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設項目招標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1.1監管部門多,監管人員不專業,導致監管缺失。
按照國務院職能部門的劃分,不同的部門(建設部、交通部、水利部、商務部、原鐵道部等。)有自己的招投標法規,各級政府(國家、省、市)也有自己的法規。國家部委和各級政府是招投標法律法規的制定者和監督者,從而形成招投標活動由多個部門監管,各個監管部門不會主動對招投標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從招投標審批、公告、資格預審/資格後審、現場考察、答疑、開標、評標、定標、公告、投訴處理、合同簽訂、合同主要負責人核查等,).本質是沒有監管。只要招標活動中沒有監督,腐敗和違法行為就很容易發生。無論是招標人還是投標人,受利益誘惑,監管不到位,都有可能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此外,壹些監管人員不熟悉招投標相關法律法規,不清楚招投標的整個流程。那些環節容易出問題,發現不了違法行為。即使招投標活動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也不會得到妥善處理。
1.2開標評標時,投標主管和監造人員專業水平不足,缺乏監督。
目前,壹些招標測量員和監督員不專門從事招標工作,沒有資格證書,缺乏專業水平,缺乏相關的招標法律知識,對招標過程不熟悉。在開標評標過程中,即使招標人和評委有違法違規行為,也不能及時發現並有效處理。有些評標調查員和監督員是由招標人或招標代理機構派出的,而不是中立的第三方。因為不想得罪同事或上級領導,對違法行為視而不見,很難及時發現並有效處理。
1.3只註重開標評標的監督,缺乏標前標後的監督。
目前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建設工程開標評標監管情況總體較好,大部分都能全程視頻監控,能有效避免違法行為。然而,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中的許多違法行為往往發生在開標前和評標後。比如項目審批不合法。壹些項目批下來,本該公開招標的項目,通過修改說辭或者通過關系給領導打招呼,就可以批準為招標或者不招標。招標文件的編制缺乏監督。目前招標文件大多由招標人或招標代理機構編制,很少使用國家頒布的標準格式;也就是說,使用了國家發布的標準格式,但隨意修改資格條件、評標標準、評標方法的現象非常普遍,缺乏對招標文件的售前監督和審查。招標公告不規範,缺乏統壹監管。有些招標公告不在國家指定的“三報壹網”上發布,很多公告發布在不知名的網站(多為地方政府網站)、報刊雜誌上,導致國內其他潛在投標人根本得不到招標信息,缺乏統壹監管。在編制招標文件時,資格條件和評標標準是為壹個被保險人量身定制的,缺乏監管。這是大多數招投標活動違規最多的壹個現象。招標文件中的資格條件明顯受到地方和行業保護,招標人有意無意設置的排他性條件導致其他潛在投標人資格審查失敗,甚至資格審查不通過,從而無法獲得高分中標。開標前達成默契,* * *加入競標,輪流坐莊。中標後缺乏監管,違規轉包、招投標成為行業習慣。由於中標後缺乏監管,壹些投標人也知道杜明或者後來知道中標人是違法分包賣標,也無能為力。在最終公開招標的建築工程中,中標人中標後通過層層倒賣賺錢,中標人不做工程直接拿分包費。最後,接手真正施工的單位沒有利潤,質量無法保證,工程質量差的投訴很多,形成爛尾樓。
1.4投標人有意規避投標的現象普遍存在。
在招標活動中,出於各種目的,投標單位往往不按照批準的招標方式、招標範圍和招標形式進行投標,或者不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招標範圍和招標方式進行投標。招標人往往把應該公開招標的項目分成幾個小項目或幾個小標段,使每個合同金額低於國家規定的招標限額,以規避招標。也有投標人擅自將本應公開招標的項目改為邀請招標,甚至直接發包。由於各級監管部門缺乏必要、及時和徹底的監管,導致壹些投標人很容易違法而不受懲罰。
1.5業主代表影響評標結果
《招標投標法》明確規定,評標委員會必須有2/3以上的評標專家,業主代表人數不得超過評委人數的1/3。在實際評標中,雖然業主代表人數較少,但業主代表會通過評標前的表述和對招標文件的解釋,明示或暗示評標專家,幹擾評標結果。有的評標專家不能堅持職業道德,評標費由招標人(或招標代理機構)支付。評標專家壹般會根據業主代表進行評標,業主代表會直接影響評標結果。
1.6招標代理機構違規操作
目前招標代理機構越來越多,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出現了惡性競爭的局面。代理費無法保證,有些招標項目根本沒有代理費。壹些招標代理人不能堅持職業道德,違規操作,操縱中標結果謀取自身利益。有些招標代理人是招標人的傀儡或擋箭牌,協助招標人違規操作,按照招標人的意圖控制評標過程和中標結果。在選擇招標代理機構時,壹些投標單位明確提出誰能控制中標就代理誰的不合理要求,如果不能,就不代理。
