此,工程造價管理軟件產品的操作必須方便易學,具有友好的界面。

最後,計算機網絡及其軟件產品的本質是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基礎是項目部的日常管理和運作模式。計算機網絡或軟件產品實現這種模式,就像兩個優秀的獵人,壹個拿著獵槍,壹個拿著弓箭,狩獵結果不言而喻;但是壹個不懂得打獵的人,可能連獵槍都打不中獵物。

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初探

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基於建築行業和軟件公司的合作,二者缺壹不可。軟件公司為施工企業的項目成本管理模式(各種各樣,不同的企業往往有所不同或不完全相同)提供合適的軟件產品,以滿足項目成本管理對計算機系統的要求,為施工企業帶來實用價值(非想象和誇大)。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努力提高認識,了解信息化的本質和作用,支持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例如學習計算機操作,逐步習慣使用計算機管理日常工作),更新管理理念,適應管理變革,避免“信息孤島”等等。這些都是成功的先決條件,為項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其次,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的第壹步,要重點控制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各種造價浪費和不當行為,從零開始,規範工程造價的管理流程,夯實基礎。這壹步非常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因為它似乎與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無關。例如,壹些施工企業的項目部在工程造價信息化過程中組建局域網。引進了國外成熟的項目管理軟件,卻忽略了自身與國外施工企業的差距(由於國外施工企業的管理非常規範,管理水平已經相當高,他們的項目管理軟件已經主要側重於資源的整體配置和優化,涉及到工程管理領域高層管理的理論管理)。最後,項目部下大力氣做好資源配置計劃和進度網絡計劃,但施工現場現場管理不規範,資源配置不能按計劃進行。沒有發揮計算機軟件系統的優勢,反而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軟件系統規劃、文檔錄入等。),而最終的結果就是軟件系統被“束之高閣”,這絕不是個別現象。據相關報道,80%的建築企業都被鎖在櫃子裏,沒有使用過。有了這個基礎,建築企業才能承受信息化的沖擊,避免“休克”。

有了基礎,接下來就是總體上的資源配置和優化,利用計算機系統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打造項目成本管理的統壹操作平臺。項目部各業務部門在統壹的操作平臺上進行項目成本管理操作,實現資源和信息共享。日常業務文件和報告在計算機網絡上流通,項目經理可以實時掌握動態成本信息,隨時召開“成本分析會”。根據控制的成本信息,及時調整決策,優化資源配置,真正做到成本管理各個環節的“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後分析”,實現項目成本的動態管理,努力使項目成本最小化,以適應“低價中標”的市場環境,拓展企業自身的生存空間。這是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優勢,也是計算機軟件系統發揮優勢的地方。

沒有前提條件,成本管理信息化不可能成功,有了前提條件,也只是成功了壹半。沒有基礎工作,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優勢就無法實現。有了基礎工作而沒有進壹步的落實(也就是上面說的“優勢”),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價值也就喪失了。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