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曾是縣立中學舊址和溫江區人民辦事處。1984年2月16日(農歷正月十五),文廟大成殿被火燒毀,左右兩亭,東西兩亭,二堂,池畔仍保留原有建築風貌。
大成殿現在是按原樣重建的。它於2005年6月重新開放。溫江在4000多年前是古蜀於夫王國的領土。
因王建都的漁父身份,奉命廣植柳樹作為國界,漁父古都柳樹伊壹,史稱“柳城”(今溫江北部漁父城遺址)。魚鳧亡國後,魚鳧城每年仍柳暗花明,春暖花開,代隋朝建萬春郡,民間稱之為柳城。因水路遷移,縣城南移成為今天的柳城,唐代改稱溫江。
種植柳樹的習俗在這個縣很流行。上壹次大規模種植柳樹是在清朝嘉慶年間的大修期間。在城市周圍的壕溝裏,沿著堤岸種植了700多棵柳樹。柳城的名聲流傳了整整四千年。溫江文廟又稱柳城文廟。
2.寫敘永縣魚鳧公園的作文。我家附近有壹個美麗的公園,叫公園。
這裏樹木蔥郁,綠草如茵,景色迷人。園內有曲徑通幽,有尖角亭臺,有圓形花壇,尤其是如鏡的池塘,更顯迷人。
池塘在公園的正中央,平靜的水面能映出柳樹的倒影。池塘裏的水很清澈,在底部遊動的魚都可以數得清清楚楚。水泥橋橫跨在水面上,不銹鋼欄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橋的右側是壹座奇形怪狀的假山,遠遠看去就像壹堆燃燒的火焰。
與贗品相反,是壹尊美麗的仙女雕像。她壹手拿著壹朵蓮花,微笑著凝視著遠方。街心公園不僅漂亮,也不是休閑的好地方。
通常,公園非常熱鬧。人們走在鵝卵石路上,在亭子裏演奏歌曲,在石凳上閱讀書籍和聊天...多麽生機勃勃的風景,我會把它畫下來,壹直看下去。
3.寫溫江公園的解說作文溫江公園位於溫江柳江東南角的江安河畔。它是壹個綜合性的開放式景觀公園。2001重建後,面積擴大到300多畝,有亭、臺、樓、閣等34個景點。園區道路面積近41,000平方米;花崗巖、青石鋪裝面積約30000平方米;草坪和綠地面積為14萬平方米;停車面積700平方米;新建河堤、欄桿3500米;安裝了20多個品種的2000多盞燈。
公園以江安河為界,分為動態區和靜態區,由關白橋、七渠橋、應暉橋、仙降橋和劉斌橋連接。
活動區主要由迎賓廣場、光啟音樂廣場、餐飲娛樂區和兒童遊樂場組成。動感地帶中間是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調光器音樂廣場。廣場中央是音樂噴泉舞臺,呈扇形布局向南擴展。舞臺上的十四根青銅七音柱與廣場南面橫臺上的中國古樂五音柱遙相呼應。它們通過三個大小不壹、圓心在同壹條直線上的圓串聯起來,充分體現了我國著名音樂家王光祈先生將中西音樂文化完美融合的願望。
南岸的安靜區,凸顯了安靜優雅的風格。景區內植被以銀杏、香樟、柳樹、楠木、花卉、草坪為主,楠溪江貫穿其中。景區最東部的關白山是公園的最高點,山頂的攬勝閣視野開闊,公園全景盡收眼底,尤其是夜晚的溫江公園,燈火通明如繁星。山下的柏亭依河而建,沿河的生態堤特別漂亮。景區內的運動草坪綠草如茵,其間點綴著怡人的亭臺樓閣,遊人可盡興而歸。草坪上的匯芳園,四季繁花似錦,芳香四溢;致遠樓依河而建,遊客可在此品茶,賞風景。
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使溫江公園成為柳城的壹張風景名片。生態園林和具有鮮明時代感的現代建築,使溫江公園成為川西平原上壹顆璀璨的明珠!
