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滬江杯”上海高校鋼琴大賽的開幕,打破了無數的慣例和框架。

“滬江杯”上海高校鋼琴大賽的開幕,打破了無數的慣例和框架。

理工類院校組織的首屆音樂比賽,

第壹次所有“非職業選手”參加的鋼琴比賽,

最近成為高校師生和專業音樂圈的熱門話題。

20多所高校,100多名參賽選手,超過了“專業賽”的精彩程度,全程網絡直播互動,萬余人投票。

本次由上海理工大學主辦的“滬江杯”上海大學生鋼琴才藝大賽,

打破無數的“慣例”和“框架”,

讓學霸們在音樂舞臺上大顯身手吧!

“滬江杯”鋼琴比賽草根政策;

讓每壹個熱愛音樂的普通學生“圓夢”

說到國內舉辦的各類鋼琴比賽,大多數人都有壹些“負面印象”:“比賽屬於音樂精英,太專業了,離我們普通人太遠了”,“水好像很深”“排名只是為了升學加分,簡歷好看”......

直到“滬江杯”上海高校鋼琴才藝大賽的出現,人們對鋼琴比賽的看法才被打破。散發著多元化魅力的“滬江杯”成為了競賽圈的壹股清流。

作為“玩轉夢想”的主題,“滬江杯”自今年5月15開幕以來,受到多方關註。參賽選手均為2016年在該校就讀的非鋼琴專業學生。參賽作品包括原創作品和改編作品,風格不限。除了邀請專業音樂人組成專家評審團評選獲獎選手,主辦方還利用最便捷的新媒體技術在線直播比賽,在公開公正的同時與坐在電腦前的觀眾互動,讓鋼琴比賽更加貼近生活。可以說,本次比賽不僅成為了上海非鋼琴專業學生的藝術交流盛會,也成為了將鋼琴文化普及到人們生活中的橋梁。

“我壹直相信,音樂不只是專業人士的特權,舞臺也不應該只屬於某個特定的群體。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讓大家認識到優秀的音樂人才不僅僅存在於音樂學院,音樂之星也可以來自生活的各個角落。”本次大賽的發起者兼藝術總監、上海理工大學音樂系系主任陳潔談到了舉辦本次大賽的初衷。

陳潔本人就是精英職業教育的最佳代表。從8歲進入上音附小,65,438+03歲考入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後來,他獲得了許多國際獎項,開始了他的職業音樂家生涯。陳潔壹直是教科書般的優秀學生。“但我的內心壹直渴望改變,就像壹個從小成績全A的女生,內心有很多叛逆的地方,”就像她欣賞特朗普的“草根”政策,“鋼琴比賽不應該是希拉裏——只針對少數精英,而是針對每壹個熱愛音樂的普通學生。”

每位演奏者都刻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個性”

正如陳潔所料,具有遠見卓識的“滬江杯”在比賽中挖掘出了許多令人驚訝的選手。由於不是音樂學院鋼琴系的“培養生”,他們在比賽中驚人的音樂天賦已經超過了“專業”學生。而他們為音樂而心跳加速的心,贏得了更多的掌聲和敬佩。

俞鶴成:早上6點搶琴房練琴的醫學碩士。

走在“時尚”前沿的“滬江杯”,擺脫了傳統鋼琴比賽的“死板”形象,引入了大量先進技術。通過為選手拍攝視頻,在線投票,直播比賽,擴大了影響力,給了選手更多展示風采的平臺。

同濟大學康復治療專業學生俞鶴成,被評委們壹致認為擁有超越眾多“音樂學院專業學生”的表演實力。即使每天要奔波於繁重的課間,俞鶴成依然會每天早上6點坐在鋼琴前,用音樂不間斷地喚醒自己新的壹天。“學校能練琴的地方只有兩個,練習時間也有限。8:00-21:00之間不能彈琴;而且學校裏有很多學生想練琴。所以我選擇在不影響別人學習工作的情況下,早上練琴,心裏很踏實。"

正是這種對音樂的熱愛,不斷的促使著俞鶴成在音樂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我從小就很喜歡鋼琴,我喜歡自己做的音樂。我練琴的時候不需要父母盯著我。對我來說,鋼琴的最佳位置是作為我壹生的愛好。我不想通過彈琴來刻意得到什麽。學醫可以治病救人;音樂可以治愈人們的心靈。如果都是,那就太好了。”

