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收藏夾
首頁實用文書簡歷公務員試卷電子教案試卷法律篇職場指南演講從自考進入求職技巧社會學
*職業指南*推薦文章列表
河北省事業單位工資調整情況
測試:妳適合什麽樣的職業?
企業管理中團隊精神的培養
女人要懂12經典美
六招讓妳輕松凸顯工作業績。
職場:壹個不應該在辦公室討論的話題
銷售經理的七個定理
營養衛生員成為搶手人才。
改善情緒的20招
輕松搞定辦公室四類“小人”
世界500強面試問題
如何進行人際交往和培訓?
10賺錢法則讓壹個又壹個富豪。...
情商與職業發展
如何培養擇業的自信心
職場精英們是如何實踐的?
必讀:16開店賺錢的經驗* * *...
請學習職場心理溝通原理15。
30歲如何度過職業提升期
新興產業:汽車銷售顧問身價高漲。...
妳的面試“不合適”嗎
五類青年失業“精英就業觀”...
*職場指南*職場故事*廣州公務員雙向會異常火爆,千人爭搶200多個職位。
昨日,廣州市區劃調整人員安置雙向選擇會在南方人才市場舉行。會議原定於上午9: 30至下午3: 00,比預定時間提前壹個半小時結束。場面火爆,越秀區籌備組組長周慶強也來到現場為公務員加油,並特意推薦了兩位“得力幹將”到新區。從現場招考情況來看,大部分公務員青睞新區。據初步統計,部分新區已收到數千份簡歷。
雙向遴選會結束後,各單位會按程序篩選合適人選,但蘿崗等新區表示,原定於9月10完成的遴選計劃估計要推遲,需要壹段時間慎重考慮。
用裏外三層圍起壹個攤位。
人才市場的工作人員表示,很少看到這麽火爆的招聘場面。
昨天的雙向選擇會安排在早上9點半。9點多,南方人才市場門前已經停了很多單位。老四區各部門公務員三三兩兩進入人才市場。他們大多有簡歷,有的壹本正經,有的談笑風生,表情各異。從他們的外表可以看出,很多人都提前做了精心的準備。男人大多穿襯衫西褲,鞋子擦得鋥亮,女人則打扮得漂漂亮亮。
大部分市直職位都要招碩士。
記者現場觀察20多個招聘攤位發現,市級機關普遍要求雙學士學位、碩士學位甚至博士學位,就連廳級、科級幹部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年齡方面,市級機關壹般都有規定,要求科級幹部45、40歲以下,科級幹部40、35歲以下,辦事員30歲以下。
南沙只設了兩個攤位,聚集的人最多。蘿崗在現場設置了20多個展位,很多人填寫了意向表。記者看到,早上10就有20多人趕到南沙的壹個攤位咨詢、遞簡歷,幾乎裏三層外三層。攤位前的路上擠滿了人。有些人想拍意向桌卻無法靠近。他們不得不向前伸出手喊“給我壹個,給我壹個!”有的人拿到意向表,想填,卻被擠在人群中間,出不去。人才市場的工作人員笑稱,難得看到這麽火爆的“招聘”場面。
越秀區兩個“局座”在新區上任。
“以前公務員的調動是政府行政命令決定的,公務員要去,不去也得去。現在首次將雙向選擇模式人性化,這是壹個很大的進步。”前來給越秀區公務員“打氣”的新越秀區籌備領導小組組長周慶強告訴記者。壹刻鐘前,他還在為區裏373名超編公務員分流發愁,還和市人事局、南沙、蘿崗等區的負責人閉門商討公務員分流事宜。
據介紹,東山區和越秀區是老牌教育強區,兩區在教育、文化、社區管理等方面積累了大量先進經驗。如何將這些經驗帶到新區,也是公務員分流工作的重點之壹。為保證公務員流動順暢,只要東山、越秀區的公務員表示想轉崗,且接收單位願意接收並達成雙向選擇,新越秀區人事廳作為主管部門將予以放行。
