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下半葉以來,俄土戰爭的原因有:東方問題上的國際矛盾激化;土耳其企圖報復烏克蘭和黑海沿岸國家;而俄國試圖鞏固其在巴爾幹和高加索地區的勢力,依靠的是反對奧斯曼帝國壓迫的民族解放運動,這壹運動是由被奴役的和信仰基督教的各族人民蓬勃發展起來的。
1676~1681的俄土戰爭,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統壹後,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入侵烏克蘭引起的。土耳其反對統壹。
它在1672~1676的波托馬克戰爭中占領了波多黎各,然後依靠右岸的烏克蘭海特曼·多羅先科,企圖把右岸的整個烏克蘭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1674年,烏克蘭左岸的黑特曼·薩莫伊洛維奇當選烏克蘭總黑特曼。多羅先科率領12000人於1676年占領了赫特曼首府赤吉林,企圖在地方軍隊的幫助下恢復自己的統治。
為了阻止這壹企圖,由薩莫伊洛維奇和羅莫達諾夫斯基率領的俄烏聯軍於1676年春渡過第聶伯河,包圍了赤基林,奪取了該城,並於8月2日攻占了多羅先科。遠征赤基林期間,俄烏聯軍與土耳其韃靼勢力對赤基林的爭奪從未停止。
從1679到1680,薩莫伊洛維奇和羅莫達諾夫斯基領導的俄烏聯軍依靠新建的伊庫姆鹿砦防線擊退了克裏米亞韃靼人的多次入侵。由於土耳其未能達到目的,被迫於1681年6月23日簽署了《巴赫奇薩裏和約》,承認了左岸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統壹。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的協同行動對戰爭中擊敗土耳其韃靼軍隊發揮了重要作用。
1686年至1700年的俄土戰爭是俄羅斯反抗奧斯曼帝國鬥爭的繼續。俄羅斯加入反土耳其的“神聖聯盟”後戰爭爆發。
戰爭期間,俄軍進行了克利姆遠征和亞速海遠征。隨著俄瑞戰爭臨近,聯盟其他成員與土耳其締結和約,俄羅斯政府也在君士坦丁堡與土耳其締結和約。
戰爭的結局是,亞速海和沿亞速海至米烏斯河的地區劃給了俄羅斯。戰爭證明,俄羅斯軍隊必須進行改革。
1710 ~ 1713的俄土戰爭是北方戰爭時打的,以俄羅斯戰敗告終。俄國被迫放棄亞述,拆掉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
1735~1739的俄土戰爭,是1733~1735的俄波戰爭後,俄土矛盾激化而引起的。
5月31736日,米尼希元帥的第聶伯河大軍猛攻占領了比勒克波,隨後占領了克裏米亞汗國的首都巴赫薩萊。然而,由於流行病和缺乏食物和飲用水,俄羅斯軍隊被迫撤回烏克蘭。拉西將軍指揮的奧頓河軍,在布列塔尼中將的頓河艦隊支援下,於6月30日攻占亞速海,1736。1737年7月,唐軍在地區艦隊的配合下,強行渡過西瓦什湖,在薩爾吉爾河戰役中擊潰了克利姆汗的軍隊。7月13日,第聶伯河軍猛攻奧恰科夫。
同年,奧地利參戰,但奧軍屢戰屢敗。為了配合活躍在瓦拉布和波斯尼亞的奧軍,俄軍在1739年初向摩爾達維亞發起了進攻。因此,戰爭發生了轉折。8月,第聶伯軍在斯塔夫恰內戰役中擊敗土耳其軍。
根據摩爾達維亞代表團的要求,摩爾達維亞被接納進入俄羅斯領土。由於瑞典入侵的威脅及其盟友奧地利退出戰爭,俄羅斯被迫與土耳其簽署了貝爾格萊德和平條約。在1735~1739的俄土戰爭中,通過穿越地形復雜的水障礙的經歷,豐富了軍事藝術。
