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合肥市勞動就業條例

合肥市勞動就業條例

第壹章總則第壹條為了規範勞動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就業活動。第三條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市勞動就業管理工作。縣、區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就業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商務、公安、衛生、建設、安全生產監督、物價、稅務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相互配合做好勞動用工管理工作。

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第四條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信息化建設,建設和完善信息服務平臺,簡化辦事程序,提高管理和服務效率。第二章求職和職業介紹第五條勞動者可以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職業介紹機構或者直接與用人單位聯系求職。

勞動者求職時,應當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證明及其他相關材料。第六條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當為勞動者提供免費的就業政策法規咨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免費的就業援助,辦理免費的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公共就業服務。第七條專業中介實行行政許可制度。設立職業中介機構或者其他機構開展職業中介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經縣、區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取得職業中介許可證:

(壹)章程和管理制度;

(二)有固定的營業場所和開展業務所必需的辦公設施,營業場所面積不少於30平方米;

(三)有三名以上具有職業指導資格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開辦資金不低於十萬元人民幣;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批準取得職業中介許可證的職業中介機構,應當持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註冊。

未經依法許可和登記的機構不得從事專業中介活動。

向勞動者提供境外就業服務的職業中介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八條專業中介機構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事項或者終止的,應當按照設立許可程序辦理變更或者註銷登記。

設立分公司,應在征得原審批機關書面同意後,由擬設立分公司的縣或區勞動行政部門批準。第九條職業中介機構應當在服務場所顯著位置懸掛職業中介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職業介紹合法證件,標明服務內容、收費項目和標準,公示從業人員工號和照片,公布當地勞動、工商行政管理、物價等行政部門的投訴舉報電話。第十條專業中介機構應當建立服務臺賬,記錄服務對象、服務過程、服務結果和收費情況,並接受勞動、價格等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

職業中介機構應按季度向當地縣、區勞動行政部門報送求職登記和職業介紹結果等信息,由縣、區勞動行政部門負責統計匯總,再報送市勞動行政部門備案。第十壹條職業中介機構未提供職業中介服務的,應當退還向求職者收取的中介服務費。第十二條專業中介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壹)提供虛假就業信息的;

(二)發布的就業信息含有歧視性內容的;

(三)偽造、塗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的;

(四)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的;

(五)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

(六)為無合法身份證件的勞動者提供就業中介服務;

(七)介紹勞動者從事法律、法規禁止的職業;

(八)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證件;

(九)向職工收取保證金;

(十)以暴力、脅迫、欺詐等手段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

(十壹)超出核準的業務範圍;

(十二)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第十三條房屋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得將房屋提供給他人從事非法職業中介活動。第三章勞動者的招用第十四條用人單位可以通過下列途徑招用勞動者:

(壹)委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或者專業中介機構;

(二)參加職業招聘會;

(三)利用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發布招聘信息;

(四)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招聘信息;

(五)利用自有場所、企業網站等方式發布招聘信息;

(6)其他合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