昨日,在組長周慶強的推薦下,越秀區兩名原局級公務員被妥善安置分流。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越秀區科技局局長孫立平被蘿崗區選中,將在新區教育局擔任黨委書記。原越秀區教育局黨委書記陳松也被任命為南沙區教育局局長。
蘿崗60多個崗位面向老四區。
據了解,蘿崗區和原廣州開發區是“兩塊牌子,壹套人馬”。該區將繼續沿用廣州開發區“精簡人員、精簡機構”的風格,多個部門合並在壹起辦公。
據該區黨委委員朱誌超介紹,廣州開發區共設置14個部門。過去,這個區有225個部門。這次按照地區調整,增加到383個部門,也就是說要招錄158名公務員。
此次,蘿崗區為越秀、東山、荔灣、芳村老區提供了60多個崗位,主要用於黨委、政府、人大、CPPCC和群眾組織的設立。
蘿崗南沙偏愛35歲以下的年輕人。
每月去南沙上班,每天500元補貼班車。
記者在會上看到,蘿崗、南沙多個部門在需求條件中列出了“35歲以下”。許多公務員反對這壹要求,認為年齡限制太低,有點苛刻。
據說在9月10之前預定完成選曲還很難確定,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仔細考慮。
有人擔心去開發區上班太遠。朱誌超說,開發區距離天河體育中心30多公裏。其實很多公務員都住在市裏,每天上下班有20多輛公交車。不用擔心;另外,開發區的公務員每天早上8: 30到下午5: 30上班,中午只休息1.5小時。
評選會上,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組織人事部主任吳仁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市給南沙區304個行政編制。原南沙開發區有140人,還有164個空缺,空間廣闊。為了真正招到人才,南沙區不搞“唯學歷論”。區人大、區政協、區紀委的大量崗位只要求大專學歷,沒有年齡限制,對同類崗位的工作經驗也沒有要求。總之壹切看具體工作能力。
在南沙區工作的公務員工資和在市區工作的同等級別公務員壹樣,但是每個月可以領取500元起的交通補貼。即使住在市區,也不用擔心去南沙上班的交通問題,因為每天有9路公交車往返市區和南沙區。
淩偉賢:我們要的是全能型公務員。
昨日,廣州市委常委、廣州市副市長、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淩偉賢就當天開發區招聘60名正科級以下公務員的標準發表了個人看法。
淩偉賢說,除了在學歷等硬件方面滿足國家的要求,我們還需要壹個高效、團結協作、作風頑強、多才多藝的人才。他進壹步解釋說,過去開發區擴建前,政府委托的地方有215平方公裏,公務員200多人,政府機構14個。目前只有383個行政編制,加起來有20個機構,而其他區平均工作人員最低的有499個編制,28個機構。在開發區,壹個宣傳部將包括統戰和臺辦,教育和衛生將壹起工作。因此,他認為壹崗多能是必要的。此外,還有壹個重要的標準:高效率。因為人民的衣食住行,政府的形象,政府的工作態度,工作效率,都是通過公務員的壹言壹行體現出來的。作為政府的壹員,壹定要體現在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上。所以,政府要建設的是壹支能為民、為民、為民辦事的公務員隊伍。
申請各種照片
再找個合適的崗位不容易。
25歲的鄭瀟是越秀區壹家辦公室的職員。
昨天早上10左右,鄭瀟來到南沙區的展臺,準備投遞他的第壹份簡歷。現場周圍有很多人。他好不容易擠進辦公桌要了壹份意向表,然後從人群中擠了出來,認真填寫了相關信息和所應聘的職位,然後又擠進了展臺,把自己精心準備的簡歷和這份填好的意向表交給了招聘單位。他想和對方詳細談談自己的情況,但因為人太多,不得不退出。鄭瀟說,從合並開始,他就打算去南沙發展。所以在做簡歷的時候,他特意做了壹份符合南沙相關部門的簡歷。各部門突出了自己的相關專業,* * *壹共有四份,但因為南沙沒有具體說明,他只提交了其中壹份。
