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林曉旭的最新信息。

林曉旭的最新信息。

陳,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曾是鞍山劇團的演員,後在電視劇《紅樓夢》中飾演表妹梅。現在在做生意。

陳,38歲。

作為CB廣告公司的董事長,陳的辦公室只有十幾平方米。房間裏除了輕柔的佛樂《阿彌陀佛》,最顯眼的是兩樣東西:壹個是她在電視劇《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的經典劇照立在門對面,壹個是書桌對面墻邊搭起的佛堂。佛寺的桌子上有壹幅穿著僧袍的老和尚的畫像。和尚心地善良,精力充沛。

“他是我的主人,孔敬少爺。”陳對說:

“我總結了我的前半生。我真的沒有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我的提問都是壹種判斷,壹種否定,壹種反思,壹種重新開始。”陳在接受時代周報專訪時說。

雖然已經入行十幾年,陳見陌生人時還是有些害羞,但他的自我意識很強。“我和林黛玉壹樣——太自我,別人不歡迎我,記者對我也沒什麽好印象。我不開心就不理妳,或者說我不在乎別人的感受。”

生活中的陳相當低調,很少接受采訪,更不願意談論私生活。不過她還是告訴時代周報,現在她和父母還有姐姐住在壹個大房子裏。"扮演妙玉的虞姬壹直住在我們家."此外,她的丈夫和她壹起經營CB。“他健康、陽光、帥氣。”

只演過兩部戲的著名演員。

陳只演過兩部戲,即《紅樓夢》和《春秋》。但當年她的名氣比很多演了壹輩子的演員都大,因為她演的是林黛玉。

“拍《紅樓夢》的時候,我看過兩遍原著。我給王主任寫推薦信的時候,還附上了壹首贊美柳絮發表於14歲的詩。”

陳說,她當時的性格真的很像林黛玉。她很瘦,喜歡閱讀,沈迷於芭蕾。

陳18歲。

從65438年到0985年,《紅樓夢》劇組開始選演員。18的陳聞訊後,拿著壹張自己的照片和背面抄的壹首詩找到導演,自告奮勇演林黛玉。

“壹開始導演懷疑我能不能演好。問我:我可以再演壹個角色嗎?我說:‘我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別的角色,觀眾會以為林黛玉是在演另壹個女生的角色。“導演覺得演林黛玉的演員應該是詩人,所以我最後得到了這個角色。”

接到試演通知後,她沒有告訴同事和鞍山劇團領導,而是請了三天病假,偷偷跑到北京。她在《紅樓夢》劇組呆了三年。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她,讓林黛玉苦不堪言。

《紅樓夢》後來成為中國電視史上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重播了700多次。

她在那部戲裏和十幾個以前不知名的男生女生壹夜成名。那時候她才21歲。“我覺得我演林黛玉不是因為長得漂亮或者演技好,而是性格氣質都和她很像。”

《紅樓夢》熱播後,陳借助“林黛玉”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這為她贏得了電視劇《家庭春秋》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但梅表姐再怎麽努力,展示給觀眾的也不過是“林黛玉”的翻版。

“我拍過這樣兩部戲。壹是覺得自己在表演方面不如別人有天賦;二是因為起點太高,之後壹直沒遇到合適的劇。事實證明,這是我的運氣。我要演,就應該演最好的角色,對吧?”

所有的浮華都是孤獨。從此,陳壹個人漂泊到了北京——十幾年前還沒有所謂的“漂泊者”,她成了北京最早的漂泊者之壹。沒有租房中介,沒有酒吧和迪廳,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走。因為搬了很多次家,她幾乎得了房子恐懼癥——她害怕拖著行李上街的感覺。

“80年代末流行出國,我是盲目感動。我想去美國,被拒簽了。”為了出國,她請了保姆,把自己關在家裏努力學習英語。她孤僻的性格實際上把保姆嚇跑了。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先去了德國,想轉機去美國。然而,她在德國呆了三個月後回來了。

回國後,陳還是不確定自己該做什麽,直到1991,誤轉業務。

不懂廣告的廣告商

廣告人陳。

"如果壹個廣告商想和妳談廣告代理,妳會怎麽說?"

“跟我說話?”陳顯得很驚訝。“我不知道。沒有顧客來直接找我談。我們各個部門都有主管,比我專業。我需要做的是堅持誠信經營的宗旨,為有誌之士提供廣闊的舞臺。”

不和客戶談廣告的陳,在1996創辦了自己的公司——CB廣告公司,並任董事長。那年她29歲。

陳說,打入廣告行業只是壹個偶然,說白了,是為了生存。1991年“有個朋友告訴我,長城廣告公司在招聘加盟簽約運營的時候,可以組建壹個團隊單幹,他們覺得我應該試試。沒想到公司同意我成立生產總部,自負盈虧,我就大膽簽了。”

