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這麽說?下面,從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顏叔和顏阿姨賣了壹輩子包子,攢了幾百萬,拿出全款給兒子在上海買了壹套60平米的房子。每次想起來,大家都說這是他們最驕傲的。
本來希望能驕傲壹點,以後能住自己的房子,高高興興的提著行李和被褥去找兒子,沒想到直接被拒絕了。
原來媳婦的媽媽已經提前到了,正在照顧懷孕的媳婦。本
為什麽這麽說?下面,從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顏叔和顏阿姨賣了壹輩子包子,攢了幾百萬,拿出全款給兒子在上海買了壹套60平米的房子。每次想起來,大家都說這是他們最驕傲的。
本來希望能驕傲壹點,以後能住自己的房子,高高興興的提著行李和被褥去找兒子,沒想到直接被拒絕了。
原來媳婦的媽媽已經提前到了,正在照顧懷孕的媳婦。本來家庭面積不大,關鍵時候兒子也不說話。老兩口只能悻悻地離開。這壹幕看起來很悲傷。
其實都是因為他們太寵兒子了。他們壹直全心全意的關心他,怕他吃苦受委屈,他們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他買了房子,這也讓他缺乏責任心,不敢做決定,從而形成了這種懦弱的性格。
嚴大爺把所有積蓄都給了兒子買房。他沒留下錢,只好睡在店裏。另外,證書過期,店鋪被查封。頓時,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如果我當時聽了徐阿姨的勸說,只給孩子付了首付,或者付了壹半的錢,三分之二的錢,另外三分之壹留在我手裏,那樣的話,他們現在會過得更好。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也需要錢養老看病,以備不時之需。
壹方面可以讓兒子自己還貸,鍛煉自己。畢竟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父母給他付首付已經是很大的幫助了。壹方面,老兩口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他們可以在兒子家附近租房子住,既能方便照顧兒子壹家,又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獨立生活。讓壹碗雞湯遠離他們,其實是最好的狀態。
其實老年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他們不應該完全依靠兒子養老,也不應該把所有的錢都給兒子。壹方面,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照顧他們的孫子是沒有問題的。壹方面也要保持壹定的獨立性,有自己的愛好。店裏生意忙,我們就忙店裏的事。店鋪不忙的時候,可以散散步,逛逛公園,釣釣魚,享受生活的美好。
劇中,老兩口聽說媳婦懷孕了,高興的收拾好行李坐車過來了。沒想到媳婦和媽媽早到了。場面很悲傷,很尷尬。
如果他們來之前提前給兒子或者媳婦打個電話,即使知道媳婦和媽媽到了,也不會那麽熱,來回坐車也不會那麽尷尬。
還有壹點,他兒子和他丈母娘來照顧他老婆的時候要叫父母。壹方面不要讓父母想起老婆懷孕了,但是現在有家人照顧,也會少吃零食。另壹方面,通過溝通,父母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有了雙方的溝通,後面的尷尬是可以避免的。
還有,這個媳婦做的不對。嚴大爺敲門後,看見公公婆婆手裏拿著壹堆東西,壹句話也沒說,帶著壹個眼神,然後轉身走了。這就更氣人了。至少妳應該請坐在房子裏,喝壹杯,解釋發生了什麽事。這真的不應該。