提交第壹份簡歷花了20分鐘。鄭瀟發現去南沙投簡歷的人太多了,所以他決定看看其他展位。隨後,他向蘿崗區、白雲區、市安監局投了5份簡歷。
鄭瀟說,兩年前,他剛從學校畢業,通過了公務員考試,才進入現在的單位。他本以為從此不用擔心應付流行的跳槽,但沒想到,這種分區調整讓他仿佛又回到了大學畢業前的心境。在他申請工作的前壹天晚上,他感到有點緊張。他還特意上網搜了壹下自己最想去的南沙,以及濱河區的壹些相關政策。他睡得很晚,但昨天早上醒得很早。
鄭瀟告訴記者,由於工作繁瑣,他平時可能會抱怨目前的工作,但在申請了這份工作後,他覺得重新找到壹個合適的職位並不容易。他想了想,還是覺得原單位不錯。鄭瀟說,他來應聘之前,以為應該有更多年輕的文員,但來到現場,發現活動現場壹些經常坐在臺上的領導都來了,頓時覺得競爭壓力增加了不少。
面對年齡限制,我覺得沒有優勢。
廖,39歲,越秀區某單位科長。
昨天上午9點左右,廖科長來到招聘現場門口排隊入場。上午9點35分左右,他順利進入現場。他先在招聘現場的6樓轉了壹圈。他覺得很多單位要求太高,很多都有年齡限制。於是他轉到了招聘現場的7樓,主要是蘿崗區南沙區的壹個攤位。
上午9點40分左右,廖來到蘿崗區的壹個攤位前,把自己的簡歷遞給了招聘人員。記者發現,廖簡歷的封面依然是彩色封面,裏面的內容也更加詳細。廖科長說,知道有這麽壹場專場招聘會,就開始做簡歷。他所在部門的很多人只是簡單地拿到了壹頁,但他精心準備,還把封面做成了彩色的。
昨天早上10: 20左右,他在廣州政策研究室的攤位前準備投簡歷,但仔細壹看。正好有個同事條件比自己好,更適合這個崗位。他覺得再投壹次只會浪費自己的簡歷,所以就回來了。昨天早上10: 50左右,廖總提前離開現場。他總是投九份簡歷,但只投了五份。
據了解,多年前,廖科長從部隊轉業到越秀區某單位工作,工作變動不大。他總是從容不迫地上下班。但是這次調整分工的時候,他今年39歲了,要像大學畢業生壹樣自己做簡歷去人才市場應聘。廖說,雖然他壹直以平和的心態面對這次招聘,但還是希望能找到壹個更好的職位,換壹個新的工作環境,所以在招聘前就精心準備了簡歷。前天人事局公布職位後,他還是有針對性地去了解了壹些單位,但去了現場才發現,還是有很多人來競爭就業。另外,很多單位讓他飽受年齡限制和專業要求的困擾。
壹些公務員表示“不服從分配”
在選拔會上,很多求職者擔心自己的地位下降,專家認為提高自身素質是關鍵。
當公務員就等於捧著鐵飯碗,基本上可以說是當今社會很多人的共識。然而,在昨天南方經典大廈的公務員雙選會上,記者看到的卻是近千名公務員激烈爭奪200多個飯碗的場面。這麽多公務員找工作找工作,在廣州還是第壹次。
害怕參加這次選拔就像賭博。
在昨天的雙選會上,不時有公務員遞交簡歷,坐在招考臺前咨詢自己關心的問題。東山區衛生局公務員李先生在海珠區的用人單位放了壹份簡歷,他和工作人員進行了簡單的交流。題目涉及海珠區經貿局副局長的學歷要求。有沒有年齡或者幹部級別的限制?據了解,和李先生壹樣擔心身份變化的公務員占絕大多數。壹位公務員向記者直言,在廣州大力改革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的前提下,選擇事業單位對於經歷過嚴格選拔的公務員來說,是壹場豪賭。壹旦身份被“降級”,成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他們將面臨聘任制的問題,更擔心福利下降。壹般來說,已經成為公務員的人不會、不想、也不敢做出輕易放棄公務員身份的改變。對於想去新區的公務員來說,更關心的是工作安排和生活配套。
