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8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6543.8+0.8億立方米;原油產量9281萬噸,天然氣產量1.81億立方米,商品氣產量91.9億立方米。工業總產值551.5億元,繳納各項稅費52億元。原油和天然氣年生產能力分別為375萬噸和6543.8+0.2億立方米。固定資產原值654.38+07.6億元,凈值565.438+00億元,職工3.5萬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和地質部門就開始對這片寶地進行勘探,利用重力、磁力、電法等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地質調查。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初步摸清了區域地質構造特征。此後,勝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相繼在此開展地震調查和鉆井工作。9月7日,1975,位於濮陽縣劉文鄉的普深1井湧出工業油流,打響了中原油田勘探開發之戰。
普陜1井噴油是中國東部石油勘探的又壹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決定從勝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單位調集力量。1975,10年6月成立東濮石油勘探戰鬥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6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戰鬥指揮部。經過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相當數量的石油地質儲量,為大規模開發油田準備了條件。7月1979,1,中國原油產區第壹個油田——文中油田投產,當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戰役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下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更名為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後,堅持勘探與開發並重的方針,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大幅度增加,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在5300平方公裏的東濮凹陷發現劉文、濮城、文明寨、文南、湖鄉、馬場等14個油氣田,壹舉躋身全國油田之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中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精神的勝利。在勘探開發初期,無數人放棄了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寧願在這片廣袤的荒原上睡帳篷、吃幹糧。日復壹日,年復壹年,他們與鋼鐵和風沙為伍。集塵20年,路漫漫其修遠兮。英雄的石油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在中原築起了壹座座歷史豐碑,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原油田開發建設以來,經歷了六五和七五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從1983開始,針對油氣資源豐富,但地質構造復雜、開發難度大的實際,油田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年科技會戰”,解決了壹批重大技術難題。年均原油產量增加100多萬噸,1988年高達722萬噸,此後兩年保持在63438+0988。
進入八五以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壹些深層次的矛盾嚴重制約了油田的發展。面對儲量不足、開發困難、債務沈重、人員過剩等矛盾,中原油田堅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壹方面,認真貫徹“油氣先導、科技興業、擇優發展”的戰略方針;壹方面,按照國家“三改壹強”的總體改革要求,以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全面、有力、快節奏地改革了企業內部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傳統經營方式,建立了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服務區域化、經營市場化的新格局。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壹步增強,生產經營狀況逐年好轉。1997實現利潤51.8萬元,被中共宣傳部、國家經貿委列為國有企業十大先進典型。在接下來的兩年裏,雖然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減收增支的因素增多,但仍然保持了盈利的勢頭。中原油田近年來實施了壹系列改革發展措施,得到了國家、河南省和中國石油石化集團公司領導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領導朱镕基、鄒家華、吳邦國都對油田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
隨著油田勘探開發的逐步深入,壹系列適應中原油田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技術相繼建立。復雜斷塊油藏精細勘探技術、連片三維地震處理解釋技術、復雜斷塊油田開發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砂巖氣田高效開發技術、井況預防與處理技術、油層改造技術、剩余油分布研究與挖潛技術、深抽配套技術、氣舉采油配套技術、深井壓裂配套技術、 油氣勘探開發經濟評價和油田生產防腐配套技術,為勘探和油田穩產提供了有力突破。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果是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20年來,中原油田高度重視科技,廣納賢才,特別是1983經國務院批準,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生產建設技術攻關,使油田科技邁上了壹個新臺階。
中原油田勘探區域多,範圍廣,資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廣闊。根據二次資源評價結果,東濮凹陷剩余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6.77億噸和2.463億立方米,探明程度僅為41.7%和291%,勘探潛力巨大。通過老油田的深度挖潛、滾動儲備和新勘探領域的突破,油田開發也呈現出良好的前景。未來三年,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可分別穩定在350萬噸和6543.8+0.2億立方米。2004年,隨著三次采油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新勘探領域的開發,原油產量將逐步回升。
隨著集團公司重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原油田將在集團公司的統壹領導下,進壹步豐富勘探開發技術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油田勘探突破和穩產增產;繼續實施低成本戰略,實現利潤空間最大化,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時光飛逝,世事變遷。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原油田已發展成為地質勘探、煉油、煉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產業,提供包括物探、鉆井、泥漿、固井、測井、試油、完井、修井、作業、酸化、壓裂、油氣集輸、科研設計、地面工程建設等工程技術服務,還從事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
她在東濮凹陷建成了劉文、濮城、胡狀集等4個油氣田,年產原油400萬噸,天然氣6543.8+0.2億立方米。形成了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機械制造和維修為壹體的油氣生產和石化基地。此外,她還獲得了新疆伊犁、內蒙古白音查幹和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開發權,獲得了蘇丹的風險勘探開發權,並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埃塞俄比亞和印度尼西亞提供工程技術服務。
她擁有壹支專業的施工隊伍和科研隊伍。在復雜斷塊油氣田勘探開發方面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
她已經和全球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家公司成功合作。
她已經完成並正在實施多項國內外工程項目,享有良好的聲譽。
近年來,她的多元化產業壹直在增長。其產品暢銷十多個省市,並遠銷美國、香港、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為了充分發揮超大型國有企業在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中原油田願意招商引資,與國內外友好人士合作,進壹步推動多元化產業的發展。
她願以信譽和實力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共創世界石油工業的美好未來!