1768~1774年的俄土戰爭,是奧斯曼帝國侵略俄國,反對俄國在波蘭擴大影響的結果,是俄國爭奪黑海的繼續。65438年10月6日,土耳其在法國和奧地利的支持下,向俄國宣戰。
為此,俄羅斯將戈利岑將軍的1軍從基輔調到霍京,魯米揚采夫將軍的第2軍在第聶伯河和頓河之間的地區作戰。克利姆汗·卡普蘭·葛萊的軍隊入侵烏克蘭領土。擊退敵人對烏克蘭的進攻後,俄羅斯第二集團軍出到了亞速海,封鎖了克裏米亞。在多瑙河戰區,戈利岑與20萬敵軍交戰。
兩次敗給霍京後,被迫於1769年6月領兵渡過德涅斯特河。65438年6月+065438+10月,土耳其守軍因缺糧而放棄火井。1軍在新指揮官魯米安采夫的指揮下進攻雅西,於10年6月7日占領該城。第二軍沿著南布格河作戰。1769年7月,海軍上將斯皮裏多夫的分艦隊從波羅的海駛入地中海參戰。
在1770的戰爭中,1的軍隊在坑田墓地附近以及拉爾嘎河和卡古爾河兩岸擊潰了敵軍。俄羅斯分艦隊在愛琴海的出現促進了希臘人民反抗土耳其統治的起義。
在切斯米戰役中,俄羅斯分艦隊擊敗了土耳其艦隊,從而保證了自己在愛琴海的制海權,完成了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9月,俄軍猛攻賓傑裏要塞,7月~ 165438+10月,先後攻占伊茲密爾、基利亞、布賴洛夫、阿切爾曼。
1771年,1軍展開軍事行動。在多瑙河艦隊的配合下,2月占領尤爾亞,3月封鎖土耳其和伊薩卡的要塞。多爾戈魯科夫將軍的第二集團軍在亞速海艦隊的配合下,於6月25日發起猛攻,奪取了皮列克波,並占領了克裏米亞。
奧軍推進到俄邊境後,俄軍1軍轉入積極防禦。
集團軍分成三個集群,在1000 km前方作戰。10年6月和6月,多次擊退試圖以優勢兵力沖進多瑙河左岸的土耳其軍隊。俄羅斯艦隊在地中海的成功行動,推動了1771年埃及和敘利亞阿拉伯人反土起義的爆發。俄國在陸地和海上的勝利迫使土耳其於1772年5月30日在尤爾亞與俄國簽訂停戰協定。6月112年10月12日,俄國與克裏姆汗薩希布格締結條約。
根據條約,克裏米亞脫離土耳其,受俄羅斯保護。
1773的軍事行動是在巴爾幹戰區進行的。6月,魯米安采夫集團部隊渡過多瑙河,包圍了西裏西亞要塞。從5月到6月,蘇沃洛夫將軍的部隊多次成功進攻圖爾圖爾特的凱。
但由於兵力不足,魯米揚采夫軍被迫撤出多瑙河。從9月到65438+10月,俄軍試圖進攻瓦爾納和蘇姆拉,但是失敗了。
1774年6月,魯米安采夫率5.2萬俄軍渡多瑙河。6月20日,俄羅斯軍隊在科茲盧卡附近擊敗了4萬名土耳其軍隊。薩爾特科夫的部隊在圖爾圖爾凱附近擊敗了15000土耳其軍隊。魯米安采夫和他的人封鎖了蘇姆拉、盧舒克和西裏西亞的要塞,他們的先頭部隊穿過巴爾幹半島。
在這種形勢下,俄羅斯和土耳其於7月24日簽署了《丘克-肯爾吉和約》。和約確認了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的勝利,保證了俄羅斯自由進入黑海。
在1768~1774的俄土戰爭中,陸軍和海軍在戰略協同行動、跨越大型水障礙、山地進攻、爭奪要塞等方面的經驗豐富了俄羅斯的軍事藝術,戰爭中魯米揚采夫創建了黎曼槳舟區艦隊,配合陸軍完成作戰任務。
戰爭中廣泛使用新型的分散戰鬥隊形——師、團方陣,以縱隊結合射手分散隊形代替線性戰鬥隊形。魯米安采夫和蘇沃洛夫制定的教令和法典反映了部隊的作戰經驗。
1789~1791的俄土戰爭是土耳其的報復計劃造成的。土耳其要求俄羅斯歸還克裏米亞,承認格魯吉亞是土耳其的領土,並允許土耳其檢查進出該海峽的俄羅斯商船。俄羅斯拒絕了這個最後通牒,土耳其向俄羅斯開戰,出動了20萬軍隊和強大的艦隊。俄軍統帥部推出了兩個集團軍群:葉卡捷琳娜軍和烏克蘭軍,以及克裏姆軍和古巴軍。
