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古勞健康信息咨詢

古勞健康信息咨詢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天氣寒冷!在寒冷的冬天,飲料或湯可以讓人在熱的時候感到溫暖。但是妳知道嗎?這個習慣壹旦長期保持,可能會增加患食道癌的幾率!此外,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也容易患口腔癌。這壹期,我帶大家了解了頭頸部常見的四種癌癥: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喉癌。這四種癌癥的患者以男性為主。媽咪照顧寶寶的健康,也別忘了關心老公的健康!口腔癌除了說話,我們的嘴還可以幫助品嘗美味的食物;牙齒可以切碎食物,舌頭可以攪拌食物,口腔中的唾液含有澱粉酶,可以將澱粉分解成葡萄糖或麥芽糖,所以口腔的功能還包括咀嚼和消化食物。但是口腔也可能產生可怕的癌癥。亞東醫院耳鼻咽喉頭頸主治外科醫生廖立仁介紹,口腔接觸致癌物壹段時間後,可能出現口腔炎癥、潰瘍、紅白斑等癌前病變,有可能演變為口腔癌。口腔癌的形成多與後天的生活習慣有關,壹般與家族遺傳關系較小。與其他癌癥相比,口腔癌的發病率更高,且呈年輕化趨勢(口腔癌的發病年齡在50歲左右)。在臺灣省,每年約有5000人患口腔癌,其中約有2000人死亡。臺灣省口腔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上升,值得我們關註。

口腔癌的危險因素

1.抽煙、喝酒、嚼檳榔:根據高雄醫學大學校長葛的研究,有飲酒習慣的人比沒有飲酒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高2.2倍;至於吸煙者,他們患口腔癌的幾率是不吸煙者的4.6倍;愛吃檳榔的人患口腔癌的幾率是不愛吃檳榔的人的6.9倍。同時有喝酒、抽煙、嚼檳榔習慣的人,患口腔癌的幾率是普通人的123倍!這說明煙、酒、檳榔真的是口腔癌的首要危險因素。

2.口腔衛生差:牙齦經常發炎,長期嚴重的蛀牙也會到達口腔,有可能演變成口腔癌。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易患口腔癌,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長期口腔炎癥有關。

4.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人乳頭瘤病毒)感染不僅與宮頸癌有關,還可能導致口腔癌。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口腔癌的階段和癥狀

分階段

常見癥狀

(1)癌前病變階段

口腔出現不明原因的潰瘍,超過2周無法治愈。長期的紅色或白色口腔腫塊也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2)口腔癌階段

口腔內的腫塊越來越大,開始感到疼痛,甚至出血;幾個人會同時脖子上有個腫塊。到了末期,患者甚至會覺得張口困難,以至於吃不下東西,吞咽也會疼。從癌前病變到真正口腔癌的時間不壹定,但壹般在2 ~ 3年左右。

口腔癌的自我檢測步驟“妳有可能得口腔癌嗎?如果妳是口腔癌的高危人群,不妨花5分鐘在家照照鏡子:

1.在鏡子前張開嘴,在鏡子裏看看自己的嘴裏有沒有異常的紅色或白色的腫塊;如果不確定,也可以用手摸壹下。如果有小潰瘍或不明腫塊,可以觀察2周,看是否會自行消失。(臺灣省口腔癌最常見的部位是舌頭和頰黏膜)。

2.摸摸脖子有沒有腫塊。壹旦在頸部發現腫塊,如果被醫生診斷為口腔癌,通常是口腔癌三期,也就是說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頸部了。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診療方法如果在自查中發現問題或不確定因素,壹定要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或口腔外科進行檢查。甚至可能需要活檢來確診。口腔癌確診後,需要通過電腦斷層、腹部超聲、胸部x光、骨骼掃描來判斷分期,看癌細胞是否已經轉移到骨骼、肺部、肝臟。

口腔癌預後很差,晚期口腔癌復發率和死亡率高,早期發現很重要。如果能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癥之前開始治療,死亡率可以大大降低。癌前病變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嚴重的癌前病變轉為口腔癌的概率很大,主要治療方法是激光或手術切除腫瘤。如果患者只是輕度或中度,可以從積極改善生活習慣和避免危險因素入手,並強化遵循(如戒煙、戒酒、吃檳榔),也有壹部分人可以不用藥物恢復。

* * *補貼免費口腔黏膜篩查。30歲以上有吸煙或嚼檳榔習慣的人可以去醫院免費篩查。篩查頻率為2年1次。符合條件者可去耳鼻喉科或口腔外科進行篩查。醫生會做目測和觸診,如果發現異常會做進壹步的活檢。廖立仁博士指出,患口腔癌的人患食道癌的風險也較高,因為這兩種癌癥的危險因素是相同的(煙草、酒精、檳榔)。壹旦確診口腔癌,建議還應該檢測食道癌。

口腔癌的改善和預防措施

●早發現早治療。在癌前病變階段開始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經常熬夜,身體會因為經常熬夜和睡眠不足而出現免疫力下降的情況;另外,熬夜也容易引起口腔炎癥。