陳的風險投資是通過買股票賺來的。當時中國的股市剛剛起步。她跟著別人用演出積攢的兩三萬元買原始股。沒想到股票翻了幾倍,她成了“先富起來的人”。

陳壹家有著“長城國際廣告公司制作總部經理”頭銜的創業公司,除了幾個大學生,幾乎壹無所有。她在壹家酒店租了壹間客房作為辦公室,生意舉步維艱。房租和員工工資幾乎把她壓垮了。

壹個月後,她的第壹個客戶出現了。那是壹家有名的藥廠,客戶對她說:“我知道林黛玉不會騙我的。”

另壹家藥廠也讓她記憶猶新。是湖北壹家藥廠,當時差點倒閉,跟她簽了654.38+0.5萬多的代理合同。通過她的宣傳,藥廠不僅起死回生,還兼並了壹個小廠。

“‘林黛玉’的名氣對生意沒有幫助。理性的人絕不會因為妳是‘林黛玉’就和妳合作。”陳對說:話雖如此,“林黛玉”無形中給陳帶來了壹些寶貴的機會。當時中國只有幾百家廣告公司,規模都很小。客戶不知道廣告該相信誰,都是沖著名字來的,壹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1991到1993,我們都發展的很順利,很穩定。我是在壹個好時機進去的,顧客都滿了。如果放在現在,簡直不可想象。行業成熟,競爭日趨激烈。不知道怎麽做的人怎麽會有機會?”

“如果說有什麽困難,那就是在1994。當時中國的經濟比較低迷,我們的生意有點冷清。我從壹個演員的角色轉變為負責壹個小企業,對維護客戶不太了解。到1994,我們失去了壹部分客戶,進入低潮,處於維持運營的狀態。這完全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

“現在大家都知道,除了對客戶的專業服務,還要和客戶成為誌同道合的朋友和夥伴。我有很多感悟和教訓。1995,我認識了壹批客戶,特別是五糧液,和我們合作了11年了。”

九年後,CB已經發展成為壹個集廣告、文化、商業於壹體的品牌企業。

現在,陳已經投資654.38+02萬元,與華視傳媒籌備壹部28集的電視劇,希望在文化領域有所作為。這部暫定名為《紅裁縫》的電視劇,描述了20世紀初至30年代上海西服行業的發展歷史,以及風雨飄搖中的愛恨情仇。

過平靜的生活。

靠做白酒品牌廣告代理發家的陳喜歡吃素,從不喝酒。受她的影響,CB的幾個員工也養成了吃素的習慣。

在放棄電影並進入商界後,陳壹度專註於賺錢,並試圖讓他的父母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她為他們創造了壹個更舒適的家,並送給他們漂亮的禮物。

“後來我發現,物欲的增長並沒有給我和我的家庭帶來真正的幸福。我變得越來越忙,越來越煩躁,幾乎沒有時間和父母相處。直到有壹天,我突然發現,爸爸媽媽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變得又老又弱,好像隨時都可以離開我。我給了他們什麽?他們能從這壹切中得到什麽?這種心痛讓我從喧囂中平靜下來。我開始想:如果我父母去世了,他們會去哪裏,我們還會再見嗎?”

1999年,她在朋友的車上偶然聽到了孔敬大師講解《無量壽經》的磁帶。“突然我的心亮了起來,這個世界似乎印證了我從小對壹個幹凈、充滿關愛的世界的無限向往。我對佛經中描述的壹切都沒有懷疑,就像有人突然給妳呈現壹幅在妳心中畫了多年的藍圖。”

兩個月後,當她聽說孔敬大師要在新加坡講學時,她立刻申請簽證飛了過來。“看著老法師慈祥明亮的臉,我覺得我懂佛教很久了。我問老法師,‘我可以做妳的弟子嗎?在我心裏,妳已經是我的主人了。“第二天,主人教我和妹妹皈依。從此走上了學佛之路。”

現在,陳每天早上都以念誦《無量壽經》開始壹天的生活,臨睡前還會念誦《大藏經》,以此來回顧和懺悔自己當天的錯誤,為所有正在犯罪和受苦的眾生懺悔,祈禱他們能與自己斷惡修善。

“白天工作很忙。午休的時候會靜坐30分鐘恢復體力,效果很好。失敗和成功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妳從中學到了什麽,妳的智慧有沒有增長,妳的靈魂有沒有長高,妳的道德有沒有提高。學習在我的生活中占據了很大壹部分。以後希望能多做壹些關於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業。”

“我的人生目標是:在我死之前,我能真正想清楚我的人生,實現它,並在有生之年彌補我以前所有的錯誤,然後做壹些好事。”

陳所說的“失誤”是指行為、語言、思想上有意或無意的失誤。

看起來,陳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小得多,但她說她的心理年齡是“100多歲”。

“我希望生活盡快過去,像流水壹樣,然後我會進入壹種特別平靜的狀態,讀書寫作,親近自然。我希望過現在老人的生活,也希望過父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