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論梅山民歌《紫水潭歌》的藝術美】寧波北梅山沙灣潭公園

【論梅山民歌《紫水潭歌》的藝術美】寧波北梅山沙灣潭公園

梅山文化是中國南方殘存的原始文化之壹,是湖湘文化系列的組成部分之壹。但由於梅山地區的地理特點,梅山文化壹直鮮為人知,歷代學者也未曾涉足。近代以後,尤其是建國以來,這種獨特的文化體系引起了人們的關註。梅山民歌是梅山文化的壹朵奇葩,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和變異,已經成為壹個完整的民歌體系。紫水潭歌是最古老的眉山民間說唱音樂形式之壹,具有淳樸真摯的感情、獨特的表達技巧和豐富的創作技法。

紫水曾經是眉山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河流。這條河上,世代居住著眉山先民。資水是湖南四大水系之壹,即湘、黔、沅、澧。經湖南武岡、隆回、邵陽、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桃江、益陽等縣(市)流入洞庭湖。稟賦水有兩個來源,即富壹水和碧水。富壹水,名為洛江、富壹水,發源於廣西資源縣嶽城嶺北麓的慕童,後從新寧縣石爻南入湘,在邵陽縣雙江口與城步縣清街山黃馬街來水匯合,稱為資水。子水,出唐山,荊州睢寧縣東南百裏[1]。班固曰:子水出鬥糧路山。李道元說:就是唐朝整頓山。子水自東向北流,經過寶卿府武岡府北,又經過府北,故紹水必澀,或稱紹江。向北流向新化縣以東,進入長沙府安化縣,經縣西,東北離開宜陽縣,北至寧鄉縣,進入常德府沅江縣西南,註入洞庭湖。

紫水灘險峻,有72個危險灘,其中新化縣有53個危險灘。資江流域因其高山深谷而與世隔絕。在沒有高速公路的年代,紫水河兩岸的人們通過河運與外界交流。在航行和返航的日日夜夜裏,船夫們需要在死亡的威脅下歌唱勇氣。水路上的疲憊與孤獨,船夫需要歌唱來驅散;歸途中的鄉愁和親情,船夫需要歌唱來表達;路上看到,出去創造世界,船夫需要唱歌來記錄。於是,民謠誕生了。先是壹兩句,越唱越長,最好的是紫水潭歌。從邵陽到武漢,是沿江坐船,反之亦然。因此,紫水潭歌分為下潭歌和上潭歌兩部分。

紫水潭歌曲的形式美

《資水灘歌》又名《資水洲子歌》,眉山地區林木茂密,交通閉塞,河運成為眉山地區重要的經濟生活方式。為了謀生,很多眉山人以航海為生。《資水灘歌》是齊新在眉山航行時合力抗擊險灘時,以各灘之名即興創作的曲子。沙灘歌既有輕松舒緩的慢槳,又有高度緊張近似吶喊的催促。而且隨著船夫心情的變化,既有民謠也有高音,還有沒有歌詞也足以與風浪抗衡的瘋狂吶喊。有節奏的踏板和歌曲融為壹體,發出“於航於航”的鏗鏘有力的歌聲,別有壹番情趣,給人回味無窮。

(壹)生動多樣的結構美

紫水潭歌曲內容豐富,可以隨時進行口頭創作。船夫號子結構緊湊,由登、劃、劃、劃五個基本數字組成。他們分別描述了劃船中不同的勞動場景。它的藝術美首先體現在嚴謹活潑的形式上,它的形式美首先體現在完整的形式結構上:

