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房地產的答案,可以問我壹個絕對合理的解釋。請耐心看完(估計有幾千字)。看完妳就明白房價什麽時候能正常化了。
關於房地產的那些東西,實用的話就很模糊了,所以我想從頭到尾給妳詳細解釋壹下,讓妳從根本上了解中國的房地產價格。
壹、什麽是房子?
住房分兩種,第壹種是經濟適用房;二是商品房。
經濟適用房是政府用國有土地建設的房子,壹般分為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棚改房等。居民對房屋沒有所有權,房價相對便宜。壹般保障房的價格定在當地人均年收入的6倍,但不能轉賣。如果賣了,可以原價賣回給政府。保障房建設旨在實現人人有房住的目標,這也是壹個正常政府的基本義務(保障公民的衣食住行教育)。
商品房是另外壹個概念。商品房的所有者擁有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權(在中國除外,是土地使用權),私有房屋和私有土地升值帶來的財富也歸個人所有(財富之後繳納的稅叫房產稅)。所以,商品房是典型的金融產品,是正常的投資渠道。
第二,壹般國家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的關系。
剛才我提到了房產稅,沒錯,房產稅是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間的關鍵點。
為了實現人人有房住的目標,政府必須為中下層民眾建造經濟適用房。(先給妳壹個住的地方,然後由妳自己決定是多下功夫買商品房還是想花多少錢就花多少。)那麽政府如何獲得建設經濟適用房的資金呢?當然是房產稅啦!
那麽什麽是房產稅呢?可以這樣理解,商品房的業主對其從土地升值中獲得的利潤繳納壹部分稅。
繳納房產稅本身不會給商品房業主帶來任何不利影響,因為土地增值了,只有賺了錢才能達到納稅標準,所以商品房業主才會願意向政府納稅,政府索要房產稅後才有這個資金來建設經濟適用房。所以壹般國家,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的關系是* * *。商品房價格越高,保障房建設越完善,受益的不僅僅是保障房建設,房產稅還用於地方治安和教育。因此,毫不誇張地說,合理的房產稅與壹個城市的居住環境有關。
但是,這是壹般情況。中國情況特殊,不適合開征房產稅。後面我會詳細解釋。
第三,中國房地產的現狀及原因。
剛才我說了,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的關系是* * *。不過在中國還是比較特殊的。在不同的國家,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的比例是不壹樣的,有的是8: 2,有的是9: 1,7: 3,但是有壹個基本點,就是先有經濟適用房的前提,再有商品房的市場,而中國恰恰相反,1。
那麽為什麽我們國家的經濟適用房這麽少呢?
我們都應該記得,現在的80後,很多父母小時候住的房子都是分單元的。這個分房是經濟適用房。我們年輕的時候,經濟適用房的比例是90%。但是現在基本沒有了。為什麽?
那要從98開始!
98年的中國,由於改革開放的沖擊(詳見百度百科:下崗),下崗危機達到頂峰,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當時政府想了壹個辦法,停止經適房建設,增加商品房建設,然後讓本該買經適房的人自費買商品房。政府拿了土地出讓金後,先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美化城市,再招商引資。在建設過程中,自然會創造很多就業崗位,就業問題會得到緩解。就業率報出來後,周邊產業(比如鋼筋混凝土)會發展起來,零售業務好做,從業人員多了,中國經濟才有喘息之機。但是,這樣壹來,住房問題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由於保障房建設停滯,商品房剛性需求日益凸顯,商品房也是壹種金融產品。給壹個金融產品壹個強烈的剛性需求是非常可怕的。我剛才也說了,商品房本身就是壹個金融產品,和炒綠豆蒜不壹樣,綠豆蒜屬於民生食品。炒作這個東西是違法的,是違反《反壟斷法》的。但是,商品房本來就是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作用本來就包括投資目的。炒房雖然不合理,但是合理合法。正好8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到了結婚的年齡,對住房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近幾年房價呈爆發式增長。
所以,從房地產問題的成因來看,今天房地產問題的根源是保障房建設不到位。雖然中國經歷了下崗危機,用房地產解渴也是無奈之舉,但是這幾年是政府拿地吃飯的政策,我覺得很不合理。
第四,國有壟斷企業是中國房價的推手。
剛才我提到房價高的原因是金融產品註入了強大的硬需求,而硬需求的來源在於就業率不佳,這也是國家放棄保障房建設的目的。所以,底線在於就業率。
所以解決高房價的根本在於如何提高就業率。以目前的形式,恐怕不容樂觀。