與此同時,黑海艦隊被動員起來。1787 8月21日,土耳其艦隊大部分對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羅斯護衛艦發起攻擊。9月13日晚,700名土耳其部隊在Kimbuen Shazui登陸,但被俄羅斯部隊擊敗。
10 10月12日,土耳其登陸隊在炮火掩護下在金布恩附近登陸,但很快遭到蘇沃洛夫軍團的攻擊,幾乎全軍覆沒。1788戰爭初期,奧地利加入俄方參戰,從科伯格王子的軍團中派出26000名士兵在摩爾達維亞作戰。
戰爭期間,俄軍圍攻並奪取了霍京和奧恰科夫要塞。艦隊在進攻奧恰科夫要塞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1789的戰爭中,烏克蘭軍隊為爭奪賓傑裏和其他位於比薩拉比亞的要塞而戰。8月1789,1,壹支俄羅斯軍隊和壹支奧地利軍團在福克沙尼擊敗了奧斯曼·帕夏的三萬大軍。9月22日,在蘇沃洛夫的指揮下,俄奧聯軍在雷姆尼克河畔粉碎了優素福·帕夏總理的65438+萬土耳其軍隊。
然而,波將金並沒有利用這些勝利去進攻多瑙河對岸,只是攻占了賓傑裏、哈吉貝和阿切爾曼的要塞。在黑海和地中海,俄羅斯私人敵軍艦隊在土耳其艦隊的交通線上活動。
在1790的戰爭中,波將金仍然集中主力圍攻敵方要塞,而不是在戰場上殲滅土耳其軍隊。土耳其司令部將主要突擊方向轉向黑海的高加索海岸,將巴塔爾帕夏的4萬部隊調往阿納帕要塞地區進攻庫班,並為登陸克裏米亞做準備。
俄羅斯黑海艦隊在少將·烏沙科夫的指揮下,先後在錫諾普、刻赤海峽、肯德拉島海戰中突襲,擊敗了土耳其艦隊。9月8-9日,中俄艦隊在肯德拉島海戰中鞏固了這壹勝利。在艦隊的幫助下,南方軍隊占領了基利亞、土耳其和伊薩卡的要塞。進攻卡巴爾達的巴塔爾·帕夏的軍隊也被擊敗了。9月,奧地利單獨與土耳其締結了和平條約,這使俄羅斯陷入了困境。盡管如此,俄國仍然進攻多瑙河。
1790 12.22,蘇沃洛夫和他的手下攻占了設防的伊茲密爾要塞。
俄軍在1791的戰爭中大獲全勝。6月15日,庫圖佐夫將軍的部隊渡過多瑙河,在巴巴達格附近擊潰了23000名土耳其軍隊。7月9日,俄軍主力在梅爾欽戰役中擊敗土耳其軍隊。7月3日,Gudovic將軍的部隊攻占了西高加索的Anapa。俄軍在陸地和海上的勝利,以及烏沙科夫於8月11日在卡雷克裏亞角擊敗土耳其艦隊的勝利,加速了亞西和約的簽訂。
在1787~1791的俄土戰爭中,陸軍和海軍在戰略戰術上合作的新經驗豐富了俄羅斯的軍事藝術,縱隊與分散隊形相結合的戰術和圍攻堡壘的戰術得到了發展。蘇沃羅夫在《制勝的科學》壹書中總結了俄軍的先進經驗。
1806~1812的俄土戰爭是土耳其在拿破侖壹世的支持下發動的,土耳其試圖在戰爭中進行報復,因為俄羅斯與法國和伊朗進行了激烈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起因是:1805年簽訂的關於俄國船只自由通過海峽的條約被破壞。
作為回應,俄羅斯政府從1806 1至65438+2月將米哈伊爾森將軍的摩爾達維亞軍轉移到土耳其傀儡控制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多瑙河哥薩克軍叛逃到俄羅斯。65438年2月30日,站在俄國壹邊的大不列顛開始行動。其艦隊試圖控制達尼爾海峽兩岸和埃及海岸的防禦工事,但失敗了。海軍中將的俄羅斯分艦隊,以泰涅多斯島為基地,從2月1807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在達達尼爾和阿索斯海戰中擊敗了土耳其艦隊。