壹方面,顏姝的難過來自於自己辛辛苦苦攢錢買的房子,卻住不進去。另壹方面,他也很失望看到自己沒有主見又不敢承擔責任的兒子。
安佳新更新的內容,前半段我忍不住哭了,後半段我氣得想罵大街。不得不說,這還是壹部非常貼近生活的劇。人很容易想到身邊的事,忍不住感嘆。
嚴叔叔和嚴阿姨十多年前來到上海。他們賣早餐是為了衛生。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他們終於攢下了壹套壹居室的房子。他們買的是龔貝貝的房子,要價328萬,最後以320萬成交。簽合同時,徐文長建議老兩口選擇分期付款,剩下的錢可以投資。但是,方幫老兩口算了壹下,如果分期付款,要多付很多利息。夫妻倆心疼兒子剛畢業,掙不了多少錢,就選擇了全款。壹邊寫名字,媳婦壹邊說自己懷孕了,老兩口壹高興就加了媳婦的名字。
買了房子,事情還沒完。原來,買了房子後,媳婦把她媽接了過來住。老嚴夫婦不知情,把租的房子退了,想和兒子壹起住,順便伺候兒媳婦。沒想到,我媽住在屋裏,我媳婦見他們大包小包的來了,就和她翻臉進了臥室。這對夫婦甚至沒有進屋就走了。
1,不要太寵孩子
2.感激父母的付出。
老閻夫婦拿出畢生積蓄給兒子兒媳。他們應該壹起享受家庭生活,但他們甚至沒有進屋。老閻的兒子真是沒心沒肺。他們的房子是他們父母賣包子攢了十幾年的,中間吃了多少苦我就不說了。他應該感謝父母給他全款買了房子,而不是讓他們露宿街頭。
絕大多數父母都願意為孩子付出,孩子也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寒心。
“老嚴夫婦”在上海開了壹家包子鋪多年,每天早起賣包子。不管多累,老兩口都覺得很幸福,因為他們心裏壹直有壹個目標,就是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給兒子買壹套屬於自己的婚房,老兩口也能在上海立足。
當年“老嚴夫婦”買房,請許阿姨給,許阿姨後來又給了。但由於龔醫生的房子急需出售,他們就撬開了嚴大爺的生意,然後和房子達成了協議,看房流程也很滿意。
就這樣,老兩口高高興興地陪著兒子兒媳,去店裏簽了協議。兒子壹邊簽字,壹邊提出要加上媳婦的詳細資料。當時老兩口真的很猶豫,很不開心。但是媳婦說懷孕了,老兩口很高興的加上了媳婦的名字。畢竟買房是給她兒子的。沒必要不開心,也沒必要多想!
快簽合同的時候,徐阿姨想寫媳婦的名字,提醒老兩口要不要出點錢,讓老兩口壓力減輕點,老兩口留點錢也有保障。畢竟300萬不是小數目,但是老兩口不聽!當時徐阿姨就覺得不安全,沒想到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老嚴夫婦”騎著三輪包裹,高高興興地去了新房。準備伺候媳婦的時候,被兒子嫌棄!開門的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的母親。沒想到花了壹輩子積蓄買房子,卻被我媽捷足先登了!
而且,我媽還諷刺了老嚴夫婦。這個大包是用來洗衣服的嗎?我太生氣了!老嚴夫婦只能找個理由說是路過!媳婦看都沒看老兩口壹眼,兒子卻說:“爸爸媽媽,妳們先回家吧!有空再來看妳。”這是我兒子應該說的嗎?
房子是他父母買的。怎麽感覺兒子在表現出當上門女婿的感覺?懦夫,憤怒!就這樣,老閻和老伴流著淚走了,邊走邊哭,只能把苦水咽下去!
“老嚴夫婦”是壹對好父母,卻沒有生下壹個好兒子。顏叔花光了所有積蓄,給兒子買了壹套房。他想壹起住在裏面,沒想到兒子的計劃裏沒有父母的位置。
嚴大爺和老伴提著行李去了新房。結果兒子只讓丈母娘住進去,父母拒絕了。說得好聽點是“勸”回去,實際上是“趕”出去。嚴大爺夫婦把租的房子退了,兒子不讓進,沒地方去。
這壹幕反映了現實的婆媳關系,以及父母對待孩子的問題,讓觀眾很憤怒?老閻和老伴花了壹輩子積蓄買了房子住。最後,他們變得無家可歸。面對兒子的驅逐,母親的沈默,兒媳的無顏,老閻夫婦居無定所,最後卻流落街頭!