1.“寄宿牢房”。開航時的歌聲,主唱用悠長緩慢的音調迎接同伴登船,張帆起航。船夫們也以平靜的語氣回應,描繪了壹幅船離岸的動人意境。

2.“槳角”。當船行駛在平靜緩慢流動的池水中時,船夫歡快地同時用槳和槳滑行,唱著優美的槳,歌聲此起彼伏,妙趣橫生。

3.“催號”。當船進入險灘時,壹波又壹波的惡浪沖向船頭,如同狂風怒號,小船在風浪和漩渦中搖搖欲墜。這時,船夫們不懼,在主唱的帶領下,唱著歌,催促著號手,與風浪搏鬥,勇敢地闖進了危險的沙灘。場面慘烈壯觀,給人強烈的震撼。

4.“起來”。船逆流航行時,為了加快航行速度,壹組船夫上岸拉纖,壹組船夫劃槳拉弓,岸與弓相互呼應。在高亢奔放的歌聲中,船夫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奮力前行,從而形成了搖櫓曲。

5.“慢下來,搖搖槳”。當小船來到終點,離碼頭越來越近的時候,船工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望著自己的家園,用壹首蒼茫而緩慢的歌結束了他們艱苦而漫長的航行,上岸與家人團聚。那悠長的語調,就像是在心裏呼喚著妳愛的人。

《資水灘歌》完整的形式描述了從揚帆遠航到凱旋歸來的全過程,生動地展現了船工從風平浪靜的航行到遭遇風暴、穿越險灘、最終戰勝風浪的過程,描繪了壯麗動人的畫卷,也體現了《資水灘歌》結構嚴謹的形式美。(二)歌唱形式的即興美

集體勞動的形式決定了紫水潭歌曲的演唱形式。船工們通過號子達到齊心協力,節奏壹致,力量統壹。它的演唱多種多樣,都是即興的,歌唱形式的即興之美就這樣形成了。它包括獨唱、二重唱和合唱。通常有壹個主唱,主句唱歌詞,句子唱虛詞,語言很少;主唱為號手,多名船工和聲演唱,形成“壹呼百應,前呼後應,壹問壹答,前問後答”的演唱形式。常見的演唱形式有:“半句腔”、“壹句腔”、“壹段腔”、“聯句腔”、“疊腔”。比如動槳,有時候喇叭長句子略短,有時候唱的高有時候喊的大。和聲部總是從弱音處插入和聲,短急有力,整齊統壹,即興成曲,現場抒情。特別是在水流湍急的水域,急促號聲的前導數字和句子略短,節奏分明而短促,與密疏形成對比,營造出緊張的氣氛,鼓舞船工,勇闖險灘。

紫水潭歌曲的語言美

紫水河貫穿民間文藝之鄉眉山(新化縣、安化縣),眉山人民用歌聲抒發情懷,用歌聲為自己代言,用歌聲唱出抱負。紫水潭歌是梅山民歌中的壹顆美麗明珠,屈之美與詞之美密不可分。所以它的藝術美體現在歌詞的即興創作上,其中蘊含著藝術語言的美。歌詞既有長篇敘事詩,也有短小口語化的生活歌曲。長篇敘事詩七言四句引申,短篇小說七言四句、七言六句。歌詞講究押韻、節奏感,經常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手法,生動地表現了資水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船工的辛酸生活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獨特的風格散發著清香,將眉山漢子豁達、淳樸、堅韌的性格展現在我們面前。

(壹)形象的語言美

黑格爾說:“美只能在形象中看到。”【2】真摯的感情很難用抽象的概念來表達。只有具體、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表達抽象的內心感受。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學,就沒有深沈質樸的紫水潭歌。語言的美表現在語言的運用上,高度形象化的語言是其藝術美的重要特征[3]。

巧妙運用類比是語言形象化最重要的表現方法之壹。巧妙的表達不可言說的感情,難以啟齒的表象和寓意,給人以生動的形象和豐富的內涵。如:由七言四句引申而來,至今在新化縣廣為流傳的敘事長詩——《搖櫓歌》中的四句歌詞:

毛板船,災難;進口是蓮花灘;在壹個花園裏;那個美麗的女人正坐在梳子石上。

這個詞表面上只是描述了船行駛的具體位置。“蓮花灘”和“雞冠巖”其實有很深的隱喻意義。這裏的歌者如畫風景,實則抒情;整個故事裏沒有“愛”字,也沒有“海枯石爛”這壹說。但借助“美不勝收”的比喻,將“蓮”比作“美”,形象地刻畫了眉山男人在戀愛中深沈熱烈的感情。

在紫水潭歌曲中,演唱者經常運用移情、擬人等手法來強化語言的形象,這也是常用的語言美表現形式之壹。比如:

老板的船在黃貴坳附近,大家都是來這裏吃茶湯的,不要因為買菜受傷。前面有壹對鴛鴦巖。

《鴛鴦巖》是個沒心沒肺的東西,沒有悲傷也沒有愛情。在這裏,歌者把情感賦予了巖石,對事物感同身受,使巖石具有了人的喜、怒、哀、樂,體現了船夫的春情,使無情的事物感動,表現了其感情的悲涼。巧妙運用移情擬人,使船夫號子的文字生動形象,從而大大增強了語言感染力。

(二)語言的抒情美

1.視覺誇張是語言抒情美的重要表現。

在紫水潭歌詞的口頭即興創作中,體現了歌手對生活的深刻理解,這種理解是從歌手的靈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演唱者常常運用生動的誇張手法來擴大或縮小事物,從而有意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含蓄地表達演唱者強烈的內心感受。字裏行間,都是土家勞動人民淳樸、高潔的情懷。比如:

不要被船上的兄弟傷害,第壹艘船已經聚集了老蟲(老虎)巖;老重巖,水牛灘,虎王坐在帽兒山。

妳不被船上的兄弟傷害,黃狗愛巢尖叫;船聚雷公巖,九天君在江口。

這個詞表面是敘事,實則抒情。“艾”是眉山話,意思是“等,慢,磨蹭,忍耐”。“老沖巖”和“水牛灘”是資水河急流的名字。船夫把自己比作“水牛黃狗”,把媳婦比作“虎王九天王”,含蓄生動地表現了思念家人的心情,達到了含蓄委婉、發人深省的效果。它深深地滲透著船工生活的艱辛,同時也讓人想起壹個節儉而有朝氣的眉山女人的形象。

2.典型語言美是語言抒情美的另壹個重要表現。

語言的典型美是從選材方面來論述的,即選材單壹具體,意境的設計和聯想的馳騁都是以基本的感情為中心,是單壹的主題,但往往能生動地反映演唱者的思想和想法,集中於壹件事和壹句詠,使語言具有思想性和情感性的分量,結構完整,形象生動,意境深遠,這是紫水潭歌曲從內容到形式成功的典型美,語言的特點是其直接性。比如:

船工們充滿勇氣,不畏激流險灘,為建設祖國建功立業,永遠乘風破浪。

這是壹首七言四句組成的短小口語化的生活歌,講究音韻節奏,以祖國為基本情感,表現了船夫對美好生活的禮贊。直接敘述的語言,體現了語言的樸素和典型的抒情美。

紫水潭歌曲的音樂美

紫水潭歌曲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其藝術特色是形式美、語言美和音樂美。歌詞很講究節奏和押韻。它既是壹首詩,又是壹首歌,可唱可讀,朗朗上口,具有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的特點。旋律的發展是圍繞著宮、上、交、於、箏五個音調展開的。素材簡單卻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和水生生物。它是壹種音樂語言,所以音樂美是紫水潭歌曲的主要特征之壹。這裏主要從聲音結構和旋律兩個方面來論述紫水潭歌曲的音樂美。

(壹)音樂的旋律美

紫水潭歌曲以五聲羽調、四聲調為主,宮調為輔,缺少商調。曲式多樣,常見的是四句結構;在演唱中,將整首單曲重復、擴展、壓縮擴展成壹個段落,通過重復演唱導句來深化主題音樂形象。襯詞常加在句首或句尾,前有前腔後有後腔,形成完整的音樂結構。特征音系列是旋律美的基礎。

