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外向的社會裏,內向敏感的人似乎處處吃虧。他們害羞,害羞,安靜,不愛交際。我們的社會文化也在不遺余力地提倡外向。比如父母告訴我們要“主動出擊,多交朋友”;老師告訴我們“為了取得好成績,我們必須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步入社會,十個人中有九個會說“壹定要積極參加活動,擴大人脈”。
?我從小就是壹個內向的女生,和二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二姐性格開朗,外向,聰明。討喜的自然是我二姐。內向的人通常被認為忘恩負義,缺乏安全感。我高中的時候,曾經創造了壹個整天不和同學說壹句話的歷史。有壹次,我帶女兒去鄭州參加河南省的壹個演講比賽。順便聯系了多年未見的高中同學。她和她丈夫都是我的同學。男同學忙,沒出來。他的腦海裏仍然是學校的形象。他跟我愛人說:“我在想她是不是還這麽內向。她怎麽能當老師呢?”
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外向是成功路上的必需品。只有積極參與活動,熱情表達自己,擴大人脈,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獲得更多的機會。那麽,內向的人如何才能擁有成功和快樂呢?
?《高敏感度的內向者》的作者是西爾維亞·洛肯(Sylvia Loken),她是壹名語言學博士,也是壹名高級企業培訓師。她在德國學術交流咨詢中心從事教學和研究多年。因為這些獨特的工作經歷,她對人格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2003年開始,她開始為“內向者”這壹特定群體提供咨詢服務。這些年來,西爾維婭見證了許多內向的人壹步壹步走向成功,包括商界和科學界的領袖,以及社會工作者、自由職業者和其他各行各業的人。
很多成功人士也是內向的,比如愛因斯坦、比爾蓋茨、巴菲特、村上春樹等社會精英。而且,作者西爾維婭也是壹個內向敏感的人。她化不利為有利,用自己的時間寫作。她的“生活中的人格心理學”系列作品《內向超敏感者》、《人格困惑》、《內向心理學》等都成為暢銷書,深受讀者歡迎。
?第壹,內向和外向只是性格偏好,不分好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內向或者外向來形容壹個人的性格。如果壹個人活潑開朗,善於表達,我們說他性格外向;如果壹個人喜歡安靜,不愛說話,我們說他內向。但是,壹提到內向性格,人們就把它和害羞、安靜、敏感、不善交際的詞語聯系在壹起,尤其是在社會上,內向的人往往會被人嫌棄或歧視。
?其實內向型人格和外向型人格的本質區別在於精力來源的不同。外向的人主要從外部環境獲取能量,比如與人交流、參加活動、說話等。他們需要與外界保持聯系,以保持精力充沛。而內向的人主要從內部獲取能量,比如獨自思考或者看書。長期的社交活動會讓他們消耗大量的精力,甚至會讓他們想要逃跑。因為能量來源的不同,外向的人喜歡尋求大量的外界刺激,導致他們的思維跳躍。他們喜歡聚在壹起交朋友,他們什麽都想涉獵,因為他們渴望從外界獲得更多的信息。而內向的人則喜歡壹個人思考,享受安靜的閑暇。他們喜歡專註於壹件事。有時候,壹杯咖啡,壹本書,靜靜地坐壹個下午,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滿足。所以他們的專註力更強,更傾向於在某個領域深挖,做出成績。
?性格其實有點像彈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度。但是這個彈簧是可以拉伸的。當受到外界刺激時,每個人都會表現出不同的長度,而當外界刺激失去時,彈簧又會恢復原狀。內向是春天沒有受到刺激時的自然狀態,但不代表它的長度比別人短。只要遇到合適的時間,也能表現出不同的狀態。正如作者西爾維婭所說,“內向的性格恰恰構成了內向者的優點。比如他們看似膽小,實則謹慎,可以規避更多風險;他們看似不合群,其實更喜歡壹對壹的有效溝通;看起來他們不擅長團隊合作,但實際上安靜的環境能激發他們強大的創造力。所以,內向的性格不是缺點而是優點。”
第二,內向的人有五個典型的優點。
1,性格內向的人更有創造力。
