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武漢擴張哪家做得比較好?

武漢擴張哪家做得比較好?

陳道雲:引領戶外拓展“長跑”致勝。

新聞晨報(2006-03-28)

“我們公司簡直就是武漢戶外拓展界的‘黃埔軍校’,我就是‘黃埔軍校’的校長。”在3月20日的采訪中,陳道雲笑著介紹了自己。“從我公司* * *走出去的67名員工和學生,創辦了10多家開發公司”。

陳道雲,39歲,武漢人,武漢野山運動休閑公司總經理,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首批獲得國家認證的體育經紀人之壹。

陳道雲從1997下海擔任國企團委書記,從1999進入戶外拓展行業。"陳道雲是這壹領域的本地探索者."省體育局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周曲平部長說。

經歷了兩次危機,陳道運立誌做壹個“長跑運動員”。2005年,因為在戶外拓展領域的開拓性工作,受邀成為《戶外拓展場地國家標準》三位起草人之壹。

放棄賺錢的生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陳道雲1989函授大學畢業後,進入壹家國有醫藥公司,從“碼垛工”做起,也就是壹個搬運工的頭。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的工作得到了肯定,被提拔為團委書記。與之前的辛苦相比,他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業余時間。因為興趣,他自學了運動心理學本科文憑。

除了學習,陳道運還利用業余時間“賺點外快”,“在外面接廣告,做點小生意,賺幾萬塊錢”。有著商業頭腦的他終於耐不住寂寞,在1997辭職下海做起了批發生意。

當初他兵分兩路:壹方面在前進路開家電配件店;另壹方面,他看好北京的戶外裝備市場,在北京開了壹家店。他的興趣在後者,但由於經驗不足,很快就虧了幾萬元。沒想到,在武漢的配件銷售非常順利,讓他賺了65438+多萬元。

繼續做賺錢的事情,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陳道雲選擇了《我想要的》。北京的市場已經成熟,但在武漢還是空白。他說,“在武漢,人們的戶外拓展意識不強,有缺口就有商機!”忍痛放棄家電配件生意後,陳道雲投身戶外發展。

“先鋒”危在旦夕,“烈士”創新屹立不倒

1999年5月,陳道運創立武漢野山運動休閑有限公司..和所有行業先鋒壹樣,他面臨著培育市場的問題。

怎麽培養?廣告和傳單只是主要的培養手段。陳道雲不停地組織大型論壇,策劃大型戶外活動,以專業人士的身份參與媒體組織的相關活動。很快,自稱武漢“單馬拉大車”的陳道雲就引起了足夠的關註,粉絲和參與者也越來越多。艱難的起步階段過去後,2000年下半年,冶山的經營狀況開始好轉,隨著業務發展的需要,規模迅速擴大。

但是好景不長。2001上半年,壹位員工離職,“悄悄”創辦了自己的戶外運動俱樂部。“榜樣”的力量是相當大的。從那以後,員工們壹個接壹個地離開荒山去單幹。

“市場的缺口意味著無序,門檻不高,大家都可以分壹杯羹。”陳道雲無奈地說,“我們開發的壹些線路,成了很多公司的* * *資源。我從那以後壹直坐在‘黃埔軍校校長’的位置上。”

戶外開發公司“壹哄而上”,陳道雲早期的市場培育也變成了“為別人嫁人”。在同質化的市場競爭中,冶山面臨著危機。“唯壹的對策就是創新!”陳道雲的語氣低沈有力,讓人很容易想象當時市場的“混亂”。

在接下來的壹年中,陳道運不斷開發新的拓展訓練項目和路線,逐漸將模仿者拋在身後。他說:“野山是壹列永不停息的火車,人們不斷上下車,但我們總是在創新中前進。”

據陳道雲介紹,從野山走出去的67人都是從事戶外拓展的,但大部分人缺乏創新意識,照搬野山的路線和訓練方案。現在存活下來的開發公司只有五六家。

盲目擴張失利,決心做“長跑”