特征音節是歌詞語言美的載體,是旋律美的主要內容之壹。基本上就是以下三種。

第壹類由(la,do,mi,so)四音系組成,由初、中、初級度組成。登船、雙槳、出發、慢槳都是這種類型組成的。這種類型在《資水船夫歌》中運用最多,具有簡單樸素的旋律和口語化的特點,下行流暢,音域窄,音系窄;常有四五度的旋律跳躍進去,沒有大的跳躍,結尾句都在主音上結束,給人壹種沈穩堅定的美感。落音巧妙地渲染了感情,為旋律增色不少,語言簡潔優美,旋律優美。第二種是(la,do,mi,fa,so)由大三,大四,大三,大二組成的五聲音階結構。它經常出現在槳角裏。如譜例(1)[4]:

這首軍號歌語言嚴謹,音節壹個接壹個,緊密相連,押韻到底,音調流暢,從而使歌曲的旋律來回搖擺,形成壹種驚心動魄的旋律美。第三種是由大二,大三,大二組成的(re,mi,so,la)四聲系列。子水的號角就屬於這種類型。歌曲沒有歌詞,只有四個虛詞(哦,哈,啊,)類似於吶喊,就像船夫在波濤中狂喊。如譜例(2)[4]:

* * *表中顯示了樂譜(1)和樂譜(2)中的十幾個音程。曲調沒有小二度,是典型的民族五聲音階。它有四聲結構和五聲結構,其中五聲結構在歌曲中最為常見,顯示了紫水船夫號子調式的獨特性和多樣性。

(二)音樂的節奏美

紫水潭歌曲的旋律美還體現在典型結構的節奏上,這是旋律美的重要內容。以七言四句結構的紫水潭船夫號子為例,每壹句都用詞工整,節拍大致相同。壹般每句話八拍,每小節兩拍,節奏根據七句歌詞的音節而有各種形式的變化,所以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節奏類型:

1.平均平均類型。這種節奏體現在譜例中:比如在譜例(2)中,號角呼叫完全體現了這種節奏。船夫喜歡用踏板踏這種節奏,綜合了劃槳和劃水的勞動強度。節奏感強,節奏規整,強弱交替均勻準確,音節節奏美均勻。這種節奏多出現在資水船夫號子歌中,而切分音等復雜節奏則很少使用。

2.短長型。在結構上,它是自由的,靈活的,有鮮明的節奏。演唱時抑揚頓挫,忽高忽低,體現了典型的節奏多變的韻律美。比如在樂譜(1)中,這種節奏出現在槳號中。當然也有個別類型,這裏就不壹壹舉例了。節奏變化與歌曲旋律的構成密不可分,它們有機地融合在壹起,構成了《資水船夫號》音樂美的結構框架。

標簽

紫水潭歌是眉山人與自然碰撞的精神產物。它的藝術美來自民間的勞動創造。具有文學、美學、勞動美學、音樂學的美學特征,具有跨學科的文化藝術研究價值。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民族民間音樂的文化傳承。隨著眉山山區交通日益發達,航運逐漸萎縮,紫水從眉山的水上絲綢之路演變為眉山地區重要的旅遊開發項目。然而,古老的資水船夫號子逐漸失傳,保護和弘揚眉山優秀的音樂文化遺產迫在眉睫。研究資水船夫號子的藝術美,有助於更多的人了解它,探索它,使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音樂文化遺產的瑰寶。

註意事項:

[1]“讀史記”?75卷?胡廣義

[2]黑格爾:《美學》第壹卷,人民出版社1990。

[3]張騫、王慈:《音樂美學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4]譜例選自吳柱先主編的《梅山崔雯》,心香文準字(1999)第14號第1997號。

楊建農: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系。

沈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系。

責任編輯: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