我們來回顧壹下劇情。嚴大爺在上海開了壹家包子店,正好是景怡店的鄰居。經過十多年的相處,他們對經理徐文長特別信任。他們買房第壹個找的就是景怡店。徐文長特意讓店員王自健幫他們選房子,結果房間就像壹條路上的錦緞。
新到的房間就像錦緞壹樣。考慮到他們的實際需要,他們把龔蓓蓓醫生家要賣的房子賣了。然而,她對成功的渴望打消了顏叔和顏阿姨的退路。這些都可以理解。簽合同的時候,兒子要了媳婦的名字。兩夫妻猶豫之際,媳婦搬出了身孕。
原因是買房時,老嚴夫婦要求全款,兒子兒媳想享受。對於這樣的支付方式,徐文長有所顧慮。他覺得嚴叔叔和嚴阿姨把所有積蓄都投入這套房有點冒險。還不如留壹部分做投資,讓小兩口每個月還月供。方給他們支付了按揭貸款的利息,壹共支付了壹百多萬元。他們權衡再三,還是壹口氣交了。
這期間,閻利軍小兩口臉上的小微表情讓人看在眼裏。這種強行在房本上加名字的做法,讓觀眾松了壹口氣。
顏姝得知兒媳婦懷了孫子的時候,心裏想的都是以後兒孫繞膝的幸福生活,沒有過多揣測他們的用意。父母的愛是無聲的,他們怎麽會多想?!現實的殘酷在於,在妳覺得最幸福的時候,突然被潑了壹盆冷水,我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燕的阿姨壹心想著如何照顧兒媳婦的孫子,但她的母親搶先了壹步,她甚至被取消了進門的資格。他們花了大半輩子買房子,把家都掏空了,最後無家可歸,真的很可悲。
他們的事件讓我們深思。現實生活中,像他們家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父母幫孩子買房,最後被拒。先不說誰對誰錯,全方位分析壹下。
首先,燕叔和燕大媽在她買房的時候心裏都沒提媳婦。可能她還沒進門,知道自己懷孕了才會考慮加名字。那種明顯的猶豫,肯定讓她媳婦難受。不管兒子和媳婦是否老了,老兩口抱孫子都想當然地認為媳婦是壹家人。試想壹下,我國有多少女性深受這種封建思想之害。!
其次,閻利軍有了媳婦忘了娘的做法現在社會上也很普遍。不說到什麽程度,這樣的孩子壹般都是被慣壞的。父母給了孩子全部的愛,承包了那麽多東西,孩子還是個巨嬰。想象壹下,當事情發生時,妳可以期待這個“寶寶”做什麽。!
最後,電視劇從父母的角度敘述。如果是從媳婦的角度,按照現在的社會現象,她做錯了什麽?我懷孕了,事業肯定會受影響。如果我要擔保,她在房本上加名字有錯嗎?!或者說,讓熟悉她衣食習慣的媽媽來照顧她有錯嗎?
當然,這部電視劇中兒子和兒媳的做法確實不妥。公婆不打招呼就過來打招呼是不對的,讓人覺得冷。中國婆媳矛盾是普遍現象,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警示我們,家長不要為孩子堵住退路,更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幫忙就好。
我們只能感嘆顏叔叔和顏阿姨被趕出家門,無處可去。幸運的是,他們還能工作。希望兒子兒媳以後能早日醒來。父母不是提款機,用完了就不管了。
唉,看完了想揍顏叔和顏阿姨的兒子,君子動口不動手。唉,他真的生氣了,生氣了,生氣了。電視劇《安家》昨晚播出後,顏叔和顏阿姨也上了熱搜。我想如果這是真事,估計很多人都想伸張正義。難怪很多人說要把“安佳”這個名字改成。
嚴阿姨和媽媽用漂亮的房間真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壹個想盡辦法騙女兒,另外兩個想盡辦法幫兒子,讓他可以付出壹切,甚至生命。當我看到顏阿姨推著車被趕出家門時,我真的很生氣。後來,當我聽到閻阿姨在包子店說的話時,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我以為我是。真的沒辦法,唉,可憐的承受風。我給兒子買了壹輩子房子,壹個個賣包子,最後兒子把他們趕出來了,告訴我當時不會寫兒子和媳婦的名字。我辛苦了壹輩子,用賣包子早出晚歸的錢買房子就應該寫自己的名字,讓兒子有房住。