4.關於溫江金馬河的構成,有壹條蜿蜒曲折的河流——金馬河。河水清澈如鏡。河兩岸是大片郁郁蔥蔥的森林,鳥兒在樹上啁啾,仿佛在給金馬河講故事。春天,柳樹長出新枝,好像穿上了綠色的衣服。草從地裏偷偷爬出來,嫩,軟,細,可愛。讓人忍不住想親。花開了,很迷人,很香。紅黃藍不是紫色,讓人眼花繚亂。柳小姐從睡夢中醒來,長長的樹枝垂到河邊,仿佛在洗頭。微風吹過,樹枝隨風起舞,仿佛在歡快地起舞。綠芽未斑駁,花兒悄然開放。就像給金馬河織了壹個美麗的花環。夏天,金馬河裏的魚成群結隊地遊來遊去,小蝌蚪在水裏嬉戲。它們小巧玲瓏,圓圓的腦袋下有壹條細長的尾巴。好像是數字“9”。孩子們光著腳在河裏快樂地抓蝌蚪。在岸邊,人們在樹下乘涼、聊天、散步。就像壹幅色彩斑斕的畫。
5.寫壹篇關於溫江大橋的短文,280字1。今天是杭州灣大橋通車的日子。我早早就守在電視機前看直播。
我想:妳怎麽能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建造壹座橋呢?電視臺特別邀請了造橋專家作為嘉賓,及時講解和解答我們的疑惑。原來在建橋初期,工人叔叔也有和我們類似的問題,但是任何困難都打不過我們聰明的工人叔叔和技術專家。他們想出了壹個又壹個好辦法,解決了壹個又壹個難題,創造了世界奇跡!為了運輸非常重的橋梁,他們還專門做了壹輛16輪的大車;為了更方便快捷地架橋,他們發明了世界領先的造橋技術,加快了橋梁建設的速度。這種造橋技術也傳到了韓國,為國爭光。
這座跨海大橋非常壯觀。它長36公裏,寬30米,有6條車道。為了防止司機疲勞駕駛,工人們特意把大橋的欄桿塗上了五彩繽紛的顏色,像壹道美麗的彩虹橫跨在錢塘江兩岸,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爸爸說:“跨海大橋的觀光平臺還沒建好。汽車限速60~100 km/h,妳去看的話,看不清楚。平臺建好了我帶妳去看。”
聽到這裏,我很開心。真希望這壹天快點到來,然後我就可以站在平臺上聽海浪吹海風了。
6.魚鳧時代故事的基本解讀:於夫①傳說中的古蜀皇帝的名字。②於夫,或魚啼,原是壹種捕魚用的水鳥。
於夫王是古蜀史前文化傳說中的古蜀王。居住在成都溫江萬春,以漁獵遊牧民為主。
於夫時代隱含了溫江、郫縣、金沙、三星堆等古蜀文化的輝煌歷史,從結繩記事到象形文字的誕生,都與於夫王有著密切的關系。
根據於夫文化的史前傳說,這個雕塑是基於蠶叢前國王的想法,即女孩嫁給了於夫國王,於夫王後在他們的新婚之夜變成了壹條魚,從而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三年後,於夫國王與水怪決壹死戰,最後變成了壹條魚。
7.寫壹篇溫江改變了500字的作文我的家鄉溫江是壹個美麗的地方。
清晨,嬌艷的小花上的露珠,顯得清純可愛。看那棵大榕樹,還有壹些故事!爸爸說以前不是高速公路,是小樹林之類的地方。大概過了二十年才改成高速公路。我記得當工人們在高速公路上工作時,我父親和他的朋友們都很傷心。因為他們小時候在這裏捉迷藏,壹起乘涼...所以他們害怕大榕樹會被砍倒。它長得太高了,工人們都沈默了:它會被砍掉嗎?不剪錯過項目怎麽辦?我不願意切。我們做什麽呢聰明的工人想了壹個辦法:在大榕樹周圍騰出壹些空地,汽車經過時正好繞過去。那裏的大榕樹挺拔,別有壹番韻味!
中午太陽像火球壹樣高掛在天空中,好熱!我們這些孩子正在農田裏玩耍。“姐姐,妳看,我找到壹個大蘿蔔!”表哥的臉上流露出興奮和驚訝。我看到了,失望地對她說:“傻姑娘,妳以為壹個好好的大蘿蔔能被大人隨便扔到河裏嗎?”肯定是農藥或者壞了!扔掉它!”表哥更加失望了。她自言自語道:“這麽美的風景,這麽好的心情,真的被這個大蘿蔔壹掃而光了!“美麗的風景?是嗎?讓我看看!春天的豐盛可愛多了,花兒競相開放,生怕我看不到它們的美。
晚上,月光很亮,星星都在爭做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涼爽的空氣讓我的家鄉更加美麗!
我愛我的家鄉!
8.騎在溫江綠道上600字騎在綠道上
綠道是繁忙道路上的獨特景觀,是現代化的象征,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路線。綠道是騎車人的便捷通道,也是倡導人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綠色方式。所以,我們壹家當然要去親身體驗綠道了!做綠道先鋒,為環保做貢獻。
寒假的某壹天,我們早早的到了大南沙大橋,準備出發,踏上綠道。不知道是誰下的命令,我們壹家人就出發了。
壹路上綠樹成蔭,鮮花相伴,給綠道上的騎行者帶來了壹場賞心悅目,壹個微笑。自行車在綠道上快速奔跑,壹旁的樹木像“迎客松”,張開雙臂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陽光照耀著我們,植物,行人,都是溫柔的。從天上看,我們、植物、行人……都變成了壹條金色的弧線,非常漂亮。在行走的過程中,我們邊騎邊笑,壹路上清新的空氣給我們增添了歡樂感。我們不禁說:“要是坦洲的空氣有那麽好就好了!”
騎了很久,我們來到了紫馬嶺公園,毛毛突然下起了雨,但是我們沒有註意,因為在綠道上騎車簡直就是壹場比賽。現在常說“人生就是壹場賽跑”。相反,我們覺得在細雨中慢慢騎行穿過紫馬嶺公園欣賞美景是壹種享受。雨中的紫馬嶺特別迷人:噴泉後面的紫馬栩栩如生,在細雨的映襯下顯得特別高大,像壹個不怕風雨,敢於面對困難的人。在雨水的敲打下,我依然鬥誌昂揚,勇往直前。這不就是我們中山人的精神嗎?70米長的噴泉碧波蕩漾,噴出的水時快時慢;有時高,有時低。與細雨輝映。當細雨落下時,噴泉就像壹個頑皮的孩子,噴水“抓撓”細雨,使其飛濺,為這座獨特的噴泉增添了些許色彩...
壹路上風景很美,時間像火箭。轉眼間,我們走到了盡頭,準備返回。真的有點舍不得妳,但是我很自豪的說“我們是綠道的先鋒,也是環保的小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