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有哪些先進的教育理念?

有哪些先進的教育理念?

教育既可能為創新提供機會,成為發展的動力,也可能阻礙甚至扼殺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以下是我收集到的先進教育理念。歡迎分享。

有哪些先進的教育理念?

壹、鑒賞法——根雕原理

根雕以其造型精美、構思獨特、加工巧妙,往往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首選。但是根雕的前身是什麽呢?無非是壹根生於荒野的樹根。培根說:“人性如野花野草,知識如修剪移植。”作為教育的對象,學生都是活生生的可以被創造的生命。我們應該用藝術家的眼光去看待它們。我們能把連曠野的根都變成根雕壹樣的藝術品嗎?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壹種心態,對待學生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哪怕成績最差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是金子,都可以是培養出來的人才。教育者不應該總是把註意力放在幾個有天賦的學生身上,而應該用欣賞來讓每個孩子都變得自信和成功。

二、多元原則——過河原則

有壹次壹個專家坐船去河對岸,和船上的船夫聊了起來。他發現船夫是壹個幾乎說不清楚話的人,所以非常鄙視他。幾乎在河對岸,船夫驚呼:“妳會遊泳嗎?”“不”“這條船就要翻了,妳很快就會死的。”專家嚇了壹跳。是啊!社會上流行的觀念是“專家是人才,船夫只是無名小卒,肯定不是人才”。在生命的關鍵時刻,船夫居然救了壹個懂行的專家的命。人才是誰,讓人思考。其實人真的各有所長,在某個領域有專長的人可以說是人才。在對人才的理解上要有多元的觀念。教育工作者壹定不能總認為,只有學習好了,人才稱得上人才。只有運用多元法則來教育人們,我們的社會才能變得精彩。

第三,綜合規則——圖釘原則

指甲分為兩部分:指甲尖和指甲蓋。如果兩部分分開,指甲蓋就不好用了,指甲蓋也沒用了,筆尖也沒用了。只有兩部分不分離,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這就告訴我們,教育要重視全面發展,只重視文化課,不重視藝術和體育課,只重視學習成績,忽視德育,只重視優秀生,忽視差生,只重視短期利益,忽視孩子的長遠發展,這樣會讓教育走入誤區。

第四,鼓勵原則——越級原則

兩只青蛙掉進井裏,不停地跳起來。站在井邊的人不停地說話。壹只青蛙認為人們在不斷地諷刺他,所以他灰心喪氣,死了。另壹只青蛙以為外面的人在不斷鼓勵她,就使勁往外跳,終於跳了出來。鼓勵是多麽有力啊!教育者要善於樹立學生的信心,不吝嗇鼓勵,合理鼓勵,合理表揚。表揚學生很重要。避免歧視和嘲笑。

五、體貼原則——開水原則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體貼入微,生怕孩子穿不暖吃不飽,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先說兒童飲料,比如百事、健力寶、紅牛。然而,這種傾向在今天是極其有害的,教育者應該學會給孩子壹杯開水。用開水解渴自然是最好的飲料,而且要適當補給,讓孩子細細品味,形成壹種欲望。如果總是讓孩子喝滿滿的,自然會變得無味,沒有吸引力。教育者要善於理解孩子的心理,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大膽表揚和提醒,讓孩子在饑餓中保持新的欲望。

六、情感法則——釘孔原理

有壹個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他的父親給他出了壹個主意:壹旦他發脾氣就釘壹顆釘子。後來發現我沒有發脾氣,於是朋友又跟我說,如果我壹天不掉頭發,我就拔壹根釘子,直到釘子最後拔完,剩下什麽!針孔壹個接壹個,釘子拔了,留下的卻是傷。教育者絕不應該在學生面前傷害自己的人格,而應該學會尊重孩子。如果犯了錯,恐怕會給孩子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痛,也會對教育工作者造成永遠的傷害。有人說“教育有跡可循。”我覺得真的很好。

七、信任法則——羅森塔爾原則

這是壹個著名的例子。著名教育家羅森塔爾做了壹個發現研究型人才的實驗。他去了壹個學校,在學生花名冊上隨機寫了18的學生,告訴校長“這些學生前途光明”。校長告訴學生們,八個月後,他名冊上的所有學生都取得了奇跡般的進步。孩子的進步源於教授的壹句話。所以教育者要相信學生,信任學生,給孩子積極的暗示,消除消極的暗示。

八、行為法則——木碗原理

壹個家庭有四個人。爺爺老了,手在抖。他吃飯時總是打破碗。他爸爸專門做了壹個木碗。孩子們看到了,也找來壹個木碗,問他怎麽辦。“妳也會老的。我給妳做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央視《給媽媽洗腳》的廣告很感人。看到媽媽每天給奶奶洗腳,孩子們也給媽媽端來壹盆水,笑著遞給媽媽。妳也洗腳。這就是榜樣。教育者以身作則有多重要,妳的行為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吸煙是有害的,但是妳煙癮很大,很註意自己的形象,但是妳卻拖拖拉拉,這樣妳怎麽說服別人?所以那些當老師的,當家長的,都換成自己,做壹筆超值存款,給孩子做個榜樣。