現場拼搏,多投簡歷,期待更多機會。
“沒想到10年前就畢業了,現在重新申請,好像又回到了大學時代。”東山區委組織部黃小姐笑著告訴記者。黃小姐先把會場看了壹遍,然後選了幾家“心水”單位投簡歷。記者跟隨他來到海珠區的招聘臺,這裏是6樓各單位的“熱門區域”。開始不到壹個小時,已經收到上百份簡歷。海珠區本次計劃招錄12名公務員。職務為區經貿局副局長、區文聯主席或副主席,其他為科級幹部,未註明單位。讓記者驚訝的是,很多投簡歷的公務員都很大方。投完簡歷後,妳不僅要向招聘人員簡單介紹妳的工作經歷和優勢,還要清楚地說明妳的就業意願和信心。
黃小姐告訴記者,她壹開始並沒有想到準備簡歷,後來被同事提醒才準備的。“因為和重新找工作差不多,所以我花了壹段時間把以前的簡歷找出來,重新整理後準備了六份。”但現場的情況還是讓黃小姐大吃壹驚,簡歷準備的還是太少。據說有公務員準備了幾十份,到處放,希望可能大壹點。
據海珠區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介紹,本區提供的崗位更具吸引力。比如區文聯主席或副主席的學歷只有大專以上,有的不限學歷,要求不太高,吸引了很多公務員的興趣。目前投簡歷的公務員大多來自東山區和越秀區,也有部分來自海珠區。
專家說,區劃的大調整提供了壹個很好的機會
“近千人參加的公務員雙向選擇會,只是借鑒市場調整公務員崗位的壹種方式。本質上是與以往的公務員招錄、公務員崗位調整乃至公開選拔公務員領導幹部等模式的雙向選擇。”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陳天翔說。
陳天翔副教授表示,不同的是,在過去的公務員崗位調整過程中,行政機關占據了調整的主導地位,留給公務員發揮的空間相對狹窄。在這次大型雙選活動中,公務員個人的發揮空間得到了拓展,至少可以在“參加新區選人、參加市級機關和其他區選人、申請提前退休、參加全日制學歷教育、自我發展、留區”六大選擇中自由發揮。將此次大規模雙選放在廣州區劃大調整的背景下,如此大規模、大範圍的公務員崗位調整,在廣州歷史上尚屬首次。
陳天翔副教授說,大規模的行政區劃調整只是為公務員的大規模流動提供了壹個機會和平臺。公務員要想實現自身發展,最重要的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
鏡頭
熟人見面,臉上都是尷尬。
昨天上午9點半,省人才市場門前已經人頭攢動,公務員遴選大會即將開始。看慣了農民工東奔西跑找工作,現在拿著簡歷像工人壹樣過來找工作,多少有些不適應。既然是來應聘的,難免要看招聘方的臉色。兩個熟人在選拔會上相遇,兩人都尷尬地打了個招呼。壹個說:“妳們也在招人嗎?”“不是,我是來找工作的。”言語中有壹絲尷尬。
父子倆不只是關註那些肥差。
在現場,記者看到壹名五十多歲的男子和壹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低聲交談。這位長者說:“不要只盯著市財政局、區委、區政府等壹些熱門單位。申請那些單位的人很多,人們自然選擇其中的佼佼者。或者多投簡歷,在好單位和壞單位的攤位前轉壹轉。多投點簡歷,就多壹次機會。”小夥子回答:“我明白了,我投了五份簡歷,壹份也不少。”“五份不是少了嗎?投了10份簡歷,還是不舒服。”原來這是壹對父子,都是來試鏡的。
情侶見面,想找同壹個單位。
記者還看到壹對情侶手牽著手去試鏡。他們想在同壹個地方工作,這樣他們就不會為日常生活奔波。