內向的人大多喜歡壹個人工作和思考,這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對於敏感度高的內向者來說,獨處時安靜的氛圍就像是創造力的營養液,為內向者提供了發散思維的空間。在那裏,他們可以遠離壹切紛亂的思緒和外界的幹擾,專註於事物或向內探索,從內心獲得新的力量。比如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他是壹個非常喜歡散步的人,經常壹個人待在大自然中。很多時候,他的音樂靈感就來源於這樣壹個安靜舒適的時刻。再比如日本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他也喜歡獨處。每天早上,他早早起床,跑步壹小時。跑步的時候,他壹邊欣賞周圍的美景,壹邊專註於當天小說的內容,這對他來說是壹種身心的享受。
獨處的美好不言而喻。在安靜悠閑的環境中,敏感度高的內向者可以擺脫外界幹擾,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幫助自己更好地思考,從而激發更多的創造力,而這正是外向者所缺乏的。
?2.性格內向的人更謹慎,能更準確地預測和規避風險。
比如敏感度高的內向者,總是提前想好所有可能的事情,提前估計好存在的風險,提前想好解決辦法。當有突發的沖突和失誤時,他們能立刻想出準備好的解決方案來應對。謹慎和提前做好準備是敏感度高的內向者的法寶。數據顯示,這種危機感和提前準備的習慣可以幫助他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性格內向的原因。他們總是更謹慎,更全面,這樣事情就不容易失控,也更接近成功。
?在與人交往方面,敏感度高的內向者往往要謹慎得多。進入壹個新的環境,他們不會馬上和別人套近乎,而是等待,保持禮貌的距離,仔細觀察別人的性格再開始行動。所以,敏感度高的內向者似乎升溫慢,只是因為他們對安全感的需求特別強烈。然而,雖然謹慎是內向者的壹個優點,但他們大腦的恐懼中心杏仁核相對來說比其他人更敏感,可能會引起過度的壓力或恐懼。要知道,恐懼會抑制創造力,而這恰恰是內向型高敏感度的人的優勢之壹。
那麽,當高敏感的內向者陷入恐懼的困境時,該怎麽辦呢?
首先可以深呼吸,暫時緩解恐懼帶來的強烈情緒。
然後,妳需要有意識的去思考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麽,千萬不要用逃避來麻痹自己。恐懼不是壹個人的弱點,而是新事物的基礎。
第二,拔掉恐懼的牙齒。也就是用另壹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當妳害怕的時候,妳可以說“我現在有點激動”或者“我有點不安”,但是千萬不要說“我害怕”。通過把恐懼和其他詞語聯系起來,可以有效地削弱恐懼的動力。當然妳也可以想象最壞的結果,然後不斷的問自己,然後呢?當妳問三四遍的時候,妳會發現結果並沒有那麽恐怖。
?最後,徹底解決恐懼的來源。應該把重點放在具體行動上,仔細權衡先做什麽,再做什麽,再做什麽。當妳全神貫註於自己該做的事情時,妳的內心就能慢慢平復恐懼,不再被恐懼所阻礙。
?3,更專註。
美國2013年的壹項研究顯示,在12000名受訪員工中,80%的人表示在工作中無法長時間集中註意力。這壹點都不奇怪。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可以從壹部小小的智能手機中獲取海量的信息,我們很容易被壹些娛樂八卦所吸引。所以,現在的生活方式讓註意力更加難以集中。幸運的是,敏感度高的內向者比外向者表現更好,盡管他們也有註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
為什麽內向的人專註力更強?首先,他們喜歡壹個人思考,就像多做運動可以鍛煉肌肉壹樣。他們想得越多,大腦中負責集中註意力的區域就得到越好的鍛煉。而且與外向的人相比,他們更享受專註思考的樂趣,更不容易感到疲勞。其次,敏感度高的內向者大腦中的獎賞中樞並不是很活躍,他們不需要太多外界的反饋。不像外向的人,往往因為壹點點刺激就立馬走神。雖然註意力高度集中的內向者有時過於註重細節,導致進步緩慢,但只要能有意識地運用和控制,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第四,敏感性高的內向者,情緒能力強。敏感度高的內向者,神經系統比普通人更發達,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關註很多重要的細節,對他人的需求更敏感。
經過多年的應用,這種能力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情感能力。正因如此,高度敏感的人更有同理心,更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另壹方面,他們也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和贊美,建立良好的親密關系。