九、價值規律——蘋果原理

美國《時代》雜誌做了壹個調查:小時候,妳母親對妳影響最大的是什麽?壹個有過攤販經歷的男人回答:“小時候,我最喜歡的蘋果被我媽拿走給了別人。那時候我就知道,人要不擇手段。”壹位工程師說:“小時候,我媽給我帶了壹盤蘋果,所有的孩子都搶著吃。我媽停下來:“妳要想得到蘋果,就得先工作才能得到東西。“教育者希望孩子們樹立這樣的觀念:如果他們想得到它,他們必須努力工作,付出壹些東西,然後才會得到回報。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十、總體規則——破玉米原則

某廠組織員工進行掰玉米比賽,看誰能先穿過玉米地而不被玉米砸傷。中間玩家不僅要註重效率和安全,還要註重質量。但是在教育中,我們往往只關註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學習過程,這是非常有害的。學校壹味的重視老師的教學成果,忽視老師平時的努力,也是壹種極端的做法。這不利於教育的發展。我們應將教育視為壹個整體,全面發展,和諧教育,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

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教育

1,知識教育靠“灌輸”,人文教育靠熏陶。

2.教育不應該只針對少數學生,也不應該針對大多數學生,而是應該針對每壹個學生。

3.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

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

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對於教師來說,素養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人格是教育的風帆。

4.教育的每壹個細節都是影響孩子壹生的大事。

5.教學的藝術不在於教的能力,而在於啟發、喚醒和鼓勵。教育不是改變壹個人,而是幫助壹個人。

學校

6.我們不應該片面地理解學校只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因為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是辯證統壹的。教師發展可以促進學生發展,放棄教師發展而追求學生發展,最終學生發展只能是空中樓閣。

教師

7.演員靠演技征服觀眾;玩家,靠技能留住粉絲;教師,靠綜合素質引領學生走向未來。

8.無能的老師讓學生在教學中適應自己,走向有知識的學生;而優秀的教師在教學中就是讓自己適應學生,帶著學生去求知。前者是授人以魚,後者是授人以漁。

9.老師真正的能力不在於會不會講知識,而在於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帶著興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10,教師最大的享受和樂趣在於,覺得自己就是學生需要的,覺得自己對學生好,覺得自己能給學生帶來快樂。

11.站在講臺上的老師是合格的老師;堅定地站在講臺上的老師是骨幹教師;站在講臺上的老師是專家型老師。

12,把壹流學生培養成壹流人才的老師,只能算三流老師;把非壹流學生培養成壹流人才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壹流老師。任何壹個教育者成為真正的教育者,都是因為成功培養了非壹流的學生。

13,這些比喻很值得我們老師欣賞:老師是“介紹人”,介紹學生愛上學習;教師是“打火機”,迅速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智慧火炬;教師是“領路人”,帶領學生走進廣闊的知識草原;老師是“味精”,把學生的學習變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14,老師分兩種:壹種是用自己的教學方法來篩選適合教學方法的學生,於是壹些不合格的學生就被篩選出來了。差生就是這麽篩選出來的。另壹種老師是用自己的學生來篩選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於是就篩選出壹些不合格的教學方法,從而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讓學生成才。

15,教師應該具備的人才觀是:爭當狀元的人才觀;人生可以成才的人才觀;終身學習的人才觀。教師應具備以下教育觀:素質教育的教育觀;系統工程的教育觀;正確的方向與科學方法的教育觀。教師要有學生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學生有自己的看法;學生都是發展中的學生。

課堂教學

16,學貴疑,信書不如無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我們用“問題”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

17.教師是教育目標的實施者,是教學活動的指揮者,是教學方法的探索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急於表達自己的指導性意見,而應先傾聽學生的各種觀點;不要強迫學生接受老師的立場,而是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不要給學生“下定論”,而是做壹個啟發性的評價;不要完全排斥或過度欣賞學生鮮明的個性,而是要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18,衡量教育是否失敗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看學生學了之後是更愛學還是更討厭學。

19.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該是主角,教師應該是配角。

20、成功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帶著不同的問題進入課堂,學習後在更高的層次上產生不同的新問題。

21.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控制自己的表達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和思考的時間。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上缺少的是“展示的機會”和“思考的時間”。

22.老師教學生“為什麽”,遠不如學生問老師“為什麽”。

23.如果說“教是為了不教”,那麽“學是為了學”。

24、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主動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自我”在新課程中的意義,並主動將“自我”融入新課程,敢於承擔責任,善於解決問題,讓新課程成為我們生活的壹部分。