壹名孕婦在試鏡前徘徊了很長時間,然後在壹個低需求的招聘攤位前坐下,這表明她很擔心。畢竟招聘壹個人的時候,用人單位總是希望她能是前兩名,不希望招到壹個人之後放長假。遺憾的是,這次評選會議並沒有明確規定關於保護孕婦權益的說明。
蘿崗區流傳宣傳片。
在昨天的選拔會上,準備最充分、最有“招聘會”風格的是蘿崗區。南方人才市場精典大廈7樓有20多個點,每個點都有工作人員接待。招牌,需求信息,各部門要求,壹目了然。會場內,廣州開發區和蘿崗區的宣傳資料通過多媒體不斷播放。在大樓壹樓前,蘿崗區還放置了兩塊大型宣傳信息板。
據了解,他們還按照預計的65438+萬人的量,準備了65438+萬份飲料和宣傳資料,免費提供給前來咨詢交流的公務員。
有人填了“不服從分配”
兩個新區在現場發放雙向選擇意向表,由公務員填寫,直接交給其“心水”單位。意向單比較簡單,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介紹,目前的工作單位和崗位,以及想安排的工作部門和崗位。比較特別的是有壹欄寫著“是否服從組織部署”。
東山區政府辦公室的張先生壹邊填表壹邊告訴記者,他選擇“不服從分配”,是因為“妳必須選擇壹個妳喜歡的崗位,如果妳被分配到壹個妳不喜歡的崗位,還不如不改”。張先生說,現在的工作單位也不錯,但如果有新的機會,還是想試試。在壹個地方工作久了,會偷懶,換個環境可以面對新的挑戰。
編輯點評公務員PK,掌聲響起。
李龍
公務員,曾經被大家羨慕為最穩定的工作,現在卻要準備好簡歷,去人才市場找“飯碗”。他們火爆的場面和激烈的競爭不亞於其他招聘會。在旁觀者看來,有點出乎意料。而那些政府部門也在選拔會上做了很多宣傳材料,宣傳自己,吸引人才,搞得像招聘壹樣,這就更值得玩味了。但無論如何,用市場化的雙向選擇模式取代以前的行政命令式轉移,是壹種進步。
現在看來這個公務員不是那麽好做的。前陣子還要考普通話,現在又要面對殘酷的就業競爭。也許我隨時會出局。似乎即使是最穩定的職業,也要接受現代社會潮流中的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不管是擔心還是失落,都要把它當成新的機遇和挑戰,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這是參加選舉會議的公務員應該做的。
然而,來自選調會的聲音表明,要徹底改變公務員的職業選擇意識,未必是雙向的選調會。像這次參加雙選的公務員,最擔心的還是身份問題。有些人只盯著那些肥差,這至少反映出“官本位”的思想還是有很大作用的。我無法放棄的是壹份穩定高福利的工作,但我得到的回報卻不是平等服務意識的體現,這不能不說是壹個小小的遺憾。
與應聘的公務員相比,壹些政府部門的“招聘”風格鮮明,令人驚訝。作為權力機關,如果衙門真的勇於選擇“能者優於庸者”,促進參與者作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公平競爭,無疑更有利於職能部門角色的轉變,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的執政意識的轉變。
我們已經進入了壹個權利平等的社會,公務員雙向選擇是大勢所趨,因為任何人都不能遊離於社會規範之外,任何職業都不能享受任何特權。面對廣州公務員的PK,讓我們毫不吝惜的給他們掌聲。(何建、周濤、郭)
來源:信息時報
網站地圖|廣告服務|網站聲明|
版權所有@ 2005 www.txwzh.com,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