1.7虛假招標、暗標現象屢見不鮮。
在建設項目中,部分項目已經投入建設或已經竣工。只是在招標人發現施工單位被違規選定後,又怕以後發現問題,所以編造了招標材料來掩蓋施工單位被違規選定的事實。有的投標人通過發布虛假招標公告、開標評標等方式走過場,最終結果是已進場的施工單位中標。在招標過程中,還存在壹些現象:各投標單位的標書差距很大,其中壹家標書很完美。本次招標內容豐富,在人員配備、設備材料、資金實力、業績等方面表現突出,比其他招標更具優勢,最終高分中標。這是競價,其他都是陪伴。在招標過程中(從公告、資格審查、開標、評標等。),看似合法,其違法行為更加隱蔽,難以發現和查處。
2.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在招投標過程中,上述問題的產生,有法律法規的原因,也有監管機制的問題和漏洞。為了有效制止這些違法行為,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解決方案,供大家分享。
2.1建立全國統壹的網上招標評標平臺。
建議由國務院牽頭(因為涉及跨省、部際協作)建立全國統壹的網上招標評標平臺,逐步取消各省市建立的招標評標平臺,逐步取消現場評標模式,實行網上和有限評標模式。所有面向全國公開招標的項目,邀請在國內唯壹的網上招標評標平臺進行公告、資格審查、電子網上招標、網上限時評標等投標。徹底解決信息發布不公開透明,潛在投標人獲取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徹底解決地方投標人圍標串標問題;徹底解決專家判斷可能受外界因素幹擾的問題。對招標投標活動中違法違規的組織和個人進行公開曝光,納入誠信體系和黑名單,限制其參與招標投標活動。
2.2各市設立專職招標監督委員會。
各市要成立專職的招投標監督委員會,負責全市範圍內建設工程網上招投標活動的監督、檢查、投訴和處理。各市招標監督委員會還可成立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專家評委和監督組,對招標全過程進行專業監督,如:招標公告的發布、招標文件的審查、資格預審、資格條件、評標方法和評標過程、中標後合同的簽訂和備案、投訴的及時受理、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黑名單組織和個人的公布、非法組織和個人網上投標權利的限制等。
2.3全國推廣不同行業統壹招標文件模板
考慮到國內各行各業的巨大差異,發布壹個招標文件模板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建議國務院組織有關專家,根據各行業特點,編制發布不同行業的招標文件模板,並在全國範圍內強制執行。這樣可以有效規範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和投標人的投標行為,有效防止不合理的條件排擠其他投標人,有效防止評標標準和方法的不公平,也為監管人員對招標文件和評標過程提供監管依據。各行業的招標文件模板發布後,可以根據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改完善,最終形成科學、公正、合理的格式,這將大大提高招標效率。
2.4建立中立或公開的招標機構。
目前招標代理機構越來越多,代理費就是市場競爭,代理費越來越少,競爭激烈。因此,招標代理機構如果要代理招標項目,就必須服從招標人的要求。為了有效避免這種現象,建議政府從代理費支付的源頭建立中立或公開的招標代理機構,並限制代理機構從業人員的資質準入。代理費的來源可由政府支付或要求招標人預先支付到政府指定的賬戶,然後通過政府支付給招標代理機構,代理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只有徹底解決招標代理機構受制於招標人的問題,使招標代理機構中立化或公益化,才能從根本上斬斷招標代理機構的非法根源。
2.5加強監管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各市要成立專職的招投標監督委員會和監督組,還應加強對監督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實行資格考試準入制度,淘汰不合格人員,不斷提高監督人員的監督檢查水平和能力,更好地為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投標活動保駕護航。
建設工程招投標是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建設工程的投資和質量,因此招投標非常重要。摘要: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對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壹些個人的想法和解決辦法,希望對從事招投標的人員或監理人員有所幫助,對規範招投標活動有參考價值。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