25、酸甜苦辣都有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獲。尊重學生自己的經歷,讓他們進入自己的生活世界,體驗生活和社會,即使失敗,也可能成為學生壹生的財富。

26.課本、教室和學校不是知識的唯壹來源。大自然,人類社會,五彩繽紛的世界,都是生活的教科書。

27.人類發現、發明、創造的潛力,絕不是課堂上講的。教師創設開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圍繞某壹主題搜索、加工、處理、應用相關信息,以回答或解決實際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

教師和學生

28、學生崇拜老師,老師不值得炫耀;老師培養崇拜自己的學生,老師是值得炫耀的。

29.師生關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賞。只有這樣,師生關系才能和諧,才能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

30、相信每個人都有才華,會正確對待每個學生的發展潛力;相信每個人都能成才,才能找到學生發展的好方法,好途徑。

31.老師應該永遠相信,他們教給學生的和學生教給自己的壹樣多!

32.老師的表揚或鼓勵對壹些學生來說是“錦上添花”,對另壹些學生來說是“雪中送炭”。相比之下,老師更應該是“及時的幫助”。

教師要用“放大鏡”、“反光鏡”、“顯微鏡”來對待學生。“放大鏡”——發掘學生的閃光點;“鏡子”——去除學生的缺點;“顯微鏡”——展現學生個性。

34.只有和學生交朋友,才能聽到他們的心聲。

教師專業化

35.永遠記住每壹個學生都是世界上的奇跡,堅信每個人都是可以被造就的。

36.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但是沒有教好學生的方法。

37.如果學生不喜歡自己,那是因為自己不夠讓學生喜歡。所以,想要改變,首先要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最終改變學生。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最終改變自己的世界。

38.正確判斷每個學生智力能力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是教育智慧極其重要的壹部分。

39.想成為真正的老師,學習的速度必須大於教育改革的速度。教師要把“學習”作為最重要的職業需要,形成“每個人都是學習者,永遠學習,處處學習,壹切都是學習的東西”的觀念。

40.壹個老師超越其他老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教師要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所以要:用樸素的感情調整心態;以奉獻精神從事崇高的事業;用高超的技藝展示自己的才華;用不斷的追求,提升自己的價值。

41,能讓學生超越自己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能讓自己超越老師的學生是最好的學生。老師要鼓勵學生有超越的勇氣,也就是要有敢於超越老師的精神;擁有超越的知識,就是擁有超越老師的能力;擁有超越的智慧,就是擁有超越老師的智慧。

42.有反思能力的教師是成熟的高素質的教師。未來教育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或資源,而是教師的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策略是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學生行為習慣

43.優秀的學生行為不是真正的優秀,優秀的學生行為習慣才是真正的優秀。因此,教師要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44.當學生的學習行為成為壹種習慣,成為壹種需要,原來認為“學習是壹種痛苦”的想法就會變成“學習是壹種樂趣”。

教師/教學道德

45.愛壹個學生等於塑造壹個學生,恨壹個學生等於毀掉壹個學生。

46.對學生來說,說錯誤的真話比說美麗的謊言要好。

47.“賞識”有助於學生成功學習;“抱怨”壹定會導致學生學習失敗。

48、老師“視學生為天使,他住在天堂;如果壹個學生被視為魔鬼,他將生活在地獄裏。”

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壹樣對待學生,我們對自己所做的壹切負責。

50.“蹲”這個詞多麽貼切。只有“蹲”才能和孩子的視線保持同壹水平,看到孩子看到的壹切,從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世界。

51.用心感受靈魂,用感情贏得感情,這是教師的基本功。做壹天學生,體驗壹下學習生活,然後反思教與學是否和諧。

52.愛是壹種信任,愛是壹種尊重,愛是壹種鞭策,愛是壹種激情,愛是壹個感人至深的教育過程。讓每壹個孩子都得到愛的滋養,知識的澆灌,讓每壹個孩子都在藍色的知識海洋中和諧、獨立、快樂地成長。

創新能力

53.質疑能力是壹個人最寶貴的能力之壹,也是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只有通過質疑和提問,才能不斷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老師給學生真誠的鼓勵,學生敢於質疑;老師給學生科學的指導,學生善於提問;老師努力營造民主、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學生也經常質疑。

54.熱愛是成功教學的基礎,創新是教育的希望。

55.創新是人們頭腦中最敏感的功能,也是最容易被壓抑的功能。在基礎教育階段,人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可能會光芒四射,也可能會逐漸熄滅。教育既可能為創新提供機會,成為發展的動力,也可能阻礙甚至扼殺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摧毀有才華和創造力的年輕人要比鼓勵他們開花結果容易得多。