在巴爾幹戰區和高加索戰區,俄軍也多次擊敗土耳其軍。英俄反土耳其聯盟瓦解後,俄國於1807年8月與土耳其簽訂停戰協定,但戰爭於1809年春再起。俄羅斯軍隊在高加索戰區與阿塞拜疆民兵和格魯吉亞民兵合作,將土耳其軍隊趕出Poti和Suhum-Kale,還占領了阿哈爾卡拉基要塞。普羅佐羅夫斯基元帥率領8萬俄軍,在多瑙河艦隊140船的配合下渡過多瑙河,攻占了伊薩卡、圖爾卡、巴巴達格、梅爾欽、伊茲密爾、布賴洛夫等要塞。
1810年5月,在新任總司令卡緬斯基將軍的指揮下,俄軍占領了帕紮爾吉克、西裏西亞和拉茲洛要塞。在9月7日和8日的巴蒂納戰役中,土耳其軍隊被擊敗。9月,魯舒克要塞和尤爾亞要塞的土耳其守軍投降。1810 10 10月29日,俄軍突襲奪取了洛佛奇,但很快放棄。1811二月10再次暴風驟雨般攻占了這座城市。
1811年初,由於拿破侖入侵的威脅,俄羅斯被迫將多瑙河軍團調往西部邊境。俄軍兵力減少了將近壹半,開始由庫圖佐夫指揮。他在7月4日的拉舒克戰役和65438年2月5日的斯洛博達澤雅戰役中迫使土耳其軍隊投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由於庫圖佐夫高超的外交技巧,土耳其簽署了布加勒斯特和約。和平條約規定,比薩拉比亞和西格魯吉亞應納入俄羅斯的領土。1812衛國戰爭前夕,拿破侖失去了土耳其這個盟友。
在1806~1812的俄土戰爭中,陸海軍在戰略協作上的新經驗和奪取要塞、包圍敵人的經驗豐富了俄國的軍事藝術
1828年至1829年的俄土戰爭,起因是歐洲列強對奧斯曼帝國領土的爭奪。
當時奧斯曼帝國嚴重的國內危機被希臘民族解放革命戰爭進壹步加深。
當聯合艦隊出動保衛希臘自治,並在納瓦裏諾海戰中擊敗土耳其-埃及聯合艦隊時,土耳其蘇丹得知同盟國矛盾激化,撕毀了俄土雙方此前達成的所有協議,並於1827和12年對俄宣戰“聖戰”。
1828年4月26日,俄羅斯對土耳其宣戰。為了對付侯賽因帕夏的654.38+0.5萬軍隊,俄羅斯把維特根斯坦元帥的軍隊9.5萬人調到多瑙河戰區。帕斯克維奇將軍的2.5萬人的軍團被調往高加索戰區,以對付5萬人的土耳其軍隊。
維特根斯坦的軍隊於5月7日越境,經過壹個月的戰鬥,占領了多瑙河諸侯國,渡過了多瑙河。65438年6月+10月11日,俄軍從陸海發起聯合進攻,占領瓦爾納。帕斯克維奇軍團越過邊境後,於7月5日猛攻卡爾斯要塞。從7月到8月,在當地民團的支持下,高加索軍團的各個單位占領了Ardagan、Akhalzih、Poti和Bayazit的要塞。
在1829的戰爭中,雙方的戰鬥非常激烈。11年6月10日,迪比奇將軍指揮的俄軍在西裏西亞附近的戰鬥中擊敗了兵力比自己多1倍的敵軍,並於6月30日占領了西裏西亞。7月,迪比奇率65,438+07,000人穿越巴爾幹,挺進亞得裏亞海要塞。8月20日,該城守軍投降。
俄羅斯軍隊對南部的進攻使伊斯坦布爾陷入危險之中。在高加索,俄羅斯軍隊於7月9日控制了埃爾祖魯姆,並前往特拉帕進行訪問。俄軍在兩個戰區取得勝利,主力出到伊斯坦布爾,艦隊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船只在黑海土耳其海岸遊弋。這些行動迫使土耳其政府於04年9月65438日簽署了阿德裏亞娜堡和平條約。
1828~1829年的俄土戰爭,對提高軍隊的指揮能力,組織陸海協同作戰影響很大。同時積累了爭奪要塞和進行野戰的經驗,發展了戰役的要素。
俄土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保留了南烏克蘭、克裏米亞、比薩拉比亞和高加索的部分領土,並在黑海沿岸牢固建立了自己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