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壹跨海大橋——山東高速膠州灣大橋
壹橋連三島,天塹變通途。膠州灣大橋連接“綠、紅、黃”三島,延伸城市骨架。從1993年4月開始大橋的規劃研究,歷經規劃、前置審批、施工、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標等階段,施工歷時13,8個月。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在內的數百名中外專家學者為大橋付出了智慧和汗水。大橋的建造背後有許多世界高科技元素:全長41.59km,是目前世界上第壹座跨海大橋。全橋鉆孔樁數量5127根,世界第壹。紅島互通是中國第壹個海上互通。大沽河航道橋是海上第壹座獨塔自錨式懸索橋,國內外尚無類似結構橋梁。山東高速集團自主研發的水下不封頂混凝土套箱技術為世界首創。
199112月15日,中國大陸首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壹座30萬千瓦商用核電站,標誌著我國掌握了核電技術,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七個自主設計制造核電站的國家。
光電子信息產業:在本世紀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21世紀將綜合開發利用光、電、聲、磁等物理特性,形成包括光電子器件、激光器配置、光纖系統、全息圖像、光集成電路、光計算機在內的新壹代光電子信息產業。這個新產業將徹底更新現有的各種信息手段,滿足人們對信息最廣泛的需求。
軟件產業:21世紀,信息處理和知識處理在全球範圍內將更加活躍,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產業的成長將加快;覆蓋所有領域的大量數據庫、信息庫和知識庫將普遍建成並得到廣泛應用;基礎軟件、應用軟件、智能軟件、專家系統等軟件產業,並在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中占據日益突出的地位。
智能機械行業:21世紀,傳統機械工具將廣泛應用於微電子、光電子、人工智能機械行業。智能機器人、智能計算機、智能工具(智能汽車、輪船、火車、飛機、宇宙飛船等。),智能生產線,智能工廠等。這個行業所提供的不僅在體力上而且在精神上部分地代替了人類的各種勞動,從而使人類的智力得到解放,使人類能夠進行更有創造性的工作。
生物工程產業:以現代生命技術的四大組成部分(微生物、酶、細胞、基因)為基礎,在21世紀逐步形成以動植物工程、藥物和疫苗、蛋白質工程、細胞融合、基因重組、生物芯片、生物計算機為基本內涵的生物工程產業。這個產業將會改造和創造出壹批高效的生物質,使人類的生產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
生物醫藥產業:在疾病診斷、醫療手術、合成材料等新成果的基礎上,21世紀,人類可以安全地掌握生物或人工器官(心臟、肺、腎、脾等)的移植和重建技術。)、骨骼、血管和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使新的醫療技術對人體的所有單位都有效。
超導體產業:超導體產業將在下個世紀崛起。超導材料的壹些獨特性質會改變壹些傳統的概念和理論。超導電機、超導輸電系統、超導儲能裝置、超導磁懸浮列車、超導計算機、超導電子器件等壹系列高科技成果。,將大量投入實用和商業化,從而改造現有的強電、弱電、微電、光電的整體技術格局。
太陽能產業:21世紀,人類將面臨能源短缺的困境。除了寄希望於核聚變能源之外,現實的選擇是:發展太陽能技術,研制生產各種太陽跟蹤、捕獲、轉換和存儲裝置,在地面和太空收集和利用更多無汙染的太陽能,建立高科技太陽能產業。
航天工業:全球每年對航天活動的投資超過4000億美元,為21世紀的航天工業奠定知識和技術基礎,包括衛星發射、有效載荷運載、太空旅行等航天商業活動和服務,以及利用微重力和超凈空間特定環境進行科學實驗和生產高科技產品,這些將成為下壹世紀國際工業競爭的重要領域,在地球圈外開辟新的領地,在外星人身上開采新的資源。
海洋產業:目前人類最多只能下潛到200多米深的海域,對海洋深處的情況知之甚少。21世紀,人類可以拓展地球外部的高邊疆和地球內部的低邊疆。可以相信,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人類從資源密集的低領地獲得的收益,將遠遠大於從資源分散的高領地獲得的收益。南極開發、海水利用、深海采礦和水下城市建設將成為下個世紀海洋產業的基本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