我為什麽要這麽擔心他們?我們中國父母的通病就是,壹有了孩子就希望自己能比兒女長壽,什麽都替他們照顧,要錢什麽都給他們。最後他們的孩子根本學不會獨立,覺得妳的壹切都是他的。妳不給還是妳的錯,就像顏的姑姑壹樣。最後,我兒子把他們趕出去了。我猜他的心還是覺得對的,所以妳應該去占領我的房子。唉,這真是人間悲劇。俗話說,諸德孝為先,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我只想說,他們支持妳,讓妳過上好日子,真的很不容易。不要把父母所有的付出都當成理所當然。
昨晚趕上這壹集,真的淚流滿面。相信很多人都對那句話持懷疑態度,我養妳年輕,妳養我老,養兒防老!是的,我爸媽壹輩子都在努力攢錢來上海。他們在上海賣包子10多年,攢了300多萬給兒子買了壹套房。他們本來舍不得讓兒子結婚,但是徐經理提醒他們可以貸款,他們又舍不得讓孩子每個月還那麽多錢,還那麽多利息。他們覺得全款給孩子省了不少,為了家庭和睦又多了壹個媳婦。很開心,對新房的日子充滿了期待,規劃著怎麽睡覺,怎麽照顧孫子孫女,期待著城市的安定...但壹切,當他們坐了滿滿壹車的財物,退了出租,去找兒子,拎著包上樓,汗流浹背的衣服,歡天喜地的敲門,看到時髦的父母,熟練的擾亂衛生,成為自己的家。我二話沒說,說我是來看他們的。最可恨的是他們的兒子。這麽多事情都是老兩口扛下來的。慕巖強忍淚水,走了下去。我兒子沒幫忙寄...那壹刻,外人看著很酷,但老嚴夫婦並沒有責怪他。看到他們拉著車離開的漫漫長路,眼淚忍不住了。流落街頭的感覺太讓人擔心了,承受風,太好了。
願天下兒女都多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孝順父母,讓家裏萬事如意!
《安家》中的嚴叔叔和嚴阿姨,真的代表了每壹個在現實生活中有苦難言的父母。他們沒有什麽遠大的誌向,心裏唯壹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安定下來,有壹個溫暖溫馨的家。
嚴叔叔和嚴阿姨來到上海,壹直租住在又小又黑的出租房裏,經營著壹個小包子店,每天早上買包子,賺的每壹分錢都是血汗錢,就這樣攢了320萬積分。
兒子要結婚了,他們準備給兒子買房。他們找到了徐阿姨的房產中介。經過壹番考慮和下定決心,他們沒有按照徐阿姨的建議去貸款買房。他們必須全款買房,但是在簽協議的時候,兒子告訴他們,因為媳婦懷孕了,房產證上要加媳婦的名字。燕叔和燕阿姨壹聽說媳婦懷孕了,壹高興就答應了,卻沒有想到這樣草率的行為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就這樣,他們用自己所有的血汗錢320萬支付了房價。當他們收拾好所有的東西,準備搬新家的時候,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畢竟是他們奮鬥了大半輩子的結果,終於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壹席之地,也打算生下孩子,照顧好兒女媳婦。
當他們帶著大包小卷到達新家,出門就受到公婆的迎接,臉上帶著微笑,有禮貌的交談,情緒中充滿了厭惡。媳婦連臉都沒有板著。她總是不理睬他們。她兒子雖然嘴比較和氣,但也壹臉嫌棄,就往前走了幾步,連門都沒到。顯然,她不想讓他的父母打擾他們舒適的生活。
顏叔和顏阿姨還是照顧大家的面子,體諒別人的心理,知難而退,消極撤退,把那麽多東西扛到樓下。可恨的是,他們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卻壹直無動於衷,紋絲不動。它真的是壹個比動物還糟糕的東西。
看著年邁的叔叔阿姨被兒子趕出家門,真不是個滋味。兒子的不喜歡是他們最致命的傷害。
當他們回到包子店繼續賣包子的時候,遇到了壹屋子的鮮花。到了家裏,他們淚流滿面,孩子給他們的傷痛難以愈合。
