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之後,帶寶寶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由女性來肩負了。
左手抱著寶寶,右手搬磚。在人生的馬拉松中,妳將背負重擔。
對於未來,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抱有幻想。
因為,我的耳邊總有壹個看不見的聲音在提醒自己:妳是媽媽,妳還想要什麽?
當了媽媽,似乎職場上的妥協,家庭分工上的退讓,生活上的混日子,都成了有了孩子後必經的“生活質量三連降”。
《2020年中國女性職場狀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58.25%的女性被問及婚育狀況,6.39%的女性被問及婚育期間工作調動或降薪。
當了媽媽之後,迫於現實的壓力,我不得不降低對工作的期望值。
“現在當媽媽了,差不多可以找工作了!”
突然發現,因為做了媽媽,受了十幾年的教育,似乎不能適應現在的情況?
妥協,湊合,屈服,視而不見,好像還能過得“舒服”壹樣。
如果媽媽忙於實現自己,誰來照顧寶寶?
這幾年有個特別熱的話題,喪偶育兒。
《安家》中,龔貝貝與公婆、丈夫的矛盾激化後,希望搬到不同的房子,與公婆分開住,引起了丈夫的不滿,與丈夫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龔貝貝心灰意冷,對老公說:妳對這個家的貢獻還不如壹個外賣或者保姆大。
說了很多媽媽的心裏話。
孩子壹天天長大,丈夫卻不成熟,母親只能硬著頭皮。
耳邊也會有壹個聲音說:“妳是媽媽,不要對老公要求太高。”
生於1982年的韓國小說《金智英》講述了這樣壹個故事。
金智英出生在壹個普通家庭,學歷壹般,工作也不錯。
畢業後奮鬥了幾年,終於在職場站穩了腳跟,卻因為生育不得不回歸家庭。
丈夫獨自支撐家庭的壓力很大,所以金智英也想試著找份工作。
走在商場裏,她看到壹家冰淇淋店在招小時工。金智英覺得自己可以照顧家庭,有點感動,但她接受不了這樣的事業落差,於是說:“我考慮壹下。”
正要離開的時候,大姐在背後對她說:“我也大學畢業了。”
金智英的心會碎的。
在妳翅膀硬之前,妳要展開翅膀保護妳的孩子。
還有壹個聲音告訴妳:妳是媽媽,不要總想著賺錢。
“當了媽媽要什麽”是對女性最大的誤導。
它就像壹個無形的籠子,把妳困在裏面。
呆久了,就愛上了籠子。
這種想法其實是壹種心理誤區。
心理學Kahneman把人的思維系統分為兩部分:快系統和慢系統。
比如有人對妳說“妳臉上有東西”,妳會下意識的摸摸自己的臉。這種反應很快,屬於快系統,也叫“自動思維”。
然後妳會仔細照鏡子。真的有“東西”嗎?而這是壹個理性判斷的過程,屬於慢系統。
fast系統速度快,但不準確。慢系統更準確,但需要時間。
被“妳是媽媽,還想要什麽”所困的人,陷入了“自動思維”的誤區。
當妳的幾個父母、丈夫、朋友都這麽勸妳的時候,妳可能會覺得真的是這樣。
他們是怎麽得出這個結論的,他們是怎麽證明的,他們看到了多少人的生活?
不是因為妳不夠優秀,而是妳太渴望成為壹個“90分媽媽”。
當職業發展因為當媽而帶來瓶頸時,妳會生氣;
老公不做任何育兒的事情,妳會抱怨;
因為生孩子,經濟條件下滑的時候妳會很掙紮。
試想壹下,如果妳沒有孩子的時候面對同樣的問題,妳還會這麽不滿嗎?
當妳沒有孩子的時候,當妳的事業遇到瓶頸的時候,妳會想“是我的能力問題嗎?”;
沒孩子的時候,老公貪玩,妳會覺得“選的人要看優點”;
沒有孩子的時候,經濟條件不好,會想“省壹省就過去了。”
做母親讓妳對生活的感覺更差,不是因為生活真的變差了,而是因為妳的重心不再是自己,而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無形中提高了妳對自己的要求。
我們做什麽呢找到自己。
首先,妳是妳自己,然後,妳是妻子,最後,妳是母親。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經提到過壹個概念,叫做“足夠好的母親”,翻譯過來就是“足夠好的母親”,也叫“60分母親”。
在他看來,“媽媽60分”就夠了,不需要全面,也不需要完美。過多的照顧會給母子雙方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做壹個60分的媽媽就夠了。
人的經驗有限。做壹個90分的媽媽,就是做壹個失敗的自己。
多留10分給愛人,多留20分給自己。只有這樣,妳才能活出90分的人生。
正如溫尼科特先生在《母親的心靈課》中曾經說過的:
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媽媽們需要重新找到自己,不再對孩子提出要求。
有這樣壹個媽媽,她叫唐訓紅,家住農村。
幼兒園學校畢業,二十出頭才進入職場就進入了婚姻。
突然之間,我做了20年的家庭主婦。我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壹分錢都是我老公出的。
高考落榜後,壹家人把孩子送到安徽著名的毛坦廠中學讀了壹年。
唐訓宏在家沒事幹,就去陪孩子了。
唐訓紅喜歡和人聊天。時間長了,他就和附近來陪他的父母熟了。
她發現新家庭經常來毛坦工廠中學。有人來了,就得租房子,旅遊。
在那個小鎮,信息閉塞,初為人父母往往毫無頭緒。
唐訓紅來的早,又善於與人打交道,所以她漸漸學會了租哪個房子,哪個司機是免費的。
剛開始是自願幫助別人,後來需求越來越大。
看到這個商機,唐訓宏開了壹家“毛坦工廠家長服務中心”,為家長提供租房、拼車、查成績等服務。
摸清裏面的門道後,她發現了家長“補習班”的新需求,於是聯系了幾個相熟的老師,開始了教育培訓。
後來,唐訓紅的兩個孩子都畢業了,她仍然堅持在毛坦工廠中學創業。
她開了壹家陪讀機構,招了壹個負責社會事務的阿姨,餐飲服務外包,家長就不用親自陪讀了。
2019年,湯遜紅的成交額是200萬。
回憶起做家庭主婦的20年,唐訓紅說:“我真的很膽小。我真的壹點都沒有展現自我價值。”
唐訓宏不想回他以前的家。
唐訓紅在中年找到這樣的機會是幸運的,因為她壹直有壹顆不安分的心。
而另壹些人,則是在丈夫背叛自己,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開始尋找新的機會。
那時候我不知道有多難。
不要等到沒有出路的時候,才開始另尋出路。
做母親,人生還是有很多可能的。
去做妳想做的事,就像妳單身的時候壹樣。
只有讓自己無路可走,才能壹路走到底。