56.創造性是對常規的突破,教師的教學要不斷突破舊的教學範式。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教師都應該有選擇、探索和創新的權利。不要讓老師對教學的獨特理解和追求成為標準化的犧牲品。

評價

57.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當,給予更多鼓勵性的評價,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58.我們應該盡可能地要求和尊重每壹個學生,並改進教育評價,這可能會充分發揮學生的身體,智力和思想力量。

59.評價不僅要關註學生的成績,還要發現和開發學生多方面的潛力,了解學生在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寬容不是姑息或縱容,而是在嚴格要求下對犯了錯誤的學生給予理解和尊重,給他們充分反省的時間和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們最終改正錯誤。

61,成長需要激勵。面對失敗或成功,孩子最需要大人的安慰或鼓勵,學生最期待老師的公正評價和積極肯定。拿起表揚武器的老師,可以減少學生失敗後的挫敗感,增加成功後的信心。

62.每個學生都想成功,他們都期待得到肯定和表揚。

63.成績主要是說明學習起點的新情況,而不是提供結論性的結論。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教師和學校。

現代教育方向

64.強調多樣性、崇尚差異、崇尚開放、重視平等、崇尚創新、否定等級制的教育思想成為現代教育的主導思想;人性化、信息化、終身教育價值取向成為教育的主要特征。

教育理念格言

1.讓教育過程成為壹項藝術事業。

2、不冷漠,不明確,不安靜,不遙遠。

3.每關閉壹所學校,就要多建壹所監獄。

4.父母的行為習慣是孩子學習的教科書。

5.教育者不是為了過去,不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未來。

6.孩子的笑臉,父母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幸福。

7.願每壹個孩子都成為善良、富有、高尚的人。

8.窮人家的孩子管得早,但壹定要警惕目光短淺。

9.只有全身心投入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別人。

1 0,生命的量是用時間計算的,生命的價值是用貢獻計算的。

1 1,幾千萬的發明,起點是個問題。人比自然好,只是在壹切方面。

1 2.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技巧,而在於善於啟發和鼓舞。

1 3.培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對國家和社會最好的貢獻。

1 4.向孩子解釋他已經很可愛了,沒必要表現自己。

1 5.沒有朋友比得上健康,也沒有敵人比得上疾病。

1 6.把快樂傳遞給每壹個孩子,讓孩子的世界更加美好和精彩。

1 7.在所有有益於人類的事業中,第壹項是教育人的事業。

1 8.教孩子學會走路和說話是世界上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

1 9.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怪孩子,聰明的父母關心孩子。

想象和展示的區分,讓孩子很容易融入故事場景,並從中獲得教育。

2 1,信念的固定性可能不僅反映了思維的壹致性,也反映了思維的慣性。

2 2.不要因為孩子的房間或桌面亂七八糟而責罵他,只要這和他的創造性活動有關。

2 3.原諒觸動了孩子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讓孩子在心裏有了改正錯誤的意誌力。

2 4、愛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事,但善於教育孩子,這是國民教育的大事。

2 5.勇於承擔責任,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舊的思想觀念,用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為我們打造。

2 6.他們像照亮人的蠟燭,有壹點熱,有壹點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的偉大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

2 7、從何時何地開始自我教育?有句老話:戰勝自己才是最艱難的勝利。

2 8.孩子身上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主導者,缺乏正確的育兒觀念和方法。

教育的最高目標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從廣義上講,這是所有教育的終極目標。

3 0.任何人都要有自尊、自信、獨立,否則就是奴隸。但自尊不是貶低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獨。

教育哲學的座右銘

1,知識改變命運,勤奮實現理想。

2.人以信立人,師以德育人。

3.踏踏實實的工作,簡單陽光的生活。

4.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5.用書籍滋養心靈,把愛奉獻給每壹位學生。

6.用愛譜寫教育樂章。

7.此刻打個盹,妳會做夢;此刻學習,妳的夢想就會實現。

8.認真做事,做個明白人。

9.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把壹群群孩子送到理想的彼岸。

10,記憶中的壹場愛情,外面的壹個微笑。

11.眼裏有孩子,心中有目標。

12,芳林新葉催老葉,流水前浪做後浪。

13,教師愛萬物勝於天,師德為教化天下。

14.用關懷、耐心、親密、愛心為師生搭建壹條心靈的通途。

15,外語是人生戰鬥中的武器。

16,學而不厭是我人生的樂趣,孜孜不倦地教人是我事業的追求。

17,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感上。

18,帶領孩子壹起暢遊音樂的海洋。

19,三尺講臺舞臺,舞動的蝴蝶壹起放飛夢想。

20.孩子的名字是“今天”,教育的名字也是“今天”。如果妳今天欣賞孩子,孩子今天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