窮傳宗接代,我們要的只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開開心心,健康快樂。
退回租來的房子後,老兩口幻想著孫子出生的喜悅。當他們認為他們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裏時,他們在門口被兒子攔住了。辛辛苦苦了大半輩子的顏,本以為買房能讓壹家人幸福地生活在壹起,結果卻被拒之門外。
老兩口買房的時候,媳婦得加上自己的名字。看來媳婦從那時候就已經有這個想法了。房子買了以後,老兩口完全失去了利用價值,媳婦醜陋的壹面也相繼暴露出來。老兩口上門,媳婦不屑壹顧,不予理睬。相比買房時的溫柔賢惠,現在看來都是為了讓老兩口交房而造假。
父母拖到成年,花光了所有積蓄買了房子。最後他們甚至拒絕讓婆婆住進去。首先,作為兒子,他們是不合格的。他們知道買了房子就要和父母住在壹起,卻對父母的到來無動於衷,讓他們先回去。這相當於委婉地拒絕和父母住在壹起。這說明老嚴的兒子也是個沒心沒肺的。
老閻夫婦曾聽了兒子的話,把兒媳婦的名字加在房產證上是個錯誤的決定。這樣壹來,即使老閻家的命脈掌握在兒媳手中,如果兒媳以離婚為要挾,壹半財產歸她,老閻夫婦大半輩子的辛苦也就白費了,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這個問題我看了很久,但我沒有回答,因為我不忍心記起老兩口的細節,也深深知道徐阿姨的房間就像壹塊錦緞,以後沒有辦法徹底挽回老兩口。不難預料,未來的生活不會善待老閻夫婦,而最惡意的傷害壹定來自他們心中最頂端的那個人:他們的兒子。但是我該拿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怎麽辦?我為妳驕傲,給妳壹切,妳卻心安理得。如果危險來了,他知道不需要說“妳先走”,那兩個傻傻的老夫妻就會先沖出來,給妳留足了面子。在和鄰居的聊天中,他們壹定會告訴妳,妳孝順,有事業心,懂得冷暖。老兩口活在自己的希望和戲碼裏。心疼他們。妳呢?除了白眼狼,我想不出任何詞來形容妳。
有壹本書叫《愛情樹》,講的是壹棵樹和壹個孩子的關系。孩子長大了,樹也老了。孩子壹遍又壹遍地問樹,樹給了他樹葉和樹枝,直到樹什麽都沒有了,最後壹塊木頭給了孩子。有壹天,孩子絆倒了,樹發出老話:疼嗎,孩子?
這是壹本兒童圖畫書。話不多,主要是圖。老樹的最後壹句話讓我淚流滿面。求子是貪婪的,也是無望的,但被掏空的父母卻把被求子當成了保護孩子的責任。為什麽?是什麽讓貪婪長得如此捉襟見肘,舒舒服服?
我要說點不好聽的。因為我知道很難指望白眼狼會悔改。這是電視劇裏的橋段。現實中,狼就是狼,吃人是他唯壹的生存方式。我想說說老閻和他老婆。妳壹生中壹定見過這樣的父母。遇到好吃的,給孩子留著,看著他吃每壹口,把盤子吃的幹幹凈凈。孩子給父母壹雙筷子,他們會說不愛吃,不餓。孩子把盤子放回去,安心地吃了起來。
付出和接受的關系就是在這樣日復壹日的單方面付出中形成的。讓孩子安心的,是父母的“辛苦”。如果孩子壹開始還有點良心,但有了父母為他做的壹切,包括打消他內心的焦慮,孩子壹定會成為劇中老閻的兒子。
愛這些父母。我想邀請妳,擁有自己的生活和幸福,為自己驕傲,為自己好吃的包子驕傲,為過幾年能蓋壹棟大房子驕傲。請開心!請把孩子生活的艱辛留給他們。我相信他們也可以。
這是壹個早已被肉眼察覺的隱患。昨晚在電視上曝光了。
燕叔和燕阿姨這對外地老夫妻,壹輩子都住在上海,賣包子。這樣的辛苦讓他們攢了壹套房的錢,但是這個房間也是緊俏的。
在買賣房子的時候,兒子已經可以看出他完全是聽女朋友的節奏,暫時用懷孕來拉住父母,然後加上女方的名字。
他們熱情地去了新家,發現買的房子已經和媳婦的媽媽住在壹起了。他們像外人壹樣,裹著大包小包站在門口,就像是來乞討的窮親戚。但是,這是他們用自己的錢買的房子!
這真的很可悲。
我們真的希望有壹天,他們能揭竿而起,然後拿回這個房子!
不然我真的覺得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