●遠離煙酒檳榔,盡量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可以多吃胡蘿蔔、西紅柿等抗氧化蔬果,其他深色蔬果也可以多種方式攝入。

●正視口腔衛生問題,勤刷牙,勤用牙線。如果要裝假牙,最好裝質量好壹點的假牙,以免劣質假牙給口腔帶來額外負擔。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鼻咽癌我們呼吸的時候,空氣要經過鼻咽,然後經過咽喉和氣管,最後進入肺部。鼻咽是氣流通過的通道,發聲時也有潤氣產* * *的作用;鼻咽部有豐富的淋巴腺,淋巴腺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壹部分,可以清除空氣中的壹些不良物質。此外,鼻咽通過咽鼓管與中耳相通。當鼻咽部被炎癥或腫瘤堵塞時,咽鼓管就會產生中耳炎。鼻咽的位置在鼻腔的正後方,頭部的下方,口咽的上方,口咽是頭部的中心。當鼻咽的表面細胞患病時,可形成鼻咽癌。鼻咽癌在臺灣省並不少見,平均每年約有1500人罹患,男女患者平均年齡約49歲。

鼻咽癌的危險因素

1.種族: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熊主任說,鼻咽癌在國外還有壹個別稱叫“粵癌”。據研究,鼻咽癌在歐美很少發生。即使在亞洲像日本人和韓國人壹樣罕見,但在中國大陸(廣東省發病率最高)、臺灣省、新加波和香港等東南沿海省份獲得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種族和上述居住區也是危險因素之壹。

2.遺傳:如果壹級親屬內有人患鼻咽癌,那麽他得鼻咽癌的概率會比普通人高。

3.環境:工作環境不通風,空氣中充滿木屑和灰塵的地方更容易引起鼻咽癌,如裝修工人,被認為是高危人群。此外,日常生活中長期接觸甲醛(壹些免燙的新衣服、裝飾品、家具或食品中的防腐劑,甚至假酒都含有甲醛)也容易引發鼻咽癌。

4.飲食:腌制的鹹魚含有亞硝胺,亞硝胺是公認的致癌物質,越年輕開始吃鹹魚,吃得越多,得鼻咽癌的幾率越高;但是,如果妳能吃大量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還是有機會降低患鼻咽癌的風險的。

5.病毒:臨床上大多數鼻咽癌患者會發現血液中的EB病毒抗體滴度高於正常人。

6.性別:國內數據顯示,近年來,男性患鼻咽癌的人數是女性的3.5倍。

●至於摳鼻子,和鼻咽癌的形成沒有關系,因為鼻咽處在很深的位置,手指根本摸不到。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鼻咽癌的癥狀由於鼻咽與鼻腔、口咽、咽鼓管相連,鼻咽癌早期會出現較多的耳鼻相關癥狀。鼻塞(因為鼻咽腫瘤,空氣不易進入)、鼻血等鼻部;耳部,如單側聽力損失(如聽力下降)、單側耳鳴、耳流涕、單側中耳炎等。以中耳炎為例,雖然嬰兒常感染中耳炎,但成人不易感染。如果成人感染了中耳炎,應盡快去耳鼻喉科做進壹步檢查。除了耳鼻喉科的癥狀,也可能是頸部淋巴有無痛性腫塊,有些患者會在捏住臉頰時意外發現;後期會出現吞咽困難、咽痛、頭痛等癥狀。這些癥狀不壹定每個人都會出現,但特點是癥狀不會消失,至少會持續3周。

診治:用鼻咽內窺鏡軟管或口咽反射鏡檢查鼻咽部。如果發現什麽問題,就切片診斷。至於分期判斷,要看肺部x光、骨骼掃描、電腦斷層、腹部超聲,看癌細胞有沒有轉移。健康保險涵蓋所有檢查。由於鼻咽癌位於頭部中央,手術切除腫瘤風險大,難度大,因此放射治療是早期鼻咽癌的主要治療方法。除非放療後腫瘤復發,醫生才會考慮切除或者激光治療。初次放療成功率90%以上,預後良好,復發率低。中期放療聯合化療,晚期以化療為主。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鼻咽癌的改善和預防措施

●有家族史的人,40歲以上,最好定期去耳鼻喉科就診。至於應該多久檢查壹次,要看每個醫生的診斷。

●臺灣省鼻咽癌發病率高。出現上述癥狀且超過3周仍無改善的成年人,應盡快到耳鼻喉科就診。

●多吃蔬果,任何壹種蔬果都可以,分量要多。

●工作環境應盡可能通風。

●少吃鹹味食物,比如鹹魚。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食道癌食道是口腔向胃輸送食物的管道,沒有消化功能。食管黏膜如果長期接觸致癌因素,容易導致黏膜炎癥、損傷和細胞病變。每年約有2000人患食道癌;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齡分別約為57歲和67歲。

食管癌的危險因素

1.吸煙、飲酒和檳榔:吸煙、飲酒和咀嚼檳榔是食管癌最直接的危險因素。男性比女性更易患食管癌,男女癌癥患者比例為13: 1。這也是因為男性接觸煙酒檳榔的人數遠高於女性。