第壹次危機後不久,葉山再次面臨困難。

當時有旅遊公司提出以相互參股的方式與野山合作。對市場過於樂觀的陳道雲認為這是壹個擴張的好機會。很快,雙方達成協議。

隨著公司的註資,冶山的規模不斷擴大。雇用員工,設立新的辦公地點和開發新的生產線,業山不斷增加投資。

當時,冶山獨家開發了木蘭天池的前身龍潭峽旅遊線路,人氣極高,引起廣泛關註。“我們對這個案例感到困惑,但我們沒有意識到整個市場還遠未成熟。”過度擴張導致機構和人員臃腫,成本上升,管理日益混亂,人心不穩。陳道雲說:“當時我們在武漢有四個辦事處,包括我在內有四個總經理。離職員工逐漸增多。”內部管理不善導致市場萎縮。在各種小拓展公司不斷湧現的市場中,野山已經開始失去優勢,線路和項目創新也停滯不前。

面對不成熟的市場,我們應該選擇做長跑運動員。半年後,陳道雲果斷終止了雙方的合作關系。由於對方已經決定改變經營方向,陳道雲回購了對方持有的股份,開始獨立經營。經過壹段時間的輝煌,野山進入了暫時的低谷。

重新細分市場,走上擴張之路

為了擺脫困境,陳道運開始探索新的擴張空間。他註意到,最初的拓展訓練多在野外自然環境下進行,屬於低端訓練階段。但這種低端培訓的目標是培養團隊精神和團隊責任感,卻達不到分工合作、磨合程度等團隊功能的目的。他解釋說:“真正意義上的拓展訓練,是通過拓展訓練的艱苦形式,讓受訓者達到訓練的初級階段,改變態度,進而改變行為,讓個人和委托企業都受益。”

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陳道雲將拓展訓練從低到高分為拓展體驗、拓展訓練、創新訓練、魔拉訓練四個訓練階段和訓練方法,完成了初步的市場細分。

在內部機制上,他將野山分為野山戶外工作室、野山拓展訓練機構、野山俱樂部三個部分,分別致力於低端、高端、會員拓展訓練和訓練基地建設。

2001年後,為了鎖定野山會的核心客戶群,陳道雲將原來的免費會員制改為收費制。當時有很多反對意見,但時間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公司很快進入穩定盈利階段。目前,野山的個人會員有6300多人。

吸收外國加入“長跑”已見成效

近年來,冶山先後在武漢蔡甸尹稚湖、陽新千島湖、龍泉建立了自己的實訓基地,並承接了湖北南湖灣、廣東佛山央視影視城、河北靈山、太行天河山等多個實訓基地項目其業務範圍立足湖北,輻射全國。截至2005年底,已有500家知名企業集團接受了體驗式發展和專題會議培訓。

好酒不怕巷子深。2003年,很多外企主動找到神野山洽談加盟事宜,這讓陳萌生了創立加盟制的想法。到2005年底,冶山初步確定了5家加盟商,分別是江蘇江陰、湖南株洲、重慶萬州、河南平頂山、遼寧大連。陳道雲說:“我們想把野山的品牌從華中推廣到全國,招募加盟商是比較好的方式。”

2005年底,由於戶外拓展行業的壹些開創性工作,陳道雲受邀成為《戶外拓展場地國家標準》三位起草人之壹,也是唯壹壹位從事行業的起草人。他透露,草案的很大壹部分將基於冶山的基地建設標準。

[同行評審]

武漢指南針體育咨詢有限公司經理何:我們公司和野山都是1999成立的,是武漢戶外拓展行業最早的兩家公司,但是陳老師的公司比我早。除了是競爭對手,我和陳先生也是好朋友。在武漢戶外拓展領域,陳老師扮演著開拓者的角色,是壹個值得同行尊敬的人。因為有著豐富的實訓基地建設經驗,自然被邀請擔任《戶外拓展場地國家標準》的起草人。當然,在創業的過程中,他也經歷了很大的挫折。比如,兩年前,葉山和另壹家公司合並,後來因為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對方從他的公司帶走了壹批骨幹教練。面對打擊,陳先生的堅強讓同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