民營企業是中國主要的就業提供者。民營企業的生存狀況極其堪憂。中國的民營企業提供了中國幾乎90%的就業崗位,卻在外資企業和國有事業單位的夾縫中生存。
代表工業革命的能源、信息、礦業都被國有單位壟斷。更有甚者,這些壟斷企業壟斷了老百姓必須消費的領域。他們不僅壟斷,還賺取外匯,最求利潤。在國外,沒有公共機構,只有私營企業和政府機構。政府機構是完全非營利的。而且我們機構不僅盈利,還涉足中國房地產。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開放壟斷企業會發生什麽。
首先是大量的民間資本投資。由於大量投資者的投資,企業數量大幅增加。企業增加,員工數量就會增加,老百姓的消費就會大大減少。目前我們的油價屬於世界領先水平,寬帶、水電、通信都屬於世界領先水平。所以開放壟斷市場是壹個壹石三鳥的行為。去年,由於調控,壹些房地產基金離開房地產,尋求其他投資渠道。但由於壟斷企業的強勢和實體經濟的不景氣,這些資金最終還是回到了房地產。因此,開放房地產是我們國家的當務之急。而我們的民營企業有了很好的生存空間,利潤增加了,國民收入自然會增加,民營企業也有了足夠的科研經費,技術水平也會提高,也會提高民營企業和外企在中國的競爭力。
第五,目前的調控和房產稅根本解決不了中國的房價問題。
很多經濟學家和普通民眾呼籲國家調控,房產稅已經出臺。個人感覺現階段無論是調控還是房產稅都不可能解決問題,只是欲蓋彌彰。
剛才我也提到了,高房價的源頭在於就業率差,而就業率差來自於市場的不景氣和私企生存空間的狹小。所以調控和房產稅最多只能緩解房價的表面現象,並不能根治根本原因。
目前我國推行房產稅更是扯淡。
我有四個理由反對我國現階段實施房產稅。
第壹,政策只是堵。我剛才也說了,房價高的原因在於經濟惡化,企業生存空間狹窄。控制房價,無論是最近宣傳的“中國式房產稅”,還是之前的限購令,都屬於“堵”大禹治水的過程。事實證明,去年房地產的“熱錢”通過調控政策被趕出房地產後,由於缺乏可靠的投資項目,熱錢經過壹番周折又回到了房地產,可見不堵不行!所以,在目前的環境下,房產稅的出臺根本起不到調控房價的作用,因為治標不治本,而且存在房產稅壓垮中國經濟的風險!
第二,房產稅的出臺不壹定讓無家可歸者受益,出臺也不壹定有效。
這個理由應該是非常充分的。其實有房主在買房的時候已經交了稅,而且交的稅還很高,也是房產稅。重新征收相當於重復納稅,國家發改委明確規定土地出讓金的10%必須用於保障房建設。如果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再加上住房轉讓過程中的個人所得稅,有可能實現人人有房住的目標(估計4年可以滿足3億人的住房問題),但從去年來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沒有壹個實現廉租房建設的目標,可見地方政府對政策的抵觸程度。
那就好分析了。沒錢建保障房就收稅。為了平衡財富分配,那還是壹個理由。問題是,妳有錢,妳不建。妳不是催地方政府,而是來加稅的。這合理嗎?老百姓已經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生活費用不斷上漲,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而且中國是稅收最重的國家,幾乎沒有。我想問壹下,老百姓加得起稅嗎?妳加稅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其他地方減稅?
第三個原因是加速社會矛盾。房主和房主會因為房產稅而對立。
理由四:房產稅很容易導致中國經濟滯脹。這個後果很嚴重。
首先,銀行系統可能會崩潰。
第二,直接把中產階級轉回低收入階層。壹個國家的支柱往往不是富人,而是中產階級。壹個國家強大與否,也取決於中產階級的比例。如果房產硬著陸,相當於消滅了中產階級。
第三,中產階級的毀滅會影響到各行各業。那些以中產階級為消費群體的商家必然會受到牽連,進而繼續向其他行業蔓延。從此,金融危機開始了!
我覺得中國如果有房產稅的話,根本不合法,因為房子價值大部分是土地。請問中國的土地歸誰所有?不,都是土地使用權。既然土地屬於國家,地方政府怎麽可能去妳家對國有土地征稅?再比如,在別的國家,老百姓的房子下面發現了石油,石油是屬於個人的。在中國,請配合國家法律規定搬家!
最後,回到妳的問題。
在前面的回答中,我們已經了解到高房價的根源在於經濟環境不好,以及必須開放壟斷企業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再回到妳的問題上來。
首先,如果妳想擁有壹套房子,妳得明確妳想擁有什麽樣的房子。如果妳事業有成,卻買不起幾萬平米的商品房,那妳真的應該抱怨政府。是政府的不作為導致了妳有能力買商品房卻買不起。如果妳的收入在同壹個城市不理想,那妳就把希望寄托在政府建設保障房上。個人認為,如果有壹天政府決定從根本上解決房地產問題。妳的住房問題應該能解決。至於調控和房產稅,建議大家不要寄希望於此。
河北省教師評價副高級職稱有什麽要求?
學校要有職稱文件,會有具體要求,估計條件會很苛刻。而且分高中數量有限,難度大。發表壹篇論文還是可以加分的。
淺談如何審核副高職院校河北省職稱制度的職稱申報?
下放職稱申報資格審查權限。高級職稱申報資格審查,由省職改辦下放到省直部門,各市職改辦負責;中級職稱申報資格審查由各市下放至市直部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