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晚上在安慶寫作

晚上在安慶寫作

1.寫壹篇關於安慶風景的文章。西湖沒有大海那麽壯麗;沒有漓江的靜謐、清澈、翠綠;也沒有黃河那麽壯麗。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世界上獨樹壹幟。

春天的西湖,最美的是柳浪和鶯聲。春雨過後,大地上出現了新芽,柳樹抽出了嫩綠的嫩芽,金絲桃開出了艷麗的花朵,在細長的柳條的掩映下格外動人。正如詩人所言,“碧玉扮作壹樹,萬縷青絲掛毯垂。”

西湖不僅春天美麗,夏天也同樣美麗。夏天,荷花盛開,覆蓋整個湖面,被擠得水泄不通。當微風吹過,它們就像穿著漂亮的彩色衣服的女孩壹樣在風中搖擺。它們有的有小小的花骨,有的只有幾片花瓣,有的已經完全開放,為遊客們綻開了笑臉。(* ^ _ _ ^ *)真的可以用“次日荷葉無限艷,荷花映日影別樣色”來形容!

乘船到西湖中心,那裏出現水波紋。環顧四周,西湖的景色會讓妳更加著迷。頑皮的魚有時會跳出水面向妳問好。

西湖壹年四季都很美,有獨特的魅力。難怪詩人蘇軾稱贊西湖。"把西湖比作西湖總是恰當的."多麽多姿多彩的西湖啊!

2.安慶改了我的作文。我出生在魚米之鄉安慶。今年是祖國成立60周年,也是改革開放30周年。在這不平凡的六十年裏,我的家鄉安慶正在慢慢走向繁榮...

1949 65438+10月1當第壹面五星紅旗緩緩升起的時候,壹個響亮的聲音宣告了壹個民族的崛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如今,60年過去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家鄉安慶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據爺爺說,他小時候沒住過高樓,甚至很少看到。那時候每家每戶只有壹間小平房,唯壹條件好壹點的就是多幾個房間或者門前的小院。那時候家裏的地板不是像現在這樣鋪著幹凈明亮的瓷磚,而是凹凸不平,塵土飛揚的黃土地!那時候屋頂不是水泥做的,是瓦片做的。所以,壹塊瓷磚掉下來或者摔壞了,又恰好下雨,外面就下大雨,家裏下小雨;如果下大雨,地面可能會因為積水太多而出現小水坑!

再看現在的安慶,壹棟比壹棟高;曾經的小平房也變身為最窄的廠房;凹凸不平的黃土地被壹塊塊精致、美麗、壹塵不染的瓷磚取代;以前經常漏水的瓦屋頂也被水泥屋頂“接管”了。而現在,每個單元門前,都有壹個鳥語花香的小花園;晚上吃完飯,人們來花園散步——既休閑又優雅!

除了聽長輩講變化,我自己也見證了安慶的變化。

這個地方大家都很熟悉,但在它建成之前,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壹塊塊不規則的大石頭被隨意擺放在壹起;顛簸的路上不時出現幾簇雜草,孤零零地生長著;有時候,路邊可能會有幾袋垃圾!所以,除非絕對必要,基本上沒人來這裏。

妳看現在這裏,晚上的變色燈就像七色彩虹,照在這裏就像仙境壹樣!節假日的大廣場,人來人往:散步、滑冰、滑板...有時候,廣場上的“音樂噴泉”會打開。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廣場就會更加熱鬧。歡呼、吶喊、歡笑、音樂融為壹體,奏出震撼人心的大型交響樂!

這是我的家鄉——安慶,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壹切都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帶來的。在此,我要感謝黨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也祝願我的家鄉安慶在未來變得更加美麗、富裕、繁榮!我還要深情地對我的家鄉說:“我愛妳!”"