商業信息
油氣勘探是中原油田開發的龍頭,在業務上是壹個相對獨立、完整、配套的體系。經過多年的勘探實踐,中原油田打造了壹支裝備精良、技術先進、作風優良的勘探隊伍,專門從事中原油田中長期油氣勘探戰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規劃。國內外新盆地和勘探區的石油地質調查、技術經濟評價和勘探選區登記;年度勘探部署的實施、勘探項目的實施、儲量的計算和投資效果的分析;為勘探項目提供方案設計、科學研究、新技術推廣應用、現場技術管理、工程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中原油田勘探系統積極貫徹石化總公司“儲量、產量、效益三統壹”的要求,堅持“立足東濮、突破外圍、開拓中原、開拓世界”的勘探方針,以尋找大儲量、大接替領域為目標,解放思想,大膽采用新理論、新技術,加大新盆地、新領域的勘探力度,力爭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油氣開發是中原油田的支柱產業。開發系統負責油田滾動勘探開發、新老區生產力建設、油氣生產、老油田開發管理、基礎地質研究、采油技術研究等任務。中原油田公司在精細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挖潛管理方式調整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素質的研究人員。近年來,中原油田通過老油田挖潛、滾動勘探開發,增加了探明儲量和動用儲量,實現了油田的持續穩定發展。
油氣處理、儲運和公共系統工程是油田生產和建設的命脈。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中原油田建成了以劉屯地區為中心的原油天然氣集輸系統、原油輕烴處理系統和天然氣處理系統,主要裝置均從西歐發達國家引進。油田擁有1座原油庫,儲量為36×104m3,目前運營的原油外輸管道羅鐘線年原油外輸能力為400×104m3。天然氣外輸工業配氣站2座,運營天然氣外輸長輸管道5條。主要用戶是滄州、安陽、濟南、鄭州、開封、濮陽。油田電力系統有8座110kV變電站和1座自備燃氣電廠。
中原油田位於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中心區在河南省濮陽市。它是中國東部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基地。1975開始大規模勘探,1979正式投入開發。其地質構造是渤海灣沈降帶的壹部分,是由地質斷層形成的具有裂谷特征的盆地,地質上稱為東濮凹陷。盆地北起莘縣,南至河南南考,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約5300平方公裏。從地質圖上看,像是壹只琵琶斜掛著。東濮凹陷是主要開發區,橫跨河南、山東兩省六市12個縣,面積5300平方公裏。除東濮凹陷外,中國還有內蒙古白音查幹、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個勘探區,地質調查登記面積6.99萬平方公裏,登記找礦面積1.76萬平方公裏。截止到1999年底,
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8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6543.8+0.8億立方米;原油產量9281萬噸,天然氣產量1.81億立方米,商品氣產量91.9億立方米。工業總產值551.5億元,繳納各項稅費52億元。原油和天然氣年生產能力分別為375萬噸和6543.8+0.2億立方米。固定資產原值654.38+07.6億元,凈值565.438+00億元,職工3.5萬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和地質部門就開始對這片寶地進行勘探,利用重力、磁力、電法等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地質調查。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初步摸清了區域地質構造特征。此後,勝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相繼在此開展地震調查和鉆井工作。9月7日,1975,位於濮陽縣劉文鄉的普深1井湧出工業油流,打響了中原油田勘探開發之戰。
普陜1井噴油是中國東部石油勘探的又壹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決定從勝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單位調集力量。1975,10年6月成立東濮石油勘探戰鬥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6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戰鬥指揮部。經過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相當數量的石油地質儲量,為大規模開發油田準備了條件。7月1979,1,中國原油產區第壹個油田——文中油田投產,當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戰役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下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更名為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後,堅持勘探與開發並重的方針,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大幅度增加,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在5300平方公裏的東濮凹陷發現劉文、濮城、文明寨、文南、湖鄉、馬場等14個油氣田,壹舉躋身全國油田之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中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精神的勝利。在勘探開發初期,無數人放棄了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寧願在這片廣袤的荒原上睡帳篷、吃幹糧。日復壹日,年復壹年,他們與鋼鐵和風沙為伍。集塵20年,路漫漫其修遠兮。英雄的石油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在中原築起了壹座座歷史豐碑,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原油田開發建設以來,經歷了六五和七五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從1983開始,針對油氣資源豐富,但地質構造復雜、開發難度大的實際,油田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年科技會戰”,解決了壹批重大技術難題。年均原油產量增加100多萬噸,1988年高達722萬噸,此後兩年保持在63438+0988。