4.敏感度高的內向者更善於傾聽。
由於神經元結構的特點,它們往往忙於獲取和整理信息,因此在日常交流中往往扮演著聽者的角色。他們能感覺到說話者話語之間的細微差別,聽出言外之意。這種能力,無論是私生活還是職場,都是非常需要的。
好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二個重點:敏感度高的內向者的創造力、謹慎和專註,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核心競爭力。而超強的情感能力和傾聽能力可以幫助內向敏感的人建立高質量的人際關系。
三、敏感度高的內向者應該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
?作者指出,幸福生活的關鍵是培養自尊。自尊是我們對自身價值的感知,是壹種深深的信仰感。它讓我們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
對於敏感度高的內向者來說,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有時也會陷入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比如他們取得了壹些優秀的成績,卻覺得這只是運氣;再比如,只有自身條件符合要求,他們才會嘗試新的挑戰。這些表現的根源其實和他們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系。很多高敏感的內向者在童年時並沒有對自己的需求給予足夠的重視,長大後也經常與外向者相提並論,這進壹步促使內向者貶低自己,不認可自己的能力,從而忽視和壓抑自己真正的心理需求。很多時候,他們會覺得即使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也會被別人忽視,攻擊,甚至侮辱。為了規避這些風險,內向的人會覺得,如果我沒有期待,沒有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就不會有痛苦和失望。
如果我們壹直拒絕內心的欲望,我們就會自卑,不敢踏出自己的舒適區,離夢想越來越遠。其實外界的評價根本沒那麽重要。心理學家詹森·多普夫曾指出,別人在我們眼中對我們的看法,其實是我們內心想法的投射。換句話說,這些觀點不壹定是真的,很可能只是我們的想象。要克服這個問題,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學會給自己價值,尊重自己的需求,這樣別人才會愛妳,尊重妳,認可妳的價值。
那麽,對於內向敏感的低自尊者,我們應該如何培養他們的自尊呢?
首先要學會自覺的生活。無論我們做什麽,都應該反思自己的現狀,努力清醒的活在當下。作為內向的人,很多人善於分析,善於獨立思考,所以我們壹定要利用自己的優勢,有意識的生活。
?第二,接受真實的自己。接納自己是我們賦予自己價值感的重要條件。當我們完全認同自己,認可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會相信自己的價值,提高自信心。
敏感度高的內向者的自我批評往往很強烈。他們可能會經常問自己:怎樣才能變得外向活潑?雖然他們問這些問題是為了變得更好,但都表明了壹個想法:我現在不好了,我想成為另外壹個人。關註別人的優點,卻忽略了自己的優點。其實,敏感度高的內向者根本不需要外向就能優秀。他們只需要肯定自己內向的性格,發揮自己的優勢,成為更好的自己。
除了自覺的活著,接受真實的自己,培養自尊的最後壹點就是堅持自己。這意味著,即使遇到再多的阻礙,也要堅持自己的意願和需求,保持自己的積極價值觀。但是,這對於很多內向的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當他們和別人有利益沖突的時候,他們會承受很大的壓力,有時甚至會放棄表達自己的需求。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主動,選擇最適合自己,最有可能讓自己快樂的。只有這樣,妳才能真正快樂。想練這個,可以從小事做起,逐步提高要求。比如在會議中提出相反但站得住腳的觀點,或者拒絕朋友借錢的請求等等。慢慢的,妳的自信心會與日俱增,直到妳能勇敢地堅持自己的想法。
內向敏感的人壹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幸福在自己手裏。在以後的生活中,要有意識的去改變,勇敢的堅持自己的觀點,利用內向性格的優勢,繼續行動,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