2.胃酸刺激:食道長期受到慢性影響,如慢性胃食管反流,也更容易形成食管癌。

3.熱食* * *:冬天比較冷,很多人都有吃熱食喝熱飲的習慣。食道只是壹根又長又細的管子,容易被熱的食物或熱飲燙傷,使食道受傷。如果熱食是辣的,那就更* * *。

4.強酸或強堿* * *:如果妳吃了或故意吞了強堿或強酸,當然是對食道的另壹種傷害。

食道癌的癥狀患食道癌會引起食管梗阻,食物輸送不暢,導致吞咽困難,進食時有異物感,但大多壹開始不會感到疼痛。熊裴頠主任指出,當進食難以下咽時,很多患者的飲食習慣會發生改變,幹飯吃不下,於是決定改吃稀飯。甚至到後來病人咽不下流質食物,唾液溢出的時候,就醫其實也太慢了。食道癌晚期的癥狀是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聲音嘶啞、咳嗽甚至不能喝水。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診斷和治療通常使用食管鏡或胃鏡進行侵入性檢查。但是醫生壹般直接用胃鏡,因為可以順便看到食道,胃,十二指腸。在癌癥的初始治療中,手術是首要的。如果中晚期淋巴結轉移或腫瘤過大,將采用放療聯合化療代替手術(因為這個階段失敗率和並發癥風險較高),但成功率只有20% ~ 30%。食管癌預後不好。壹旦出現癥狀,最好盡早就醫檢查。

食管癌的改善和預防措施

●如果妳感覺吞咽食物時有異物感,如果這種癥狀持續超過3周,妳應該去看胃腸病學家。因為如果只是短期炎癥導致吞咽困難,壹般會在3周內痊愈。熊主任呼籲,千萬不要“逐漸適應”由幹到瘦,由固體食物到液體食物的飲食習慣,應該正視吞咽異常癥狀可能代表的問題。

●戒煙、戒酒、戒檳榔。

●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太熱或太辣的食物。熱和辛辣食物都會導致黏膜發炎。

●如有胃食管反流史或慢性食管問題,40歲後應定期接受胃鏡或食管鏡檢查。

●因為食道癌容易復發,治療成功率低,癌細胞也容易轉移到肺、肝或骨骼,所以在療程結束後,需要遵醫囑定期隨訪。大多數癌癥在療程結束後,半年到三年內容易復發,五年後復發的概率很低。

熊主任指出,如果食道癌患者壹定要接受放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考慮使用新型螺旋刀放療,其優點是副作用少,但自費要價在7 ~ 20萬元左右,具體視各醫院收費標準而定。患者可以決定是否使用。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廖立仁醫生表示,臺灣省每年約有500人罹患喉癌,相較於其他頭頸部癌癥,這個比例相對較低。喉分為三部分:上聲門、聲門和下聲門。大多數喉癌位於聲門。

喉癌的危險因素

1.吸煙者易患喉癌。

2.長期胃食管反流的人。胃酸不僅影響食道,還會影響喉嚨。

3.過度使用聲帶會導致喉嚨過度。聲音嘶啞時,盡量讓聲帶休息,不要壹直說話。

喉癌的癥狀是持續的聲音嘶啞(至少1周)和喉嚨有異物感。廖立仁醫生說,喉癌和食道癌的癥狀有時非常相似。兩人都可能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喝水或吞咽時容易嗆咳,經常咳嗽。這是因為食道是連接在喉嚨下面的(喉嚨在上面,食道在下面)。吞咽時,食物或飲料會先後通過喉嚨和食道。比如食道癌也可能侵犯控制聲帶活動的神經,所以兩者的癥狀是相似的。

妳照顧過妳丈夫的健康嗎?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通過反射鏡和內窺鏡進行檢查,包括硬喉內窺鏡或鼻咽軟內窺鏡。壹旦發現內部腫瘤,通過顯微鏡切片進行診斷,然後通過計算機斷層掃描判斷分期。治療方面,早期采用喉顯微手術切除腫瘤,全身麻醉;中晚期采用化療聯合放療。喉癌的預後壹般是好的,初期治愈率在80%以上,但是復發率比較高,即使治愈了也不能大意。

喉癌的改善和預防措施

●不吸煙;還要避免壓力過大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盡量放松。

●聲音嘶啞時少說話,讓聲帶得到充分休息。很多人習慣在嗓子沙啞的情況下,先清壹清嗓子再繼續說話。其實“清嗓”這個動作,長此以往也會傷害聲帶,這個習慣要避免。

●隨時補充水分,滋潤喉嚨(水、枇杷膏等。),而且不要讓喉嚨太幹,保護咽喉黏膜。每次不需要喝太多的水,只要多次少量飲水,就可以預防聲帶炎癥。

熊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經歷: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癥中心客座科學家現任:亞東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抗癌教育基金會主席,財團法人。

廖立人學歷:臺大醫學學士,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碩士經歷:臺灣省頭頸腫瘤醫學會專家目前:亞東紀念醫院耳鼻咽喉頭頸主治外科醫師,兼任臺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