進入八五以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壹些深層次的矛盾嚴重制約了油田的發展。面對儲量不足、開發困難、債務沈重、人員過剩等矛盾,中原油田堅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壹方面,認真貫徹“油氣先導、科技興業、擇優發展”的戰略方針;壹方面,按照國家“三改壹強”的總體改革要求,以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全面、有力、快節奏地改革了企業內部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傳統經營方式,建立了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服務區域化、經營市場化的新格局。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壹步增強,生產經營狀況逐年好轉。1997實現利潤51.8萬元,被中共宣傳部、國家經貿委列為國有企業十大先進典型。在接下來的兩年裏,雖然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減收增支的因素增多,但仍然保持了盈利的勢頭。中原油田近年來實施了壹系列改革發展措施,得到了國家、河南省和中國石油石化集團公司領導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領導朱镕基、鄒家華、吳邦國都對油田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
隨著油田勘探開發的逐步深入,壹系列適應中原油田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技術相繼建立。復雜斷塊油藏精細勘探技術、連片三維地震處理解釋技術、復雜斷塊油田開發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砂巖氣田高效開發技術、井況預防與處理技術、油層改造技術、剩余油分布研究與挖潛技術、深抽配套技術、氣舉采油配套技術、深井壓裂配套技術、 油氣勘探開發經濟評價和油田生產防腐配套技術,為勘探和油田穩產提供了有力突破。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果是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20年來,中原油田高度重視科技,廣納賢才,特別是1983經國務院批準,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生產建設技術攻關,使油田科技邁上了壹個新臺階。
中原油田勘探區域多,範圍廣,資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廣闊。根據二次資源評價結果,東濮凹陷剩余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6.77億噸和2.463億立方米,探明程度僅為41.7%和291%,勘探潛力巨大。通過老油田的深度挖潛、滾動儲備和新勘探領域的突破,油田開發也呈現出良好的前景。未來三年,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可分別穩定在350萬噸和6543.8+0.2億立方米。2004年,隨著三次采油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新勘探領域的開發,原油產量將逐步回升。
隨著集團公司重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原油田將在集團公司的統壹領導下,進壹步豐富勘探開發技術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油田勘探突破和穩產增產;繼續實施低成本戰略,實現利潤空間最大化,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時光飛逝,世事變遷。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原油田已發展成為地質勘探、煉油、煉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產業,提供包括物探、鉆井、泥漿、固井、測井、試油、完井、修井、作業、酸化、壓裂、油氣集輸、科研設計、地面工程建設等工程技術服務,還從事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
她在東濮凹陷建成了劉文、濮城、胡狀集等4個油氣田,年產原油400萬噸,天然氣6543.8+0.2億立方米。形成了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機械制造和維修為壹體的油氣生產和石化基地。此外,她還獲得了新疆伊犁、內蒙古白音查幹和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開發權,獲得了蘇丹的風險勘探開發權,並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埃塞俄比亞和印度尼西亞提供工程技術服務。
她擁有壹支專業的施工隊伍和科研隊伍。在復雜斷塊油氣田勘探開發方面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
她已經和全球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家公司成功合作。
她已經完成並正在實施多項國內外工程項目,享有良好的聲譽。
近年來,她的多元化產業壹直在增長。其產品暢銷十多個省市,並遠銷美國、香港、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為了充分發揮超大型國有企業在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中原油田願意招商引資,與國內外友好人士合作,進壹步推動多元化產業的發展。
她願以信譽和實力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共創世界石油工業的美好未來!
商業信息
油氣勘探是中原油田開發的龍頭,在業務上是壹個相對獨立、完整、配套的體系。經過多年的勘探實踐,中原油田打造了壹支裝備精良、技術先進、作風優良的勘探隊伍,專門從事中原油田中長期油氣勘探戰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規劃。國內外新盆地和勘探區的石油地質調查、技術經濟評價和勘探選區登記;年度勘探部署的實施、勘探項目的實施、儲量的計算和投資效果的分析;勘查工程項目的實施方案設計、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推廣
廣應用、現場技術管理、工程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中原油田勘探系統積極貫徹石化總公司“儲量、產量、效益三統壹”的要求,堅持“立足東濮、突破外圍、開拓中原、開拓世界”的勘探方針,以尋找大儲量、大接替領域為目標,解放思想,大膽采用新理論、新技術,加大新盆地、新領域的勘探力度,力爭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油氣開發是中原油田的支柱產業。開發系統負責油田滾動勘探開發、新老區生產力建設、油氣生產、老油田開發管理、基礎地質研究、采油技術研究等任務。中原油田公司在精細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挖潛管理方式調整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素質的研究人員。近年來,中原油田通過老油田挖潛、滾動勘探開發,增加了探明儲量和動用儲量,實現了油田的持續穩定發展。
油氣處理、儲運和公共系統工程是油田生產和建設的命脈。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中原油田建成了以劉屯地區為中心的原油天然氣集輸系統、原油輕烴處理系統和天然氣處理系統,主要裝置均從西歐發達國家引進。油田擁有1座原油庫,儲量為36×104m3,目前運營的原油外輸管道羅鐘線年原油外輸能力為400×104m3。天然氣外輸工業配氣站2座,運營天然氣外輸長輸管道5條。主要用戶是滄州、安陽、濟南、鄭州、開封、濮陽。油田電力系統有8座110kV變電站和1座自備燃氣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