周:渴望成為“動畫鋼琴圈”的網絡名人

首創的“滬江杯”不僅弘揚古典音樂,更鼓勵學生不斷創新。因此,在“滬江杯”的舞臺上,妳不僅可以欣賞到經典曲目,還可以通過參賽選手的改編和創作,對鋼琴演奏有新的認識和感受。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銀行金融專業的周就是其中之壹。在評委眼中,他是壹個全能選手:有著非常紮實的古典基礎,在改編和創作上也有著驚人的天賦和獨到的見解。他在比賽中帶來的動畫改編,贏得了觀眾持久的掌聲和贊嘆。

事實上,周已經在“動漫鋼琴圈”小有名氣。他在嗶哩嗶哩(畢麗·畢麗)上提交的視頻播放量超過6.5438億次,訂閱量為2萬次。“大概是2015上半年,我接觸到了來自德國的中國動畫鋼琴家Animenz(人稱A叔),然後對動畫改編情有獨鐘。A叔的動畫改編,肢體豐富,結構合理,想演好不容易。當時我就想:原來動畫鋼琴也可以這麽精彩!於是,我開始演奏許多阿尼門茲的名曲,並樂在其中。”

周本人沒有專業的鋼琴教育背景,自考完中國音協演奏壹級後壹直處於自學狀態。但他沒有放棄鋼琴,而是開始嘗試自己改編動畫音樂。A叔告訴他:“無論妳想做什麽,妳都必須開始,更重要的是完成它。不管好不好,等妳完成了,我們就可以開始下壹個目標,努力做得更好。”

袁:巴赫的天才,被稱為袁老師。

包容性強的“滬江杯”希望參賽選手和觀眾能在生活中找到音樂,在音樂中感受生活。因此,在“滬江杯”賽場上,古典、流行、原創、次級,同臺競技,百花齊放,讓即使是對古典音樂或鋼琴不甚了解的觀眾,也能在比賽過程中產生* * *感,從而進壹步體會鋼琴的魅力。

袁是復旦大學日語系2012級學生。在比賽中,他的巴赫《帕蒂塔第壹號》給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壹個90後很難把巴赫的作品演繹好,所以這個成熟的90後在鋼琴社被朋友親切地稱為“袁老師”。他說:“為了很好地詮釋巴赫,我的第壹步是打開我的耳朵。我漸漸發現巴赫的作品有很大的演繹空間;看了壹些關於巴洛克風格的介紹性文字,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鋼琴陪伴了我壹路,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我無法想象這輩子沒有音樂,無論是十幾年還是以後。”

評委們召集了壹些鋼琴家和音樂教育家。

努力扭轉“功利主義鋼琴學習”的觀念

壹路走來,演奏者們對中國的鋼琴學習體系都有自己的看法:俞鶴成認為中國的孩子學鋼琴最大的問題就是學得難。學琴是基礎練習,孩子不感興趣,慢慢放棄。周認為,中國鋼琴學習體系中的壹個問題就是等級制度。因為太多的學生以考級為目標學鋼琴,過了所謂的十級和演奏水平就放棄了鋼琴。袁也認為父母不應該僅僅為了考試證書而強迫孩子學鋼琴。

“這個時代起決定作用的不再是職業,而是愛情和自信。”陳潔說。“滬江杯”的每壹位入圍者,都深愛著鋼琴和音樂。“滬江杯”傳遞了“熱愛音樂,發自內心”的理念,試圖扭轉社會上壹些“學琴功利思想”。

通過他的影響,還聚集了許多活躍在舞臺上的鋼琴家和音樂教育家擔任評委,如鋼琴家張、、朱浩冰等。“可能他們平時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而這次鋼琴比賽正好把大家聚集在壹起,推廣自己理想中的鋼琴藝術教育。”

65438+2月1日,“滬江杯”上海市大學生鋼琴才藝大賽十強總決賽暨頒獎音樂會將在上海音樂廳舉行。屆時,主辦方將邀請國內外知名鋼琴家、藝術家組成的專家評審團現場打分,並對每個優秀單項獎和組合獎進行獎勵和表彰。

那壹刻,就像特朗普的美國夢壹樣,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在這裏起航,乘風破浪,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