3.妳壹定知道南京江橋。現在我的家鄉終於建成了這座橋——安慶江橋。現在我帶妳去看橋。店鋪安慶江橋收費站展現在眼前的是空蕩蕩的銀龍。這座橋從北向南延伸。擡頭看橋,只有50米左右寬。只有六七層樓高。主橋有幾十層樓高。它確實是壯麗的。這座橋橋面寬闊,雙向四車道,橋面兩側安裝著漂亮的路燈,像兩排整齊的衛士壹樣默默守護著這座橋。晚上,燈籠盛開,就像美麗的彩色練習連接兩岸受歡迎的斜拉橋。看那高聳入雲的雄偉的主橋塔。白色的鋼纜就像手壹樣。這座塔呈放射狀。橋牢牢抓住壯觀的電線桿。橋面上波浪翻滾,汽笛聲聽起來像是在橋址歡迎新朋友。安慶河大橋象征著新安慶的發展。相信雄偉壯麗的氣勢會給妳留下難忘的印象。

4.很多事情實際上會發生在晚上。妳可以有壹些真實的東西在妳的腦海中,或者給它添加壹些想象。幻想是美好的,幻想是感人的。可以想象晚上是什麽樣子,心裏應該是有感受的。妳可以從妳看過的電視和讀過的書中感受到。永遠不要寫長日記。

我們可以從壹件事開始。我們看的壹些電影的開頭,可能是壹個人靜靜地坐在壹個快樂的地方,或者含淚回憶過去。在壹部電影中,壹個人、壹件事或壹句話,都能喚起主角壹些難忘的回憶。

作文裏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基礎的東西。有時間的時候就是晚上之後的地方,人民的活動就是壹個完美的結局。唯壹能拿高分的就是卷面必須幹凈整潔。

5.寫壹篇關於安慶風景的文章。晨風習習,枝頭露珠。啊,又是壹個霧天。

家鄉的霧沒有峨眉山的霧那麽厚重美麗,也沒有黃山的霧那麽奇異莫測,但我最欣賞的還是家鄉的霧。我的家鄉在會稽山的山麓,在群山之中。山多山多,這裏的霧有它獨特的魅力。

家鄉的霧很美很單純。它和薛瑞壹樣白嗎?它沒有。

白中略帶灰,白中帶藍,比白雪好看多了。是的,濃霧沈睡在青山和美麗的水域之間,畫出了山中植被的靈氣。不打扮得更漂亮?這種白霧只有鄉下才有,任何畫師都很難調整。故鄉的霧,自然而真摯。我真想把它捧在手裏,甚至抱在懷裏,染在畫紙上,時不時欣賞壹下。

家鄉的霧很深很純,不像城裏的霧那麽油。挺可愛的,雖然行人相隔幾步只能聽到聲音,但是看不到人,呼吸壹點霧氣,清涼壹點。

我們背著書包去上學,霧飄在我的額頭上,吻著我。我無法避免。這個多情的女人,妳是不是誇大了妳的熱情和好客?環顧四周,霧蒙蒙的。也許有人會覺得憋悶,看不到連綿起伏的山峰和郁郁蔥蔥的竹木,但我不在乎。

濃霧在變,壹會兒變成涼風,壹會兒變成小露珠,粘在我的發梢和睫毛上。我輕輕閉上眼睛,清涼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經過霧的洗禮,我的眼裏似乎有了淚水。

家鄉的霧好柔和。像白雲壹樣堅韌,剪刀不停的拉。

輕輕地塗在草上,草真的很愛霧姐,盡情地吮吸著甘甜的汁液。太陽升起,霧氣消散。

壹輪紅日高懸半空,山、峰、樹漸漸顯出輪廓。被霧洗過的山川,生機勃勃。垂死的枯木仿佛得到了滋養,有壹種灑脫的生命。

故鄉的霧,親切而溫暖。我愛家鄉的霧。真的讓人懷念。

6.安慶的早晨作文壹段時間的黑暗漸漸消失,接著是清晨。雲以其無數的形狀和棉花般的外形點綴著天空。

東方泛起紅暈,太陽即將升起。

我從舒服的床上爬起來,揉揉惺忪的眼睛,打開窗戶,壹陣微風吹在臉上,讓我覺得有點冷。閉上眼睛,深呼吸新鮮空氣。此時的我,感覺自己置身仙境,整個人都是輕盈的。我睜開眼睛,看見壹只精致可愛的小鳥站在窗外的樹梢上,唱著歌。它美麗的歌聲吸引了另壹只鳥。兩只小鳥並肩站在樹梢上,拉長了聲音,表演了二重唱。他們唱得很認真,充滿了快樂的節奏。聽著!大自然的歌聲多美啊!

太陽出來了,放射出成千上萬的光線。天空是藍色的,只有幾朵白雲,像壹塊藍色的布。瞬間大地蘇醒,大街小巷頓時熱鬧起來。公園裏,爺爺奶奶們面帶微笑,揮拳舞劍。路上的年輕人都急著趕公交車去上班。家庭主婦們正忙著買食物和早餐。遠遠的就聽到市場裏顧客的各種叫賣和討價還價。這些聲音混合在壹起,演奏出壹首無伴奏但有趣的交響樂。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不斷穿梭,甚至導致擁堵。後面的車輛看到前面的車輛停了下來。不知怎麽的,司機壹直按喇叭。於是,各種汽車的喇叭聲此起彼伏。騎自行車的人不會抱怨堵車,因為這並不影響他們,他們仍然可以自由出行。

7.作文我的家鄉——安慶(約500個孩子)歷史悠久。潛山的薛家崗、城郊的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遺址,見證了安慶的先民自古以來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東晉詩人郭璞說“此地好城”,故謚號“翼城”。

不壹會兒,我們來到了盈江寺。迎江寺位於安慶市東大門,瀕臨長江,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於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清順治七年(1650),碑文“護國永昌殿”改為“迎江殿”。

曾在天王殿內,殿高10.4米,占地300平方米。坐在中間的是壹尊彌勒佛,裸露著胸部和腹部,帶著樸素的微笑,韋陀站在後面,面對著釋迦牟尼佛。廟的兩邊是“四大天王”,每個都有3米多高,氣勢雄偉。二進大雄寶殿高17.72米,占地409平方米。寺內有三尊大佛,正中是女界祖師釋迦牟尼佛,東西兩側是消災延壽的藥物順佛和阿彌陀佛。文殊菩薩騎獅子,普賢騎大象。龍虎等十八羅漢在兩廂佛臺上,姿態各異。

8.美麗安慶作文美麗安慶徜徉在文化的海洋中,接受歷史的洗禮,感受文化的熏陶。今天,本報蕪湖記者受邀探訪安慶五千年文化公園。

進了大門,首先看到的是“尋根問祖”的文化墻。其實就是百家姓。以活字印刷的方形字體形式展示,分為陰陽兩種,吸引遊客在墻前來回尋找自己的姓氏。再往前壹點,導遊告訴我們已經走上了孝道。在這條路的兩邊,矗立著中國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石雕,向人們講述著關於孝子的感人故事。

走著走著,發現前面有壹條盤旋的龍,“見頭不見尾”,鱗片上有很多雕刻。我走進去的時候,全是漢字。導遊介紹:這是壹條漢字龍。壹位能工巧匠花了三年時間,將康熙字典中的47035個漢字刻在龍身的鱗片上,龍背上還刻著中國467個城市的名字,讓人心曠神怡。漢字龍的旁邊還有壹條龍,叫做“山水盆景龍”。龍的骨架有的地方露了出來,我以為是人為破壞。結果導遊說是為了表現中國這條龍歷經滄桑。看著這條斷龍,人們被深深地感動了。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2000米長的“五千年文化長廊”。在走廊的地面上,以歷史年表的形式記錄了五千年,從盤古開天、三皇五帝開始。至夏、商、西周春秋32313353236313431303 23136353333 e 78988 e 69d 83313331326262戰國。站在秦始皇兵馬俑前,我仿佛穿越了歷史的長河,感受著鐵馬冰川帶來的沖擊和震撼,同時也體會到了始皇帝壹統天下的決心和信心。

當然,這些兵馬俑只是仿制品。我最喜歡的是根雕藝術博物館。數萬件大大小小的根雕藝術作品,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藝術震撼。我只用“驚艷”來形容。

根雕講究“三分人工,七分自然”。這裏的根雕完美地融合了大自然的匠心和藝術大師的精湛技藝。“飛鷹”的銳利,“獅子”的強壯,“猴子”的靈活,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清明上河圖》和《四大古典小說》都是群雕,裏面的小人物表情都很微妙,引人入勝。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出狀元”,“三百六十行微縮景觀”向我們展示了舊中國的三百六十行。有些行業還在,但有些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比如“唱新聞”、“換碗挑子”、“修帽子”。我們沒聽說過他們,真的是博學多聞。我想,總有壹天我也會把現在的360行收集起來,和以前的做個對比,看看時代到底變了多少。

站在花園的最高點盤龍聞天閣,俯瞰文博花園的美景,我想了很多: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的歷史,這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在感嘆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我們的使命,那就是我們不僅擁有歷史,更要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